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355335U - 毛细管分流器 - Google Patents

毛细管分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5335U
CN209355335U CN201821954774.8U CN201821954774U CN209355335U CN 209355335 U CN209355335 U CN 209355335U CN 201821954774 U CN201821954774 U CN 201821954774U CN 209355335 U CN209355335 U CN 209355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part
capilary
hot
connection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47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一杰
汪辉
林细勇
胥鹏
龚锦森
庄武超
何旺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feng Enterprise (tianjin) Co Ltd
Rifeng Enterprise Foshan Co Ltd
Ri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Ri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 Feng Enterprise (foshan) Co Ltd
Ri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Ri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 Feng Enterprise (foshan) Co Ltd, Ri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Ri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 Feng Enterprise (fo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547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5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5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5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毛细管分流器,包括:过水本体。上述毛细管分流器在使用时,将过水本体的进水部与热水管相连,然后将第一出水部与另一根热水管相连,以及将第二出水部与地暖毛细管相连。此时,热水首先通过进水部进入过水腔进行汇聚,然后一部分热水经过第一出水部流出,另一部分热水经过第二出水部流出,从而实现了热水在热水管内的分流。此时,经过第一出水部流出的热水在另一根热水管中流动,经过第二出水部流出的热水能够直接流向所需取暖的地板区域,即无需多余的循环管道就能够直接到达所需取暖的地板区域,从而提高了房屋整体的取暖效果。

Description

毛细管分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源输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毛细管分流器。
背景技术
传统地,地暖系统首先将分集水器、主管与分管埋在地板下,然后通过分集水器将主管中的热水分流到各个分水管中,分水管通过管壁向地板传递热量,从而实现房屋的取暖。每根分流管仅仅依靠自身一条管路实现对房屋整个地板区域的传热,由于热水在分流管内部流动时会产生热量损耗,此时,分流管对位于分集水器较远的地板区域的传热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了房屋整体的取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毛细管分流器,能够提高房屋整体的取暖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毛细管分流器,包括:过水本体,所述过水本体内部开设有过水腔,所述过水本体的一侧设有进水部,所述进水部用于与其中一根热水管相连,所述过水本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出水部与第二出水部,所述第一出水部用于与另一根热水管相连,所述第二出水部用于与地暖毛细管相连;所述进水部、第一出水部与第二出水部均与所述过水腔相连通。
上述毛细管分流器在使用时,将过水本体的进水部与热水管相连,然后将第一出水部与另一根热水管相连,以及将第二出水部与地暖毛细管相连。此时,热水首先通过进水部进入过水腔进行汇聚,然后一部分热水经过第一出水部流出,另一部分热水经过第二出水部流出,从而实现了热水在热水管内的分流。此时,经过第一出水部流出的热水在另一根热水管中流动,经过第二出水部流出的热水能够直接流向所需取暖的地板区域,即无需多余的循环管道就能够直接到达所需取暖的地板区域,从而提高了房屋整体的取暖效果。
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抵触环,所述抵触环套设在所述进水部上,所述抵触环用于与热水管的管壁相互抵触。
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固定套与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套设在所述进水部的外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套上设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扣,所述固定套套设在所述进水部的外部,且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壁与所述进水部的外侧壁之间留有间隔。
所述固定套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开设有开孔。
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密封块,所述进水本体上开设有加工口,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加工口相对应,所述密封块穿过所述加工口与所述进水本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进水本体的其中一侧为平面侧,所述平面侧用于与地板的板面相互贴合。
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第一连接塞与第二连接塞,所述第一连接塞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塞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塞用于与第一地暖毛细管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塞用于与第二地暖毛细管相连;所述第一出水部靠近所述过水腔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出水部远离所述过水腔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二出水部靠近所述过水腔的一端为第三端,所述第二出水部远离所述过水腔的一端为第四端;所述第一连接塞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水部内部,且所述第一连接塞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塞套设在所述第二出水部内部,且所述第二连接塞与所述第三端相连。
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第一取管器与第二取管器,所述第一取管器套设在所述第一地暖毛细管上,所述第二取管器套设在所述第二地暖毛细管上,所述第一取管器与所述第一出水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取管器与所述第二出水部活动连接。
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第一紧固套环与第二紧固套环,所述第一紧固套环装设在所述第一取管器的端部,所述第二紧固套环装设在所述第二取管器的端部,所述第一紧固套环与所述第一地暖毛细管的外侧壁相抵触,所述第二紧固套环与所述第二地暖毛细管的外侧壁相抵触。
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装设在所述第一出水部内部,所述第二密封层装设在所述第二出水部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毛细管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毛细管分流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过水本体,101、平面侧,110、过水腔,120、进水部,121、抵触环,122、固定套,1221、卡扣,1222、开孔,123、固定座,1231、卡槽,130、第一出水部,131、第一连接塞,1311、第一通孔,1312、第一密封层,132、第一取管器,1321、第一紧固套环,140、第二出水部,141、第二连接塞,1411、第二通孔,1412、第二密封层,142、第二取管器,1421、第二紧固套环,150、密封块,160、加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毛细管分流器,包括:过水本体100。所述过水本体100内部开设有过水腔101,所述过水本体100的一侧设有进水部120,所述进水部120用于与其中一根热水管相连,所述过水本体100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出水部130与第二出水部140,所述第一出水部130用于与另一根热水管相连,所述第二出水部140用于与地暖毛细管相连;所述进水部120、第一出水部130与第二出水部140均与所述过水腔101相连通。
上述毛细管分流器在使用时,将过水本体100的进水部120与热水管相连,然后将第一出水部130与另一根热水管相连,以及将第二出水部140与地暖毛细管相连。此时,热水首先通过进水部120进入过水腔101进行汇聚,然后一部分热水经过第一出水部130流出,另一部分热水经过第二出水部140流出,从而实现了热水在热水管内的分流。此时,经过第一出水部130流出的热水在另一根热水管中流动,经过第二出水部140流出的热水能够直接流向所需取暖的地板区域,即无需多余的循环管道就能够直接到达所需取暖的地板区域,从而提高了房屋整体的取暖效果。
传统的地暖盘管的开口直径通常为16mm~20mm,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暖毛细管(或毛细管)的开口直径为8mm~12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抵触环121。所述抵触环121套设在所述进水部120上,所述抵触环121用于与热水管的管壁相互抵触。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固定套122与固定座123。所述固定座123套设在所述进水部120的外部,所述固定座123上设有卡槽1231,所述固定套122上设有与所述卡槽1231对应的卡扣1221,所述固定套122套设在所述进水部120的外部,且所述固定套122的内侧壁与所述进水部120的外侧壁之间留有间隔。具体地,所述进水部120、第一出水部130与第二出水部140均为管体。在本实施例中,出水部包括第一出水部130与第二出水部140。所述出水部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的工况进行选择加工(例如一个或两个以上)。由于分流器需要对从进水部120导入的水源进行分流,因此,第一进水部120的开口尺寸大于第一出水部130(或第二出水部140)的开口尺寸。从而保证第一出水部130与第二出水部140的出水量。更具体地,在所述进水部120上套设抵触环121,当热水管套设在所述进水部120上后,所述热水管的内侧壁与所述抵触环121相互抵触,从而实现了热水管与所述进水部120的抵触固定。进一步地,当所述热水管套设在进水部120上后,此时,位于进水部120外部的固定套122与所述热水管的外侧壁相互抵触,通过抵触环121与固定套122同时对热水管的内侧壁与外侧壁进行抵触固定,从而提高了毛细管分流器对于热水管的固定效果,避免了热水管与毛细管分流器发生意外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122靠近所述固定座123的一端开设有开孔122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进水管与进水部120的抵触固定效果,需要进水部120整体伸入至热水管内部。因此,通过在固定套122上开设开孔1222,工作人员能够直接通过开孔1222观察进水部120与热水管的连接情况。即当热水管位于开孔1222处时,进水部120整体伸入至热水管内部,从而保证了进水部120与热水管的连接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密封块150。所述进水本体上开设有加工口160,所述密封块150与所述加工口160相对应,所述密封块150穿过所述加工口160与所述进水本体可拆卸连接。为了降低毛细管分流器中相关部件的拆卸拼接环节,从而提高毛细管分流器整体的密封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进水部120、第一出水部130、第二出水部140与进水本体均一体成型。仅在进水本体上开设有了加工口160,即辅助设备经过加工口160在进水本体内部开设密封腔。待密封腔开设完成后,通过密封块150对加工口160进行封堵。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本体的其中一侧为平面侧101,所述平面侧101用于与地板的板面相互贴合。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毛细管分流器需要埋设在地板下方。由于地暖是通过热水管的管壁向地板传递热量,因此,为了保证房屋内部的取暖效果,需要对热水管与地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行控制,将毛细管分流器的其中一侧设计为平面侧101,一方面增加了毛细管分流器在地板下方的安装固定效果,另一方面也减小了毛细管分流器在地板下方所需的埋放深度,从而减小了热水管或地暖毛细管与地板之间的间隔,提高了房屋内部的取暖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第一连接塞131与第二连接塞141。所述第一连接塞13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311,所述第二连接塞141开设有第二通孔1411,所述第一连接塞131用于与第一地暖毛细管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塞141用于与第二地暖毛细管相连。所述第一出水部130靠近所述过水腔101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出水部130远离所述过水腔101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二出水部140靠近所述过水腔101的一端为第三端,所述第二出水部140远离所述过水腔101的一端为第四端。所述第一连接塞131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水部130内部,且所述第一连接塞131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塞141套设在所述第二出水部140内部,且所述第二连接塞141与所述第三端相连。具体地,上述这种连接方式无需接触其他辅助固定零件(螺栓或螺圈)进行辅助固定,使得地暖毛细管在毛细管分流器上的安装更加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管路分流器还包括第一取管器132与第二取管器142。所述第一取管器132套设在所述第一地暖支管上,所述第二取管器142套设在所述第二地暖支管上,所述第一取管器132与所述第一出水部13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取管器142与所述第二出水部140活动连接。管路分流器还包括第一紧固套环1321与第二紧固套环1421。所述第一紧固套环1321装设在所述第一取管器132的端部,所述第二紧固套环1421装设在所述第二取管器142的端部,所述第一紧固套环1321与所述第一地暖支管的外侧壁相抵触,所述第二紧固套环1421与所述第二地暖支管的外侧壁相抵触。具体地,为了保证第一地暖支管在第一出水部130上的安装固定效果,以及第二地暖支管在第二出水部140上的安装固定效果。首先将第一地暖支管插入所述第一取管器132内部,此时第一紧固套环1321与第一地暖支管的侧壁相互抵触,第一地暖支管在第一紧固套环1321的抵触作用下,跟随第一取管器132在第一出水部130内部移动。此时,第一地暖支管与第一连接塞131相互套设。上述实施方式通过改变第一取管器132在第一出水部130内部的插入深度,即可改变第一地暖支管与第一连接塞131之间的相对连接长度。
进一步地,首先将第二地暖支管插入所述第二取管器142内部,此时第二紧固套环1421与第二地暖支管的侧壁相互抵触,第二地暖支管在第二紧固套环1421的抵触作用下,跟随第二取管器142在第二出水部140内部移动。此时,第二地暖支管与第二连接塞141相互套设。上述实施方式通过改变第二取管器142在第二出水部140内部的插入深度,即可改变第二地暖支管与第二连接塞141之间的相对连接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毛细管分流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层1312与第二密封层1412。所述第一密封层1312装设在所述第一出水部130内部,所述第二密封层1412装设在所述第二出水部140的内部。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地暖毛细管插入所述第一出水部130后,所述第一密封层1312与所述第一地暖毛细管的外侧壁相互抵触。当所述第二地暖毛细管插入所述第二出水部140后,所述第二密封层1412与所述第二地暖毛细管的外侧壁相互抵触。上述实施方式提高了毛细管分流器对于地暖毛细管的安装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毛细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水本体,所述过水本体内部开设有过水腔,所述过水本体的一侧设有进水部,所述进水部用于与其中一根热水管相连,所述过水本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出水部与第二出水部,所述第一出水部用于与另一根热水管相连,所述第二出水部用于与地暖毛细管相连;所述进水部、第一出水部与第二出水部均与所述过水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触环,所述抵触环套设在所述进水部上,所述抵触环用于与热水管的管壁相互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套与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套设在所述进水部的外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套上设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扣,所述固定套套设在所述进水部的外部,且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壁与所述进水部的外侧壁之间留有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细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开设有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块,所述进水本体上开设有加工口,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加工口相对应,所述密封块穿过所述加工口与所述进水本体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本体的其中一侧为平面侧,所述平面侧用于与地板的板面相互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塞与第二连接塞,所述第一连接塞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塞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塞用于与第一地暖毛细管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塞用于与第二地暖毛细管相连;所述第一出水部靠近所述过水腔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出水部远离所述过水腔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二出水部靠近所述过水腔的一端为第三端,所述第二出水部远离所述过水腔的一端为第四端;所述第一连接塞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水部内部,且所述第一连接塞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塞套设在所述第二出水部内部,且所述第二连接塞与所述第三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毛细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取管器与第二取管器,所述第一取管器套设在所述第一地暖毛细管上,所述第二取管器套设在所述第二地暖毛细管上,所述第一取管器与所述第一出水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取管器与所述第二出水部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毛细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套环与第二紧固套环,所述第一紧固套环装设在所述第一取管器的端部,所述第二紧固套环装设在所述第二取管器的端部,所述第一紧固套环与所述第一地暖毛细管的外侧壁相抵触,所述第二紧固套环与所述第二地暖毛细管的外侧壁相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毛细管分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装设在所述第一出水部内部,所述第二密封层装设在所述第二出水部的内部。
CN201821954774.8U 2018-11-26 2018-11-26 毛细管分流器 Active CN209355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4774.8U CN209355335U (zh) 2018-11-26 2018-11-26 毛细管分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4774.8U CN209355335U (zh) 2018-11-26 2018-11-26 毛细管分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5335U true CN209355335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84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4774.8U Active CN209355335U (zh) 2018-11-26 2018-11-26 毛细管分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5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9725B (zh) 具有一体化的同轴入口/出口管的热交换器
CN102791304B (zh) 用于向设备供应高纯度液体的流体系统
CN209355335U (zh) 毛细管分流器
CN104976771B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排水防冻装置
CN109549472B (zh) 管路组件及水处理系统
CN202611847U (zh) V型柴油机冷却水路分配体
CN210684858U (zh) 一种可更换单管供水管路系统
CN207750571U (zh) 双联电磁阀
CN208371563U (zh) 水处理模块和饮水机
CN205482490U (zh) 一种冷却鼓
CN207815725U (zh) 一种油浴加热管路结构
CN209195356U (zh) 一种油嘴出气防冻保温机构和节流保温一体化装置
CN108006950A (zh) 热水器
CN206338947U (zh) 热水器
CN109000495A (zh) 热交换器组件
CN210740743U (zh) 一种零冷水系统终端用水装置
CN209153188U (zh) 饮水装置
CN209398877U (zh) 一种直饮水和生活用水的一体化水龙头
CN207422648U (zh) 热水设备
CN208727210U (zh) 一种流体管路总成
CN208567106U (zh) 储水式电热水器及其电加热系统
CN208551299U (zh) 饮水机
CN208371579U (zh) 加热模块和饮水机
CN208851217U (zh) 制冷模块和饮水机
CN208371580U (zh) 加热模块和饮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5

Address after: 301799 No.7 Yuanhe Road, Wuqing Development Zone, Tianjin

Co-patentee after: WENZHOU RIFENG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RiFeng enterprise (Tianjin)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Rifeng Enterprise (Foshan)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RI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100 No. 19, No. 2, Industrial Park D,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Rifeng Enterprise (Foshan) Co., Ltd.

Patentee before: WENZHOU RIFENG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RI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