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437158U - 集尘器 - Google Patents

集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7158U
CN209437158U CN201790000751.0U CN201790000751U CN209437158U CN 209437158 U CN209437158 U CN 209437158U CN 201790000751 U CN201790000751 U CN 201790000751U CN 209437158 U CN209437158 U CN 209437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dust collector
dust
axial
cycl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07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玄起卓
安爀振
李炯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7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7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02Dust separators
    • A47L9/104Means for intercepting small obj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36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 A47L5/362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of the horizontal type, e.g. canister or sledge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06Dust removal
    • A47L9/108Dust compress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2Dry filters
    • A47L9/127Dry filters tube- or sleeve-shap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08Cyclonic chamber constru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16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A47L9/1625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for series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16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A47L9/1641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for parallel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5Construction of inl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58Construction of outlets
    • A47L9/1666Construction of outlets with filter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83Dust collecting chambers; Dust collecting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91Mounting or coupling means for cyclonic chamber or dust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32Handles
    • A47L9/327Handles for 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02Construction of inlets by which the vortex flow is generated, e.g. tangential admission, the fluid flow being forced to follow a downward path by spirally wound bulkheads, or with slightly downwardly-directed tangential admission
    • B04C5/06Axial in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08Vortex chamber constructions
    • B04C5/081Shapes or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08Vortex chamber constructions
    • B04C5/103Bodies or members, e.g. bulkheads, guides, in the vortex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12Construction of the overflow ducting, e.g. diffusing or spiral exits
    • B04C5/13Construction of the overflow ducting, e.g. diffusing or spiral exits formed as a vortex finder and extending into the vortex chamber; Discharge from vortex finder otherwise than at the top of the cyclone;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over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14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flow ducting; Apex constructions;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ischarge through sidewall provided with a few slits or perforations
    • B04C5/185Dust col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24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B04C5/28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for parallel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7/00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4C1/00, B04C3/00, or B04C5/00; Multiple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the groups B04C1/00, B04C3/00, or B04C5/00; Combinations of apparatu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B04C1/00, B04C3/00, or B04C5/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9/00Combinations with other devices, e.g. fans, expansion chambers, diffusors, water 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9/00Combinations with other devices, e.g. fans, expansion chambers, diffusors, water locks
    • B04C2009/004Combinations with other devices, e.g. fans, expansion chambers, diffusors, water locks with internal filters, in the cyclone chamber or in the vortex fin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集尘器,该集尘器包括: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其被形成为从自外部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以及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其包括用于从在轴向方向上流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细尘的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该组包括:壳体,其形成中空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周缘的外壁;以及细尘分离构件,其设置在壳体上方并且用于与壳体一起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细尘分离构件包括:涡流探测器,其设置在壳体中的每一个的内侧;带状物部分,其远离每个涡流探测器形成,以便围绕每个涡流探测器的外周侧并且具有与壳体对应以便安装在壳体上的形状,并且与壳体一起形成轴向涡轮器中的每一个的外壁;以及导向叶片,其设置在涡流探测器和带状物部分之间,连接到涡流探测器和带状物部分并且沿着螺旋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集尘器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真空吸尘器的集尘器,该集尘器能够使用多旋风分离器从抽吸的空气中分离出碎屑和灰尘。
背景技术
真空吸尘器可以包括能够通过在吸力作用下抽吸空气并且从所抽吸的空气中分离出碎屑和/或灰尘来排出清洁空气的设备。
真空吸尘器可以分为1)罐型、2)直立型、3)手持型、4)圆筒地板型等。
作为目前家庭中最常用的真空吸尘器的罐型真空吸尘器是其中吸嘴和主体通过连接管彼此连通的真空吸尘器。罐型真空吸尘器适于清洁硬地板,因为它只使用吸力来执行清洁操作。
另一方面,直立型真空吸尘器是其中吸嘴和主体彼此一体地形成的真空吸尘器。直立型真空吸尘器能够去除地毯内侧的灰尘等,因为与罐型真空吸尘器不同,它设置有旋转刷。
根据空气流入方向,真空吸尘器中使用的旋风分离器可以分为垂直旋风分离器或轴向旋风分离器。
在韩国注册专利公开No.10-0673769(下文中,“专利文献1”)中已经公开了垂直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如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垂直旋风分离器设置有用于涡流的切向导流器。在垂直旋风分离器的情况下,在切向方向上通过诸如切向导流器这样的结构引入空气,并且涡流是由在切向方向上引入空气的结构形成的。垂直旋风分离器的优点在于它具有简化的结构,并且其优点在于它容易被安装在真空吸尘器的有限空间中,因为它对于圆形布置而言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垂直旋风分离器的缺点在于,由于有偏向一侧的高速流,导致出现大的压力损失。
在韩国专利公开No.10-2010-0051320(下文中,“专利文献2”)中已经公开了轴向旋风分离器的结构。如专利文献2中示出的,轴向旋风分离器设置有用于涡流的导向叶片(guide vane)。在轴向旋风分离器的情况下,在轴向方向上形成流入物,并且使用导向叶片等产生涡流。轴向旋风分离器的优点在于对于垂直旋风分离器而言流速更合适并且吸力更均匀,并且其优点在于压力损失小。另一方面,轴向旋风分离器的缺点在于比较难以制造导向叶片。
为了通过减少压力损失来提高真空吸尘器的效率,优选地使用轴向旋风分离器。然而,使用此轴向旋风分离器的传统真空吸尘器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如果流入物集中在轴向旋风分离器的特定区域上,则由于在轴向方向上形成流入物的轴向旋风分离器的特性,导致无法实现轴向旋风分离器的性能。为了使轴向旋流器的效率最大化,优选地,流入物以均匀方式分布于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在由多个轴向旋风分离器形成组的情况下,这尤为重要。然而,尚未详细地公开将流入物均匀地分布于多个轴向旋风分离器的结构。
轴向旋风分离器的性能可以根据高度和直径而改变。然而,尚未详细地公开用于使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最大化的尺寸。
如在专利文献2中示出的,具有多个轴向旋风分离器的传统真空吸尘器被配置成通过以分离方式制造的一组多个轴向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碎屑和/或灰尘。针对同一形状,以分离方式用同一形状的金属图案制造轴向旋风分离器。用金属图案制造的轴向旋风分离器中的每一个在外侧壁和导向叶片之间具有间隙或者在导向叶片之间具有间隙。因此,致使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减弱。
另外,由于真空吸尘器是工业产品,因此轴向旋风分离器在被大规模制造之后经历组装处理。预料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传统轴向旋风分离器经历了此处理。通过以分离方式制造具有导向叶片和外侧壁的涡流探测器(vortex finder)并且随后将涡流探测器插入外侧壁中进行组装来制造轴向旋风分离器中的每一个。因此,轴向旋风分离器中的每一个都难以经历组装处理。
另外,由金属图案制造的轴向旋风分离器没有用于实现高分离性能的复杂形状。通常,轴向旋风分离器是由上金属图案和下金属图案制成的。由于这种金属图案的制造受到限制,因此轴向旋风分离器难以具有复杂的形状。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课题
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集尘器,该集尘器包括由整体构件形成的多个轴向旋风分离器,以便解决由于轴向旋风分离器被分开制造而导致的分离性能降低、处理困难等。
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集尘器,该集尘器包括轴向旋风分离器,该轴向旋风分离器具有外侧壁和导向叶片彼此连接的结构,以便解决由于外侧壁和导向叶片之间的间隙而导致的集尘器的分离性能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集尘器,该集尘器包括轴向旋风分离器,该轴向旋风分离器具有导向叶片在一个方向上彼此交叠的结构,以便解决由于导向叶片之间的间隙而导致的集尘器的分离性能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一种在整体构件和壳体之间的联接结构,该整体构件被形成为简化轴向旋风分离器的组装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五方面是提供一种集尘器,该集尘器具有对整体构件的分离性能进行补充的整体辅助构件。
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尘器包括一级旋风分离器(primary cyclone)、二级旋风分离器(secondary cyclone)、多个导向叶片和涡流探测器。
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由外壳和内壳形成在所述外壳内侧。所述外壳在一侧具有第一空气入口。所述内壳的顶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内壳的底部的宽度。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被配置成从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引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第一异物。
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由多个中空体形成,用于从经过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的空气中分离出比所述第一异物小的第二异物。所述中空体中的每一个的顶部的宽度大于该中空体的底部的宽度。从所述中空体的顶部在所述中空体的轴向方向上供应旋风气流。
多个导向叶片被设置在所述中空体的顶部上方,用于引发所述旋风气流并且从所述中空体上方引入所述旋风气流。
涡流探测器从每个中空体的内侧突出,使得至少一个导向叶片被设置在相邻的涡流探测器之间。所述涡流探测器连接到所述导向叶片。
所述中空体具有倒锥形形状。
所述集尘器还包括多个内带状物和外带状物。
所述多个内带状物中的每一个包围对应的涡流探测器和导向叶片,并且相邻的内带状物彼此连接。所述外带状物包围所述多个内带状物,并且接触与所述外带状物相邻的内带状物。
每个导向叶片的一侧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对应的涡流探测器的外周面,并且每个导向叶片的另一侧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对应的内带状物的内周面。
所述导向叶片在螺旋方向上从所述内带状物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内带状物的上端,以便具有与所述内带状物相同的高度。
所述外带状物具有与所述内带状物相同的高度。
所述多个中空体包括: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被设置在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的中心;以及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围绕所述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径向设置。
在相邻的内带状物之间以及在所述外带状物与相邻的内带状物之间形成有用于已经过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并且将被提供到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的空气的空气入口。
所述外带状物与所述内壳一起形成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外壁。
所述多个中空体被设置在所述内壳中,并且所述中空体的顶部被定位成在所述内壳的顶表面下方,使得凹陷被形成以支撑所述外带状物。
所述外带状物被设置有至少一个位置固定凹槽,并且所述凹陷的壁部被设置有至少一个位置固定突出部,所述位置固定突出部能被插入到所述位置固定凹槽中。
所述内壳包括:边沿,该边沿具有圆形带状物和设置在所述圆形带状物的顶边缘周围的凸缘;裙状物;多个肋,所述多个肋联接所述圆形带状物和所述裙状物;以及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设置在所述裙状物内侧,用于接纳所述中空体的底部。所述裙状物的宽度小于所述边沿。
所述集尘器还包括辅助构件。所述辅助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被形成为包围每个涡流探测器的外周面;辅助内带状物,所述辅助内带状物围绕每个套筒的外周面设置并且被定位成与所述套筒分隔开,所述辅助内带状物具有与所述内带状物对应的形状并且被配置成安装在所述内带状物上;辅助导向叶片,所述辅助导向叶片各自具有在螺旋方向上与对应的套筒的外周面连接的一侧,并且具有在螺旋方向上与对应的辅助内带状物的内周面连接的另一侧;以及辅助外带状物,所述辅助外带状物接触被定位在所述辅助外带状物的内周面处的对应的辅助内带状物。
所述辅助导向叶片在螺旋方向上连续地延伸至接触所述导向叶片。
所述辅助导向叶片中的每一个被形成为接触所述导向叶片中的每一个,并且对应的导向叶片和所述辅助导向叶片之间的接触表面是平面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尘器包括壳体、旋风分离器、多个导向叶片和涡流探测器。
所述旋风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用于从引入所述壳体的空气中分离出异物。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多个倒置中空锥形物。每个倒置中空锥形物具有敞口顶部和敞口底部,并且所述敞口顶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敞口底部。从所述倒置中空锥形物的顶部上方在所述倒置中空锥形物的轴向方向上供应旋风气流。
所述多个导向叶片被设置在所述倒置中空锥形物的顶部上方,用于引发所述旋风气流并且从所述倒置中空锥形物上方引入所述旋风气流。
所述涡流探测器从每个倒置中空锥形物的内侧突出,使得至少一个导向叶片被设置在相邻的涡流探测器之间,并且所述涡流探测器连接到所述导向叶片。
所述集尘器还包括:多个内带状物,所述多个内带状物各自包围对应的涡流探测器和导向叶片,并且相邻的内带状物彼此连接;以及外带状物,该外带状物包围所述多个内带状物,所述外带状物接触与所述外带状物相邻的内带状物。
所述集尘器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被形成为包围每个涡流探测器的外周面;
辅助内带状物,所述辅助内带状物围绕每个套筒的外周面设置并且被定位成与所述套筒分隔开,所述辅助内带状物具有与所述内带状物对应的形状并且被配置成安装在所述内带状物上;辅助导向叶片,所述辅助导向叶片各自具有在螺旋方向上与对应的套筒的外周面连接的一侧,并且具有在螺旋方向上与对应的辅助内带状物的内周面连接的另一侧;以及辅助外带状物,所述辅助外带状物接触被定位在所述辅助外带状物的内周面处的对应的辅助内带状物。
至少一个倒置中空锥形物被布置成处于所述壳体的中心,并且其余的倒置中空锥形物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倒置中空锥形物布置。
所述辅助外带状物具有与所述外带状物对应的形状,以便被安装在所述外带状物上。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集尘器包括:旋风分离器单元,该旋风分离器单元由被配置成从在轴向方向上引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细尘的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形成,并且所述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是通过在壳体和细尘分离构件之间的联接形成的。所述细尘分离构件是包括涡流探测器、带状物部分和导向叶片的单个构件(或整体构件)。一些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特征:当细尘分离构件(单个构件)联接到壳体时,形成所述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
此特征与其中具有导向叶片的涡流探测器联接到壳体以便以分离的方式制造轴向旋风分离器并随后将个体的轴向旋风分离器彼此组装以形成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的传统结构不同。在特定实现方式中,由于细尘分离构件(单个构件)包括涡流探测器、带状物部分和导向叶片,因此通过仅将细尘分离构件联接到壳体来形成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并且,在特定实现方式中,可以实现比用于传统配置的组装过程更简单的组装过程。
细尘分离构件的涡流探测器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壳体中的每一个形成围绕中空部分的外壁。因此,可以理解,涡流探测器布置在壳体的中空部分处。
带状物部分被形成为在与涡流探测器分隔开的位置处包围涡流探测器的外周面。带状物部分被安装在壳体上,并且具有与壳体对应的形状,以便与壳体一起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即使带状物部分和壳体是分离的组件,它们也一起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就像它们是单个组件一样,因为它们具有彼此对应的形状。由于带状物部分与涡流探测器分隔开并且具有与壳体对应的形状,因此可以理解,壳体也与涡流探测器分隔开。
最后,导向叶片设置在涡流探测器和带状物部分之间,连接到涡流探测器和带状物部分,并且在螺旋方向上延伸。因此,彼此分隔开的涡流探测器和带状物部分通过导向叶片彼此连接,并且可以理解,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和涡流探测器通过导向叶片彼此连接。
特定实现方式的轴向旋风分离器与传统的轴向旋风分离器不同。在传统的轴向旋风分离器中,由于涡流探测器和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彼此分隔开,因此由于它们之间的间隙而导致分离性能减弱。另一方面,在特定实现方式的轴向旋风分离器中,由于涡流探测器和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通过导向叶片彼此连接,因此它们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分离性能不减弱。因此,特定实现方式的轴向旋风分离器具有比传统轴向旋风分离器更增强的分离性能。
特定实现方式的轴向旋风分离器可以具有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被形成为从自外部引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由一组多个轴向旋风分离器形成并且被配置成从空气中分离出细尘。可以引入包括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多旋风分离器的概念。
导向叶片的一侧可以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涡流探测器的外周面,而导向叶片的另一侧可以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带状物部分的内周面。所述导向叶片可以在螺旋方向上从所述带状物部分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带状物部分的上端,以便具有与所述带状物部分相同的高度。利用这种结构,由于导向叶片和带状物部分之间没有间隙,因此能够防止由于间隙而导致的分离性能减弱。
轴向旋风分离器可以根据位置包括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和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设置在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中心,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围绕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径向设置。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被设置为一个,因为它布置在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中心,而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被设置为多个,因为它们被径向布置。
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带状物部分和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带状物部分可以彼此连接,以便实现单个构件或整体构件。另外,由于在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带状物部分和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带状物部分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因此空气和细尘可以在没有任何附加通道结构的情况下从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引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中。
细尘分离构件包括外带状物部分,并且外带状物部分被形成为包围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带状物部分,因此形成细尘分离构件的边缘。并且,外带状物部分连接到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带状物部分。由于在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带状物部分和外带状物部分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因此空气和细尘可以在没有任何附加通道结构的情况下从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引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中。外带状物部分与壳体一起形成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外壁。可以根据设计选择性地形成外带状物部分。然而,优选的是,为了内壳和细尘分离构件之间的稳定联接,细尘分离构件包括外带状物部分。
集尘器包括外壳和内壳,并且细尘分离构件被形成为能安装到内壳。外壳形成集尘器的外观和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外壁。内壳安装在外壳中,以便包围壳体和外带状物部分,并且被设置有沿着其内周面形成以便支撑外带状物部分的阶梯状部分。
由于壳体被固定到内壳,因此细尘分离构件和内壳之间的相对旋转意指细尘分离构件和壳体之间的相对旋转。因此,如果细尘分离构件相对于内壳相对旋转,则轴向旋风分离器的结构被转换。细尘分离构件被安装到阶梯状部分,并且通过位置固定凹槽和位置固定突出部防止细尘分离构件和内壳之间的任何相对旋转。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集尘器包括细尘分离构件和辅助构件,并且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由壳体、细尘分离构件和辅助构件形成。壳体和细尘分离构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和细尘分离构件相同,并且辅助构件被配置成辅助细尘分离构件的功能。
辅助构件被安装在细尘分离构件上,并且包括盖部分、辅助带状物部分和辅助导向叶片。盖部分被配置成防止辅助构件和细尘分离构件之间的联接和相对旋转,并且被形成为包围涡流探测器的外周面。由于盖部分被形成为包围涡流探测器的外周面,因此可以理解,盖部分形成涡流探测器的外壁。
辅助带状物部分被配置成辅助细尘分离构件的带状物部分,并且被形成为在与盖部分隔开的一位置处包围盖部分的外周面。并且,辅助带状物部分具有与带状物部分对应的形状,以便通过安装在带状物部分上而与壳体和带状物部分一起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即使带状物部分、辅助带状物部分和壳体是分离的组件,它们也一起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好像它们是单个组件一样,因为它们具有彼此对应的形状。
最后,被配置成辅助细尘分离构件的导向叶片的辅助导向叶片具有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盖部分的外周面的一侧,并且具有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辅助带状物部分的内周面的另一侧。彼此分隔开的盖部分和辅助带状物部分通过辅助导向叶片彼此连接。因此,可以理解,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和涡流探测器的外壁连接到辅助导向叶片。
如同细尘分离构件一样,辅助导向叶片接触导向叶片,并且在螺旋方向上连续地延伸。辅助导向叶片被形成为与导向叶片平面接触。即使细尘分离构件和辅助构件是分离的构件,细尘分离构件的导向叶片和辅助构件的辅助导向叶片也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导向叶片,好像它们是单个组件一样,因为辅助构件导向叶片和导向叶片在螺旋方向上连续地延伸并且它们彼此平面接触。
因此,可以实现不是由金属图案制成的单个组件实现的交叠结构。导向叶片包括彼此靠近布置的第一导向叶片和第二导向叶片。并且,辅助导向叶片包括:第一辅助导向叶片,该第一辅助导向叶片接触所述第一导向叶片,并且在螺旋方向上连续地延伸;以及第二辅助导向叶片,该第二辅助导向叶片接触所述第二导向叶片,并且在螺旋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第一辅助导向叶片和第二辅助导向叶片在细尘分离构件和辅助构件之间的联接方向上彼此交叠。利用这种交叠结构,可以形成高速涡流,并且可以实现集尘器的高分离性能。
细尘分离构件设置有支撑部分,支撑部分沿着涡流探测器的外周面形成阶梯状部分,并且盖部分具有与支撑部分对应的形状,以便被安装到支撑部分。利用这种结构,细尘分离构件和辅助构件可以彼此联接。
细尘分离构件被形成为比辅助构件厚。细尘分离构件和辅助构件的厚度影响集尘器的分离性能和效率。辅助构件用于辅助细尘分离构件,并且在辅助构件被形成得过厚时由于压力损失而效率降低。因此,辅助构件优选地被形成为比细尘分离构件薄。另一方面,细尘分离构件用于从空气中分离出细尘,并且优选地被形成为比辅助构件厚,以便实现高分离性能。
轴向旋风分离器可以根据位置包括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和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被设置在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中心,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围绕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径向设置。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被设置为一个,因为它被布置在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中心,而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被设置为多个,因为它们被径向布置。辅助构件包括辅助外带状物,辅助外带状物具有与外带状物对应的形状,以便被安装在外带状物上。辅助外带状物部分被实现为将辅助构件形成为单个构件(或整体构件)。并且,外带状物部分和辅助外带状物部分与壳体一起形成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外壁。
特定实现方式的集尘器可以实现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扩展得到的实施方式。集尘器的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由外壳、内壳和网状过滤器形成。外壳形成集尘器的外观,并且形成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外壁。内壳被设置在外壳的内侧,并且形成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内壁。由于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被设置在内壳的内侧,因此内壳形成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之间的边界。网状过滤器被安装成覆盖内壳的开口,并且网状过滤器还形成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之间的边界。
内壳可以被形成为单个构件或至少两个构件。在内壳被形成为两个构件的情况下,第一构件包括:横向边界部分,该横向边界部分被形成为包围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至少部分;上边界部分,该上边界部分在周缘方向上从横向边界部分的上端延伸到外壳的内周面;裙部分,该裙部分在周缘方向上从第一构件的下端朝向外壳的内周面延伸;板部分,该板部分形成在裙部分内侧;以及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被配置成将横向边界部分与裙部分彼此连接。
第二构件可以包括容纳部分和集尘部分边界,容纳部分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纳轴向旋风分离器的细尘出口,集尘部分边界形成第一集尘部分和第二集尘部分之间的边界。
网状过滤器联接到形成在横向边界部分和裙部分之间的开口,并且被形成为具有网形状或多孔形状。通过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分离性能,可以在重量上将灰尘和细尘彼此区分开。并且,可以利用网状过滤器将灰尘和细尘按大小彼此区分开。
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可以由以上提到的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可以设置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内侧,或者可以沿着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的外周面径向设置。
集尘器包括第一集尘部分和第二集尘部分,第一集尘部分被配置成通过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收集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并且第二集尘部分被配置成通过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收集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细尘。
第一集尘部分可以由形成其上侧壁的分隔部分和容纳部分、形成其外壁的外壳、形成其内壁的集尘部分边界和形成其底表面的下盖限定。分隔部分沿着外壳的内周面形成。分隔部分的上区域被定义为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并且分隔部分的下区域被定义为第一集尘部分。
在第一集尘部分处安装施压单元,以压缩在第一集尘部分处收集到的灰尘。施压单元包括旋转轴、施压构件、固定部分、第一从动齿轮、传动旋转轴和第二从动齿轮。从吸尘器主体的驱动电机产生的驱动力通过吸尘器主体的驱动齿轮传递到集尘器的第一从动齿轮。然后,驱动力通过传动旋转轴和第二从动齿轮顺序地传递到旋转轴。随着旋转轴旋转,灰尘被压缩。
第二集尘部分由形成其侧壁的集尘部分边界和形成其底表面的下盖限定。可以根据设计在第二集尘部分中安装施压单元。并且,安装在第二集尘部分中的施压单元可以被配置成与安装在第一集尘部分中的施压单元共享驱动力。
有益效果
在特定实现方式中,涡流探测器、带状物部分和导向叶片被形成为整体构件(细尘分离构件),并且壳体和整体构件被联接在轴向旋风分离器中。这样能够解决由于用于以分离方式制造轴向旋风分离器的传统方法而导致的诸如分离性能减弱和集尘器处理困难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特定实现方式中,由于整体构件的带状物部分和导向叶片彼此连接,因此能够解决由于间隙而导致的分离性能减弱。同样,还可以通过两个整体构件(即,细尘分离构件和辅助构件)之间的交叠结构来解决由于导向叶片之间的间隙而导致的分离性能减弱。
另外,在特定实现方式中,集尘器可以通过由位置固定突出部和位置固定凹槽实现的内壳和细尘分离构件之间的联接结构并且通过由涡流探测器和盖部分实现的辅助构件和细尘分离构件之间的联接结构来促进组装处理。
另外,在特定实现方式中,集尘器可以通过细尘分离构件而具有增强的效率,并且可以通过辅助构件而具有增强的分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是例示根据特定实现方式的真空吸尘器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1b是例示根据特定实现方式的真空吸尘器的另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集尘器的视图。
图3是图2中示出的集尘器的分解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2的集尘器中的线A-A截取的纵向截面图。
图5是图3和图4中示出的细尘分离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集尘器的分解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示出的细尘分离构件和辅助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部分示出图6中示出的细尘分离构件和辅助构件之间的联接状态的视图。
图9是图6中示出的细尘分离构件和辅助构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例示真空吸尘器10的示例的立体图。
吸尘器主体11和集尘器或尘箱100形成真空吸尘器10的外观或外表面。在吸尘器主体11的两侧设置用于使吸尘器主体11移动的轮子12。抽吸电机(未示出)和在抽吸电机的作用下旋转从而产生吸力的抽吸风扇被安装在吸尘器主体11中。
虽然未示出,但是真空吸尘器10还可以包括:吸嘴(未示出),该吸嘴被配置成抽吸包括异物的空气;以及连接构件(未示出),该连接构件被配置成将吸嘴与吸尘器主体11连接。在特定实现方式中,吸嘴和连接构件的基本配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在吸尘器主体11的前表面的下端处形成被配置成抽吸通过吸嘴抽吸的空气和包括在空气中的异物的抽吸单元(或抽吸口或开口)13。随着抽吸电机和抽吸风扇操作,空气和异物被抽吸到抽吸单元13。抽吸到抽吸单元13的空气和异物通过真空吸尘器内侧的侧入口通道14和集尘器100的入口111被引入到集尘器100中,然后在集尘器100中彼此分离。并且,与异物分离的空气通过集尘器100的出口141和真空吸尘器内侧的侧出口通道15从集尘器100排出。
作为本说明书中的参考,空气中包含的异物可分为碎屑、灰尘、细尘和超细尘。具有相对大颗粒的灰尘被称为“灰尘”,具有相对较小颗粒的灰尘被称为“细尘”,具有比细尘甚至更小颗粒的灰尘被称为“超细尘”。
集尘器100被形成为可拆卸地安装到吸尘器主体11。集尘器100被配置成通过将异物与所抽吸的空气分离来收集灰尘,并且排出其中去除了异物的空气。
可以在外壳110的上端和下端中的每一个处形成开口。下盖130联接到外壳110 的下端,上盖140联接到外壳110的上端。
下盖130被安装成打开和闭合外壳110的下端的开口。下盖13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外壳110。
上盖140被安装成打开和闭合外壳110的上端的开口。上盖14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外壳110。手柄142可旋转地安装在上盖140处。用户可以将集尘器100与吸尘器主体11分离,然后通过在旋转手柄142之后保持集尘器100来携带集尘器100。
图1b是例示真空吸尘器20的另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与图1a中示出的真空吸尘器10不同,图1b的真空吸尘器20具有上连接器或端口23形成在上盖处的配置。参照图1b,上盖140'和下盖130'分别联接到外壳110'的上端和下端。并且,上连接器23形成在上盖140'的一侧。
上连接器23能够形成在吸尘器主体21而非集尘器100'处。例如,可以设置罩(对应于图1b的140',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罩连接到除了管道收集器之外的吸尘器主体),罩覆盖集尘器的上部,并且上连接器23可以形成在罩处。当向上拉动罩时,可以使集尘器100'与吸尘器主体21分离。
上连接器23也能够形成在随后将说明的手柄26的一端。在手柄26被设置成覆盖集尘器100'的状态下,上连接器23可以连接到集尘器100'的入口。当吸嘴连接到上连接器23时,上连接器23形成集尘器100'的入口和吸嘴之间的空气通道。
上连接器23被形成为能与吸嘴连接。与其中空气被抽吸到吸尘器主体21中并随后被引入到集成器100中的图1a的真空吸尘器10不同,图1b的真空吸尘器20被配置成将空气通过吸嘴和上连接器23直接抽吸到集尘器100'中。
入口的位置可以根据真空吸尘器10、20和集尘器100、100'的设计而改变。可以根据设计确定是使空气经过吸尘器主体21被引入到集尘器100'中,还是使空气不经过吸尘器主体21被直接引入集尘器100'中。在特定实现方式中,入口的位置或者是使空气经过吸尘器主体21还是不经过吸尘器主体21被引入到集尘器100'中不受限制。
安装在吸尘器主体21处的手柄26可以被形成为覆盖集尘器100'的上盖140'。在手柄26处形成按钮27,并且按钮27被形成为基于用户的按压操作而解除锁定状态。锁定状态意指集尘器100'与吸尘器主体21的固定状态。
一旦用户按下按钮27,就解除锁定状态并且打开上盖140'。结果,可以解除集尘器100'的锁定状态,并且集尘器100'可以与吸尘器主体21分离。
图1b中未说明的附图标记22表示轮子。其它组件可以对应于参照图1a描述的组件。
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说明集成器100、200。
随后,将相对于罐型真空吸尘器10、20说明集尘器100、200。然而,所适用的实现方式不限于此。换句话讲,集尘器100、200可以应用于直立型真空吸尘器10。
Ⅰ.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集尘器100的概念视图。图3是图2中示出的集尘器 100的分解的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2的集尘器中的线“A-A”截取的纵向截面图。
1.集尘器100的外观
集尘器100的外观或外表面由外壳110、下盖130和上盖140形成。
(1)外壳110
外壳110形成集尘器100的侧面外观,并且形成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或第一旋风分离器单元(或第一旋风分离器级)101的外壁。如图2中所示,外壳110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圆柱形形状,以便形成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的涡流。在这种情况下,与外壳110的内周面不同,外壳110的外周面不需要被形成为具有圆柱形形状。
集尘器100的入口111形成在外壳110处。经过图1中示出的抽吸单元13被引入到集尘器100中的空气和异物沿着吸尘器主体11内侧的通道移动,并且经过入口 111被引入到外壳110中。
入口111可以形成在外壳110的切向方向上,并且可以被形成为朝向外壳110的内周延伸。入口111具有便于空气和异物之间的涡流运动的那种结构。经过入口111 在切向方向上被引入到外壳110中的空气和异物执行外壳110中的涡流运动。
入口111可以从外壳110突出,以便连接到吸尘器主体11内侧的通道。如果吸尘器主体11内侧的通道具有与外壳110的外周面对应的形状,则入口111可以不从外壳110突出。
可以在外壳110的上端和下端中的每一个处形成开口。下盖130联接到外壳110 的下端,上盖140联接到外壳110的上端。
(2)下盖130
下盖130形成集尘器100的底部。下盖130的周缘被形成为对应于外壳110的周缘,并且下盖130被形成为覆盖外壳110的下端的开口。
下盖130可以被可旋转地联接到外壳110,以便使外壳110的下端的开口打开和闭合。在该实施方式中,下盖130通过铰链115、131联接到外壳110,由此通过旋转来打开和闭合外壳110的下端的开口。然而,所适用的实现方式不限于此。也就是说,下盖13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外壳110。
下盖通过钩联接部分或闩锁132保持其与外壳110的联接状态。钩联接部分132 基于下盖130的中心形成在铰链131的相对侧。钩联接部分132被形成为可插入到形成在外壳110的外周面上的凹槽116中。钩联接部分132可以被从外壳110的凹槽116 中抽出,以便使下盖130在铰链131的作用下旋转。
随后将说明的第一集尘部分或腔室103和第二集尘部分或腔室104形成在集尘器100内侧。下盖130被配置成形成第一集尘部分103和第二集尘部分104中的每一个的底表面。利用此配置,下盖130可以在铰链131的作用下旋转,由此同时打开第一集尘部分103和第二集尘部分104。一旦第一集尘部分103和第二集尘部分104随着下盖130在铰链131的作用下旋转而同时打开,就可以同时排出异物。由于通过单次操作打开下盖130来同时排出较大和较小的颗粒,因此在使用集尘器100、真空吸尘器10等时,能够增强用户的便利度。
密封构件或垫圈133可以联接到下盖130的周缘。密封构件133可以形成为包围下盖130的周缘的环形形状。密封构件133被配置成通过密封外壳110和下盖130之间的空间来防止收集在集尘器100中的异物泄漏。
(3)上盖140
上盖140被形成为覆盖外壳110的上端的开口,并且联接到外壳110的上部。上盖140的周缘可以被形成为对应于外壳110的周缘。
上盖140被设置成面对设置在外壳110中的盖构件150。上盖140与盖构件150 分隔开,并且形成排出通道,从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或二级旋风分离器级)102排出的空气沿着该排出通道通向集尘器100的外部。在上盖140处形成集尘器100的出口141,并且空气通过出口141排出。
通过集尘器100的出口141排出的空气可以通过吸尘器主体11的排出开口被排出到外部。被配置成过滤空气中的超细尘的多孔过滤器可以安装在从集尘器100的出口141连接到吸尘器主体11的排出开口的通道上。
手柄142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上盖140。手柄142可以沿着上盖140的外周形成。例如,如所示出的,手柄142可以沿着上盖140的外周形成为半圆形形状或弧形形状。在集尘器100与吸尘器主体11分离的情况下,用户可以解除吸尘器主体11和集尘器 100之间的联接状态,然后通过旋转抬起手柄142。
2.集尘器100的内部结构
(1)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或一级旋风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可以是通过形成空气和异物的涡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空气中分离出异物的装置。旋风分离器由至少一个中空体形成。中空体的顶部的宽度大于中空体的底部的宽度。在中空体的轴向方向上,从中空体的顶部上方供应旋风气流。中空体具有倒锥形形状或者具有倒置中空锥形物。异物包括碎屑、灰尘、细尘、超细尘等。由于空气的重量和异物的重量彼此不同,因此在离心力作用下的空气的旋转半径和异物的旋转半径彼此不同。旋风分离器被配置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利用旋转半径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诸如碎屑、灰尘和/或超细尘这样的异物。
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形成在外壳110中,并且被配置成从自外部引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碎屑和/或灰尘。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是由外壳110、内壳121、122和网状过滤器127形成的。
1)外壳110
外壳110的内周面形成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的外壁。比空气重的灰尘、细尘等在旋转半径大于空气或细尘的旋转半径的涡流内旋转。由于灰尘在由外壳110的内周面限定的区域内旋转,因此灰尘的最大旋转半径由外壳110的内周面确定。
2)内壳121、122
内壳121、122可以被安装在外壳110中,并且可以部分地具有圆柱形形状。由于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形成在内壳121、122外部并且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 形成在内壳121、122内侧,因此内壳121、122形成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之间的边界。内壳121、122设置在盖构件150的正下方,并且盖构件150被设置成覆盖内壳121、122的敞口上端。
内壳121、122可以被形成为彼此联接的第一构件(框架)121和第二构件122,或者可以被形成为单个构件。下文中,将在假定第一构件121和第二构件122彼此联接时形成内壳121、122的情况下说明特定实现方式。然而,所适用的实现方式不限于此。
第一构件121包括横向边界部分121a(圆形带状物)、上边界部分121b、裙部分121d、板部分121e和连接部分121f(或肋)。将用第一集尘部分103和第二集尘部分 104来说明第二构件122。
横向边界部分121a被形成为包围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的至少部分,并且具有环形形状,以便在其中容纳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的轴向旋风分离器(或旋风分离器主体)102a、102b。横向边界部分121a对应于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之间的横向边界。
上边界部分121b在圆周方向上从横向边界部分121a的上端延伸到外壳110的内周面。上边界部分121b在圆周方向上接触外壳110的内周面,由此形成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的上边界。密封构件或垫圈可以联接到上边界部分121b的周缘。密封构件可以形成为包围上边界部分121b的周缘的环形形状。密封构件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密封外壳110的内周面和上边界部分121b之间的空间来防止灰尘泄漏。
横向边界部分121a设置有圆形带状物。上边界部分121b设置有凸缘。凸缘设置在圆形带状物的上端。边沿121a、121b包括圆形带状物和凸缘。
在上边界部分121b处形成面对盖构件的突出部121c。突出部121c被形成为可插入盖构件的凹槽152中,并且突出部121c和凹槽152的位置可以彼此切换。当上边界部分121b的突出部121c被插入到盖构件150的凹槽152中时,可以设置第一构件121和盖构件150的相对位置。
裙部分121d在周缘方向上从第一构件121的下端朝向外壳110的内周面延伸。裙部分121d被配置成防止从空气分离出的灰尘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的作用下被散开。裙部分121d的宽度小于边沿的顶部的宽度。
与上边界部分121b不同,裙部分121d与外壳110的内周面分隔开。当裙部分 121d与外壳110的内周面分隔开时,在外壳110的内周面和裙部分121d之间形成环形通道。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的作用下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和/或碎屑沿着通道移动到第一集尘部分103。
板部分121e形成在裙部分121d内侧。在板部分121e处形成穿通孔121i,穿通孔121i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纳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下端(更具体地,随后将说明的壳体125的下端)。板部分121e被配置成防止从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 的细尘出口126b排出的细尘被重新引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中。板部分121e 和裙部分121d可以形成在同一高度,但是适用的实现方式不限于此。
连接部分121f的一端连接到横向边界部分121a,而其另一端连接到裙部分121d或板部分121e。连接部分121f的这些另一端可以设置在裙部分121d和板部分121e 之间的边界处。连接部分121f沿着第一构件121的外周彼此分隔开。
横向边界部分121a和连接部分121f可以被形成为具有朝向下侧变窄的截面,以便引起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的作用下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和/或碎屑的下落。如果横向边界部分121a和连接部分121f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则它们可以在灰尘下落时用作障碍物。然而,如果横向边界部分121a和连接部分121f被形成为如所示出地倾斜,则会引起灰尘的平滑下落,因为它们在灰尘下落时不用作障碍物。由于这些原因,导致网状过滤器127也可以被形成为是倾斜的。
3)网状过滤器127
当连接部分121f彼此分隔开时,开口123形成在由横向边界部分121a、连接部分121f和裙部分121d(或板部分121e)限定的区域处。网状过滤器127被安装在第一构件121处,以便覆盖开口123。网状过滤器127可以被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网状过滤器127被形成为具有网形状或多孔形状,以便从被引入到内壳121、122中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可以基于网状过滤器127将灰尘和细尘相互区分开。也就是说,粒径小得足以穿过网状过滤器127的异物可以被归类为细尘,而粒径大得足以无法穿过网状过滤器127的异物可以被归类为灰尘和/或碎屑。
(2)第一集尘部分103
1)第一集尘部分103的配置
第一集尘部分103被形成为收集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的作用下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和/或碎屑。第一集尘部分103指示由分隔部分或分隔壁112、外壳110、内壳121、122和下盖130限定的空间。
被配置成将外壳110的上区域和下区域彼此分隔的分隔部分112沿着外壳110的内周面形成在外壳110中。分隔部分112可以与外壳110一体形成。
分隔部分112形成第一集尘部分103的上侧壁。分隔部分112沿着外壳110的内周面延伸。分隔部分112设置有开口113,使得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的作用下从空气分离出的灰尘被引入到第一集尘部分103中。
基于分隔部分112,外壳110的上区域形成以上提到的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 的外壁,并且外壳110的下区域形成第一集尘部分103的外壁。由外壳110的下区域形成的第一集尘部分103的外壁对应于第一集尘部分103的侧壁。
内壳121、122的第二构件122设置在第一构件121的下方,并且包括容纳部分 122a和集尘部分边界122b。
容纳部分122a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纳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细尘出口126b。容纳部分122a的上端是敞口的,并且第一构件121的板部分121e被设置成覆盖容纳部分122a的敞口上端。容纳部分122a设置在随后将说明的施压单元160上。容纳部分122a也可以被形成为是倾斜的,如同第一构件121的横向边界部分121a或连接部分121f。
容纳部分122a的底表面与分隔部分112一起形成第一集尘部分103的上侧壁。分隔部分112沿着容纳部分122a的外周面延伸,并且分隔部分112的外周面与容纳部分122a的外周面接触。
集尘部分边界122b被形成为中空圆柱形形状或中空多边形形状,并且从容纳部分122a的一侧朝向下盖130延伸。随后将说明的施压单元160设置有旋转轴161,旋转轴161设置在容纳部分122a下方。集尘部分边界122b可以平行地设置在旋转轴 161的一侧。旋转轴161可以设置在下盖130的中心,并且集尘部分边界122b可以被设置成偏离下盖130的中心。
集尘部分边界122b的外周面形成第一集尘部分103的内壁。并且,下盖130形成第一集尘部分103的底表面。因此,第一集尘部分103可以由形成其上侧壁的分隔部分112和容纳部分122a、形成其外壁的外壳110、形成其内壁的集尘部分边界122b 和形成其底表面的下盖130限定。
可以在第一集尘部分103处形成内壁114。内壁114可以与外壳110一体地形成,或者可以与内壳121、122的第二构件122一体地形成。内壁114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以便将第一集尘部分103的左侧和右侧彼此分开。内壁114的一侧连接到外壳110,内壁114的另一侧连接到第二构件122的集尘部分边界122b。内壁114的上端可以连接到分隔部分112,并且内壁114的下端可以接触下盖130。
第一集尘部分103被形成为朝向集尘器100的下区域敞口。将通过以上提到的配置来替代在下盖130旋转的作用下同时打开第一集尘部分103和第二集尘部分104 的配置。
2)施压单元160
如果在第一集尘部分103处收集到的灰尘散开而没有集中在一处,则灰尘会散开或者可以被排出到意外的地点。另外,如果在第一集尘部分103处收集到的灰尘没有集中在一处,则可能难以充分地获得集尘空间。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特定实现方式中,使用施压单元160将对在第一集尘部分103处收集到的灰尘施压,使体积减小。
施压单元160被配置成通过在两个方向上在第一集尘部分103中旋转来压缩收集到的灰尘。施压单元160包括旋转轴161、施压构件162、固定部分163、第一从动齿轮164、传动旋转轴165和第二从动齿轮166。
旋转轴161设置在第二构件122的容纳部分122a的下方。旋转轴161被形成为能通过从吸尘器主体11的驱动电机接收动力而旋转。旋转轴161被形成为在两个方向上(即,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往复运动。
旋转轴161的上部可以由容纳部分122a的下部支撑,并且旋转轴161的下部可以由固定部分163支撑。
在旋转轴161的上部处,形成朝向旋转轴161的中心向内凹进的凹槽161a。插入凹槽161a中的突出部122d从容纳部分122a的下部突出。当突出部122d被插入到凹槽161a中时,旋转轴161被支撑。因此,突出部122d和旋转轴161被形成为可相对于彼此相对旋转。利用这种结构,当旋转轴161旋转时,突出部122d支撑旋转轴 161的中心。这样可以允许旋转轴161更稳定地旋转。
固定部分163联接到旋转轴161,以便可相对旋转,并且被固定到内壳121、122 的集尘部分边界122b。由于固定部分163连接到内壳121、122,因此即使第一集尘部分103随着下盖130在铰链131的作用下旋转而打开,施压构件162和旋转轴161 也可以被固定到其自身的位置。
施压构件162连接到旋转轴161,并且被形成为随着旋转轴161旋转而在第一集尘部分103内旋转。施压构件162可以被形成为具有板形状。在第一集尘部分103 处收集到的灰尘在施压构件162的旋转作用下移动到第一集尘部分103的一侧。当积聚了大量灰尘时,灰尘被施压构件162施压,被压缩。
第一从动齿轮164、传动旋转轴165和第二从动齿轮166被形成为将从吸尘器主体11的驱动电机接收的驱动力传送到旋转轴161。将驱动电机与以上提到的抽吸电机区别开。
第一从动齿轮164设置在下盖130的外部,并且暴露于集尘器100的外部。在吸尘器主体11处安装与第一从动齿轮164对应的从动齿轮。当集尘器100联接到吸尘器主体11时,第一从动齿轮164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被形成为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旋转。因此,当驱动电机操作时产生的驱动力也通过驱动齿轮传送到第一从动齿轮164。
传动旋转轴165分别通过下盖130连接到第一从动齿轮164和第二从动齿轮166。传动旋转轴165被形成为可相对于下盖130相对旋转。
第二从动齿轮166连接到传动旋转轴165,并且被形成为将驱动力传送到旋转轴161。在旋转轴161的下端处形成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纳第二驱动齿轮166的凹槽,并且在凹槽的周缘处设置与第二从动齿轮166啮合的齿轮结构。旋转轴161和第二从动齿轮166被形成为根据下盖130的打开或闭合状态而彼此联接或分离,由此没有中断第一集尘部分103和第二集尘部分104的打开操作。
将驱动单元的驱动力传送到旋转轴161的结构可以根据设计改变而改变。例如,旋转轴161可以穿透地形成在下盖130处,并且可以直接与驱动齿轮啮合。
在任何结构下,施压单元160的下端应该被形成为可相对于下盖130相对旋转。在下盖130的相对旋转部分处,可以设置用于密封施压单元160和下盖130之间的空间的密封构件。
一旦驱动电机在集尘器100与吸尘器主体11的联接状态下进行操作,就产生驱动力并且驱动齿轮在所产生的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
传送到吸尘器主体11的驱动齿轮的驱动力被传送到施压单元160。第一从动齿轮164在与驱动齿轮啮合的状态下旋转,并且通过传动旋转轴165连接到第一从动齿轮164的第二从动齿轮166也与第一从动齿轮164一起旋转。被形成为与第二从动齿轮166一起旋转的旋转轴161也随着第二从动齿轮166一起旋转。并且,连接到旋转轴161的施压构件162也与旋转轴161一起旋转。结果,在第一集尘部分103处收集到的灰尘被施压和压缩。
可以控制驱动电机,以使施压构件162在两个方向上旋转。例如,驱动电机可以被形成为当在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排斥力时在相反方向上旋转。也就是说,如果施压构件162在一个方向上旋转以将在一侧收集的灰尘压缩至预定水平,则驱动电机在另一个方向上旋转以压缩在另一侧收集的灰尘。集尘器100和真空吸尘器可以被设计成使得当施压构件162接近或接触随后将说明的内壁114时,可以产生排斥力。
如果在第一集尘部分103中尚未积聚足够量的灰尘,则通过接收与内壁114碰撞带来的排斥力,或者通过接收设置在其旋转路径上的挡块结构带来的排斥力,施压构件162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
又如,吸尘器主体11的控制器可以向驱动电机施加控制信号,使得每到预定时间,施压构件162可以改变旋转方向,并且使得可以反复地执行施压构件162的双向旋转。
被配置成收集因施压构件162的旋转而移至一侧的灰尘的内壁114可以设置在第一集尘部分103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内壁114基于第二构件122的集尘部分边界122b设置在旋转轴161的相对侧。利用这种配置,通过施压构件162的旋转,引入第一集尘部分103中的灰尘被收集到内壁114的两侧。
通过施压单元160的操作,能够防止灰尘散开,并且能够显著减少灰尘排放到意外的地方。
(3)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或二级旋风分离器)
一旦通过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从空气中分离出碎屑和/或灰尘,空气和细尘就沿着路径被引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中。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被配置成将细尘与从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引入的空气中分离。
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由用于将细尘从在轴向方向上引入的空气中分离的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形成。这组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包括在细尘分离构件170和第一构件121内的壳体125。
1)壳体125
壳体或倒锥形物125形成围绕中空部分125'的外壁。由壳体125形成的围绕中空部分125'的外壁对应于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外壁。在随后将说明的涡流探测器171和壳体125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涡流。
比空气重的细尘在旋转半径大于空气的旋转半径的涡流内旋转。由于细尘在由壳体125限定的区域内旋转,因此细尘的最大旋转半径由相应的壳体125确定。
壳体125可以形成为具有朝向下侧变窄的区域的倾斜形状。原因是为了引起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细尘下落并且为了防止细尘与排出的空气一起被排放到涡流探测器 171。
壳体125中的每一个的下部由第一构件121的板部分121e支撑。在板部分121e 处的面对壳体125的位置处形成穿通孔121i,并且壳体125中的每一个的下部被插入到穿通孔121i中的每一个中。由于壳体125的下部被形成为具有朝向下侧变窄的区域的倾斜形状,因此壳体125可以被板部分121e支撑在壳体125的外周面与穿通孔 121i具有相同大小的位置处。
壳体125的上部被形成为在其中容纳随后将说明的细尘分离构件170的涡流探测器171。壳体125的上部可以被形成为具有预定的内径。可以基于壳体125的内径减小的位置将壳体125的上部和下部彼此区分开。
细尘出口126b形成在壳体125的下端。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细尘通过细粉尘出口126b从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排放。
壳体125被设置成数目与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相同。由于这组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由壳体125和细尘分离构件170形成,因此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 102b的数目与壳体125的数目相同。出于相同的原因,随后将说明的涡流探测器171 的数目和带状物部分172的数目与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数目相同。
壳体125可以设置在内壳121、122内侧。参照附图,壳体125设置在第一构件 121内侧。壳体125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中心,并且其余壳体可以围绕居中的壳体径向设置。为方便起见,居中的壳体可以被称为“第一壳体”,而围绕第一壳体径向设置的其余壳体可以被称为“第二壳体”。
壳体125可以形成单个构件,因为壳体125中的每一个的外周面连接到其它壳体125。壳体125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使得即使邻近的壳体125彼此接触,在壳体125之间也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如果在壳体125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则不需要安装附加的通道结构。
然而,壳体125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多边形截面。在这种情况下,多边形截面应该被实现为使得可以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
2)细尘分离构件170
细尘分离构件170设置在壳体125上,由此与壳体125一起形成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壳体125构成这组的一部分,并且细尘分离构件170构成这组的另一部分。
特定实现方式的特征在于,这组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由壳体125和单个细尘分离构件170形成。下文中,将参照图3至图5来说明细尘分离构件170的结构。
图5是图3和图4中示出的细尘分离构件170的立体图。
细尘分离构件170包括涡流探测器171、带状物部分172、导向叶片173和外带状物部分174。由于细尘分离构件170是整体构件,因此涡流探测器171、带状物部分172、导向叶片173和外带状物部分174意指细尘分离构件170的相应部件。根据设计,细尘分离构件170可以不设置外带状物部分174。一个细尘分离构件170包括多个涡流探测器171、多个带状物部分172、多个导向叶片173和一个外带状物部分 174。
a.涡流探测器171
涡流探测器171被配置成排放与细尘分离的空气。涡流探测器171中的每一个设置在壳体125中的每一个内侧,并且每个涡流探测器171的外周面与每个壳体125 的内周面分隔开。每个涡流探测器171具有形成围绕中空部分171'的外壁的结构,并且引入到每个涡流探测器171的入口171”中的空气通过中空部分171'被排放到上侧。
涡流探测器171的上部和下部被形成为使得其总高度比带状物部分172或外带状物部分174的高度高。在附图中,可以看到,每个涡流探测器17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从细尘分离构件170向上和向下突出。
参照图4,涡流探测器171的下部可以形成为具有朝向下侧变窄的区域的倾斜形状。原因是为了防止细尘与离开涡流探测器171的空气一起被排放到涡流探测器171。
参照图4,涡流探测器171的上部被形成为具有预定的内径。可以基于涡流探测器171的内径减小的位置将涡流探测器171的上部和下部彼此区分开。
涡流探测器171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中心,并且其余涡流探测器可以围绕居中的涡流探测器径向设置。为方便起见,居中的涡流探测器可以被称为“第一涡流探测器”,而围绕第一涡流探测器径向设置的其余涡流探测器可以被称为“第二涡流探测器”。
涡流探测器171被设置成数目与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数目相同。如以上提到的,由于这组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由壳体125和细尘分离构件170形成,因此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数目与涡流探测器171的数目相同。
b.带状物部分172
带状物部分172被形成为在与涡流探测器171分隔开的位置处包围涡流探测器171的外周面。当带状物部分172和涡流探测器171彼此分隔开时,轴向旋风分离器 102a、102b中的每一个的入口126a形成在其间。空气和细尘在轴向方向上被引入到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中的每一个的入口126a。
如有需要,带状物部分172可以被称为其它部分。例如,带状物部分172可以被称为环状部分、环形部分、边缘部分、周缘部分、圆形部分、支撑部分、连接部分、外周部分、旋风分离器接口部分、外壁部分等。
带状物部分172被安装在壳体125上,并且具有与壳体125的上部对应的形状,以便与壳体125一起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外壁。参照图3,壳体125 的上部被形成为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带状物部分172也被形成为具有包围涡流探测器171的圆柱形形状。然而,壳体125的上部和带状物部分172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多边形形状。
细尘分离构件170和壳体125在其间具有通过位置固定凹槽和位置固定突出部设置的联接位置,并且被形成为防止相对于彼此进行相对旋转。由于涡流探测器171 与壳体125分隔开,因此细尘分离构件170和壳体125可以相对于彼此进行相对旋转。为了集尘器100进行正常操作,应该防止这种相对旋转。
位置固定突出部被形成为能插入位置固定凹槽中,并且可以被形成在带状物部分172和壳体125中的一个处。位置固定凹槽被形成为在其中容纳位置固定突出部,并且可以被形成在带状物部分172和壳体125中的另一个处。位置固定凹槽和位置固定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设置成多个。
一旦细尘分离构件170被安装在壳体125上,壳体125和带状物部分172就彼此接合,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外壁。为方便起见,由壳体125形成的外壁可以被称为“下外壁”,而由带状物部分172形成的外壁可以被称为“上外壁”。
带状物部分172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中心,并且其余带状物部分可以围绕居中的带状物部分径向设置。为方便起见,居中的带状物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一带状物部分”,而围绕第一带状物部分径向设置的其余带状物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带状物部分”。
第一带状物部分和第二带状物部分可以彼此连接。彼此相邻的第二带状物部分可以彼此连接。带状物部分172中的每一个可以优选地具有圆柱形截面,使得即使带状物部分172彼此接触,也在带状物部分172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191。如果在带状物部分172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191,则不需要安装附加的通道结构。
然而,带状物部分172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多边形截面。在这种情况下,多边形截面应该被实现为使得可以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
带状物部分172被设置成数目与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数目相同。如以上提到的,由于这组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由壳体125和细尘分离构件170形成,因此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数目与带状物部分172的数目相同。
c.导向叶片173
导向叶片173设置在涡流探测器171和带状物部分172之间,并且连接到涡流探测器171和带状物部分172。导向叶片173的一侧连接到涡流探测器171的外周面,而其另一侧连接到带状物部分172的内周面。
多个导向叶片173可以设置在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中的每一个处,并且在螺旋方向上延伸,以便产生涡流。导向叶片173的一侧可以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涡流探测器171的外周面,而导向叶片173的另一侧可以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带状物部分172的内周面。当导向叶片173在螺旋方向上延伸时,引入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 102b的入口126a中的空气和细尘形成涡流。与切向引入型旋风分离器不同,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通过导向叶片173产生涡流,不需要用于在切向方向上引入空气的通道结构。
导向叶片173中的每一个可以在螺旋方向上从带状物部分172的下端延伸到带状物部分172的上端。从下端延伸到上端意指导向叶片173具有与带状物部分172相同的高度。因为导向叶片173具有与带状物部分172相同的高度,所以能够减少与其它组件的干扰和损坏。
d.外带状物部分174
外带状物部分174被形成为包围带状物部分172,由此形成细尘分离构件170的边缘。外带状物部分174包围带状物部分172。如以上提到的,带状物部分172被划分成第一带状物部分和第二带状物部分,外带状物部分174被形成为包围第二带状物部分。外带状物部分174可以连接到第二带状物部分。
外带状物部分174可以具有与带状物部分172和导向叶片173相同的高度。因为外带状物部分174具有与带状物部分172相同的高度,所以能够减少与其它组件的干扰和损坏。
外带状物部分174被安装在内壳121、122中。内壳121、122的第一构件121 被形成为包围外带状物部分174,并且设置有沿着第一构件的内周面形成以便支撑外带状物部分174的阶梯状部分121g。阶梯状部分121g具有与外带状物部分174对应的形状。例如,阶梯状部分121g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圆柱形外带状物部分174对应的圆柱形形状。外带状物部分174可以被安装到第一构件121中的阶梯状部分121g。
细尘分离构件170和内壳121、122在其间具有通过位置固定凹槽175和位置固定突出部121h设置的联接位置,并且被形成为防止相对于彼此进行相对旋转。由于涡流探测器171与壳体125分离,因此细尘分离构件170和壳体125可以相对于彼此进行相对旋转。为了集尘器100进行正常操作,应该防止这种相对旋转。
位置固定突出部121h被形成为能插入位置固定凹槽175中,并且可以被形成在带状物部分174和内壳121、122中的一个处。位置固定凹槽175被形成为在其中容纳位置固定突出部121h,并且可以被形成在外带状物部分174和内壳121中的另一个处。如果位置固定凹槽175或位置固定突出部121h形成在内壳121处,则位置固定凹槽175或位置固定突出部121h可以形成在内壳121、122的内侧表面或阶梯状部分121g上。图3示出了位置固定突出部121h形成在内壳121、122的内侧表面上的配置。位置固定凹槽175和位置固定突出部121h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设置成多个。
中空体设置在内壳121中。中空体的上端设置在内壳121的顶表面下方,由此形成用于支撑外带状物部分174的凹陷。外带状物部分174可以设置在至少一个位置固定凹槽175处。凹槽的壁可以设置有能插入位置固定凹槽175中的位置固定突出部 121h。
外带状物部分174也能够安装在壳体125的上端。例如,朝向第一构件121的内周面突出的突出部可以形成在壳体125的上端,并且外带状物部分174可以被安装到突出部。
在外带状物部分174和第二带状物部分172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192。由于外带状物部分174的半径大于第二带状物部分172的半径,因此在外带状物部分 174和第二带状物部分172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192。如果在外带状物部分174 和第二带状物部分172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192,则不需要安装附加的通道结构。
外带状物部分174与壳体125一起形成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的外壁。可以基于外带状物部分174和壳体125之间的边界将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的外壁划分成下部和上部。壳体125形成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的下外壁,并且外带状物部分 174形成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的上外壁。
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外壁由壳体125和带状物部分172形成,并且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的外壁由壳体125和外带状物部分174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 102a、102b的外壁与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的外壁不同。另外,如以上提到的,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之间的边界由内壳121、122形成。
涡流探测器171和带状物部分172通过导向叶片173彼此连接,带状物部分172 彼此连接,并且外带状物部分174连接到第二带状物部分。因此,细尘分离构件170 可以被实现为单个整体构件。
3)轴向旋风分离器
一旦细尘分离构件170被安装在壳体125上,就形成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由这组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形成。如同涡流探测器171或带状物部分172一样,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可以被划分成设置在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中心处的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和围绕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径向设置的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102b。可以理解,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102b 基于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在周缘方向上设置。
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靠近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102b设置,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的带状物部分连接到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102b的带状物部分。并且,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102b的带状物部分顺序地彼此连接。在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的带状物部分和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102b的带状物部分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 191。另外,在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102的带状物部分172和外带状物部分174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192。
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在附图中的上下方向上设置,并且可以平行设置。因此,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可以高效地布置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中。尤其是,由于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不需要用于在切向方向上引入空气的附加引导通道,因此可以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中布置更大数目的轴向旋风分离器 102a、102b。由于容纳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中的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 的数目不小于传统的旋风分离器的数目,因此能够防止清洁性能降低。
另外,与通过引导通道在一侧产生高速涡流的垂直旋风分离器不同,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在入口126a的整个区域上方产生相对均匀的涡流。由于不是从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部分地产生高速涡流,因此能够减少流损失。
与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设置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上方的配置不同,特定实现方式的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被容纳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中。这能够相对地减小集尘器100的整个高度。
(4)第二集尘部分104
第二集尘部分104被配置成收集在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的作用下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细尘。第二集尘部分104意指由集尘部分边界122b和下盖130限定的空间。
内壳121、122可以包括第一构件121和第二构件122。并且,第二构件122的集尘部分边界122b形成为中空圆柱形形状,并且粘附于下盖130。然而,集尘部分边界122b可以形成为中空的多边形形状。第二构件122包括容纳部分122a,并且当集尘器100联接到吸尘器主体11时,容纳部分122a可以形成斜坡。从细尘出口126b 排出的细尘会由于斜坡而滑动,从而被收集在第二集尘部分104处。
集尘部分边界122b形成第一集尘部分103和第二集尘部分104之间的边界。这样能够防止在第一集尘部分103处收集到的灰尘与在第二集尘部分104处收集到的细尘混合。第二集尘部分104形成在第一集尘部分103内侧,并且第一集尘部分103 对应于除了第二集尘部分104之外的区域。
集尘部分边界122b形成第二集尘部分104的侧壁,并且下盖130形成第二集尘部分104的底部。在第二构件122的容纳部分122a和第二集尘部分104之间的边界处形成孔122c。孔122c对应于第二集尘部分104的细尘入口。
集尘部分边界122b可以被形成为具有朝向下侧变窄的内径。利用这种结构,会引起细尘下落,因此能够执行高效的集尘。
集尘部分边界122b和下盖130的结构将由以上提到的结构替代。如同第一集尘部分103一样,第二集尘部分104被形成为朝向集尘器100的下部敞口。并且,将通过以上提到的配置来替代在下盖130旋转的作用下同时打开第一集尘部分103和第二集尘部分104的配置。
(5)集尘器100的通道
可以利用气流来说明集尘器100的通道。
集尘器100的入口111形成在外壳110处,并且空气通过入口111从真空吸尘器内侧的入口侧通道14被引入到集尘器100中。
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的通道形成在外壳110的内周面和内壳121、122的外周面之间。一旦通过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从空气中分离出灰尘,空气和细尘就被引入到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之间的通道中。第一集尘部分103与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连通。
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之间的通道形成在壳体125的内周面和内壳121、122的外周面之间。空气和细尘经过网状过滤器127,并且通过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之间的通道被引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中。
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的入口126a形成在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带状物部分172和涡流探测器171之间。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中的每一个设置有用于排出空气的涡流探测器171和用于排出细尘的细尘出口126b。第二集尘部分104 与细尘出口126b连通。
盖构件150设置在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上方。盖构件150的外盖151具有与内壳121、122的上边界部分121b对应的形状,并且被设置成覆盖上边界部分121b。当上边界部分121b的突出部121c插入外盖151的凹槽152中时,盖构件150可以被安装到上边界部分121b。突出部121c和凹槽152用于设置第一构件121和盖构件150 的位置,并且盖构件150的连通孔155被布置成面对处于由突出部121c和凹槽152 所设置的位置处的涡流探测器171。突出部121c和凹槽152的位置可以彼此切换。
连通孔155形成在盖构件150的内盖154处。并且,形成为倾斜的倾斜部分153 将外盖151和内盖154彼此连接。内盖154可以通过倾斜部分153与带状物部分172 分隔开。这样可以允许充分地获得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入口126a。
在盖构件150和上盖之间形成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和出口141之间的通道193。并且,从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排出的空气沿着通道193排出到出口141。
3.集尘器100和真空吸尘器10的操作
空气和异物在从真空吸尘器10的抽吸电机产生的抽吸力的作用下通过抽吸单元13或23(参照图1a和图1b)被引入到集尘器100的入口111中。引入到集尘器100 的入口111中的空气在沿着通道移动的同时在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处顺序过滤。然后,空气通过出口141排出到外。在集尘器100处收集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灰尘和细尘。
首先,将更详细地说明通过一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1从空气中分离出灰尘的处理。空气和异物通过集尘器100的入口111被引入到外壳110和内壳121、122之间的环状空间中,并且在环状空间处执行涡流运动。
在这些处理中,相对比空气重的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外壳110和内壳121、122之间的空间处执行涡流运动。然后,灰尘逐渐向下移动,从而在第一集尘部分103 处被收集。连续地操作施压单元160,以压缩在第一集尘部分103处收集到的灰尘。
由于空气和细尘比灰尘轻,因此它们在吸力的作用下通过网状过滤器127引入内壳121、122中。然后,空气和细尘经过第一通道191和第二通道192,由此被引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102的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中。
灰尘和细尘沿着导向叶片173在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中执行涡流运动。比空气重的细尘在涡流探测器171和带状物部分172之间执行涡流运动,并且逐渐向下移动。然后,细尘通过细尘出口126b排出,并且在第二集尘部分104处被收集。比细尘轻的空气通过涡流探测器171的内部排出到盖构件150和上盖140之间的通道 193,并且通过出口141排出到集尘器100之外。
Ⅱ.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还设置有辅助构件280。因此,将仅用辅助构件280说明不同的配置,并且关于其它组件的说明将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替换。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集尘器200的分解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示出的细尘分离构件270和辅助构件280的立体图。
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202包括辅助构件280,并且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由壳体225、细尘分离构件270和安装在细尘分离构件270上的辅助构件280形成。
细尘分离构件270和辅助构件280的厚度影响集尘器200的分离性能和效率。辅助构件280用于辅助细尘分离构件270,并且在辅助构件280被形成得过厚时由于压力损失而效率降低。因此,辅助构件280优选地被形成为比细尘分离构件270薄。另一方面,细尘分离构件270用于从空气中分离出细尘,并且优选地被形成为比辅助构件280厚。
1.辅助构件280
辅助构件280包括盖部分281、辅助带状物部分282、辅助导向叶片283和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由于辅助构件280是单个整体构件,因此盖部分281、辅助带状物部分282、辅助导向叶片283和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意指辅助构件280的相应部件。根据设计,辅助构件280可以不设置有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
(1)盖部分281
盖部分281可以被设置为与涡流探测器271相同的数目,并且盖部分281被形成为包围细尘分离构件270的涡流探测器271。盖部分281可以具有与涡流探测器271 对应的形状,并且可以被形成为例如中空的圆柱形形状。
细尘分离构件270可以设置有沿着涡流探测器271的外周面突出的支撑部分276,并且支撑部分276沿着涡流探测器271的外周面形成阶梯状部分。盖部分281 具有与支撑部分276对应的形状,以便安装到支撑部分276。例如,如果支撑部分276 沿着涡流探测器271的外周面形成为圆形形状,则盖部分281也可以形成为圆形形状。
理论上,盖部分281可以具有与支撑部分276相同的直径。并且,涡流探测器 271的外径可以与盖部分281的内径相同。利用这种配置,盖部分281可以在包围涡流探测器271的外周面的情况下与涡流探测器271联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到支撑部分 276。
当盖部分281包围涡流探测器271时,辅助构件280的位置被固定。因此,辅助构件280和细粉尘分离构件270不需要附加的位置固定结构,并且即使没有设置附加的位置固定结构,也不会相对于彼此旋转。因此,辅助构件280和细粉尘分离构件 270彼此不同。
如同细尘分离构件270的涡流探测器271一样,盖部分281的上部可以比辅助带状物部分282或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高。然而,与涡流探测器271不同,盖部分 281的下部可以不从辅助带状物部分282或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突出。参照图7,与盖部分281的下端不同,盖部分281的上端从辅助构件280向上突出。利用这种配置,盖部分281可以具有恒定的内径。
盖部分281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中心,并且其余盖部分可以围绕居中的盖部分径向设置。为方便起见,居中的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一盖部分”,而围绕第一盖部分径向设置的其余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盖部分”。
(2)辅助带状物部分282
辅助带状物部分282被形成为在与盖部分281分隔开的位置处包围盖部分281 的外周面。当辅助带状物部分282和盖部分281彼此分隔开时,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入口226a形成在其间。空气和细尘在轴向方向上被引入到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入口226a。
如有需要,辅助带状物部分282可以被称为其它部分。例如,辅助带状物部分 282可以被称为辅助环状部分、辅助环形部分、辅助边缘部分、辅助周缘部分、辅助圆形部分、辅助支撑部分、辅助连接部分、辅助外周部分、二级旋风分离器接口部分、辅助外壁部分等。
辅助带状物部分282被安装到带状物部分272,并且具有与带状物部分272对应的形状,以便与壳体225和带状物部分272一起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外壁。参照图7,带状物部分272被形成为圆形形状,辅助带状物部分282也被形成为圆形形状。然而,带状物部分272和辅助带状物部分282可以被形成为多边形形状。
如果辅助构件280安装在细粉尘分离构件270上并且细粉尘分离构件270安装在壳体225上,则壳体225和带状物部分272彼此接合,以限定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为方便起见,由壳体225形成的外壁可以被称为“下外壁”,由带状物部分272形成的外壁可以被称为“中间外壁”,而由辅助带状物部分282形成的外壁可以被称为“上外壁”。
辅助带状物部分282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中心,并且其余辅助带状物部分可以围绕居中的辅助带状物部分径向设置。为方便起见,居中的辅助带状物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一辅助带状物部分”,而围绕第一辅助带状物部分径向设置的其余辅助带状物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辅助带状物部分”。
第一辅助带状物部分和第二辅助带状物部分可以彼此连接。彼此相邻的第二辅助带状物部分可以彼此连接。如所示出的,辅助带状物部分282中的每一个优选地具有圆柱形截面,使得即使辅助带状物部分282彼此接触,也在辅助带状物部分282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291a。如果在辅助带状物部分282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291a,则不需要安装附加的通道结构。
然而,辅助带状物部分282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多边形截面。在这种情况下,多边形截面应该被实现为使得可以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291a。
辅助带状物部分282被设置成数目与轴向旋风分离器相同。如以上提到的,由于这组轴向旋风分离器由壳体225、细尘分离构件270和辅助构件280形成,因此轴向旋风分离器的数目与辅助带状物部分282的数目相同。
(3)辅助导向叶片283
辅助导向叶片283设置在盖部分281和辅助带状物部分282之间,并且连接到盖部分281和辅助带状物部分282。辅助导向叶片283的一侧连接到盖部分281的外周面,而其另一侧连接到辅助带状物部分282的内周面。
多个辅助导向叶片283可以设置在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中的每一个处,并且在螺旋方向上延伸,以便产生涡流。辅助导向叶片283的一侧可以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盖部分281的外周面,而导向叶片283的另一侧可以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辅助带状物部分282的内周面。
辅助导向叶片283中的每一个可以在螺旋方向上从辅助带状物部分282的下端延伸到辅助带状物部分282的上端。从下端延伸到上端意指辅助导向叶片283具有与辅助带状物部分282相同的高度。因为辅助导向叶片283具有与辅助带状物部分282 相同的高度,所以能够减少与其它组件的干扰和损坏。
(4)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
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被形成为包围辅助带状物部分282,由此形成辅助构件280的边缘。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包围辅助带状物部分282。如以上提到的,辅助带状物部分282被划分成第一辅助带状物部分和第二辅助带状物部分,辅助外带状物部分 284被形成为包围第二辅助带状物部分。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可以连接到第二辅助带状物部分。
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可以具有与辅助带状物部分282和辅助导向叶片283相同的高度。当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具有与辅助带状物部分282和辅助导向叶片283 相同的高度时,能够减少与其它组件的干扰和损坏。
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可以被形成为安装到细尘分离构件270的外带状物部分274。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可以具有与外带状物部分274相同的形状。例如,如所示出的,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可以具有与圆形的外带状物部分274对应的圆形形状。
在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和第二辅助带状物部分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292b。由于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的半径大于第二辅助带状物部分282的半径,因此在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和第二辅助带状物部分282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 292b。如果在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和第二辅助带状物部分282之间形成空气和细尘的通道292b,则不需要安装附加的通道结构。
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与外带状物部分274和壳体225一起形成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202的外壁。可以基于外带状物部分274将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202的外壁划分成下部、中间部分和上部。壳体225形成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202的下外壁,外带状物部分274形成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202的中间外壁,并且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 形成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202的上外壁。
轴向旋风分离器102a、102b的外壁由壳体225、带状物部分272和辅助带状物部分282形成。并且,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202的外壁由壳体225、外带状物部分274 和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形成。轴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与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202 的外壁不同。另外,如以上提到的,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和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之间的边界由内壳221、222形成。
盖部分281和辅助带状物部分282通过导向叶片283彼此连接,辅助带状物部分282彼此连接,并且辅助外带状物部分284连接到辅助带状物部分282。因此,辅助构件280可以被实现为单个整体构件。
(2)轴向旋风分离器
如果辅助构件280被安装在细尘分离构件270上并且细尘分离构件270被安装在壳体225上,则形成一组轴向旋风分离器。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由这组轴向旋风分离器形成。如同盖部分281或辅助带状物部分282一样,轴向旋风分离器可以被划分成设置在二级旋风分离器单元中心处的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和围绕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径向设置的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可以理解,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基于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在周缘方向上设置。
图8是部分示出图6中示出的细尘分离构件270和辅助构件280之间的联接状态的概念视图。图9是图6中示出的细尘分离构件270和辅助构件280的平面图。
当辅助构件280被安装在细尘分离构件270上时,辅助导向叶片283接触导向叶片273,从而在螺旋方向上连续地延伸。尤其是,辅助导向叶片283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形成为平面接触导向叶片273(273'、283')中的每一个。彼此平面接触的两个表面 (273'、283')可以具有相同的面积。
下文中,将基于导向叶片273中的一个和辅助导向叶片283中的一个来执行描述。即使导向叶片273和辅助导向叶片283设置在不同的构件上,它们也彼此平面接触 (273'、283')。因此,导向叶片273和辅助导向叶片283在螺旋方向上连续地延伸,就好像它们是单个叶片一样。
更具体地,参照图8,细尘分离构件270包括第一导向叶片273a和第二导向叶片273b,并且第一导向叶片273a和第二导向叶片273b彼此靠近地布置。同样地,辅助构件280包括第一辅助导向叶片283a和第二辅助导向叶片283b,并且第一辅助导向叶片283a和第二辅助导向叶片283b彼此靠近地布置。
一旦辅助构件280被安装在细尘分离构件270上,第一导向叶片273a和第一辅助导向叶片283a就彼此平面接触。因此,第一导向叶片273a和第一辅助导向叶片 283a在螺旋方向上连续地延伸,就好像它们是单个叶片一样。
第二导向叶片273b和第二辅助导向叶片283b彼此平面接触。因此,第二导向叶片273b和第二辅助导向叶片283b在螺旋方向上连续地延伸,就好像它们是单个叶片一样。
利用这种配置,叶片可以在细尘分离构件270和辅助构件280之间的联接方向上彼此交叠。更具体地,第一辅助导向叶片283a和第二导向叶片273b彼此交叠。在图 8和图9中可以看到第一辅助导向叶片283a和第二导向叶片273b之间的交叠。
通过模制按上金属图案和下金属图案制造的细尘分离构件270应该在模制之后与上金属图案和下金属图案分离。因此,导向叶片273不能在涡流探测器271的轴向方向上彼此交叠。对于辅助构件280,同样如此。
然而,如果细尘分离构件270和辅助构件280彼此联接,则第一辅助导向叶片 283a和第二导向叶片273b可以彼此交叠。这类似于在涡流探测器271的轴向方向上或者在细尘分离构件270和辅助构件280之间的联接方向上的一个叶片和另一个叶片之间的交叠结构。
一旦第一辅助导向叶片283a和第二导向叶片273b在细尘分离构件270和辅助构件280之间的联接方向上彼此交叠,就可以形成高速的涡流。这样可以实现集尘器 200的高分离性能。
集尘器200的效率和分离性能彼此成反比。通过使用其中该组轴向旋风分离器由壳体225和细尘分离构件270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集成器200可以通过低速涡流实现高效率。相反,通过使用其中该组轴向旋风分离器由壳体225、细尘分离构件270和辅助构件280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即使效率极小地降低,集成器 200也可以通过高速涡流实现高分离性能。
在本说明书中,已经为相同或等同的组件提供了相同或等同的附图标记。因此,通过关于图1a至图5的描述,将理解图6至图9中未说明的组件的附图标记。
附图标记203表示第一集尘部分,204表示第二集尘部分。
附图标记210表示外壳,211表示入口,212表示分隔部分,213表示开口,214 表示内壁,216表示凹槽。
附图标记221表示第一构件,211a表示横向边界部分,211b表示上边界部分, 221c表示突出部,221d表示裙部分,221e表示板部分,221f表示连接部分,221g表示阶梯状部分,221h表示位置固定突出部。
附图标记222表示第二构件,222a表示容纳部分,222b表示集尘部分边界,222c 表示孔。
附图标记223表示开口,225'表示中空部分,226b表示细尘出口,227表示网状过滤器。
附图标记230表示下盖,231表示铰链,232表示钩联接部分,233表示密封构件。
附图标记240表示上盖,241表示出口,242表示手柄。
附图标记250表示盖构件,251表示外盖,252表示凹槽,253表示倾斜部分, 254表示内盖,255表示连通孔。
附图标记260表示施压单元,261表示旋转轴,262表示施压构件,263表示固定部分,264表示第一从动齿轮,265表示传动旋转轴,266表示第二从动齿轮。
附图标记271'表示中空部分,271”表示涡流探测器的入口。
附图标记291和292表示空气和细尘的通道。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的集尘器和具有该集尘器的吸尘器的配置和方法可以不受限制地应用,而是这些实施方式可以通过选择性组合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来配置,以便实现许多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与集尘器和使用该集尘器的真空吸尘器相关的工业领域。

Claims (20)

1.一种集尘器,其特征在于,该集尘器包括:
一级旋风分离器,该一级旋风分离器由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的内壳形成,所述外壳在一侧具有第一空气入口,所述内壳的顶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内壳的底部的宽度,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被配置成从通过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引入的空气中分离出第一异物;以及
二级旋风分离器,该二级旋风分离器由多个中空体形成,用于从已经过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的空气中分离出第二异物,每个中空体的顶部的宽度大于该中空体的底部的宽度,并且所述第一异物具有比所述第二异物大的尺寸,其中,从所述中空体的顶部上方在所述中空体的轴向方向上提供旋风气流;
多个导向叶片,所述多个导向叶片被设置在所述中空体的顶部上方,用于引发所述旋风气流并且从所述中空体上方引入所述旋风气流;以及
涡流探测器,该涡流探测器从所述中空体中的每一个的内侧突出,使得至少一个导向叶片被设置在相邻的涡流探测器之间,并且所述涡流探测器连接到所述导向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体具有倒锥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该集尘器还包括:
多个内带状物,所述多个内带状物各自包围对应的涡流探测器和导向叶片,并且相邻的内带状物彼此连接;以及
外带状物,该外带状物包围所述多个内带状物,所述外带状物接触与所述外带状物相邻的内带状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向叶片的一侧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对应的涡流探测器的外周面,并且每个导向叶片的另一侧在螺旋方向上连接到对应的内带状物的内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叶片在螺旋方向上从所述内带状物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内带状物的上端,以便具有与所述内带状物相同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带状物具有与所述内带状物相同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中空体包括:
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被设置在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的中心;以及
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二轴向旋风分离器围绕所述第一轴向旋风分离器径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内带状物之间以及在所述外带状物与相邻的内带状物之间形成有用于已经过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并且将被提供到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的空气的空气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带状物与所述内壳一起形成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外壁。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中空体被设置在所述内壳中,并且所述中空体的顶部被定位成在所述内壳的顶表面下方,使得凹陷被形成以支撑所述外带状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带状物被设置有至少一个位置固定凹槽,并且所述凹陷的壁部被设置有至少一个位置固定突出部,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固定突出部能够被插入到所述位置固定凹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
边沿,该边沿具有圆形带状物和设置在所述圆形带状物的顶边缘周围的凸缘;
裙状物;
多个肋,所述多个肋联接所述圆形带状物和所述裙状物;以及
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被设置在所述裙状物内侧,用于接纳所述中空体的底部,其中,所述裙状物的宽度小于所述边沿。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器还包括辅助构件,
所述辅助构件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被形成为包围每个涡流探测器的外周面;
辅助内带状物,所述辅助内带状物各自围绕每个套筒的外周面设置并且被定位成与所述套筒分隔开,所述辅助内带状物具有与所述内带状物对应的形状并且被配置成安装在所述内带状物上;
辅助导向叶片,所述辅助导向叶片各自具有在螺旋方向上与对应的套筒的外周面连接的一侧,并且具有在螺旋方向上与对应的辅助内带状物的内周面连接的另一侧;以及
辅助外带状物,所述辅助外带状物接触被定位在所述辅助外带状物的内周面处的对应的辅助内带状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向叶片在螺旋方向上连续地延伸至接触所述导向叶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向叶片中的每一个被形成为接触所述导向叶片中的每一个,并且对应的导向叶片和所述辅助导向叶片之间的接触表面是平面的。
16.一种集尘器,其特征在于,该集尘器包括:
壳体;
旋风分离器,该旋风分离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用于从引入到所述壳体内的空气中分离出异物,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多个倒置中空锥形物,并且每个倒置中空锥形物具有敞口顶部和敞口底部,并且所述敞口顶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敞口底部的宽度,其中,从所述倒置中空锥形物的顶部上方在所述倒置中空锥形物的轴向方向上提供旋风气流;
多个导向叶片,所述多个导向叶片被设置在所述倒置中空锥形物的顶部上方,用于引发所述旋风气流并且从所述倒置中空锥形物上方引入所述旋风气流;以及
涡流探测器,该涡流探测器从所述倒置中空锥形物中的每一个的内侧突出,使得至少一个导向叶片被设置在相邻的涡流探测器之间,并且所述涡流探测器连接到所述导向叶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该集尘器还包括:
多个内带状物,所述多个内带状物各自包围对应的涡流探测器和导向叶片,并且相邻的内带状物彼此连接;以及
外带状物,该外带状物包围所述多个内带状物,所述外带状物接触与所述外带状物相邻的内带状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该集尘器还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被形成为包围每个涡流探测器的外周面;
辅助内带状物,所述辅助内带状物围绕每个套筒的外周面设置并且被定位成与所述套筒分隔开,所述辅助内带状物具有与所述内带状物对应的形状并且被配置成安装在所述内带状物上;
辅助导向叶片,所述辅助导向叶片各自具有在螺旋方向上与对应的套筒的外周面连接的一侧,并且具有在螺旋方向上与对应的辅助内带状物的内周面连接的另一侧;以及
辅助外带状物,所述辅助外带状物接触被定位在所述辅助外带状物的内周面处的对应的辅助内带状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倒置中空锥形物被布置成处于所述壳体的中心,并且其余的倒置中空锥形物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倒置中空锥形物布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外带状物具有与所述外带状物对应的形状,以便被安装在所述外带状物上。
CN201790000751.0U 2016-04-14 2017-04-13 集尘器 Active CN20943715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45744A KR101845044B1 (ko) 2016-04-14 2016-04-14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KR10-2016-0045744 2016-04-14
PCT/KR2017/004012 WO2017179925A1 (ko) 2016-04-14 2017-04-13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7158U true CN209437158U (zh) 2019-09-27

Family

ID=60039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0751.0U Active CN209437158U (zh) 2016-04-14 2017-04-13 集尘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5551B2 (zh)
EP (4) EP3443879B1 (zh)
KR (1) KR101845044B1 (zh)
CN (1) CN209437158U (zh)
AU (1) AU2017249925B2 (zh)
TW (1) TWI636760B (zh)
WO (1) WO201717992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5661A (zh) * 2021-02-01 2021-06-08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过滤组件及过滤装置
CN112933834A (zh) * 2021-02-01 2021-06-11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过滤组件及过滤装置
TWI764136B (zh) * 2020-02-25 2022-05-11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吸塵器
WO2023226472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尘杯结构及清洁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19510A1 (en) * 2016-12-27 2018-07-05 Omachr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Multistage cyclone and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having same
US10335001B1 (en) 2018-03-08 2019-07-02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Dust collection box and robot vacuum cleaner
CN208435500U (zh) * 2018-03-08 2019-01-29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JP7022002B2 (ja) * 2018-04-11 2022-02-17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110954457B (zh) * 2019-12-23 2022-01-14 河北山宝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粉尘数据智能采集装置
KR102385108B1 (ko) 2020-01-15 2022-04-13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능동형 단일흐름 다상물질 분리장치 및 분리방법
CN112122019B (zh) * 2020-09-02 2021-10-15 东莞福莱仕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清洁设备
CN112138879B (zh) * 2020-09-02 2021-09-07 东莞福莱仕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风分离排尘方法
CN112043202B (zh) * 2020-09-02 2021-11-02 东莞福莱仕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风分离器及清洁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806683D0 (en) * 1998-03-27 1998-05-27 Notetry Ltd Cyclonic separation apparatus
ES2265492T3 (es) * 2001-02-24 2007-02-16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Una aspiradora.
KR20060072190A (ko) * 2004-12-22 2006-06-28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
KR100651291B1 (ko) * 2005-05-17 2006-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
KR100647197B1 (ko) * 2005-06-14 2006-11-23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KR100673769B1 (ko) 2005-09-29 2007-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용 집진장치
KR20070101056A (ko) * 2006-04-10 2007-10-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이클론 및 사이클론 공기청정기
US8209815B2 (en) 2007-12-06 2012-07-03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nology Limited Dual stage cyclonic dust collector
US8192515B2 (en) * 2007-12-19 2012-06-05 G.B.D. Corp Cyclone separator assembly and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having same
KR101524791B1 (ko) 2008-11-07 2015-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청소기
GB2468150B (en) 2009-02-27 2012-10-03 Dyson Technology Ltd Cyclonic separating apparatus
US8578555B2 (en) * 2010-03-12 2013-11-12 G.B.D. Corp.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JP5077370B2 (ja) * 2010-02-04 2012-1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サイクロン分離装置並びに電気掃除機
US8640304B2 (en) * 2010-03-12 2014-02-04 G.B.D. Corp. Cyclone construction for a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US8875340B2 (en) * 2010-03-12 2014-11-04 G.B.D. Corp.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with enhanced operability
DE102010032169B4 (de) * 2010-07-23 2016-11-17 Mann + Hummel Gmbh Zyklonabscheider zum Abscheiden von Partikeln aus einem Gasstrom
CN102525348A (zh) * 2010-12-29 2012-07-04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旋风分离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旋风吸尘器
GB2490697B (en) * 2011-05-11 2015-01-14 Dyson Technology Ltd A surface treating appliance
GB2490692B (en) 2011-05-11 2014-12-17 Dyson Technology Ltd A cyclonic surface treating appliance with multiple cyclones
EP2581021B1 (en) * 2011-10-12 2019-10-02 Black & Decker Inc. Cyclonic separation apparatus
GB2511989B (en) 2011-12-22 2015-11-11 Dyson Technology Ltd Separating apparatus
GB2497944B (en) 2011-12-22 2014-04-02 Dyson Technology Ltd Vacuum cleaner
CN105080736A (zh) * 2014-05-21 2015-11-25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分离装置
US8679211B1 (en) * 2013-02-11 2014-03-25 Techtronic Floor Care Technology Limited Cyclonic separator assembly for a vacuum cleaner
KR101622726B1 (ko) 2014-09-30 2016-05-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KR102202268B1 (ko) * 2014-12-17 2021-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청소기용 집진장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4136B (zh) * 2020-02-25 2022-05-11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吸塵器
CN112915661A (zh) * 2021-02-01 2021-06-08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过滤组件及过滤装置
CN112933834A (zh) * 2021-02-01 2021-06-11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过滤组件及过滤装置
WO2023226472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尘杯结构及清洁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43879A1 (en) 2019-02-20
EP4321075A3 (en) 2024-05-15
EP3443879B1 (en) 2022-12-28
EP4052628A1 (en) 2022-09-07
TW201735850A (zh) 2017-10-16
US20170296016A1 (en) 2017-10-19
WO2017179925A1 (ko) 2017-10-19
EP4321075A2 (en) 2024-02-14
EP4124275A1 (en) 2023-02-01
EP3443879A4 (en) 2019-11-20
AU2017249925B2 (en) 2019-06-06
EP4052628B1 (en) 2023-05-31
TWI636760B (zh) 2018-10-01
US10285551B2 (en) 2019-05-14
EP4321075B1 (en) 2025-06-04
KR101845044B1 (ko) 2018-04-04
EP4124275B1 (en) 2024-03-27
KR20170117823A (ko) 2017-10-24
AU2017249925A1 (en) 2018-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37158U (zh) 集尘器
CN209996198U (zh) 集尘器
WO2011096476A1 (ja) サイクロン分離装置並びに電気掃除機
JP2006320713A (ja) マルチ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
TWI636763B (zh) 真空吸塵器
KR102776618B1 (ko)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CN110505826A (zh) 吸尘器
JP5905748B2 (ja) サイクロン分離装置並びに電気掃除機
JP6402365B2 (ja) 電気掃除機
KR102290894B1 (ko)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JP5472417B1 (ja) 遠心分離装置
KR100606795B1 (ko) 다중 싸이클론 집진장치
EP2277426B1 (en) Vacuum cleaner
KR20170142038A (ko)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 청소기
JP2014076402A (ja) 遠心分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