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3426U - 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63426U CN209463426U CN201821957248.7U CN201821957248U CN209463426U CN 209463426 U CN209463426 U CN 209463426U CN 201821957248 U CN201821957248 U CN 201821957248U CN 209463426 U CN209463426 U CN 2094634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spring
- nest
- socketed
- rack posts
- support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包括伞骨、上巢、下巢、上支杆、中间支杆、下支杆、大圈压簧、小圈压簧、中间滑块及手柄;所述上支杆套接于中间支杆上,中间支杆套接于下支杆上;所述下支杆下方设置手柄;所述上巢固定连接于上支杆顶部,下巢套接于上支杆上;所述伞骨分别与上巢和下巢连接;所述中间滑块位于上支杆中心孔内,中间滑块套接于内导管上;所述中间滑块上方设置阶梯轴,阶梯轴上套接固定有大圈压簧,中间滑块下方设置阶梯孔,小圈压簧设置于阶梯孔内,小圈压簧套接于内导管上;通过将支撑杆内部压簧设计成分开的两段结构,减少了单段压簧的长度,解决了由于压簧长度过长,在弹开和压缩过程中会产生动作不流畅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动开收伞结构通常采用的都是支杆内部设置一根弹簧,当伞具折叠后通过弹簧压缩后储蓄势能,一旦触发伞骨张开按钮,弹簧势能释放,迫使伞骨张开;但此类采用一根弹簧的自动开伞结构一般选取的弹簧强度较大,在向下压缩支杆的时候需要较大的力气,而且由于弹簧长度过长,在弹开和压缩过程中会产生动作不流畅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通过将支撑杆内部压簧设计成分开的多段结构,减少了单段压簧的长度,使得伞骨的张开及合起更加流畅、省力、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包括伞骨、上巢、下巢、上支杆、中间支杆、下支杆、大圈压簧、小圈压簧、中间滑块及手柄;所述上支杆套接于中间支杆上,并可沿中间支杆上下移动;所述中间支杆套接于下支杆上,并可沿下支杆上下移动;所述下支杆下方设置手柄;所述上巢固定连接于上支杆顶部,下巢套接于上支杆上,并可沿上支杆上下移动;所述伞骨分别与上巢和下巢连接,下巢向下移动迫使伞骨折叠;所述中间滑块位于支杆中心孔内,中间滑块套接于内导管上,并可沿内导管上下移动;所述中间滑块上方设置阶梯轴,阶梯轴上套接固定有大圈压簧,中间滑块下方设置阶梯孔,小圈压簧设置于阶梯孔内,小圈压簧套接于内导管上;所述下支杆下方设置子弹头,上巢内置上巢滑轮,下巢内置下巢滑轮,绳索一端与下巢滑轮连接,另一端绕过上巢滑轮后与下支杆下方的子弹头连接固定。
所述上支杆下方设置束口,中间支杆上方设置扩口,上支杆的束口可卡接在中间支杆的扩口位置处定位;所述中间支杆下方设置束口,下支杆上方设置扩口,中间支杆的束口可卡接在下支杆的扩口位置处定位。
所述大圈压簧节距大于小圈压簧节距,大圈压簧弹簧丝直径大于小圈压簧弹簧丝直径,大圈压簧中径大于小圈压簧中径。
所述手柄上设置伞骨张开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通过将支撑杆内部压簧设计成分开的多段结构,减少了单段压簧的长度,解决了由于压簧长度过长,在压缩过程中弹力过大难收伞流畅的情况,同时将分段的两根压簧设计成不同节距、不同弹簧丝直径以及不同中径的参数,在不影响张开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压簧强度,节省了合起时所需要的力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伞骨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伞骨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杆收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杆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杆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的伞骨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手柄、2 下支杆、3 小圈压簧、4 中间支杆、5 上支杆、6 中间滑块、7 大圈压簧、8 内导管、9 上巢、10 伞骨、11 下巢、12上巢滑轮、13 子弹头、14 下巢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包括伞骨 10、上巢 9、下巢 11、上支杆 5、中间支杆 4、下支杆 2、大圈压簧 7、小圈压簧 3、中间滑块 6及手柄 1;所述上支杆 5 套接于中间支杆 4 上,并可沿中间支杆 4 上下移动;所述中间支杆 4 套接于下支杆 2 上,并可沿下支杆 2 上下移动;所述下支杆 2 下方设置手柄 1;所述上巢 9 固定连接于上支杆 5顶部,下巢 11 套接于上支杆 5 上,并可沿上支杆 5 上下移动;所述伞骨 10 分别与上巢 9 和下巢 11 连接,下巢 11 向下移动迫使伞骨 10折叠;所述中间滑块 6 位于上支杆 5 中心孔内,中间滑块 6套接于内导管 8 上,并可沿内导管 8 上下移动;所述中间滑块 6 上方设置阶梯轴,阶梯轴上套接固定有大圈压簧 7,中间滑块 6 下方设置阶梯孔,小圈压簧 3 设置于阶梯孔内,小圈压簧 3 套接于内导管 8 上;所述下支杆 2 下方设置子弹头 13,上巢 9 内置上巢滑轮 12,下巢 11 内置下巢滑轮 14,绳索一端与下巢滑轮 14 连接,另一端绕过上巢滑轮12后与下支杆 2 下方的子弹头 13 连接固定。
所述上支杆 5 下方设置束口,中间支杆 4 上方设置扩口,上支杆5 的束口可卡接在中间支杆 4 的扩口位置处定位;所述中间支杆 4 下方设置束口,下支杆 2 上方设置扩口,中间支杆 4 的束口可卡接在下支杆 2 的扩口位置处定位。
所述大圈压簧 7 节距大于小圈压簧 3 节距,大圈压簧 7 弹簧丝直径大于小圈压簧 3 弹簧丝直径,大圈压簧 7 中径大于小圈压簧 3 中径。
所述手柄 1 上设置伞骨张开按钮。
在折叠合起伞时,首先向下移动下巢,下巢得下移将使得伞骨折叠收起,此处的结构与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伞骨结构一样;然后继续下移下巢,此时上支杆将沿着中间支杆下移,中间支杆将沿着下支杆下移,此过程中大圈压簧和小圈压簧将被压缩储备弹性势能,上支杆及中间支杆下移到达一定位置后,通过伞骨张开按钮的卡接机构将伞骨固定;在需要张开伞骨时,按下伞骨张开按钮,释放压簧势能,依靠势能作用,将下巢向上推出,伞骨张开。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的一些功能结构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的修改,因此本说明书并非要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局限在所示或者所述的具体机构及适用范围内,故凡是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此方式可适用于采用多节伞结构的伞具。
Claims (3)
1.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骨、上巢、下巢、上支杆、中间支杆、下支杆、大圈压簧、小圈压簧、中间滑块及手柄;所述上支杆套接于中间支杆上,并可沿中间支杆上下移动;所述中间支杆套接于下支杆上,并可沿下支杆上下移动;所述下支杆下方设置手柄;所述上巢固定连接于上支杆顶部,下巢套接于上支杆上,并可沿上支杆上下移动;所述伞骨分别与上巢和下巢连接,下巢向下移动迫使伞骨折叠;所述中间滑块位于上支杆中心孔内,中间滑块套接于内导管上,并可沿内导管上下移动;所述中间滑块上方设置阶梯轴,阶梯轴上套接固定有大圈压簧,中间滑块下方设置阶梯孔,小圈压簧设置于阶梯孔内,小圈压簧套接于内导管上;所述下支杆下方设置子弹头,上巢内置上巢滑轮,下巢内置下巢滑轮,绳索一端与下巢滑轮连接,另一端绕过上巢滑轮后与下支杆下方的子弹头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圈压簧节距大于小圈压簧节距,大圈压簧弹簧丝直径大于小圈压簧弹簧丝直径,大圈压簧中径大于小圈压簧中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置伞骨张开按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57248.7U CN209463426U (zh) | 2018-11-27 | 2018-11-27 | 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57248.7U CN209463426U (zh) | 2018-11-27 | 2018-11-27 | 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63426U true CN209463426U (zh) | 2019-10-08 |
Family
ID=68087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5724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63426U (zh) | 2018-11-27 | 2018-11-27 | 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63426U (zh) |
-
2018
- 2018-11-27 CN CN201821957248.7U patent/CN2094634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463426U (zh) | 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 | |
CA2244252A1 (en) | Large standing umbrella | |
CN202588587U (zh) | 自动开收伞结构 | |
US6202660B1 (en) | Upright shade | |
CN208972026U (zh) | 偏心式曲柄滑块伞型外爪 | |
US6415805B1 (en) | Closing mechanism used in a quadruple folding collapsible umbrella | |
US4884586A (en) | Rib coupling for hat-like umbrellas | |
CN2805452Y (zh) | 多折自动伞的收开伞结构 | |
CN202959126U (zh) | 自动伞的撑张省力结构 | |
JP3172494U (ja) | 自動開閉傘 | |
CN206552955U (zh) | 一种钢绞线释放装置 | |
CN209610112U (zh) | 一种伞杆与上盘的连接结构 | |
CN2610717Y (zh) | 多折拉绳自动伞之中棒结构 | |
JP3225619U (ja) | 安全装置付き自動傘 | |
CN208161052U (zh) | 演艺升降伞装置 | |
CN206261015U (zh) | 一种带有弹性环的巢体结构 | |
CN2195225Y (zh) | 自动伞具的弹性件 | |
CN2476208Y (zh) | 自动开收伞的控制装置 | |
CN209011674U (zh) | 帐篷省力拉绳结构 | |
CN219249395U (zh) | 一种长柄棍伞 | |
CN202154168U (zh) | 改进的自动开收伞中棒结构 | |
CN101036548A (zh) | 折叠式全自收伞 | |
CN201480245U (zh) | 一种自动开收情侣伞 | |
CN221749802U (zh) | 一种折式伞具自动收伞结构 | |
CN109393678A (zh) | 一种伞杆与上盘的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8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