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5509U - 一种复合型提花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提花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65509U CN209365509U CN201821117786.5U CN201821117786U CN209365509U CN 209365509 U CN209365509 U CN 209365509U CN 201821117786 U CN201821117786 U CN 201821117786U CN 209365509 U CN209365509 U CN 2093655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ester fiber
- warp
- layer
- jacquard
- fi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型提花布,包括提花层、聚酯纤维层和里层,聚酯纤维层复合在提花层和里层之间;提花层由纬线和两种纤度的经线交错编织而成,其中纤度较大的经线为第一经线,纤度较小的经线为第二经线,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等数量交替排布;聚酯纤维层包括交错编织的横向聚酯纤维和纵向聚酯纤维,纵向聚酯纤维排布于第二经线的下方,横向聚酯纤维与纵向聚酯纤维在第二经线下方交错编织。本实用新型在提花层的表面上复合有聚酯纤维层,可以减少提花层上的褶皱,提高布料的整体美观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提花布,属于纺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织造时将经纱和纬纱(经编纱或纬编纱)通过提花装置把纱提起来,使纱局部浮出水面,显现出突凸立体的形态,各个浮点连接拼组就形成各种图案,以这种方法织造出来的布就叫提花布。提花是浮线组织,在花纹的地方形成浮线,其他地方正常成圈以形成花纹。提花布花色别致,色彩丰富,主要用作家居饰品和床上用品。提花组织可分为大提花和小提花,大提花是花状花纹,小提花是条状或格子等简单的几何花纹。从外观上看,小提花的花围较小,大提花的花围较为复杂。
现有的提花布通常都具有较好的突凸立体形态,表面花纹具有较好的立体层次感,但是由于目前工艺水平的限制,此类提花布无印花处与有印花处的纱线存在张力差容易形成褶皱,降低面料的美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型提花布,在提花层的表面上复合有聚酯纤维层,可以减少提花层上的褶皱,提高布料的整体美观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复合型提花布,包括提花层、聚酯纤维层和里层,聚酯纤维层复合在提花层和里层之间;提花层由纬线和两种纤度的经线交错编织而成,其中纤度较大的经线为第一经线,纤度较小的经线为第二经线,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等数量交替排布;聚酯纤维层包括交错编织的横向聚酯纤维和纵向聚酯纤维,纵向聚酯纤维排布于第二经线的下方,横向聚酯纤维与纵向聚酯纤维在第二经线下方交错编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传统的单层提花布,在提花层的表面复合聚酯纤维层和里层,中间的聚酯纤维层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可以减少印花层的褶皱,使外表面的提花层保持良好的悬垂性,提高面料美观程度;里层贴靠人的皮肤,可以避免印花层凹凸不平的表面使人皮肤发痒甚至划伤皮肤的情况发生。利用两种不同纤度的经线和同一种纬线进行编织,可以增加提花层表面的凹凸层次感;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等数量交替排布,可以在提花层表面形成规律的花纹浮线,更加美观,也有利于提花层的表面张力均匀性,不易褶皱。由于第二经线的纤度比第一经线的纤度小,因此第二经线下方会形成一个内凹空间,纵向聚酯纤维排布于第二经线的下方,可以填补此内凹空间,使整个面料充实不易塌陷;也可以弥补第二经线与第一经线与纬线编织时所产生的张力差,减少褶皱。
进一步优选为:提花层内每两根纬线中有一根纬线向下绕过纵向聚酯纤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花层中每两根纬线中有一根纬线向下绕过纵向聚酯纤维,这种编织方式可以使聚酯纤维层与提花层之间的结合强度更好,提花层与聚酯纤维层之间不易分离。
进一步优选为:横向聚酯纤维为经改性后的中空微多孔纤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聚酯纤维本身存在含水率低、透气性差等缺点,因此需要对聚酯纤维进行改性提高亲水性和透气性,改性后的横向聚酯纤维具有较好的亲水性,且中空微多孔结构可以提高聚酯纤维层的透气排湿性。
进一步优选为:纵向聚酯纤维为经改性后的异型断面纤维,纵向聚酯纤维经改性后表面形成有沿纵向聚酯纤维长度方向延伸的细微沟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纵向聚酯纤维表面的微细沟槽可以产生毛细现象,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表面并发散,从而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为:里层采用莫代尔纤维交错编织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莫代尔纤维的吸湿能力比棉纤维高出50%,与皮肤接触的里层采用莫代尔纤维编织可以保持衣服里层干爽,且莫代尔纤维柔软、光洁,有真丝般的手感,可以提高穿着者的体感舒适度。
进一步优选为:提花层的纬线、第一经线和第二纬线均进行防油污处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花层由于表面凹凸不平,容易沾染油污且难以清洗干净,因此将纬线、第一经线和第二纬线均进行防油污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提花层的抗污渍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提花层的下表面聚酯纤维层和里层,可以避免提花层直接接触人体皮肤,从而避免提花层凹凸不平的表面造成人体皮肤发痒甚至划伤人体皮肤的问题;聚酯纤维层可以减少提花层表面褶皱,保持面料外表美观,而由莫代尔纤维编织成的里层具有良好的吸湿能力,可以保持衣物内时刻干爽,同时莫代尔纤维面料柔软、光洁,可以提高穿着者的体感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提花层和聚酯纤维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纵向聚酯纤维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提花层;11、第一经线;12、第二经线;13、纬线;2、聚酯纤维层;21、横向聚酯纤维;22、纵向聚酯纤维;221、细微沟槽;3、里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复合型提花布,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复合的提花层1、聚酯纤维层2和里层3,提花层1由一种纬线13和两种经线交错编织而成,且经线和纬线13均通过防油类助剂进行防油污处理,里层3采用莫代尔纤维交错编织而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提花层1中纤度较大的经线为第一经线11,纤度较小的经线为第二经线12,每五根第一经线11的两侧均排布五根第二经线12,每五根第二经线12的两侧均排布五根第一经线11。聚酯纤维层2包括交错编织的横向聚酯纤维21和纵向聚酯纤维22,纵向聚酯纤维22排布于第二经线12的下方。提花层1内每两根纬线13中有一根纬线13在与第二经线12交错编织时,同时向下绕过纵向聚酯纤维22,横向聚酯纤维21与纵向聚酯纤维22在第二经线12下方交错编织。
如图3所示,横向聚酯纤维21为经改性后的中空微多孔纤维。纵向聚酯纤维22为经改性后的异型断面纤维,纵向聚酯纤维22经改性后表面形成有沿纵向纤维长度方向延伸的四道细微沟槽221。
工作原理:里层3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需要有较好的吸湿排汗效果,由莫代尔纤维编织成的里层3具有良好的吸湿能力,可以保持衣物内时刻干爽,同时莫代尔纤维面料柔软、光洁,可以提高穿着者的体感舒适度;聚酯纤维层2可以减少提花层1表面褶皱,保持面料外表美观;提花层1有两种纤度的经线进行编织,可以增强提花层1表面凹凸层次感。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复合型提花布,其特征是:包括提花层(1)、聚酯纤维层(2)和里层(3),所述聚酯纤维层(2)复合在所述提花层(1)和所述里层(3)之间;所述提花层(1)由纬线(13)和两种纤度的经线交错编织而成,其中纤度较大的经线为第一经线(11),纤度较小的经线为第二经线(12),第一经线(11)和第二经线(12)等数量交替排布;所述聚酯纤维层(2)包括交错编织的横向聚酯纤维(21)和纵向聚酯纤维(22),所述纵向聚酯纤维(22)排布于所述第二经线(12)的下方,所述横向聚酯纤维(21)与纵向聚酯纤维(22)在所述第二经线(12)下方交错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提花布,其特征是:所述提花层(1)内每两根纬线(13)中有一根纬线(13)向下绕过所述纵向聚酯纤维(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提花布,其特征是:所述横向聚酯纤维(21)为经改性后的中空微多孔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提花布,其特征是:所述纵向聚酯纤维(22)为经改性后的异型断面纤维,所述纵向聚酯纤维(22)经改性后表面形成有沿纵向聚酯纤维(22)长度方向延伸的细微沟槽(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提花布,其特征是:所述里层(3)采用莫代尔纤维交错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提花布,其特征是:所述提花层(1)的纬线(13)、第一经线(11)和第二纬线(13)均进行防油污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17786.5U CN209365509U (zh) | 2018-07-14 | 2018-07-14 | 一种复合型提花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17786.5U CN209365509U (zh) | 2018-07-14 | 2018-07-14 | 一种复合型提花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65509U true CN209365509U (zh) | 2019-09-10 |
Family
ID=67822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17786.5U Active CN209365509U (zh) | 2018-07-14 | 2018-07-14 | 一种复合型提花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65509U (zh) |
-
2018
- 2018-07-14 CN CN201821117786.5U patent/CN2093655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33276Y (zh) | 一种针织纬编提花布 | |
CN108411473B (zh) | 一种改进的变色立体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1798722A (zh) | 一种棉弹管状衬衣面料及其纺织工艺 | |
CN102330243A (zh) | 一种双层面料 | |
CN202000060U (zh) | 功能性三层面料 | |
CN205553389U (zh) | 一种提花面料 | |
CN210679921U (zh) | 一种竹纤维原液着色面料 | |
CN205443566U (zh) | 一种色织弹力透孔面料 | |
CN209365509U (zh) | 一种复合型提花布 | |
CN203977032U (zh) | 一种吸湿透气梭织面料 | |
CN110406179B (zh) | 一种可生物降解面料 | |
CN215751142U (zh) | 一种仿真丝缎面弹力雪纺 | |
CN204959179U (zh) | 一种3d玫瑰花提花面料 | |
CN217922494U (zh) | 柔软排湿舒适面料 | |
CN212636762U (zh) | 一种超细纬编内衣面料 | |
CN215792224U (zh) | 一种轻盈透气人造丝面料 | |
CN209888311U (zh) | 一种网眼透气的衣物面料 | |
CN218430298U (zh) | 一种透气效果好的双面纺织面料 | |
CN214032846U (zh) | 一种双打线彩色点子梭织面料 | |
CN220242645U (zh) | 保暖型涤纶梭织布 | |
CN216373652U (zh) | 一种新型面料 | |
CN220576753U (zh) |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耐水洗棉纱 | |
CN217598019U (zh) | 一种耐磨性高的针织布 | |
CN218111918U (zh) | 抑菌抗静电春亚纺 | |
CN102367617A (zh) | 人字雪花仿呢面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