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7383U - 一种新型数据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数据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17383U CN209217383U CN201822242195.7U CN201822242195U CN209217383U CN 209217383 U CN209217383 U CN 209217383U CN 201822242195 U CN201822242195 U CN 201822242195U CN 209217383 U CN209217383 U CN 2092173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protective shell
- shell
- inner casing
- prote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数据线,包括线缆以及连接到线缆两端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保护壳以及安装到第一保护壳的第一端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保护壳以及安装到第二保护壳的第一端的第二接头,所述线缆包括FPC软排线以及套设在FPC软排线上的保护套,所述FPC软排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一保护壳内并与所述第一接头经SMT贴片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第二保护壳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二保护壳内并与所述第二接头经SMT贴片连接,所述保护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保护壳的第二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器加工容易,加工工序少,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数据线。
【背景技术】
数据线包括线缆以及连接到线缆两端的两个连接器,线缆一般采用电线,两个连接器的接头分别焊接到电线的两端,该种结构的数据线结构较复杂,连接器焊接困难,加工工序较多,生产效率不高,加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工序少、生产效率高的新型数据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数据线,包括线缆以及连接到线缆两端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保护壳以及安装到第一保护壳的第一端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保护壳以及安装到第二保护壳的第一端的第二接头,所述线缆包括FPC软排线以及套设在FPC软排线上的保护套,所述FPC软排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一保护壳内并与所述第一接头经SMT贴片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第二保护壳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二保护壳内并与所述第二接头经SMT贴片连接,所述保护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保护壳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保护壳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连接部,所述保护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壳包括第一内壳以及套设在第一内壳上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接头安装到所述第一内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保护壳包括第二内壳以及套设在第二内壳上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二接头安装到所述第二内壳的第一端,所述FPC软排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内壳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一内壳内并与所述第一接头经SMT贴片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内壳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二内壳内并与所述第二接头经SMT贴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壳的第一端的外表面形成有环状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端抵接到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内壳的第一端的外表面形成有环状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一端抵接到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端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二端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第一连接部、保护套、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外壳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第一连接部、保护套、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外壳形成一壳体,所述壳体为透明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插接套,所述第二保护壳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插接套,所述保护套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接套内并固定到第一插接套,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插接套内并固定到第二插接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一插接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且第一插接套部分凸出于所述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为一带胶热缩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实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器加工容易,加工工序少,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可进行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新型数据线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新型数据线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数据线,包括线缆10以及连接到线缆10两端的第一连接器30、第二连接器50。第一连接器30用于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连接,第二连接器50用于与充电插头、电脑等连接,线缆10用于实现第一连接器30和第二连接器50之间的通信。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30为TYP-C连接器或Lightning连接器,第二连接器50为USB2.0连接器或USB3.0连接器,第一连接器30和第二连接器50的类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第一连接器30和第二连接器50的类型进行选择。
第一连接器30包括第一保护壳31以及安装到第一保护壳31的第一端的第一接头32。第二连接器50包括第二保护壳51以及安装到第二保护壳51的第一端的第二接头52。线缆10包括FPC(柔性电路板)软排线11以及套设在FPC软排线11上的保护套12。FPC软排线11的一端从第一保护壳31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一保护壳31内并与第一接头32经SMT(表面贴装技术)贴片连接,另一端从第二保护壳51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二保护壳51内并与第二接头52经SMT贴片连接。保护套12的一端与第一保护壳31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保护壳51的第二端连接。该种结构的数据线,相较传统的数据线,结构简化了很多,且线缆10采用FPC软排线11,FPC软排线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32、第二接头52经SMT贴片连接,比较容易加工,加工工序较少,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一保护壳31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41,第二保护壳51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连接部42,保护套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4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42连接。第一连接部41的设置,可防止保护套12与第一保护壳31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处的断裂,第二连接部42的设置,可防止保护套12与第二保护壳51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处的断裂,从而可提高线缆10的整体抗拉能力。
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壳31包括第一内壳311以及套设在第一内壳311上的第一外壳312。第一接头32安装到第一内壳311的第一端,第二保护壳51包括第二内壳511以及套设在第二内壳511上的第二外壳512,第二接头52安装到第二内壳511的第一端,FPC软排线11的一端从第一内壳311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一内壳311内并与第一接头32经SMT贴片连接,另一端从第二内壳511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二内壳511内并与第二接头52经SMT贴片连接。第一内壳311和第一外壳312对第一接头32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第二内壳511和第二外壳512对第二接头52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
第一内壳311的第一端的外表面形成有环状的第一凸起313,第一外壳312的第一端抵接到第一凸起313,在实际加工第一外壳312时,对第一外壳312起到定位作用。第一外壳312的外表面与第一凸起313的外表面平齐。第二内壳511的第一端的外表面形成有环状的第二凸起513,第二外壳512的第一端抵接到第二凸起513,在实际加工第二外壳512时,对第二外壳512起到加工定位作用。第二外壳512的外表面与第二凸起513的外表面平齐。第一外壳312的第二端形成有上述的第一连接部41,第二外壳512的第二端形成有上述的第二连接部42。
优选地,第一外壳312、第一连接部41、保护套12、第二连接部42和第二外壳512为一体注塑成型,便于加工。第一外壳312、第一连接部41、保护套12、第二连接部42和第二外壳512形成一壳体,壳体为透明壳体,外观美观,时尚感强,从而使用户具有较佳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的保护套12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数据线,包括线缆10以及连接到线缆10两端的第一连接器30、第二连接器50。第一连接器30用于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连接,第二连接器50用于与充电插头、电脑等连接,线缆10用于实现第一连接器30和第二连接器50之间的通信。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30为TYP-C连接器或Lightning连接器,第二连接器50为USB2.0连接器或USB3.0连接器,第一连接器30和第二连接器50的类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第一连接器30和第二连接器50的类型进行选择。
第一连接器30包括第一保护壳31以及安装到第一保护壳31的第一端的第一接头32。第二连接器50包括第二保护壳51以及安装到第二保护壳51的第一端的第二接头52。线缆10包括FPC软排线11以及套设在FPC软排线11上的保护套12。FPC软排线11的一端从第一保护壳31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一保护壳31内并与第一接头32经SMT贴片连接,另一端从第二保护壳51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二保护壳51内并与第二接头52经SMT贴片连接。保护套12的一端与第一保护壳31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保护壳51的第二端连接。该种结构的数据线,相较传统的数据线,结构简化了很多,且线缆10采用FPC软排线11,FPC软排线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32、第二接头52经SMT贴片连接,比较容易加工,加工工序较少,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一保护壳31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插接套43,第二保护壳5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插接套44,保护套12的一端插入到第一插接套43内并固定到第一插接套43,另一端插入到第二插接套44内并固定到第二插接套44。相对保护套与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加工方式,该种结构的保护套12可单独加工,加工完成后的保护套12再与第一保护壳31和第二保护壳51进行组装,加工工序较简单,生产成本也较低。
优选地,第一保护壳31的第二端具有一凹槽314,第一插接套43设置在第一凹槽314中且第一插接套43部分凸出于凹槽314。
本实施例的保护套12为一带胶热缩套管。
本实施例的保护套1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增加了产品的美感,而传统的保护套与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加工方式,保护套是不可以做成圆形的。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的保护套12还可以做成椭圆形、方形、多边形等等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对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数据线,包括线缆以及连接到线缆两端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保护壳以及安装到第一保护壳的第一端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保护壳以及安装到第二保护壳的第一端的第二接头,所述线缆包括FPC软排线以及套设在FPC软排线上的保护套,所述FPC软排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一保护壳内并与所述第一接头经SMT贴片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第二保护壳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二保护壳内并与所述第二接头经SMT贴片连接,所述保护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保护壳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保护壳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连接部,所述保护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包括第一内壳以及套设在第一内壳上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接头安装到所述第一内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保护壳包括第二内壳以及套设在第二内壳上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二接头安装到所述第二内壳的第一端,所述FPC软排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内壳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一内壳内并与所述第一接头经SMT贴片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内壳的第二端伸入到第二内壳内并与所述第二接头经SMT贴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壳的第一端的外表面形成有环状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端抵接到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内壳的第一端的外表面形成有环状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一端抵接到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二端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二端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第一连接部、保护套、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外壳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第一连接部、保护套、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外壳形成一壳体,所述壳体为透明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插接套,所述第二保护壳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插接套,所述保护套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接套内并固定到第一插接套,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插接套内并固定到第二插接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端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一插接套设置在所述凹槽中且第一插接套部分凸出于所述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为一带胶热缩套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42195.7U CN209217383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新型数据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42195.7U CN209217383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新型数据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17383U true CN209217383U (zh) | 2019-08-06 |
Family
ID=67466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42195.7U Active CN209217383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新型数据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1738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80972A (zh) * | 2020-01-11 | 2020-05-19 | 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数据传输线束 |
CN111244729A (zh) * | 2020-01-11 | 2020-06-05 | 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 |
-
2018
- 2018-12-29 CN CN201822242195.7U patent/CN2092173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80972A (zh) * | 2020-01-11 | 2020-05-19 | 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数据传输线束 |
CN111244729A (zh) * | 2020-01-11 | 2020-06-05 | 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路检测线束制作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217383U (zh) | 一种新型数据线 | |
CN20367448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967306U (zh) |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 | |
CN205790687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07250880U (zh) | 一种usb与type‑c母座叠加一体式连接器 | |
CN204516964U (zh) | Usb 3.1插头连接器 | |
US9832898B2 (en) | Modular USB flash drives with replaceable housings | |
CN205609804U (zh) | 二合一通讯连接器 | |
CN206639992U (zh) |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110707471A (zh) | 防水usb插座 | |
CN205790551U (zh) | 结构稳固型usb连接器 | |
CN205543609U (zh) | 一种改进型数据转换接头 | |
CN201160129Y (zh) | 多合一存储卡连接器 | |
CN210443711U (zh) | 可换插头式连接器 | |
CN203415795U (zh) | 片状转接头 | |
CN203850514U (zh) | 一体式usb插座 | |
CN204205194U (zh) | 正面接地反面焊线的usb短体公头连接器 | |
CN209844144U (zh) | 一种8pin连接器 | |
CN207183647U (zh) | 一种hsd插座电连接器 | |
CN106785611A (zh) |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202550254U (zh) | 具有一体式端子的通信产品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结构 | |
CN207398501U (zh) | 自动导入对位的端子结构 | |
CN2932728Y (zh) | 数据传输线上的带磁环的电连接器结构 | |
CN20548888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9801282U (zh) | 数据中心线缆用的大电流插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