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7132U -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57132U CN209457132U CN201821500700.7U CN201821500700U CN209457132U CN 209457132 U CN209457132 U CN 209457132U CN 201821500700 U CN201821500700 U CN 201821500700U CN 209457132 U CN209457132 U CN 2094571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queduct
- ground
- fixed
- pipeline
- baff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包括具有下水管道口的第一输水管道,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埋设在地面以下,所述下水管道口与地面平行,下水管道口处固定有用于过滤的箅子,所述第一输水管道远离地面的一端插入有第二输水管道且两者相固定,所述第二输水管道内壁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输水管道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挡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一输水管道远离地面的管道口贴合,通过上述结构达到防臭的效果,第二输水管道水平方向上管子内壁的下方设置有除渣装置,所述除渣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之间绳子连接,解决淤泥和沉降物在下水管道中沉积,以及下水管道中臭味散出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地下管网众多,排水管网是其命脉,而排水检查井则是排水管网的窗口。它沟通了管网与地面,起到了检修管道、清除淤泥、连接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管线的作用。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376788U的实用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包括置于下水道内的防臭箱,所述防臭箱上部设有进水口,在进水口处安装有排水板,防臭箱内设有金属过滤网层和框架,框架位于金属过滤网层下方,框架四周与防臭箱内壁密封连接,框架底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略大于框架的内腔,该挡板一端与框架铰接,挡板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根弹簧与框架连接,防臭箱底部设有用于与下水管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处与下水管道(具有下水管道口)之间设有呈S型或U型的臭气隔离管道。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生活污水进行排放过程中,许多淤泥和一些沉淀物会附着在管道内壁上,长时间没有解决,不仅会降低排水效率,而且一些淤泥和沉降物上也会有臭味,不进行清理会有臭味散出,影响城市空气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解决淤泥和沉降物在下水管道中沉积,以及下水管道中臭味散出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包括具有下水管道口的第一输水管道,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埋设在地面以下,所述下水管道口与地面平行,下水管道口处固定有用于过滤的箅子,所述第一输水管道远离地面的一端插入有第二输水管道且两者相固定,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输水管道,所述第二输水管道内壁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输水管道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挡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一输水管道远离地面的管道口贴合,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管道口的下方开设有孔,第二输水管道水平方向上管子内壁的下方设置有除渣装置,所述除渣装置包括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二输水管道水平方向上管子的内部两端的排渣管道,所述排渣管道管道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的半径,两个所述排渣管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收集箱,两个所述排渣管道的之间设置有清理块,所述清理块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绳子,两个所述排渣管道的上方设置有孔洞,所述绳子远离所述清理块的一端螺旋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竖直方向上的管子和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竖直方向上的管子,所述绳子与孔之间贴合滑动,所述绳子穿过孔洞与转动装置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箅子对一些比较大的物体进行阻挡,水流进第一输水管道,水在第一输水管道内流淌启动旋转装置,从而使绳子在旋杆上进行缠绕,绳子拉动清理块进行滑动,对水平方向上的淤泥和一些沉降物进行清理,将他们推进排渣管道进入收集箱内,当水在第二输水管道内流通时,就会启动另一个旋转装置,拉动清理块进行滑动,有水流流通的时候,水流就会冲开挡板进入第二输水管道,没有水流通时,挡板就会对管道口进行封闭,管道内的臭味就无法进入到地面以上,保护了空气环境。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两块固定块、旋杆和扇叶,两块所述固定块呈平行设置,且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二输水管道竖直管道内壁,所述旋杆竖直穿射过上方的所述固定块,且穿射过的下端转动连接于下方的所述固定块,两者之间采用轴承实现转动;所述旋杆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的部分穿过所述扇叶的中部,且与所述扇叶固定连接,实现其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扇叶旋转,所述旋杆上部缠绕所述绳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流过带动扇叶旋转,从而带动旋杆旋转,绳子开始缠绕在旋杆上,从而拉动清理块滑动,实现清理块的自行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水管道远离地面的管道口固定套有环形橡胶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管道口与挡板之间封闭性更好,防止气味散出。
作为优选,所述清理块与所述除渣管道口相对的两个面上设置有软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清理块与除渣管道口之间的碰撞,避免清理块与除渣管道口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管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一输水管道与挡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输水管道;2、排渣管道;3、收集箱;4、主管道;5、第二输水管道;6、橡胶套;7、铰链;8、挡板;9、绳子;10、清理块;11、旋杆;12、扇叶;13、固定块;14、软垫;15、下水管道口;16、箅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至4,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第一输水管道1上部具有下水管道口15,第一输水管道1埋设在地面以下,下水管道口15与地面平行,本实施例包括固定于下水管道口15处用于过滤的箅子16,第一输水管道远离地面的一端插入第二输水管道5且两者相固定,第二输水管道5的直径大于第一输水管道1,第二输水管道5内壁设置有挡板8,挡板8的上端与第二输水管道5通过铰链7连接,挡板8的一面与第一输水管道1远离地面的管道口贴合,通过上述结构达到防臭的效果。
第一输水管道1管道口的下方开设有孔,第二输水管道5水平方向上管子内壁的下方设置有本实施例的除渣装置。除渣装置包括竖直固定于第二输水管道5水平管子的内部两端的排渣管道2,排渣管道2管道口的直径小于第二输水管道5的半径,两个排渣管道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收集箱3,两个排渣管道2的之间设置有清理块10,清理块1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绳子9,两个排渣管道2的上方设置有孔洞,绳子9远离清理块10的一端螺旋连接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分别布置于第一输水管道1竖直方向上的管子和第二输水管道5竖直方向上的管子,绳子9与孔之间贴合滑动,绳子9穿过孔洞与转动装置连接。
以右侧转动装置为例,其包括两块固定块、旋杆和扇叶,两块固定块呈平行设置,且水平固定于第二输水管道竖直管道内壁,旋杆竖直穿射过上方的固定块,且穿射的下端转动连接于下方的固定块,两者之间采用轴承实现转动;旋杆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的部分穿射过扇叶的中部,且与扇叶固定连接,实现其转动能够带动扇叶旋转。旋杆上部缠绕绳子。
当生活污水进行排放时,通过箅子16对一些比较大的物体进行阻挡,水流进第一输水管道1,水在第一输水管道1内流淌带动扇叶12进行旋转,扇叶12旋转带动旋杆11进行转动,从而使绳子9在旋杆11上进行缠绕,绳子9拉动清理块10进行滑动,对水平方向上的淤泥和一些沉降物进行清理,将他们推进排渣管道2进入收集箱3内,当水在第二输水管道5内流通时,就会启动另一个旋转装置,拉动清理块10进行滑动,有水流流通的时候,水流就会冲开挡板8进入第二输水管道5,没有水流通时,挡板8就会对管道口进行封闭,管道内的臭味就无法进入到地面以上,通过以上设置从而实现清理块10的自行滑动,对管道内的淤泥和沉降物进行清洗,保证管道内水的流通效率,防止管道内淤泥和沉降物的沉积。
第一输水管道1远离地面的管道口固定套有环形橡胶套6,使管道口与挡板8之间封闭性更好,防止气味散出;清理块10与除渣管道口相对的两个面上设置有软垫14,减少清理块10与除渣管道口之间的碰撞,避免清理块10与除渣管道口的损耗。
Claims (4)
1.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包括具有下水管道口(15)的第一输水管道(1),所述第一输水管道(1)埋设在地面以下,所述下水管道口(15)与地面平行,其特征在于,下水管道口(15)处固定有用于过滤的箅子(16),所述第一输水管道(1)远离地面的一端插入有第二输水管道(5)且两者相固定,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输水管道(1),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内壁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通过铰链(7)连接,所述挡板(8)的一面与所述第一输水管道(1)远离地面的管道口贴合,所述第一输水管道(1)管道口的下方开设有孔,第二输水管道(5)水平方向上管子内壁的下方设置有除渣装置,所述除渣装置包括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水平方向上管子的内部两端的排渣管道(2),所述排渣管道(2)管道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的半径,两个所述排渣管道(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收集箱(3),两个所述排渣管道(2)的之间设置有清理块(10),所述清理块(1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绳子(9),两个所述排渣管道(2)的上方设置有孔洞,所述绳子(9)远离所述清理块(10)的一端螺旋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输水管道(1)竖直方向上的管子和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竖直方向上的管子,所述绳子(9)与孔之间贴合滑动,所述绳子(9)穿过孔洞与转动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两块固定块(13)、旋杆(11)和扇叶(12),两块所述固定块(13)呈平行设置,且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二输水管道(5)竖直管道内壁,所述旋杆(11)竖直穿射过上方的所述固定块(13),且穿射过的下端转动连接于下方的所述固定块(13),两者之间采用轴承实现转动;所述旋杆(11)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块(13)之间的部分穿过所述扇叶(12)的中部,且与所述扇叶(12)固定连接,实现其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扇叶(12)旋转,所述旋杆(11)上部缠绕所述绳子(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水管道(1)远离地面的管道口固定套有环形橡胶套(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块(10)与所述除渣管道口相对的两个面上设置有软垫(1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00700.7U CN209457132U (zh) | 2018-09-13 | 2018-09-13 |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00700.7U CN209457132U (zh) | 2018-09-13 | 2018-09-13 |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57132U true CN209457132U (zh) | 2019-10-01 |
Family
ID=68036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00700.7U Active CN209457132U (zh) | 2018-09-13 | 2018-09-13 |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5713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50447A (zh) * | 2020-02-22 | 2020-06-30 | 赵文丽 | 一种带有智能化外遮阳、通风百叶结构的楼宇 |
CN111411684A (zh) * | 2020-04-17 | 2020-07-14 | 北京双泰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水利清淤疏通设备 |
CN113818547A (zh) * | 2021-08-25 | 2021-12-21 | 张林秀 | 一种市政环保工程用下水道污水防臭处理装置 |
-
2018
- 2018-09-13 CN CN201821500700.7U patent/CN20945713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50447A (zh) * | 2020-02-22 | 2020-06-30 | 赵文丽 | 一种带有智能化外遮阳、通风百叶结构的楼宇 |
CN111350447B (zh) * | 2020-02-22 | 2021-08-17 | 重庆鼎石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智能化外遮阳、通风百叶结构的楼宇 |
CN111411684A (zh) * | 2020-04-17 | 2020-07-14 | 北京双泰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水利清淤疏通设备 |
CN113818547A (zh) * | 2021-08-25 | 2021-12-21 | 张林秀 | 一种市政环保工程用下水道污水防臭处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457132U (zh) |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除渣装置 | |
CN106013321B (zh) | 一种家庭水处理装置 | |
CN206256507U (zh) | 楼房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 |
CN108625451B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渗排结构及循环装置 | |
CN20821259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斜板沉淀池 | |
CN103951002A (zh) | 固液分离装置 | |
CN110258730A (zh) | 一种可防堵塞的水暖厨卫用排水管道 | |
CN207761014U (zh) | 一种用于卫浴地漏防堵的过滤罩 | |
CN205954740U (zh) | 一种活性炭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 |
CN117486432B (zh) | 一种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 |
CN210887521U (zh) | 一种防毛发堵塞地漏 | |
CN209308147U (zh) | 一种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 |
CN208577609U (zh) | 一种污水排放生化处理系统 | |
CN116163398A (zh) | 一种基于景观公园生态循环的下水道排污装置 | |
CN210263295U (zh) | 一种防堵型排水管道 | |
CN208996186U (zh) | 一种带有淤泥过滤收集的城市排污管道 | |
CN208884656U (zh) | 一种防淤积储水式粪道 | |
CN206971347U (zh) | 一种排水系统用下水道井 | |
CN206701822U (zh) | 一种中药材清洗设备 | |
CN207436208U (zh) | 一种便于疏导的截污弃流装置 | |
CN219508765U (zh) | 一种防汛雨水井结构 | |
CN221855728U (zh) | 一种检查井 | |
CN110424513A (zh) | 一种市政排污管道 | |
CN214695987U (zh) | 一种自洁式下水道井盖 | |
CN218952374U (zh) | 一种道路用排污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