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4887U - 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54887U CN209454887U CN201822034385.XU CN201822034385U CN209454887U CN 209454887 U CN209454887 U CN 209454887U CN 201822034385 U CN201822034385 U CN 201822034385U CN 209454887 U CN209454887 U CN 2094548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mper
- accommodating chamber
- shell
- running gear
- mov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减震器通过摇臂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支重轮连接,包括:壳体,壳体为长条形,壳体上端开口,其内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连通;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移动件和减震件,移动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减震件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且移动件与减震件可拆卸连接;以及用于与摇臂固定连接且驱动移动件沿壳体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第一容纳腔的两侧的壳体转动连接,且驱动组件与移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并传动连接。该减震器结构紧凑,实现了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的转换,适合安装在空间利用要求较高的行走装置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履带行走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装置在运动中产生的冲击震动得到衰减,使装置能够行驶平顺,既提高了成员的舒适性又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但是,目前履带行走装置常规弹簧减震器占用空间较大,实际设计中,适用于大型行走装置或者对空间要求不高的装置,但是对于结构紧凑,空间利用要求较高的行走装置设计会有非常大的困难。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所述减震器通过摇臂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支重轮连接,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条形,所述壳体上端开口,其内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移动件和减震件,所述移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减震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减震件可拆卸连接;以及
用于与所述摇臂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移动件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两侧的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移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并传动连接。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该减震器通过将摇臂扭矩传递给驱动组件,进而传递给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移动件上,使移动件可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了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的转换,从而实现了能量传递的目的,然后通过移动件移动压缩减震件实现缓冲,从而实现行走装置的减震;同时该减震器结构紧凑,适合安装在结构紧凑、空间利用要求较高的行走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两侧的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花键轴的轴线与所述移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摇臂套设且固定安装在所述花键轴上;
拨轮,所述拨轮套设且固定于所述花键轴中部,且所述拨轮与所述移动件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支重轮在行进过程中因车身重力作用或者遇到障碍物向上方弹起时或者回落时,带动摇臂摆动,使得花键轴在壳体上旋转,进而使固定在花键轴上的拨轮旋转,再通过拨轮与移动件传动,使移动件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该驱动组件结构简单,实现了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的转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腔口两侧的所述壳体上端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撑耳板和第二支撑耳板,
所述花键轴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耳板和所述第二支撑耳板,且均与所述第一支撑耳板和所述第二支撑耳板转动连接;
所述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耳板和所述第二支撑耳板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支撑耳板和第二支撑耳板的设置,便于花键轴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包括:
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且所述齿条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处的所述壳体向外延伸,且所述齿条与所述拨轮传动连接;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齿条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减震件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拨轮与齿条啮合,将拨轮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齿条沿壳体长度方向的移动,实现传动力矩的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一侧端面与所述齿条另一端固定连接;
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座远离所述齿条的端面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杆另一端与所述减震件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连接螺杆的设置便于齿条与减震件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件包括:
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与所述连接螺杆另一端螺纹连接;
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腔壁抵接,且所述第二弹簧座远离所述所述第二容纳腔腔壁侧的端面与所述阻尼器另一端固定连接;
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阻尼器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座和所述第二弹簧座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齿条在沿壳体长度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齿条压缩阻尼器和减震弹簧实现减震,并且减震器采用阻尼器和减震弹簧共同减震,其减震效果好。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一端穿设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容纳腔腔壁,并与所述第二弹簧座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调整螺栓对阻尼器和减震弹簧的减震性能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履带行走装置可适应不同的减震场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且远离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
所述减震件包括:
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一端与所述连接螺杆另一端螺纹连接;
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一侧端面与所述定位挡板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座远离所述定位挡板的端面与所述阻尼器另一端固定连接;
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所述阻尼器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座和所述第二弹簧座抵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一端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容纳腔腔壁和所述定位挡板,且与所述定位挡板螺纹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弹簧座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调整螺栓对阻尼器和减震弹簧的减震性能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履带行走装置可适应不同的减震场合;同时,调整螺栓与定位挡板螺纹连接,而不是与第二容纳腔腔壁螺纹连接,当调整螺栓或定位挡板上的螺纹出现滑丝不能正产使用的情况,只需更换调整螺栓或定位挡板即可,而无需更换壳体,成本低且易于更换零件。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为双向阻尼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双向阻尼器具有减震性能好、强度大的优点,可承载较大的冲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通过摇臂与支重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图1中减震器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图1中减震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减震器、11-壳体,111-第一容纳腔,112-第二容纳腔,113-第一支撑耳板,114-第二支撑耳板,12-减震组件,121-移动件,1211-齿条,1212-连接件,12121-第一弹簧座,12122-连接螺杆,122-减震件,1221-阻尼器,1222-第二弹簧座,1223-减震弹簧,13-驱动组件,131-花键轴,132-拨轮,2-摇臂,3-支重轮,4-定位挡板,5-调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2,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减震器1通过摇臂2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支重轮3连接,包括:
壳体11,壳体11为长条形,壳体11上端开口,其内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且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连通;
减震组件12,减震组件12包括移动件121和减震件122,移动件121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1内,减震件122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12内,且移动件121与减震件122可拆卸连接;以及
用于与摇臂2固定连接且驱动移动件121沿壳体11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13,驱动组件13与第一容纳腔111的两侧的壳体11转动连接,且驱动组件13与移动件121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并传动连接。
其中,驱动组件13包括:
花键轴131,花键轴131与第一容纳腔111的两侧的壳体11转动连接,且花键轴131的轴线与移动件121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摇臂2套设且固定安装在花键轴131上;
拨轮132,拨轮132套设且固定于花键轴131中部,且拨轮132与移动件121传动连接。
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容纳腔111腔口两侧的壳体11上端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撑耳板113和第二支撑耳板114,
花键轴131穿设于第一支撑耳板113和第二支撑耳板114,且均与第一支撑耳板113和第二支撑耳板114转动连接;
拨轮132设置在第一支撑耳板113和第二支撑耳板114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些实施例,移动件121包括:
齿条1211,齿条1211沿壳体11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1中,且齿条1211一端穿过第一容纳腔111处的壳体11向外延伸,且齿条1211与拨轮132传动连接;
连接件1212,连接件1212一端与齿条1211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件1212另一端与减震件122可拆卸连接。
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1212包括:
第一弹簧座12121,第一弹簧座12121一侧端面与齿条1211另一端固定连接;
连接螺杆12122,连接螺杆12122一端与第一弹簧座12121远离齿条1211的端面螺纹连接,连接螺杆12122另一端与减震件122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些实施例,减震件122包括:
阻尼器1221,阻尼器1221一端与连接螺杆12122另一端螺纹连接;
第二弹簧座1222,第二弹簧座1222一侧端面与第二容纳腔112腔壁抵接,且第二弹簧座1222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112腔壁侧的端面与阻尼器1221另一端固定连接;
减震弹簧1223,减震弹簧1223套设在阻尼器1221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座12121和第二弹簧座1222抵接。
还包括调整螺栓5,调整螺栓5一端穿设且螺纹连接于第二容纳腔112腔壁,并与第二弹簧座1222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实施例,还包括定位挡板4,定位挡板4固定安装在第二容纳腔112中,且远离第一容纳腔111设置;
减震件122包括:
阻尼器1221,阻尼器1221一端与连接螺杆12122另一端螺纹连接;
第二弹簧座1222,第二弹簧座1222一侧端面与定位挡板5抵接,第二弹簧座1222远离定位挡板4的端面与阻尼器1221另一端固定连接;
减震弹簧1223,减震弹簧1223套设在阻尼器1221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座12121和第二弹簧座1222抵接。
还包括调整螺栓5,调整螺栓5一端依次穿设第二容纳腔112腔壁和定位挡板4,且与定位挡板4螺纹连接,并与第二弹簧座1222抵接。
在上述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减震器的减震性能,阻尼器1221优选为双向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器的减震原理如下:
支重轮在行进过程中因车身重力作用或者遇到障碍物向上方弹起时或者回落时,带动摇臂摆动,然后通过摇臂的摆动转化为减震器上花键轴的转动,花键轴转动使得拨轮与齿条传动,驱动齿条沿壳体长度方向移动,而在齿条移动过程中,通过阻尼器和减震弹簧实现减震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所述减震器(1)通过摇臂(2)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支重轮(3)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所述壳体(11)为长条形,所述壳体(11)上端开口,其内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且所述第一容纳腔(11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12)连通;
减震组件(12),所述减震组件(12)包括移动件(121)和减震件(122),所述移动件(121)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1)内,所述减震件(122)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12)内,且所述移动件(121)与所述减震件(122)可拆卸连接;以及
用于与所述摇臂(2)固定连接且驱动所述移动件(121)沿所述壳体(11)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13),所述驱动组件(13)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1)的两侧的所述壳体(11)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13)与所述移动件(121)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并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3)包括:
花键轴(131),所述花键轴(131)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1)的两侧的所述壳体(11)转动连接,且所述花键轴(131)的轴线与所述移动件(121)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摇臂(2)套设且固定安装在所述花键轴(131)上;
拨轮(132),所述拨轮(132)套设且固定于所述花键轴(131)中部,且所述拨轮(132)与所述移动件(121)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1)腔口两侧的所述壳体(11)上端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撑耳板(113)和第二支撑耳板(114),
所述花键轴(131)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耳板(113)和所述第二支撑耳板(114),且均与所述第一支撑耳板(113)和所述第二支撑耳板(114)转动连接;
所述拨轮(13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耳板(113)和所述第二支撑耳板(1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121)包括:
齿条(1211),所述齿条(1211)沿所述壳体(11)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1)中,且所述齿条(1211)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111)处的所述壳体(11)向外延伸,且所述齿条(1211)与所述拨轮(132)传动连接;
连接件(1212),所述连接件(1212)一端与所述齿条(121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212)另一端与所述减震件(122)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12)包括:
第一弹簧座(12121),所述第一弹簧座(12121)一侧端面与所述齿条(1211)另一端固定连接;
连接螺杆(12122),所述连接螺杆(12122)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座(12121)远离所述齿条(1211)的端面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杆(12122)另一端与所述减震件(122)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122)包括:
阻尼器(1221),所述阻尼器(1221)一端与所述连接螺杆(12122)另一端螺纹连接;
第二弹簧座(1222),所述第二弹簧座(1222)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12)腔壁抵接,且所述第二弹簧座(1222)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112)腔壁侧的端面与所述阻尼器(1221)另一端固定连接;
减震弹簧(1223),所述减震弹簧(1223)套设在所述阻尼器(1221)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座(12121)和所述第二弹簧座(122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螺栓(5),所述调整螺栓(5)一端穿设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12)腔壁,并与所述第二弹簧座(1222)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挡板(4),所述定位挡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12)中,且远离所述第一容纳腔(111)设置;
所述减震件(122)包括:
阻尼器(1221),所述阻尼器(1221)一端与所述连接螺杆(12122)另一端螺纹连接;
第二弹簧座(1222),所述第二弹簧座(1222)一侧端面与所述定位挡板(4)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座(1222)远离所述定位挡板(4)的端面与所述阻尼器(1221)另一端固定连接;
减震弹簧(1223),所述减震弹簧(1223)套设在所述阻尼器(1221)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座(12121)和所述第二弹簧座(1222)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螺栓(5),所述调整螺栓(5)一端依次穿设所述第二容纳腔(112)腔壁和所述定位挡板(4),且与所述定位挡板(4)螺纹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弹簧座(1222)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1221)为双向阻尼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34385.XU CN209454887U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34385.XU CN209454887U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54887U true CN209454887U (zh) | 2019-10-01 |
Family
ID=68039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034385.XU Active CN209454887U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5488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67981A (zh) * | 2018-12-05 | 2020-06-12 | 极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
CN112498507A (zh) * | 2020-11-28 | 2021-03-16 | 哈尔滨北方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节履带车橡胶扭转花键z型轴减振装置 |
-
2018
- 2018-12-05 CN CN201822034385.XU patent/CN2094548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67981A (zh) * | 2018-12-05 | 2020-06-12 | 极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
CN111267981B (zh) * | 2018-12-05 | 2024-07-23 | 极创机器人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
CN112498507A (zh) * | 2020-11-28 | 2021-03-16 | 哈尔滨北方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节履带车橡胶扭转花键z型轴减振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18794U (zh) | 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车辆 | |
CN209454887U (zh) | 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 |
CN208502525U (zh) | 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及阻尼器 | |
CN205479213U (zh) | 扫地机器人变速装置 | |
CN110466542B (zh) | 一种圆管轨道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及圆管轨道机器人 | |
CN110203030B (zh) | 一种阻尼减震机构及导向轮及圆轨机器人 | |
CN209444557U (zh) | 一种齿轮泵润滑装置 | |
CN214838295U (zh) | 一种废气处理传动装置 | |
CN113650466A (zh) | 车高自动调整装置 | |
CN202344124U (zh) | 滑轮式气缸平衡机构 | |
CN113623349A (zh) | 一种可变阻尼的无刷电机减震组件 | |
CN207961395U (zh) | 汽车减振器 | |
CN112901695A (zh) | 一种具有非对称阻尼特性电磁减振器及非对称特性设计方法 | |
CN112297744A (zh) | 一种馈能式悬挂及车辆 | |
CN215720518U (zh) | 一种带惯容器的齿轮齿条式减震机构 | |
CN218316135U (zh) | 车高自动调整装置 | |
CN207961389U (zh) | 一种汽车减振器 | |
CN213331452U (zh) | 一种减震空气压缩机 | |
CN114759730A (zh) | 一种基于螺旋行星齿轮传动的阻尼可调式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 |
CN109707791A (zh) | 一种防冲击的惯容器装置 | |
CN111267981B (zh) | 一种用于紧凑型履带行走装置的减震器 | |
CN214999253U (zh) | 一种传动箱壳体的减振连接结构 | |
CN211371224U (zh) | 一种无级变速汽油发动机 | |
CN103363061A (zh) | 一种齿轮用扭转减振器结构及齿轮扭转减振方法 | |
CN222513692U (zh) | 一种定转向输出的齿轮传动结构及清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71000 231 South China Street, Taishan Zhuang Industrial Park, Taishan, Tai'an. Patentee after: Jichuang robo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71000 231 South China Street, Taishan Zhuang Industrial Park, Taishan, Tai'an. Patentee before: JICHUANG ROBOT TECHNOLOGY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