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6561U - 一种凸轮打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凸轮打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96561U CN209396561U CN201822137405.6U CN201822137405U CN209396561U CN 209396561 U CN209396561 U CN 209396561U CN 201822137405 U CN201822137405 U CN 201822137405U CN 209396561 U CN209396561 U CN 2093965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
- moving mass
- fixed block
- main body
- body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凸轮打杆装置,包括:主体固定块和运动块,主体固定块底端设有支撑部,其顶端设有凸轮,运动块位于凸轮正下方,该运动块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主体固定块上,该运动块底端设有平板部,支撑部和平板部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平板部竖直方向滑动设有立杆,该立杆底端固定有按压杆,按压杆底端伸出支撑部底面,该按压杆和平板部底面间设有压簧,压簧套装在立杆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凸轮打杆装置中,拾取电子元件或芯片的按压杆由凸轮控制下移,由复位弹簧复位,并且在按压杆和平板部间设置了压簧,保证按压杆对电子元件或芯片柔性拾取动作,防止电子元件或芯片损害,本装置结构简单,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或芯片拾取移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凸轮打杆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或芯片生产过程中,在电子元件或芯片编带包装前需要对其进行检验,然后对检验后产品分类,排出不合格品,对合格品打标标记,然后进入编带包装工序,现有的电子元件或芯片检测生产线多采用多设备生产方案,生产线较长,占用空间很大,检测速度较慢,且在该生产方式中,匹配的人员数量较多,会产生分拣产品混乱,造成品质客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凸轮打杆装置,以辅助实现对电子元件或芯片自动拾取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凸轮打杆装置,包括:
主体固定块,其顶端设有凸轮,凸轮的旋转轴线水平设置;
运动块,位于凸轮正下方且和凸轮匹配设置,该运动块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主体固定块上,运动块由凸轮驱动移动,且运动块设有保证其和凸轮匹配接触的复位弹簧,所述运动块竖直方向滑动设有立杆,立杆顶端设有防止其脱落的限位结构,该立杆底端伸出运动块底面,该立杆底端固定有按压杆,按压杆底端伸出主体固定块底面,该按压杆和固定块底面间设有压簧,压簧套装在立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顶端设有感应板,所述运动块竖直方向设有和该感应板对应的感应杆。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固定块底端设有支撑部,所述运动块底面位于支撑部上方,支撑部顶面设有和感应杆对应的避让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支撑部和固定块底面间,所述感应杆底端伸出运动块底面,且该感应杆插装在该复位弹簧内。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块上设有接近开关,所述主体固定块设有和该接近开关对应的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固定块竖直方向设有滑轨,所述运动块匹配有和滑轨对应的滑槽结构,滑轨和滑槽匹配安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凸轮打杆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凸轮打杆装置中,拾取电子元件或芯片的按压杆由凸轮控制下移,由复位弹簧复位,并且在按压杆和平板部间设置了压簧,保证按压杆对吸取结构作用拾取电子元件或芯片时的柔性拾取动作,防止电子元件或芯片损害,本装置结构简单,动作速度快,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凸轮打杆装置示意图;
1-主体固定块;105-支撑部;2-运动块;205-平板部;3-复位弹簧;4- 感应杆;5-滑轨;6-感应器;7-按压杆;8-接近开关;9-立杆;10-压簧;11-感应板;12-凸轮;13-电机;14-从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凸轮打杆装置,包括:主体固定块1、运动块2、立杆9和按压杆7,主体固定块1安装在设备上,该主体固定块1底端设有支撑部105,其顶端设有凸轮12,凸轮12的旋转轴线水平设置,主体固定块1 设有电机13,电机13驱动凸轮12转动;运动块2位于凸轮12正下方,主体固定块1竖直方向设有滑轨5,运动块2设有和滑轨匹配的滑槽,滑轨5 和滑槽匹配安装,由此运动块2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主体固定块1上,该运动块2顶部设有和凸轮12对应的从动件14,凸轮1作用下从动件14上下运动,进而带动运动块2同步上下运动,为减小装置体积和重量,运动块2底端一体成型的设置了平板部205,该平板部205位于支撑部105正上方,支撑部105和平板部205间设有复位弹簧3,即复位弹簧3顶端和平板部205 底面相贴,该复位弹簧3底端和支撑部105顶面相贴,所述平板部205竖直方向设有导向孔,立杆9为圆柱形杆结构,其直径和导向孔匹配设置,该立杆9穿插在该导向孔内,立杆9沿导向孔上下移动,立杆9顶端设有防止其脱落的限位结构,按压杆7固接在该立杆9底端,按压杆7和电子元件或芯片拾取结构中的拾取杆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按压杆7为筒结构,其直径大于立杆9直径,按压杆7固定套装在立杆9底端,按压杆7底端伸出支撑部105底面,该按压杆7和平板部205底面间设有压簧10,压簧10套装在立杆9上。本装置工作过程为:凸轮12转动带动从动件14下移,运动件2 随之下移,按压杆7下移,按压杆7对电子元件或芯片拾取结构上的吸嘴下压,吸嘴拾取电子元件或芯片,压簧10的设置保证吸取动作的柔性,防止电子元件或芯片损害,电子元件或芯片拾取完成后,随凸轮12的转动,复位弹簧3作用下,运动块2上移,按压杆7同步上移,完成打杆作用。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对吸嘴一次吸取电子元件或芯片的数量进行监控,所述立杆9顶端设有感应板11,为简化结构,本实施例中,感应板11即可作为防止立杆9由导向孔脱落的限位结构使用,所述平板部205竖直方向固定设置有和感应板11对应的感应杆4,感应杆4上的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其顶部,该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感应板11上移位置,感应杆4和运动块2同步移动,支撑部105顶面设有和感应杆4对应的避让孔。当拾取电子元件或芯片的吸嘴下移吸取电子元件或芯片时,若工装上叠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元件或芯片时,导致立杆9上移距离大于吸取一个产品时该工装上移的距离,此时,感应杆4上位置传感器感应到感应板11位置,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提示吸嘴吸取两个产品,操作人员需进行处理。
本实施中,为简化结构,感应杆4插装在该复位弹簧3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运动块2底端设置有接近开关8,所述主体固定块1 底端设有和该接近开关8对应的感应器6。因按压杆7和运动块2同步下移,因此该结构能够用于检测按压杆7下移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凸轮打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固定块(1),其顶端设有凸轮(12),凸轮(12)的旋转轴线水平设置;
运动块(2),位于凸轮(12)正下方且和凸轮匹配设置,该运动块(2)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主体固定块(1)上,运动块由凸轮驱动移动,运动块(2)设有保证其和凸轮匹配接触的复位弹簧(3),所述运动块(2)竖直方向滑动设有立杆(9),立杆(9)顶端设有防止其脱落的限位结构,该立杆(9)底端伸出运动块(2)底面,且该立杆(9)底端固定有按压杆(7),按压杆(7)底端伸出主体固定块(1)底面,该按压杆(7)和运动块(2)底面间设有压簧(10),压簧(10)套装在立杆(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打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9)顶端设有感应板(11),所述运动块(2)竖直方向固装有和感应板(11)对应的感应杆(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凸轮打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固定块(1)底端设有支撑部(105),所述运动块(2)底面位于支撑部(105)上方,支撑部(105)顶面设有和感应杆(4)对应的避让孔,所述复位弹簧(3)设置在支撑部(105)和固定块(1)底面间,所述感应杆(4)底端伸出运动块(2)底面,且该感应杆(4)插装在复位弹簧(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打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块(2)上设置有接近开关(8),所述主体固定块(1)设有和该接近开关(8)对应的感应器(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打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固定块(1)竖直方向设有滑轨(5),所述运动块(2)匹配有和滑轨对应的滑槽结构,滑轨(5)和滑槽匹配安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37405.6U CN209396561U (zh) | 2018-12-19 | 2018-12-19 | 一种凸轮打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37405.6U CN209396561U (zh) | 2018-12-19 | 2018-12-19 | 一种凸轮打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96561U true CN209396561U (zh) | 2019-09-17 |
Family
ID=67895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37405.6U Active CN209396561U (zh) | 2018-12-19 | 2018-12-19 | 一种凸轮打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965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82577A (zh) * | 2021-09-13 | 2021-11-23 | 奥特马(无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编带机z轴下压机构及其提高报警灵敏度的一种方法 |
-
2018
- 2018-12-19 CN CN201822137405.6U patent/CN2093965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82577A (zh) * | 2021-09-13 | 2021-11-23 | 奥特马(无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编带机z轴下压机构及其提高报警灵敏度的一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96515U (zh) | 触头的自动化装配装置 | |
CN105406656B (zh) | 转子组装机 | |
CN112354879B (zh) | 一种磁铁极性检测设备 | |
CN105513863B (zh) | 一种用于装配按钮开关的自动化设备 | |
CN104297078A (zh) | 一种落球试验装置 | |
CN106311632A (zh) | 集成电路芯片多轨多测位并联测试分选装置 | |
CN209396561U (zh) | 一种凸轮打杆装置 | |
CN109941502A (zh) | 一种检测苹果完整度和成熟度的自动装箱机 | |
CN113765307B (zh) | 一种马达机壳铆接中心轴及转子自动组装设备 | |
CN103817525A (zh) | 伸缩脚铝件组装机 | |
CN104841648A (zh) | 碳刷电阻测试机 | |
CN106239093B (zh) | 超市防盗硬标签生产线 | |
CN206010382U (zh) | 触头弹簧的装配装置 | |
CN109702480A (zh) | 注射针自动组装机及使用其组装注射针的工艺 | |
CN207267726U (zh) | 一种全自动线路板转印检测机 | |
CN106623679A (zh) | 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 | |
CN205484709U (zh) | 多工位电流负载测试机 | |
CN109396070B (zh) | 一种产品检测后的分拣集料设备 | |
CN110524244A (zh) | 一种加热器上电极片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8480965A (zh) | 一种车感组件装配设备 | |
CN203581904U (zh) | 一种物料厚度检测机 | |
CN104567777B (zh) | 一种碳刷厚度检测机 | |
CN208932202U (zh) | 一种自动发药机 | |
CN208466562U (zh) | 自动伸缩接料装置 | |
CN216864478U (zh) | 一种自动识别及整理的手套编织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