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2512U - 一种支架式吊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式吊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02512U CN209202512U CN201821824101.0U CN201821824101U CN209202512U CN 209202512 U CN209202512 U CN 209202512U CN 201821824101 U CN201821824101 U CN 201821824101U CN 209202512 U CN209202512 U CN 2092025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mmock
- frame
- support
- face
- st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55925 Di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6113 Culic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96 body we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6 consolid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821 foam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35 salubri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支架式吊床,包括有吊床面和用于支撑吊床面的支撑架,支撑架为可折叠式结构、且具有两个相对且并排设置的端杆,吊床面的两端均设置有能够套在端杆外的套筒,吊床面通过套筒悬挂于两个端杆之间、且吊床面的两侧部悬空设置,两个套筒的外侧均设置有软垫,软垫中的一者用于支撑人体头部、另一者用于支撑人体腿部。如此设置,使用时将支撑架组装拼接成稳固形状,通过端杆将吊床面悬挂起来,有利于提升吊床面的平衡性,而且软垫与人体的头部和腿部接触有利于提升人体躺卧的舒适性,而且,可以减小吊床面的整体长度,进而减小吊床整体的长度和体积,节省吊床的占用空间;不使用时可将支撑架折叠拆分,方便搬运和储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吊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架式吊床。
背景技术
吊床是众所周知的家具式用品,用于为人们的放松或睡觉提供支撑。
现有技术中,吊床通常由长度至少为7英尺且长方形的织物材料制成,以提供了足够的长度来适应大多数人的身高,使用时吊床的占用面积大,而且在收纳放置时也需要较大的空间,不利于携带和运输;织物材料沿着两个短端收拢,并通过诸如绳索之类的装置收紧、以固定在两个支撑物之间,使得织物材料的两端较为狭窄,不利于容纳人体的头部和脚部,而且两端通过单点固定的结构平衡性差。
有时,会通过支撑架来保持织物面料的打开,但是现有的支撑架的结构较大,收纳时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不便于携带和运输。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吊床占用面积大,不便于携带和运输,以及平衡性差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式吊床,其能够解决现有的吊床占用面积大,不便于携带和运输,以及平衡性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架式吊床,包括有吊床面和用于支撑所述吊床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可折叠式结构、且具有两个相对且并排设置的端杆,所述吊床面的两端均设置有能够套在所述端杆外的套筒,所述吊床面通过所述套筒悬挂于两个所述端杆之间、且所述吊床面的两侧部悬空设置,两个所述套筒的外侧均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中的一者用于支撑人体头部、另一者用于支撑人体腿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两个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框架,两个所述框架通过连杆连接固定;所述框架由两个结构相同、且交叉设置的框架杆构成,两个所述框架杆交叉并铰接于第一位置,所述框架杆由多个可拆分的支杆固定而成;所述端杆位于两个所述框架之间、并与所述框架杆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两个所述框架杆之间夹角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连接在两个所述框架杆上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端部与所述框架杆的连接位置远离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夹角处于最大值时,所述连接带的长度达到最大。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两个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框架,两个所述框架通过连杆连接固定;所述框架具有支腿和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相交并固定在连接件上,所述支腿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或者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由多个可拆分的支杆固定而成;所述端杆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端杆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夹角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有限位杆和供所述限位杆伸入固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杆通过软绳连接;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杆中的一者位于所述连接件上、另一者位于所述支撑杆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四个所述支腿,各个所述支腿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且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位置,各个所述支腿的另一端位于同一平面上;
或者,同一所述框架中设置有三个所述支腿,且所述支腿均匀分布;所述连杆固定在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支杆的端部通过软绳连接、并通过套管结构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软垫与所述套筒之间保留有间隙。
优选地,还包括有可折叠的顶棚,所述顶棚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顶棚高于所述吊床面。
优选地,还包括有罩在所述吊床面上方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下端与吊床面的边缘连接、并在所述吊床面的上方形成防护空间。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将支撑架组装拼接成稳固的形状,通过两个端杆将吊床面悬挂起来,有利于提升吊床面的平衡性,而且软垫与人体的头部和腿部接触有利于提升人体躺卧的舒适性,而且,可以减小吊床面的整体长度,进而减小吊床整体的长度和体积,节省吊床的占用空间;不使用时,可将支撑架折叠拆分,方便搬运和储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第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架式吊床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第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架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第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架式吊床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根据第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吊床面的端部结构图;
图5是根据第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吊床面的端部剖视图;
图6是根据第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架式吊床的折叠结构图;
图7是根据第二种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架式吊床的结构图;
图8是根据第三种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架式吊床的结构图;
图9是根据第四种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架式吊床的结构图;
图10是根据第五种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架式吊床的结构图;
图11是根据第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12是根据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架式吊床的结构图;
图13是根据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14是根据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架式吊床的折叠结构图;
图1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具有顶棚的支架式吊床结构图;
图16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防护罩的安装结构图;
图17是根据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防护罩的安装结构图。
图中:1-端杆,2-吊床面,3-框架杆,4-连杆,5-套筒,6-软垫,7-支杆,8-支腿,9-连接件,10-连接带,11-顶棚,12-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支架式吊床,其为可折叠式结构,折叠后占用体积小,便于携带和储存;组装成型后,具有较好的平衡性,结构较为稳固,且占用面积小,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吊床占用面积大,不便于携带和运输,以及平衡性差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考图1-图17,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支架式吊床,包括有吊床面2和支撑架,其中,吊床面2用于承载人体、并可供人体躺卧休息,支撑架用于支撑吊床面2,以使吊床面2沿其两端展开。这里,支撑架为可折叠式结构,当使用时,可将支撑架拼接、组装、伸展,以使支撑架固定为稳固的形状,进而带动吊床面2伸展开;当不使用时,将支撑架折叠或者拆分,以使支撑架收缩在一起,进而带动吊床面2折叠,减小占用体积,方便搬运和放置。
支撑架具有两个端杆1,这两个端杆1相对且并排设置,吊床面2的两端与端杆1连接、以使吊床面2悬挂在支撑架上。这里,在吊床面2的两端均设置有套筒5,套筒5与端杆1相配合、并能够使套筒5套在端杆1的外侧,吊床面2通过套筒5连接在两个端杆1之间,而且,吊床面2的两侧部悬空,吊床面2吊在支撑架的两个端杆1上,有利于提升吊床的稳定性,保持吊床面2的平衡,防止吊床面2翻转,提升了人体躺卧的舒适性。
在两个套筒5的外侧均设置有软垫6,其中,软垫6可以为泡沫垫,也可以为海绵垫;两个软垫6中的一者用于支撑人体头部、另一者用于支撑人体腿部,可供使用者舒适地将腿部伸展到吊床末端之外,如图3所示,相对于传统的吊床,该吊床面2的长度较短(例如,长度可以小于7英尺,长度也可以小于6英尺8英寸,甚至长度小于6英尺4英寸,或长度小于6英尺),有利于提升人体躺卧的舒适性,而且,可以减小吊床面2的整体长度,进而减小吊床整体的长度和体积,节省吊床的占用空间。
如此设置,使用时将支撑架组装拼接成稳固的形状,通过两个端杆1将吊床面2悬挂起来,有利于提升吊床面2的平衡性,而且在软垫6与人体的头部和腿部接触有利于提升人体躺卧的舒适性,而且,可以减小吊床面2的整体长度,进而减小吊床整体的长度和体积,节省吊床的占用空间;不使用时可将支撑架折叠拆分,方便搬运和储存。
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有两个框架,两个框架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而且两个框架通过连杆4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支撑架两端为对称结构,有利于提升吊床面2悬挂的稳固性,并减小支撑架的结构体积。该框架由两个交叉在一起的框架杆3构成,两个框架杆3交叉并铰接于第一位置,而且两个框架杆3结构相同、相对于第一位置对称;其中,端杆1设置在两个框架之间、并可拆卸地连接在框架杆3的端部,这里,框架杆3的一端用于支撑端杆1、另一端用于与地面接触以实现支撑,这样,结构简单,支撑稳固。
需要说明的是,连杆4可以连接在两个框架的第一位置之间,也可以连接在两个框架的框架杆3之间,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杆4设置有多个,以保证支撑架的稳固性,其中,连杆4可以一端连接在框架杆3的中部位置、另一端连接在框架杆3的端部位置,具体地,可以将两个连杆4交叉设置在两个框架之间、并且两个连杆4的中部相固定,这样,有利于提升支撑架的稳固性。当然,连杆4的连接结构也可以为并排设置的双连杆的结构,视实际情况而定。
其中,框架杆3由多个支杆7连接而成,支杆7与支杆7之间可以拆分或折叠,当需要将支撑架折叠时,可以将框架杆3拆分为多个支杆7、并折叠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搬运和放置。当然,框架杆3可以包括有两个支杆7,也可以包括有三个支杆7,视具体情况而定。
而且,为了防止框架杆3之间的夹角过大,支撑架还设置有限位结构,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可以限制框架杆3的最大角度,进而限制两个端杆1之间的最大距离,有利于提升结构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为连接在两个框架杆3上的连接带10,连接带10与框架杆3的连接处远离第一位置,这样,当两个框架杆3之间的夹角最大时,连接带10的长度达到最大值,这样,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有利于减轻支撑架的整体重量。其中,连接带10优选为弹性带,以便于折叠和伸展。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框架由两个交叉设置的框架杆3构成,框架杆3交于第一位置、并形成“x”型,端杆1连接在“x”形状的上端,端杆1连接在框架杆3的顶端并为框架提供结构形状,当与悬挂的吊床面2搭配时,这个“x”形状的框架形成了一个平衡的几何形状,其中通过吊床面2将端杆1拉到一起,“拉起”的力和垂下的力达到平衡;限位结构为连接在框架杆3上的连接带10,框架通过连接带10保持为结构“x”形状,连接带10的材料可以包括织带,电缆,绳索等软质材料也可以能够铰接或可折叠的金属或塑料的硬质材料。
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框架同样为“x”形状,框架有两个交叉设置的框架杆3构成,框架杆3交于第一位置、并形成“x”型,端杆1连接在“x”形状的上端,端杆1连接在框架杆3的顶端并为框架提供结构形状,当与悬挂的吊床面2搭配时,这个“x”形状的框架形成了一个平衡的几何形状,其中通过吊床面2将端杆1拉到一起,“拉起”的力和垂下的力达到平衡;限位结构为设置在第一位置的限位凸起或者限位凹槽,通过凹槽或凸起的结构限制框架杆3,以使其保持“x”形状,而且,连杆4连接在“x”形状的底端、并将两个框架杆3连接在一起,特别地,可以在连杆4的外壁环绕设置防滑圈。该实施例设置为一种简单的“单折叠”框架,这种结构可简单地折成两半、并竖立起来,便于存放在甲板或露台上,并随时拉出并使用。当然,也可以为“双折叠”框架,可以是将两个框架杆3支起之后,再将两个框架杆3沿关节处折叠起来,这样,可以减小吊床的占用体积。在该实施例中,“x”框架在底座以及端杆1处连接,缩短了悬挂在端杆1之间的吊床面2的长度。
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有两个框架,两个框架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而且两个框架通过连杆4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支撑架两端为对称结构,有利于提升吊床面2悬挂的稳固性,并减小支撑架的结构体积。框架具有支腿8和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第一端相交设置、并固定在连接件9上,支腿8连接在连接件9上或者支撑杆上,这里,支撑杆与连接件9可拆卸或可折叠地固定,支腿8与连接件9或支撑杆之间可拆卸或可折叠地固定,这样,以便于组装和折叠,提高吊床的搭建效率;端杆1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这里端杆1可以位于同一框架的两个支撑杆之间,也可以位于不同框架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而且,端杆1与支撑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便于折叠,有利于搬运和放置。
需要说明的是,连杆4可以连接在两个框架的连接件9之间,也可以连接在两个框架的支撑杆或者支腿8之间,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杆4设置有多个,以保证支撑架的稳固性,其中,可以将两个并排的连杆设置在连接件9之间,这样,有利于提升支撑架的稳固性。当然,连杆4的连接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视实际情况而定。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9可以为塑料材质,也可以为金属材质,而且,连接件9可以为球型,也可以为方形,视具体情况而定,只限于能够实现其连接功能即可,这里不做限定。
其中,支撑杆由多个支杆7连接而成,支杆7与支杆7之间可以拆分或折叠,当需要将支撑架折叠时,可以将支撑杆拆分为多个支杆7、并折叠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搬运和放置。当然,支撑杆可以包括有两个支杆7,也可以包括有三个支杆7,视具体情况而定。
而且,为了防止支撑杆之间的夹角过大,支撑架还设置有限位结构,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可以限制支撑杆的最大角度,进而限制两个端杆1之间的最大距离,有利于提升结构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有限位杆和限位孔,限位孔与限位杆相配合,限位孔能够供限位杆伸入并固定,而且,在限位孔和限位杆之间设置有将两者连接的软绳;这里,限位孔和限位杆其中一者设置在连接件9上、另一者设置在支撑杆上。当支撑架组装时,将限位杆伸入并固定在限位孔内,以将支撑杆与连接件9固定;当支撑架拆分折叠时,将限位杆由限位孔内伸出,通过软绳连接,以将支撑杆折叠。这样,结构简单,方便拆装,有利于提升组装效率和结构的稳固性。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支撑杆由三个支杆7连接而成,并且支杆7与支杆7之间可折叠或拆卸地固定;支撑杆的第一端与连接件9可拆卸固定,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端杆1可拆卸地连接,这里端杆1位于同一框架的两个支撑杆之间;支腿8的一端与连接件9可拆卸地固定、另一端与地面接触并支撑,进一步地,在支腿8与地面接触的一端设置有防滑脚。
在第四种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支撑架设置有四个支腿8,即每个框架设置有两个支腿8,支撑杆的第一端与连接件9可拆卸固定,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端杆1可拆卸地连接,这里端杆1位于同一框架的两个支撑杆之间;支腿8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杆上、且远离连接件9的位置,支腿8的另一端处于同一平面上、并用于与地面接触以实现支撑,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支腿8与地面接触的一端与连接件9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可以减小吊床的高度,允许吊床面2更加靠近地面,防止使用者由较高吊床面2摔下。
在第五种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同一框架中设置有三个支腿8,而且各个支腿8均匀分布,支撑杆的第一端与连接件9可拆卸地固定,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端杆1可拆卸地连接,这里端杆1位于不同框架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连杆4设置有两个、并连接在两个连接件9之间。三个支腿8的一端相互靠近、并固定连接在连接件9上,三个支腿8的另一端相互远离、并与地面接触以实现支撑,这样,三个支腿8分布支撑,形成三荚状的支撑底座,有利于提升结构的稳固性,还可以使折叠更加紧密,减小占用空间;支撑杆和支腿8采用高强度和超轻质铝管,吊床面2采用轻质吊床面2料制成,轻巧,紧凑,易于携带,可放入标准背包中。
相邻的支杆7通过套管结构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个支杆7的端部设置有内芯,另一个支杆7的端部设置有外管,内芯与外管之间相配合,使得内芯能够伸入并固定在外管内,其中,在两个支杆7的端部还连接有软绳,当内芯与外管分离时,软绳能够保持两个支杆7处于连接状态,如图14所示,这样,该结构方便拆装,有利于提升支撑结构的稳固性,折叠更加紧密,能够减小占用空间,方便携带。
当然,内芯与外管之间、限位杆和限位孔之间可以通过螺纹配合或者过盈配合,这样,有利于提升结构连接的紧实程度,提供结构稳固性。
一些实施例中,软垫6和套筒5之间保留有空隙。如图4-5所示,将软垫6组装到吊床面2上,使得在两种材料之间存在间隙。软垫6在没有施压的情况下保持很紧的状态,在承受人体重量时,吊床面2的套筒5受力会被拉伸,而套筒5的拉伸量大于软垫6的拉伸量,在软垫6和套筒5之间保留有空隙,可以避免软垫6因拉伸而损坏,有利于延长吊床的使用寿命。
吊床面2的材质为织物面料,套筒5由织物面料缝合而成,而且,套筒5与端杆1之间留有间隙,套筒5通常足够松弛、以使其沿端杆1自由滑动,并且足够紧以防止滑落。其中织物面料优选为具有三重缝合接缝的高强度降落伞尼龙。这样,可以提升吊床面2连接的稳固性和紧实性。
本实施例中,端杆1可以包括有用于支撑并与套筒5连接的杆部和用于与框架连接的连接部,通过连接部可拆卸地与框架连接、以实现端杆1可拆卸地连接,连接部可以为金属材料,也可以为塑料材质;杆部可以为牢固的杆,也可以是其他材质或结构,织带或者柔性构件,只需能够实现其支撑和连接的功能即可,这里不做限定。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端杆1可以包括位于下方的弯过的或是加工过的支撑部和位于上方的织带或其他柔性构件,如图13所示,这样,可以使使用者感觉到的端杆1是织带或柔性构件而不是牢固的杆,并可以为使用者的头部和腿部提供额外的舒适性。
一些实施例中,该支架式吊床还包括有顶棚11,该顶棚11为可折叠式,如图15所示,在一些优选地方案中,该顶棚11包括有两个折叠杆和连接在两个折叠杆之间的顶面,当两个折叠杆靠近或角度变小时,顶棚11实现折叠,当两个折叠杆远离或角度变大时,顶棚11实现展开。其中,顶棚11的折叠杆可拆卸地固定在端杆1上,这样方便收纳和储存拆卸的顶棚11,而且,折叠杆可以端杆1为轴转动,这样,以便于顶棚11的展开和折叠,操作简便,有利于实现多个角度的遮阳。当然,在支撑架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存储顶棚11的收纳袋,以便于顶棚11的收纳放置。
其中,顶棚11还可以将整个吊床罩住,即顶棚11的顶部位于吊床面2的上方、且留有一定的间距,以便于容纳人的身体,顶棚11的下部与地面连接并固定,这样,遮阳面积大,有利于降低吊床位置的温度,到达清爽的目的,能够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性。
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支架式吊床还设置有防护罩12,该防护罩12罩在吊床面2的上方,防护罩12的下端与吊床面2的边缘位置固定连接,如图16所示,该防护罩12可以优选为纱网或者蚊帐,在防护罩12的作用下,在吊床面2的上方或周围形成防护空间,有利于防止蚊虫的进入,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继而提升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当然,可以将防护罩12和顶棚11相结合,将两者均设置在支架式吊床上,如图17所示,这样,既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又可以遮挡阳光,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词语,不是对具体顺序的限制,仅仅只是用于区分各个部件或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支架式吊床,包括有吊床面(2)和用于支撑所述吊床面(2)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可折叠式结构、且具有两个相对且并排设置的端杆(1),所述吊床面(2)的两端均设置有能够套在所述端杆(1)外的套筒(5),所述吊床面(2)通过所述套筒(5)悬挂于两个所述端杆(1)之间、且所述吊床面(2)的两侧部悬空设置,两个所述套筒(5)的外侧均设置有软垫(6),所述软垫(6)中的一者用于支撑人体头部、另一者用于支撑人体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两个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框架,两个所述框架通过连杆(4)连接固定;所述框架由两个结构相同、且交叉设置的框架杆(3)构成,两个所述框架杆(3)交叉并铰接于第一位置,所述框架杆(3)由多个可拆分的支杆(7)固定而成;所述端杆(1)位于两个所述框架之间、并与所述框架杆(3)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两个所述框架杆(3)之间夹角的限位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式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连接在两个所述框架杆(3)上的连接带(10),所述连接带(10)的端部与所述框架杆(3)的连接位置远离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夹角处于最大值时,所述连接带(10)的长度达到最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两个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框架,两个所述框架通过连杆(4)连接固定;所述框架具有支腿(8)和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相交并固定在连接件(9)上,所述支腿(8)连接于所述连接件(9)或者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由多个可拆分的支杆(7)固定而成;所述端杆(1)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端杆(1)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夹角的限位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式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有限位杆和供所述限位杆伸入固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杆通过软绳连接;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杆中的一者位于所述连接件(9)上、另一者位于所述支撑杆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式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四个所述支腿(8),各个所述支腿(8)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且远离所述连接件(9)的位置,各个所述支腿(8)的另一端位于同一平面上;
或者,同一所述框架中设置有三个所述支腿(8),且所述支腿(8)均匀分布;所述连杆(4)固定在两个所述连接件(9)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支架式吊床,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支杆(7)的端部通过软绳连接、并通过套管结构固定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6)与所述套筒(5)之间保留有间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吊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可折叠式的顶棚(11),所述顶棚(1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顶棚(11)高于所述吊床面(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式吊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罩在所述吊床面上方的防护罩(12),所述防护罩(12)的下端与吊床面(2)的边缘连接、并在所述吊床面(2)的上方形成防护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24101.0U CN209202512U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一种支架式吊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24101.0U CN209202512U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一种支架式吊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02512U true CN209202512U (zh) | 2019-08-06 |
Family
ID=6745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824101.0U Active CN209202512U (zh) | 2018-11-06 | 2018-11-06 | 一种支架式吊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02512U (zh) |
-
2018
- 2018-11-06 CN CN201821824101.0U patent/CN2092025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255467A (en) | Combined beach umbrella and hammock | |
US8074669B2 (en) | Expandable-collapsible multipurpose frame apparatus | |
US7367068B2 (en) | Overhead supported hammock bed | |
US9456684B1 (en) | Integrated folding table and chairs set | |
US12004636B2 (en) | Portable self-standing hammock frame with shortened hammock and method for suspending shortened hammock on a frame | |
JP2021194532A (ja) | 折り畳み可能な椅子 | |
CN201915685U (zh) | 一种便捷式伞型帐篷 | |
KR200492153Y1 (ko) | 접이식 해먹침대 | |
CN209202512U (zh) | 一种支架式吊床 | |
CN209106701U (zh) | 一种便携式户外折叠床 | |
CN210249188U (zh) | 一种带搁脚的折叠椅及其折叠支架 | |
CN203914213U (zh) | 用于儿童容置装置中的床垫的支撑结构以及包含该支撑结构的儿童容置装置 | |
CN202477071U (zh) | 一种帐篷床架 | |
CN220192428U (zh) | 一种吊床床面 | |
CN218682715U (zh) | 一种多功能吊床 | |
CN220045326U (zh) | 一种月亮椅 | |
CN210407715U (zh) | 一种藤编组合沙发 | |
CN213429324U (zh) | 一种行军蚊帐 | |
CN211186669U (zh) | 一种室内设计用展架 | |
CN209300578U (zh) | 折叠椅 | |
CN208192636U (zh) | 一种轻便式折叠椅子 | |
CN207574882U (zh) | 一种园林建筑专用休息石凳 | |
KR20160141425A (ko) | 다기능 야전침대 | |
CN206044017U (zh) | 便携式折叠椅 | |
RU2493758C1 (ru) | Зонт пляжный "комфор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