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1840U - 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81840U CN209381840U CN201821897161.5U CN201821897161U CN209381840U CN 209381840 U CN209381840 U CN 209381840U CN 201821897161 U CN201821897161 U CN 201821897161U CN 209381840 U CN209381840 U CN 2093818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positioning column
- anchor ear
- column
- hoo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包括连接抱箍、定位柱和定位底座,所述的定位柱位于连接抱箍的下方,所述的定位柱与连接抱箍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一端与连接抱箍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底座套在定位柱的外侧,并与定位柱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连接抱箍套在定位管上时,连接板倾斜设置,保证了小限界时接触网正定位的安装空间;连接抱箍套在斜腕臂上时,极大的提高了横线路方向的安装空间,适用于小限界、大外轨超高等特殊工况接触网正定位的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安装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
背景技术
接触网是沿铁路上空架设的一条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它通常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支柱与基础等几部分组成,其中腕臂装置主要起悬挂承力索的作用,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起连接定位管和定位器,并辅助定位器定位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腕臂结构中,通常通过定位支座固定定位器,定位支座安装在水平方向的定位管上,定位管又通过连接零件固定在斜腕臂上。此种安装方式整体结构复杂,连接零件较多,不便于安装维护,且占用空间较大,当限界较小时,定位支座会和定位管连接零件发生干涉。为适应正定位的安装需求,一是扩大侧面限界,这样会引起土建工程大范围变动,造成巨大的工程浪费,二是通过接触网本身特殊安装,牺牲了接触网性能,会引起安全隐患。
定位器在定位支座上不可调整,在安装时为适应定位器坡度,定位支座需倾斜安装,预配难度较大;定位支座上端通过U螺栓和定位管连接固定,螺栓副较多,不易运营检修,同时受力不合理,易产生应力集中;同时,定位支座及连接零件采用铸造工艺制造,存在松孔、缩孔等工艺缺陷,需要逐件探伤,带来了成本增加,难以满足适应电气化铁路高速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包括连接抱箍、定位柱和定位底座,所述的定位柱位于连接抱箍的下方,所述的定位柱与连接抱箍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一端与连接抱箍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底座套在定位柱的外侧,并与定位柱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抱箍套在定位管的外侧,并与定位管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板倾斜设置,连接板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抱箍的底部,另一端固接在定位柱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抱箍倾斜设置,所述的连接抱箍套在斜腕臂上,并与斜腕臂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柱固接在连接抱箍的底部,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定位柱的一侧,连接板的一端与连接抱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柱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柱的底端设有贯穿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位于定位底座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孔内设有开口销,开口销贯穿的插在定位孔内,且开口销的两端均位于定位柱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抱箍包括上抱箍和下抱箍,所述的上抱箍的一端与下抱箍通过翻边铆钉连接,上抱箍的另一端与下抱箍通过两个直螺栓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工艺简单的优点,同时采用抱箍实现活动连接,连接抱箍所用螺栓副少,减少了连接零件,节约了安装制造成本;抱箍通过锻造工艺制造,避免了铸造工艺缺陷,提升了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连接抱箍套在定位管上时,连接板倾斜设置,保证了小限界时接触网正定位的安装空间,且定位底座可沿定位柱自由调节,方便了现场安装和后期运营维护。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连接抱箍套在斜腕臂上时,极大的提高了横线路方向的安装空间,适用于小限界、大外轨超高等特殊工况接触网正定位的安装;定位柱可沿斜腕臂自由调整,定位底座可沿定位柱自由调整,方便了现场安装。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柱固定在定位管上时定位立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柱固定在定位管上时定位柱与连接抱箍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柱固定在定位管上时定位柱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柱固定在斜腕臂上时定位立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柱固定在斜腕臂上时定位柱与连接抱箍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定位管;2、连接抱箍;21、上抱箍;22、下抱箍;3、定位柱;31、定位孔;311、开口销;4、定位底座;5、连接板;6、定位器;7、斜腕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折弯型接触网定位立柱,包括连接抱箍2、定位柱3和定位底座4,所述的定位柱3位于连接抱箍2的下方,所述的定位柱3与连接抱箍2之间设有连接板5,所述的连接板5的一端与连接抱箍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定位柱3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底座4套在定位柱3的外侧,并与定位柱3活动连接。
所述的连接抱箍2套在定位管1的外侧,并与定位管1活动连接。
所述的连接板5倾斜设置,连接板5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抱箍2的底部,另一端固接在定位柱3的顶端。保证了小限界时接触网正定位的安装空间,且定位底座4可沿定位柱3自由调节,方便了现场安装和后期运营维护。连接板5为方形钢板结构,两端通过焊接工艺分别固定在连接抱箍2和定位柱3上,钢板内部靠近焊接处均设有加强筋,提高了可靠性。
所述的定位柱3竖直设置。定位柱3为圆管结构,铅垂于地面,定位底座4可沿定位柱3上下自由调节,方便了现场安装和后期维护。
所述的定位柱3的底端设有贯穿的定位孔31,所述的定位孔31位于定位底座4的下方。
所述的定位孔31内设有开口销311,开口销311贯穿的插在定位孔31内,且开口销311的两端均位于定位柱3的外侧。进而防止定位底座4在特殊工况下的滑脱,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所述的定位底座4与定位器6相连,所述的定位器6铰接在定位底座4的一侧。所述的定位底座4与定位柱3的连接方式也采用铰链抱箍的连接方式,可通过螺栓调节抱紧和放松。
所述的连接抱箍2包括上抱箍21和下抱箍22,所述的上抱箍21的一端与下抱箍22通过翻边铆钉连接,上抱箍21的另一端与下抱箍22通过两个直螺栓连接。所述的连接抱箍2为铰链式结构,减少了螺栓副数量并提升了整体受力水平。所述的上抱箍21和下抱箍22均采用锻造工艺制造,销钉采用翻边铆接工艺固定,简单合理。采用抱箍实现活动连接,连接抱箍2所用螺栓副少,减少了连接零件,节约了安装制造成本;抱箍通过锻造工艺制造,避免了铸造工艺缺陷,提升了安全性能。
当需要调节定位器6的位置时,先放松连接抱箍2的螺栓,沿着定位管左右调节连接抱箍2的位置,进而通过定位柱3带动定位器6左右移动,位置合适后上紧连接抱箍2的螺栓;然后再通过上下移动定位底座4的位置带动定位器6上下移动,位置合适后再将定位底座4固定,进而将定位器6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定位管水平设置时,连接板倾斜设置,保证了小限界时接触网正定位的安装空间,且定位底座可沿定位柱自由调节,方便了现场安装和后期运营维护。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一种接触网斜定位立柱,包括连接抱箍2、定位柱3和定位底座4,所述的定位柱3位于连接抱箍2的下方,所述的定位柱3与连接抱箍2之间设有连接板5,所述的连接板5的一端与连接抱箍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定位柱3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底座4套在定位柱3的外侧,并与定位柱3活动连接。
所述的连接抱箍2倾斜设置,所述的连接抱箍2套在斜腕臂7上,并与斜腕臂7活动连接。定位立柱装置直接安装在斜腕臂7上,且可沿斜腕臂7自由调整,极大的提高了横线路方向的安装空间,适用于小限界、大外轨超高等特殊工况接触正定位的安装。
所述的定位柱3固接在连接抱箍2的底部,所述的连接板5位于定位柱3的一侧,连接板5的一端与连接抱箍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柱3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抱箍22还包含一个凸台结构,用于焊接定位柱3和连接板5;且连接板5设置在远离定位器6的一侧,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两端通过焊接工艺分别固定在连接抱箍2和定位柱3上。
定位柱3为圆管结构,定位底座4可沿定位柱3上下自由调节,方便了现场安装和后期维护。
所述的定位柱3的底端设有贯穿的定位孔31,所述的定位孔31位于定位底座4的下方。
所述的定位孔31内设有开口销311,开口销311贯穿的插在定位孔31内,且开口销311的两端均位于定位柱3的外侧。进而防止定位底座4在特殊工况下的滑脱,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所述的定位底座4与定位器6相连,所述的定位器6铰接在定位底座4的一侧。所述的定位底座4与定位柱3的连接方式也采用铰链抱箍的连接方式,可通过螺栓调节抱紧和放松。
所述的连接抱箍2包括上抱箍21和下抱箍22,所述的上抱箍21的一端与下抱箍22通过翻边铆钉连接,上抱箍21的另一端与下抱箍22通过两个直螺栓连接。所述的连接抱箍2为铰链式结构,减少了螺栓副数量并提升了整体受力水平。所述的上抱箍21和下抱箍22均采用锻造工艺制造,销钉采用翻边铆接工艺固定,简单合理。采用抱箍实现活动连接,连接抱箍2所用螺栓副少,减少了连接零件,节约了安装制造成本;抱箍通过锻造工艺制造,避免了铸造工艺缺陷,提升了安全性能。
当需要调节定位器6的位置时,先放松连接抱箍2的螺栓,沿着斜腕臂7左右调节连接抱箍2的位置,进而通过定位柱3带动定位器6左右移动,位置合适后上紧连接抱箍2的螺栓;然后再通过上下移动定位底座4的位置带动定位器6上下移动,位置合适后再将定位底座4固定,进而将定位器6固定在合适的位置。腕臂倾斜设置,极大的提高了横线路方向的安装空间,适用于小限界、大外轨超高等特殊工况接触正定位的安装;定位柱可沿斜腕臂自由调整,定位底座可沿定位柱自由调整,方便了现场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抱箍、定位柱和定位底座,所述的定位柱位于连接抱箍的下方,所述的定位柱与连接抱箍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一端与连接抱箍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底座套在定位柱的外侧,并与定位柱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抱箍套在定位管的外侧,并与定位管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倾斜设置,连接板的一端固接在连接抱箍的底部,另一端固接在定位柱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抱箍倾斜设置,所述的连接抱箍套在斜腕臂上,并与斜腕臂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固接在连接抱箍的底部,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定位柱的一侧,连接板的一端与连接抱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柱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竖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的底端设有贯穿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位于定位底座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内设有开口销,开口销贯穿的插在定位孔内,且开口销的两端均位于定位柱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抱箍包括上抱箍和下抱箍,所述的上抱箍的一端与下抱箍通过翻边铆钉连接,上抱箍的另一端与下抱箍通过两个直螺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97161.5U CN209381840U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97161.5U CN209381840U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81840U true CN209381840U (zh) | 2019-09-13 |
Family
ID=67864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897161.5U Active CN209381840U (zh) | 2018-11-16 | 2018-11-16 | 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8184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67673A (zh) * | 2020-01-21 | 2020-06-12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铰链式折弯型定位支座 |
-
2018
- 2018-11-16 CN CN201821897161.5U patent/CN20938184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67673A (zh) * | 2020-01-21 | 2020-06-12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铰链式折弯型定位支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336155U (zh) | 一种新型腕臂定位装置 | |
CN104711996B (zh) | 一种端钢壳安装调位装置及操作方法 | |
CN104929148B (zh) | 风力发电塔基础环基础的倒装加固系统及其加固方法 | |
CN209381840U (zh) | 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 | |
CN105274940B (zh) | 一种桥梁拱肋整体安装方法 | |
CN211872670U (zh) | 一种用于转体桥梁施工的胎膜架 | |
CN205393933U (zh) | 盾构机的螺旋输送机洞内拆装装置 | |
CN104963410B (zh) | 钢结构梁柱滑动连接节点 | |
CN203487548U (zh) | 变电站钢构支架与混凝土基础节点连接结构 | |
CN204434129U (zh) | 塔式起重机的下支座结构 | |
CN206737115U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 |
CN214570413U (zh) | 一种矿山井下快速升降管道专用装置 | |
CN201109381Y (zh) | 定位支座 | |
CN103231711B (zh) | 用于地铁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的悬臂固定装置 | |
CN201671029U (zh) | 一种无砟道床道岔组装平台 | |
CN104528544A (zh) | 一种塔式起重机的下支座结构 | |
CN221855166U (zh) | 一种混凝土轨枕螺栓锚固架 | |
CN206128815U (zh) | 铁塔抢修单抱杆 | |
CN212715006U (zh) | 基于地脚螺栓的通信塔加固装置 | |
CN222771851U (zh) | 一种悬挑工字钢预埋固定装置 | |
CN204287566U (zh) | 地滑轮自动准直装置 | |
CN104947713A (zh) | 沉管对接导向装置及方法 | |
CN223047884U (zh) | 一种装配式桥梁的链接结构 | |
CN207231743U (zh) | 一种易拆卸装配转运的钢轨落锤试验机 | |
CN219118013U (zh) | 一种基于新型钢轨夹具的软隔离立柱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5 Address after: 100089 Fux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 10 Co-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Railwa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 000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Free Trade Test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No. 109 East Seve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