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0777U -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60777U CN209360777U CN201820207680.8U CN201820207680U CN209360777U CN 209360777 U CN209360777 U CN 209360777U CN 201820207680 U CN201820207680 U CN 201820207680U CN 209360777 U CN209360777 U CN 2093607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rotating
- suture
- arc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080 chela (arthropod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24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58467 Lung neoplasm maligna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57 laparoscopic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05202 lung can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0816 lung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9693 Lung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012 clin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33 traum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包括柄体和圆弧形缝针,在所述柄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对相互配合的转动钳臂,所述柄体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一对所述转动钳臂的内端绕所述柄体作圆周转动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钳臂的外端设置有供所述圆弧形缝针穿过的过针孔,所述过针孔内设置有限制所述圆弧形缝针作单向穿过的单向限位装置,所述过针孔的侧部还分别设置有供缝线退出的过线槽。本实用新型减少缝合时对组织的牵拉损伤。而且缝线穿过组织后,无需从体腔内取出缝针重新夹持,只需反复转动钳臂绕柄体转动,即可使缝针重新归位,进行下一次缝合,利于连续缝合或8字缝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微创外科观念的日益深入及器械外科和手术技术的进步,电视辅助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例如参见:赵子聪与洪志鹏,外科胸腔镜的发展现状.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8.11(05):第618-620页.)。腔镜手术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术中使用的器械繁多(例如参见:宋振祥等,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临床肺科杂志,2017.22(03): 第557-559页.),其中腔镜持针器是施行微创手术过程中常规使用的持针器械。由于微创手术切口小、视野局限,因此在手术过程中经常使用多种器械配合操作,手术器械更换频繁(例如参见:晋云鹏等,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天津医药,2016.44(01):第101-104页.)。现有的持针器为长柄钳结构,连续缝合时需经:持针-进入体腔-进针-调整缝合深度-出针-拔针-取出体腔-重新持针,步骤繁琐(例如参见:徐国成,韩秋生, 罗英杰主编.外科手术学基本技术及技巧.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第93-94-95-96-97-98-99页; http://gongjushu.cnki.net/RBook/Detail/Index?pay=1&entryId=R201206 0710000023);且连续缝合时需术中僵直地进出术野,难免会阻挡视线、影响手术操作;另外,在一些特殊部位,由于空间受限,腔镜下单手进针时难以把握缝合深度,且易对缝合组织过度牵拉导致撕裂或出血,影响了手术的安全及效率(例如参见:照日格吐,周凌云与孙志刚,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创伤程度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1):第 55-58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柄体和圆弧形缝针,在所述柄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对相互配合的转动钳臂,所述柄体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一对所述转动钳臂的内端绕所述柄体作圆周转动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钳臂的外端设置有供所述圆弧形缝针穿过的过针孔,所述过针孔内设置有限制所述圆弧形缝针作单向穿过的单向限位装置,所述过针孔的侧部还分别设置有供缝线退出的过线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柄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环形槽,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为第一转动手柄和第二转动手柄,第一转动手柄和第二转动手柄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一对所述转动钳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环形槽上的转动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限位装置为设置在所述过针孔内端的单向弹性倾斜卡爪,所述圆弧形缝针的内弧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单向弹性倾斜卡爪配合的单向倾斜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圆弧形缝针工作时的运动一周的轨迹与所述转动钳臂的过针孔运动一周的轨迹重合。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此装置在缝合时两个转动钳臂同时操作,利于夹持所要缝合组织,确保缝合精度;夹持后只需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控制转动钳臂绕柄体转动,缝针可穿过组织并由对侧的转动钳臂固定,减少缝合时对组织的牵拉损伤。而且缝线穿过组织后,无需从体腔内取出缝针重新夹持,只需反复让转动钳臂绕柄体转动,即可使缝针重新归位,无需取出体外重新持针即可进行下一次缝合,利于连续缝合或8字缝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钳臂与缝针配合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使用时的缝合过程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包括柄体100 和圆弧形缝针200。本实施例中的柄体100为长条形的圆柱形结构,柄体100 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对相互配合的转动钳臂300a、300b,柄体100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410和第二驱动装置420,第一驱动装置410和第二驱动装置420的作用是驱动一对转动钳臂300a、300b的内端绕柄体100作圆周转动运动。本实施例中的柄体100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环形槽110,第一驱动装置410和第二驱动装置420分别为第一转动手柄和第二转动手柄,第一转动手柄可为受力面积较大利于手掌把持的手柄,第二转动手柄为受力面积较小利于手指拨动的手柄。第一转动手柄和第二转动手柄分别通过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21与一对转动钳臂300a、300b连接,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21分别与设置在环形槽110上的转动套120连接。所以柄体100、一对转动钳臂300a、300b、第一驱动装置410和第二驱动装置420之间构成了合页结构,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410和第二驱动装置420的转动即可带动一对转动钳臂300a、300b绕柄体100转动。除了上述实施例之外,当然也可以将转动钳臂、连杆和驱动装置一体制成合页结构的一半,把柄体作为合页结构的转动销,连杆上设置有供转动销穿过的转动套。只要是能够使得一对转动钳臂的内端绕柄体作圆周转动运动的装置都与上述驱动装置等效代替。
转动钳臂300a、300b的外端设置有供圆弧形缝针200穿过的过针孔310a、 310b,过针孔310a、310b内设置有限制圆弧形缝针200作单向穿过的单向限位装置320a、320b,过针孔310a、310b的侧部还分别设置有供缝线210退出的过线槽311a、311b。本实施例中,单向限位装置320a、320b为设置在过针孔310a、310b内端的单向弹性倾斜卡爪321a、321b,圆弧形缝针200的内弧面201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单向弹性倾斜卡爪321a、321b配合的单向倾斜卡槽220,使得圆弧形缝针200的单向倾斜卡槽220经过单向弹性倾斜卡爪321a、 321b只能正向穿过,不能反向退出,与扎带的单向原理一样。
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灵活性,无需额外人为操作使得圆弧形缝针200与过针孔310a、310b对准,本实施例中的圆弧形缝针200工作时的运动一周的轨迹a与转动钳臂300a、300b的过针孔310a、310b运动一周的轨迹b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朝向纸面的逆时针方向为圆弧形缝针200的缝合方向。缝合时,首先将圆弧形缝针200的针尾三分之一处固定于的前端送进转动钳臂300a的过针孔310a中,此时的转动钳臂300b位于组织1的对侧(如步骤A);接着通过第一转动手柄和第二转动手柄使得转动钳臂300a、 300b靠紧并夹持组织1,由于过针孔310a中的单向限位装置320a作用,圆弧形缝针200的前端穿过组织1后即插入转动钳臂300b的过针孔310b中(如步骤B);然后使得转动钳臂300a不动,而转动钳臂300b逆时针转动,由于过针孔310b中的单向限位装置320b作用,转动钳臂300b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圆弧形缝针200和缝线210穿过组织1完成第一针缝合,此时缝线可由过线槽311a脱出(如步骤C、D);接着使得转动钳臂300b继续逆时针转动,同时转动钳臂300a也顺时针转动,直到圆弧形缝针200的前端插入转动钳臂300a 的过针孔310a中并被其固定,然后顺时针调整转动钳臂300b至针尾三分之一处(如步骤F),再逆时针转动300b使缝针针尾三分之一处推至转动钳臂 300a的过针孔310a中(如步骤G)然后顺时针旋转转动钳臂300b(如步骤H) 至钳臂300a的对侧(如步骤I),此时回到步骤A中,重复步骤A-I,可连续进行缝合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柄体和圆弧形缝针,在所述柄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对相互配合的转动钳臂,所述柄体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一对所述转动钳臂的内端绕所述柄体作圆周转动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钳臂的外端设置有供所述圆弧形缝针穿过的过针孔,所述过针孔内设置有限制所述圆弧形缝针作单向穿过的单向限位装置,所述过针孔的侧部还分别设置有供缝线退出的过线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柄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环形槽,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为第一转动手柄和第二转动手柄,第一转动手柄和第二转动手柄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一对所述转动钳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环形槽上的转动套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限位装置为设置在所述过针孔内端的单向弹性倾斜卡爪,所述圆弧形缝针的内弧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单向弹性倾斜卡爪配合的单向倾斜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缝针工作时的运动一周的轨迹与所述转动钳臂的过针孔运动一周的轨迹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07680.8U CN209360777U (zh) | 2018-02-06 | 2018-02-06 |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07680.8U CN209360777U (zh) | 2018-02-06 | 2018-02-06 |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60777U true CN209360777U (zh) | 2019-09-10 |
Family
ID=67811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20768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60777U (zh) | 2018-02-06 | 2018-02-06 |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6077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94795A (zh) * | 2018-02-06 | 2018-07-20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
CN112741658A (zh) * | 2020-12-14 | 2021-05-04 |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切割刀一次击发驱动的切割吻合器 |
FR3120776A1 (fr) | 2021-03-22 | 2022-09-23 | Christophe Bastid | Système de suture endoscopique et dispositif médical utilisant ce système. |
WO2022252307A1 (zh) * | 2021-05-31 | 2022-12-08 | 魏世隽 | 一种跟腱修复镜下的缝合钳 |
-
2018
- 2018-02-06 CN CN201820207680.8U patent/CN2093607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94795A (zh) * | 2018-02-06 | 2018-07-20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
CN112741658A (zh) * | 2020-12-14 | 2021-05-04 |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切割刀一次击发驱动的切割吻合器 |
FR3120776A1 (fr) | 2021-03-22 | 2022-09-23 | Christophe Bastid | Système de suture endoscopique et dispositif médical utilisant ce système. |
WO2022200274A1 (fr) | 2021-03-22 | 2022-09-29 | Christophe Bastid | Système de suture endoscopique et dispositif médical utilisant ce système |
WO2022252307A1 (zh) * | 2021-05-31 | 2022-12-08 | 魏世隽 | 一种跟腱修复镜下的缝合钳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360777U (zh) |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 |
US5499997A (en) | Endoscopic tenaculum surgical instrument | |
US5222973A (en) | Endoscopic grasping tool surgical instrument | |
CN108294795A (zh) |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 |
CN110742659A (zh) | 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 | |
CN206355086U (zh) | 一种术中组织牵拉固定器 | |
CN215018519U (zh) | 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器械腔镜钳 | |
CN111134745A (zh) | 血管缝合器 | |
CN210330676U (zh) | 一种具有穿刺功能的2mm针尖状腹腔镜分离钳 | |
CN201602812U (zh) | 一种腹腔镜下使用的持针器 | |
CN100574710C (zh) | 钳式腔隙缝合器 | |
CN107693059B (zh) |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中脏器固定的手术装置 | |
CN205988299U (zh) | 可旋转的订书机式内镜缝合器 | |
CN201578320U (zh) | 一种显微枪式钛夹钳 | |
CN209734062U (zh) | 一种双关节食管荷包缝合钳 | |
CN113712617A (zh) | 一种多功能持针器械 | |
CN208525073U (zh) | 一种医用腹腔镜胆道穿刺牵引针 | |
CN110840498A (zh) | 肠管牵引器 | |
CN105919636A (zh) | 一种可旋转的订书机式内镜缝合器 | |
CN206007305U (zh) | 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荷包钳 | |
CN104783895B (zh) | 用于微切口腹腔镜手术的套件 | |
CN205885475U (zh) | 腹腔镜缝合拉钩 | |
CN217660041U (zh) | 一种夹持钳 | |
CN116650038A (zh) | 一种头部可弯曲旋转的腹腔镜持针器 | |
CN222723089U (zh) | 一种关节镜手术用引线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