CN209481416U - 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81416U CN209481416U CN201822100279.7U CN201822100279U CN209481416U CN 209481416 U CN209481416 U CN 209481416U CN 201822100279 U CN201822100279 U CN 201822100279U CN 209481416 U CN209481416 U CN 2094814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dimentation basin
- filter plate
- aeration
- aeration tank
- storehou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涉及污水净化领域,包括第一沉淀池、曝气池和第二沉淀池,第一沉淀池的内部固定有斜板,该第一沉淀池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第一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泥斗。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沉淀池与其内部的斜板能够辅助污水进行第一重沉淀过滤,曝气池内部的曝气仓用于对污水进行第二重曝气过滤,第二沉淀池与其内部的三个过滤板用于对污水进行第三重沉淀过滤,同时曝气池出来的水质能够可选择进入到第二沉淀池内,或者重新放回曝气池进行再次曝气处理,这样的污水循环净化处理的方式能够使得污水净化更加的彻底,提高其净化的质量和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
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但是由于现有的生物净化法所使用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污水净化装置存在着污水净化不彻底,净化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污水净化过程中进行过滤的过滤网上一般会堆积较多的杂质,从而会影响过滤网的正常过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曝气池和第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内部固定有斜板,该第一沉淀池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泥斗;
所述曝气池的内部设置有曝气仓,且曝气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器,所述曝气仓的顶部外侧开设有多个出水口,所述曝气池的底部且位于曝气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泥斗,且第二出泥斗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
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该第二沉淀仓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一侧通过连通管与曝气池内部的曝气仓的顶部连通,所述曝气池的一侧连通有T型管,所述T型管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沉淀池,且T型管的另外一侧与连通管连通并同时连通到曝气池内部的曝气仓的顶部,所述连通管与T型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控制阀。T型管能够将曝气池、曝气仓和第二沉淀池之间相互连通,则曝气仓内出来的水质可进入到第二沉淀仓内进行沉淀,还可进入到曝气仓内进行二次曝气处理,此过程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轮,三个所述驱动轮贯穿第二沉淀池的侧壁,三个所述驱动轮的一侧与第二沉淀池外侧滑动连接的齿条杆啮合连接,所述齿条杆与第二沉淀池上的滑槽滑动连接,且齿条杆的一侧与第二沉淀池上固定的电动伸缩杆连接。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可起到三层过滤的效果,同时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可转动,防止杂质在过滤板上进行堆积。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搅拌杆关于曝气器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的网孔直径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两两之间间距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第一沉淀池与其内部的斜板能够辅助污水进行第一重沉淀过滤,曝气池内部的曝气仓用于对污水进行第二重曝气过滤,第二沉淀池与其内部的三个过滤板用于对污水进行第三重沉淀过滤,同时曝气池出来的水质能够可选择进入到第二沉淀池内,或者重新放回曝气池进行再次曝气处理,这样的污水循环净化处理的方式能够使得污水净化更加的彻底,提高其净化的质量和效率,其次,齿条杆的上下移动能够带动三个驱动轮转动,同时带动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来回倾斜,则三个过滤板来回倾斜能够产生轻微震荡的效果,因此能够防止水质过滤掉的杂质长期堆积在过滤板上的某一部分,影响过滤板的正常使用,曝气池内部的两个搅拌杆能够对第二出泥斗内的污泥起到搅拌粉碎的效果,防止污泥堆积过多,造成不易清理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轮与齿条杆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沉淀池;101、进水口;102、控制阀;103、斜板;104、第一出泥斗;2、曝气池;201、连通管;202、曝气仓;203、出水口;204、搅拌杆;205、第二出泥斗;206、曝气器;3、第二沉淀池;301、T型管;302、第一过滤板;303、第二过滤板;304、第三过滤板;305、排水管;306、驱动轮;307、滑槽;308、齿条杆;309、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1、曝气池2和第二沉淀池3,第一沉淀池1的内部固定有斜板103,该第一沉淀池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水口101,且进水口10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102,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泥斗104;曝气池2的内部设置有曝气仓202,且曝气仓20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器206,曝气仓202的顶部外侧开设有多个出水口203,曝气池2的底部且位于曝气仓20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泥斗205,且第二出泥斗205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204;第二沉淀池3的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3与第三过滤板304,该第二沉淀池3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管305。
第一沉淀池1的一侧通过连通管201与曝气池2内部的曝气仓202的顶部连通,曝气池2的一侧连通有T型管301,T型管301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沉淀池3,且T型管301的另外一侧与连通管201连通并同时连通到曝气池2内部的曝气仓202的顶部,连通管201与T型管301的内部均设置有控制阀102。
使用时,将污水通过进水口101注入到第一沉淀池1的内部,然后通过斜板103并缓慢的滑动到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此时污泥会沉淀到第一沉淀池1上的第一出泥斗104上,其污水中的水质会通过连通管201流入到曝气池2内的曝气仓202内,此时曝气仓202内的曝气器206会产生曝气,提高含氧量,促进了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经过曝气处理后的水质通过出水口203流出,此时杂质会沉淀到曝气池2内的第二出泥斗205上,其上的水质会通过T型管301流入到第二沉淀池3内或者重新注入到曝气仓202内进行二次曝气处理,此过程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流入到第二沉淀池3内的水质,会依次经过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3与第三过滤板304进行三次过滤,最后通过排水管305排出即可。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1、曝气池2和第二沉淀池3,第一沉淀池1的内部固定有斜板103,该第一沉淀池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水口101,且进水口10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102,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泥斗104;曝气池2的内部设置有曝气仓202,且曝气仓20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器206,曝气仓202的顶部外侧开设有多个出水口203,曝气池2的底部且位于曝气仓20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泥斗205,且第二出泥斗205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204;第二沉淀池3的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3与第三过滤板304,该第二沉淀池3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管305。
第一沉淀池1的一侧通过连通管201与曝气池2内部的曝气仓202的顶部连通,曝气池2的一侧连通有T型管301,T型管301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沉淀池3,且T型管301的另外一侧与连通管201连通并同时连通到曝气池2内部的曝气仓202的顶部,连通管201与T型管301的内部均设置有控制阀102。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3与第三过滤板304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轮306,三个驱动轮306贯穿第二沉淀池3的侧壁,三个驱动轮306的一侧与第二沉淀池3外侧滑动连接的齿条杆308啮合连接,齿条杆308与第二沉淀池3上的滑槽307滑动连接,且齿条杆308的一侧与第二沉淀池3上固定的电动伸缩杆309连接。搅拌杆20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搅拌杆204关于曝气器206对称。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3与第三过滤板304的网孔直径依次减小。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3与第三过滤板304两两之间间距相等。
当污水进入到第二沉淀池3内的时候,此时用户可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309带动齿条杆308在滑槽307的内部进行滑动,当齿条杆308向下移动的时候,能够带动三个驱动轮306进行转动,三个驱动轮306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3与第三过滤板304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且转动的角度小于90度,则三个过滤板发生转动,能够防止杂质堆积在某一部分,从而影响过滤板的正常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1)、曝气池(2)和第二沉淀池(3),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内部固定有斜板(103),该第一沉淀池(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水口(101),且进水口(10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102),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泥斗(104);
所述曝气池(2)的内部设置有曝气仓(202),且曝气仓(20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器(206),所述曝气仓(202)的顶部外侧开设有多个出水口(203),所述曝气池(2)的底部且位于曝气仓(20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泥斗(205),且第二出泥斗(205)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204);
所述第二沉淀池(3)的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3)与第三过滤板(304),该第二沉淀池(3)的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管(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一侧通过连通管(201)与曝气池(2)内部的曝气仓(202)的顶部连通,所述曝气池(2)的一侧连通有T型管(301),所述T型管(301)的一侧连通有第二沉淀池(3),且T型管(301)的另外一侧与连通管(201)连通并同时连通到曝气池(2)内部的曝气仓(202)的顶部,所述连通管(201)与T型管(301)的内部均设置有控制阀(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3)与第三过滤板(304)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轮(306),三个所述驱动轮(306)贯穿第二沉淀池(3)的侧壁,三个所述驱动轮(306)的一侧与第二沉淀池(3)外侧滑动连接的齿条杆(308)啮合连接,所述齿条杆(308)与第二沉淀池(3)上的滑槽(307)滑动连接,且齿条杆(308)的一侧与第二沉淀池(3)上固定的电动伸缩杆(30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0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搅拌杆(204)关于曝气器(206)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3)与第三过滤板(304)的网孔直径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3)与第三过滤板(304)两两之间间距相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00279.7U CN209481416U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00279.7U CN209481416U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81416U true CN209481416U (zh) | 2019-10-11 |
Family
ID=68127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0027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81416U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81416U (zh) |
-
2018
- 2018-12-14 CN CN201822100279.7U patent/CN20948141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64932A (zh) | 一种达标地表准四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 |
CN202529925U (zh) | 气浮过滤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103523968B (zh) | 一种一体化净水设备 | |
CN100366549C (zh) | 一种高效节能净水工艺和装置 | |
CN102225803B (zh) | 生物膜反应器、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的处理方法 | |
CN102838256A (zh) |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3613071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9534622A (zh) | 一种源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201033264Y (zh) | 一种高效澄清水处理装置 | |
CN206289080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7619154A (zh) | 移动式重污染河道水体处理装置 | |
CN209161788U (zh) | 一种达标地表准四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1445407U (zh) | 一种净化黑臭河道的生态坝装置 | |
CN205045959U (zh) | 一种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04737849U (zh) | 一种新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8684599U (zh) | 一种双层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 | |
CN209481416U (zh) | 一种生物净化污水循环使用装置 | |
CN101104534A (zh) | 小区封闭中水景观水系生物气浮boaf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264587C (zh) | 沉淀气浮串联组合固液分离装置 | |
CN1153738C (zh) | 双区重力出流式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设备 | |
CN201952305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
CN103819062A (zh) | 一体式流化池mbr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8603832U (zh) | 一种高效膜生物反应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8898691U (zh) | 基于mbr生物反应器的医院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3558932U (zh) | 一种一体化净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