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406176U - 一种两用硅胶搅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用硅胶搅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6176U
CN209406176U CN201822035370.5U CN201822035370U CN209406176U CN 209406176 U CN209406176 U CN 209406176U CN 201822035370 U CN201822035370 U CN 201822035370U CN 209406176 U CN209406176 U CN 209406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dual
blender
silica gel
helica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53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仁宾
李小龙
李亮
薛刚
袁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3ks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3ks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3ks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3ks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353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6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6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6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硅胶搅拌装置,包括支架、手持式搅拌机和搅拌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立杆和支撑部,底座上具有放置搅拌桶的安放位置,所述立杆竖直固定在底座的一侧,该立杆上可沿竖直方向滑动的设置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具有一个正对所述安放位置的通孔;所述手持式搅拌机包括搅拌机本体、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旋转叶片,在所述搅拌机本体的下部设置安装板;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通孔后延伸至所述搅拌桶内,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手持搅拌机为一个完整搅拌机,在与支架配合使用时可作为固定式搅拌机使用;在将手持式搅拌机拆卸时可用作便携式的搅拌机,实现一机两用,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两用硅胶搅拌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两用硅胶搅拌机。
背景技术
生产硅胶过程中需要应用到搅拌机,通过搅拌机将硅胶进行搅拌均匀,使得各物料得到充分的分散,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搅拌机的类型多种多样,有便捷式的,例如手持硅胶搅拌机,该类搅拌机在使用时由于不限定使用位置,且轻便,因此使用过程非常方便。另外也有固定式搅拌机,该类搅拌机不能随意搬动搅拌机的位置,使用位置较为固定,其在使用过程存在搅拌量大,不需人力操作,更加自动化。
尽管上述两类搅拌机各有各优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不同的使用场合往往需要不同的搅拌机。因此,对于用户来说需要购置不同的搅拌机,这样便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因此,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两用硅胶搅拌机,其目的在于提出手持和固定两用的搅拌机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一种两用硅胶搅拌装置,包括支架、手持式搅拌机和搅拌桶;
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立杆和支撑部,底座上具有放置搅拌桶的安放位置,所述立杆竖直固定在底座的一侧,支撑部沿竖直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立杆上,所述支撑部具有一个正对所述安放位置的通孔;
所述手持式搅拌机包括搅拌机本体、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旋转叶片,在所述搅拌机本体的下部设置安装板;
其中,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通孔后延伸至所述搅拌桶内,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部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具有按照圆周方式布置的若干固定孔,所述支撑部上具有围绕通孔呈圆周方式布置的若干螺纹孔,安装板通过穿过所述若干固定孔的螺丝实现与若干螺纹孔螺纹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安放位置设置用于固定搅拌桶的固定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安放位置下方的伺服电机和围绕伺服电机输出轴中心均布的至少两个移动夹持机构,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向上设置且连接一个第一斜齿轮,该第一斜齿轮的轮齿设置在与斜齿轮本体垂直的一个平面处;每个移动夹持机构包括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垂直设置的丝杆,该丝杆的一端同轴连接一第二斜齿轮,该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在丝杆上螺纹套接一滑块,该滑块上固定一位于安放位置的夹持块。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套接在一个导轨上,该导轨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两用硅胶搅拌装置,包括支架、手持式搅拌机和搅拌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立杆和支撑部,底座上具有放置搅拌桶的安放位置,所述立杆竖直固定在底座的一侧,该立杆上可沿竖直方向滑动的设置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具有一个正对所述安放位置的通孔;所述手持式搅拌机包括搅拌机本体、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旋转叶片,在所述搅拌机本体的下部设置安装板;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通孔后延伸至所述搅拌桶内,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手持搅拌机为一个完整搅拌机,在与支架配合使用时可作为固定式搅拌机使用;在将手持式搅拌机拆卸时可用作便携式的搅拌机,实现一机两用,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两用硅胶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持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部和安装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固定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移动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两用硅胶搅拌装置,包括支架10、手持式搅拌机 20和搅拌桶30;所述支架10包括底座101、立杆102和支撑部103,底座101 上具有放置搅拌桶30的安放位置1011,所述立杆102竖直固定在底座101的一侧,支撑部103沿竖直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立杆102上,所述支撑部103 具有一个正对所述安放位置1011的通孔1031;所述手持式搅拌机20包括搅拌机本体201、搅拌轴202和设置在搅拌轴202上的旋转叶片203,在所述搅拌机本体201的下部设置安装板204;其中,所述搅拌轴202穿过所述通孔1031 后延伸至所述搅拌桶30内,所述安装板204与所述支撑部103可拆卸固定连接。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手持式搅拌机20的安装板204与支撑部103是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即实现了手持式搅拌机20与支架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组合时能够充当固定式搅拌机,拆卸后手持式搅拌机20充当便捷式搅拌机,通过该技术实现硅胶搅拌机的两用,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而且降低了使用成本。其中,所述手持式搅拌机20具有握持部205,方便人工握持作业。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03与立杆102之间是可移动设置的,即该支撑部103 是可以沿着立杆102在竖直方向上下往复移动的,以此调整手持式搅拌机20 与搅拌桶30的相对位置,以满足不同容量的硅胶的搅拌需求。具体本实施例采用公知的技术来实现支撑部103与立杆102的可移动连接。
具体参见图3,手持式搅拌机2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与支撑部103 可拆卸连接。详细,安装板204上具有按照圆周方式布置的若干固定孔2041,所述支撑部103上具有围绕通孔1031呈圆周方式布置的若干螺纹孔1032,安装板204通过穿过所述若干固定孔2041的螺丝实现与若干螺纹孔1032螺纹固定。即在使用的时候,支撑部103的若干螺纹孔1032与安装板204的若干固定孔2041对正,然后通过螺丝或螺栓将螺纹孔1032和固定孔2041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另外,在使用的时候为了能够将搅拌桶30固定,在所述安放位置1011设置用于固定搅拌桶30的固定机构40。
参见图4至图5,所述固定机构40包括位于安放位置1011下方的伺服电机401和围绕伺服电机401输出轴中心均布的至少两个移动夹持机构402,当该伺服电机401转动的时候,带动所述至少两个移动夹持机构402沿径向做往复移动以改变该至少两个移动夹持机构402的尺寸以实现对不同搅拌桶30的夹持。即以所述伺服电机401为中心,所述至少两个移动夹持机构402是按照径向布置的,且均匀分布,参见图4本实施例设置四个移动夹持机构402。每个移动夹持机构402是能够沿径向移动的,这样能够改变该若干个移动夹持机构402所形成的区域的尺寸。
详细的,该伺服电机401的输出轴向上设置且连接一个第一斜齿轮403,当伺服电机401转动的时候带动该第一斜齿轮403转动。其中该第一斜齿轮403 的轮齿设置在与斜齿轮本体垂直的一个平面处;如图5所示,该第一斜齿轮403 的轮齿设置在其上端面处。
每个移动夹持机构402包括与伺服电机401的输出轴垂直设置的丝杆 4021,该丝杆4021的一端同轴连接一第二斜齿轮4022,该第二斜齿轮4022 与所述第一斜齿轮403啮合,在丝杆4021上螺纹套接一滑块4023,该滑块4023 上固定一位于安放位置1011的夹持块4024。
当第一斜齿轮403在伺服电机401的驱动下在水平面转动,带动第二斜齿轮4022转动,第二斜齿轮4022带动丝杆4021转动,丝杆4021转动的过程带动滑块4023滑动,滑块4023滑动过程带动夹持块4024滑行。当伺服电机401 正转时驱动夹持块4024沿径向向内滑行,当伺服电机401翻转时驱动夹持块4024沿径向向外滑行。另外,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齿轮403和第二斜齿轮4022垂直设置。同时,第一斜齿轮403上垂直啮合有四个第二斜齿轮4022,即该第一斜齿轮403控制四组移动夹持机构402。
为了保证滑块4023在滑行过程的稳定性,所述滑块4023套接在一个导轨 4025上,该导轨4025与所述丝杆4021平行设置。这样当滑块4023沿着丝杆 4021滑行时在导轨4025的限定作用下稳定的滑行。
总之,本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可拆卸的支架10和手持式搅拌机20实现了不同情形下的搅拌机的使用,实现搅拌机两用的功能。另外,通过固定机构40 实现对不同外形尺寸的搅拌桶30进行夹持固定,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5)

1.一种两用硅胶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手持式搅拌机(20)和搅拌桶(30);
所述支架(10)包括底座(101)、立杆(102)和支撑部(103),底座(101)上具有放置搅拌桶(30)的安放位置(1011),所述立杆(102)竖直固定在底座(101)的一侧,支撑部(103)沿竖直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立杆(102)上,所述支撑部(103)具有一个正对所述安放位置(1011)的通孔(1031);
所述手持式搅拌机(20)包括搅拌机本体(201)、搅拌轴(202)和设置在搅拌轴(202)上的旋转叶片(203),在所述搅拌机本体(201)的下部设置安装板(204);
其中,所述搅拌轴(202)穿过所述通孔(1031)后延伸至所述搅拌桶(30)内,所述安装板(204)与所述支撑部(103)可拆卸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硅胶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204)上具有按照圆周方式布置的若干固定孔(2041),所述支撑部(103)上具有围绕通孔(1031)呈圆周方式布置的若干螺纹孔(1032),安装板(204)通过穿过所述若干固定孔(2041)的螺丝实现与若干螺纹孔(1032)螺纹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硅胶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放位置(1011)设置用于固定搅拌桶(30)的固定机构(4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用硅胶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40)包括位于安放位置(1011)下方的伺服电机(401)和围绕伺服电机(401)输出轴中心均布的至少两个移动夹持机构(402),该伺服电机(401)的输出轴向上设置且连接一个第一斜齿轮(403),该第一斜齿轮(403)的轮齿设置在与斜齿轮本体垂直的一个平面处;每个移动夹持机构(402)包括与伺服电机(401)的输出轴垂直设置的丝杆(4021),该丝杆(4021)的一端同轴连接一第二斜齿轮(4022),该第二斜齿轮(4022)与所述第一斜齿轮(403)啮合,在丝杆(4021)上螺纹套接一滑块(4023),该滑块(4023)上固定一位于安放位置(1011)的夹持块(40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用硅胶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块(4023)套接在一个导轨(4025)上,该导轨与所述丝杆(4021)平行设置。
CN201822035370.5U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两用硅胶搅拌机 Active CN209406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5370.5U CN209406176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两用硅胶搅拌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5370.5U CN209406176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两用硅胶搅拌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6176U true CN209406176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36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5370.5U Active CN209406176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两用硅胶搅拌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6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78366U (zh) 自动搅拌装置
CN202844939U (zh) 食品搅拌机
CN209141455U (zh) 一种不间断打印的3d打印设备
CN209406176U (zh) 一种两用硅胶搅拌机
CN208809829U (zh) 一种可提高护发产品均匀度的搅拌设备
CN211462884U (zh) 一种复合式物料搅拌设备
CN109225003A (zh) 一种印染原料混合机
CN214810315U (zh) 一种金属粉生产用混粉机
CN207448850U (zh) 一种橡胶搅拌机
CN109126615A (zh) 一种油漆高速分散机的定位装置
CN207639576U (zh) 一种变频双动和面机
CN208975719U (zh) 一种油漆高速分散机的定位装置
CN207493614U (zh) 一种涂料分散机
CN205461915U (zh) 一种电动调节上下位置的搅拌器
CN206199135U (zh) 球面混合机
CN109499455B (zh) 一种化学试剂混合反应装置
CN204952693U (zh) 一种用于制备农药悬浮剂的高速分散机
CN222829440U (zh) 分散机
CN208320544U (zh) 一种粘稠状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混合装置
CN207137821U (zh) 双锥高效混合机
CN109289641A (zh) 一种试管摇匀装置
CN211537540U (zh) 一种高效双轴搅拌机
CN219002858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卧式搅拌装置
CN219051008U (zh) 一种涂料生产的涂料分散机
CN208052977U (zh) 一种用于水粉颜料混合的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