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2026U - 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92026U CN209192026U CN201822125328.2U CN201822125328U CN209192026U CN 209192026 U CN209192026 U CN 209192026U CN 201822125328 U CN201822125328 U CN 201822125328U CN 209192026 U CN209192026 U CN 2091920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fixed link
- handrail
- link
- support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包括扶杆、支架、第一滑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支撑杆、第一滚轮、踩板、第二滚轮、第二滑板、第二支撑杆、滑槽、挤压弹簧、滑块、脚背推板、脚套和连接组件,所述扶杆的底端侧表面和支架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该实用新型通过将滑板和滚轮相结合,形成陆雪两用滑雪车,陆雪两用滑雪车设计为脚踏滑板车模式,在使用时,不需要通过专业人员指导培训滑雪常识和要领后方能进行实践练习,剪短人与板的协调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滑雪时不需要穿滑雪专用的鞋子,通过挤压弹簧作用,在脚套和脚背推板配合,将脚固定在踩板生,操作简单,降低在滑雪时产生危险的几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
背景技术
常规滑雪需使用滑雪板、固定器、滑雪鞋、滑雪杖,在平整的场地穿戴整齐后,通过专业人员指导培训滑雪常识和要领后方能进行实践练习,因人与雪板固定一体所带来不便,滑雪者因控制及平衡问题经常摔跤,人与板的协调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现有的滑雪时需要穿滑雪专用的鞋子,操作麻烦,没有固定的装置,容易在滑雪时产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包括扶杆、支架、第一滑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支撑杆、第一滚轮、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踩板、第二滚轮、第二滑板、第二支撑杆、滑槽、挤压弹簧、滑块、脚背推板、脚套、连接组件、第五固定杆、第六固定杆、手柄、第七固定杆、第八固定杆、第三支撑杆、旋转盘、旋转杆、第四支撑杆、竖直轴承、第九固定杆、第十固定杆和第五支撑杆,所述扶杆的底端侧表面和支架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扶杆的中端一侧,所述第五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在支架的顶侧,所述第五固定杆的顶端和第六固定杆的另一端错落交叉设置,且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竖直轴承套接在扶杆的底端外部,且竖直轴承安装在支架的一端内部,所述第一滚轮通过第五支撑杆安装在扶杆的底端,所述第一滑板通过第一支撑杆安装在第五支撑杆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杆平行固定在第一支撑杆的顶侧,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扶杆的底端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杆的顶端交叉设置,且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在第五支撑杆的另一侧,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扶杆的底端另一侧表面,所述第三固定杆的顶端和第四固定杆的另一端交叉设置,且对应开设有螺孔,所述脚套固定在踩板的顶侧,所述滑槽开设在踩板的内部,所述滑块安装在滑槽的内部,且通过挤压弹簧连接在滑槽槽壁之间,所述脚背推板安装在滑块的顶侧,所述第二支撑杆安装在踩板底部一端,所述第三支撑杆安装在第二支撑杆的底部,所述第七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的一侧,所述第八固定杆固定在第三支撑杆的一侧,所述第七固定杆的另一端和第八固定杆的另一端错落交叉设置,且均对应开设有螺孔,所述旋转盘固定在第三支撑杆的底端,所述第四支撑杆固定在旋转盘的底侧,所述第二滚轮通过旋转杆固定在第四支撑杆的底端一侧,所述第二滑板固定在旋转盘的侧表面,所述第九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另一侧,所述第十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支撑杆的另一侧,所述第九固定杆的另一端和第十固定杆的另一端对应错落设置,且对应开设有螺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插孔套、插杆和固定块,所述插杆贯穿插孔套内部,所述插杆的两端固定在固定块的内壁两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踩板的一端与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支架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两踩板。
进一步的,所述扶杆的底端和第四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和第三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对应安装在扶杆的顶端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脚背推板和脚套对应设置在两踩板的顶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板对应安装在两旋转盘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通过将滑板和滚轮相结合,形成陆雪两用滑雪车,在陆地时,通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配合,使得滑雪车在陆地上前进;在雪地上时,通过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配合,使得滑雪车在雪地上前进;陆雪两用滑雪车设计为脚踏滑板车模式,在使用时,不需要通过专业人员指导培训滑雪常识和要领后方能进行实践练习,减短人与板的协调过程的时间;滑雪时不需要穿滑雪专用的鞋子,通过挤压弹簧作用,在脚套和脚背推板配合,将脚固定在踩板生,操作简单,降低在滑雪时产生危险的几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扶杆;2、支架;3、第一滑板;4、第一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6、第一支撑杆;7、第一滚轮;8、第三固定杆;9、第四固定杆;10、踩板;11、第二滚轮;12、第二滑板;13、第二支撑杆;14、滑槽;15、挤压弹簧;16、滑块;17、脚背推板;18、脚套;19、连接组件;20、第五固定杆;21、第六固定杆;22、手柄;23、第七固定杆; 24、第八固定杆;25、第三支撑杆;26、旋转盘;27、旋转杆;28、第四支撑杆;29、竖直轴承;30、第九固定杆;31、第十固定杆;32、第五支撑杆;191、插孔套;192、插杆;193、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包括扶杆1、支架2、第一滑板3、第一固定杆4、第二固定杆5、第一支撑杆6、第一滚轮7、第三固定杆8、第四固定杆9、踩板10、第二滚轮11、第二滑板12、第二支撑杆13、滑槽14、挤压弹簧15、滑块16、脚背推板17、脚套18、连接组件19、第五固定杆20、第六固定杆21、手柄22、第七固定杆23、第八固定杆24、第三支撑杆25、旋转盘26、旋转杆27、第四支撑杆28、竖直轴承29、第九固定杆30、第十固定杆31和第五支撑杆32,扶杆1的底端侧表面和支架2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手柄22对应安装在扶杆1的顶端两侧,第六固定杆21的一端固定在扶杆1 的中端一侧,第五固定杆20的底端固定在支架2的顶侧,第五固定杆20的顶端和第六固定杆 21的另一端错落交叉设置,且均开设有螺孔,竖直轴承29套接在扶杆1的底端外部,且竖直轴承29安装在支架2的一端内部,第一滚轮7通过第五支撑杆32安装在扶杆1的底端,第一滑板3通过第一支撑杆6安装在第五支撑杆32的一侧,第二固定杆5平行固定在第一支撑杆6的顶侧,第一固定杆4的一端固定在扶杆1的底端侧表面,第一固定杆4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杆 5的顶端交叉设置,且均开设有螺孔,第三固定杆8固定在第五支撑杆32的另一侧,第四固定杆9的一端固定在扶杆1的底端另一侧表面,第三固定杆8的顶端和第四固定杆9的另一端交叉设置,且对应开设有螺孔,脚套18固定在踩板10的顶侧,滑槽14开设在踩板10的内部,踩板10的一端与支架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19连接,支架2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两踩板10,滑块16安装在滑槽14的内部,且通过挤压弹簧15连接在滑槽14槽壁之间,脚背推板17安装在滑块16的顶侧,第二支撑杆13安装在踩板10底部一端,脚背推板17和脚套18对应设置在两踩板10的顶侧,第三支撑杆25安装在第二支撑杆13的底部,第七固定杆2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13的一侧,第八固定杆24固定在第三支撑杆25的一侧,第七固定杆23的另一端和第八固定杆24的另一端错落交叉设置,且均对应开设有螺孔,旋转盘26固定在第三支撑杆25的底端,第四支撑杆28固定在旋转盘26的底侧,第二滚轮11通过旋转杆27固定在第四支撑杆28的底端一侧,第二滑板12固定在旋转盘26的侧表面,第二滑板12对应安装在两旋转盘26的内侧,第九固定杆30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13的底部另一侧,第十固定杆31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支撑杆25的另一侧,扶杆1的底端和第五支撑杆32的顶端通过连接组件19 连接,第二支撑杆13的底端和第三支撑杆25的顶端通过连接组件19连接,第九固定杆30的另一端和第十固定杆31的另一端对应错落设置,且对应开设有螺孔,连接组件19包括插孔套191、插杆192和固定块193,插杆192贯穿插孔套191内部,插杆192的两端固定在固定块 193的内壁两侧之间;工作原理:在车陆用时,第六固定杆21和第五固定杆20通过螺栓固定,将竖直轴承29进行固定,通过螺栓将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5进行固定,使得第一滚轮7 可以转动,通过第九固定杆30和第十固定杆31通过螺栓固定,将第三支撑杆25的位置确定,第二滚轮11接触地面,将脚放入脚套18和脚背推板17之间,通过挤压弹簧15的作用,通过滑块16在滑槽14内部滑动,将操作者的脚固定在踩板10的顶侧,通过操纵手柄22,扶杆1 在竖直轴承29进行方向的调控,同时经过支架2和踩板10之间的连接组件19和旋转盘26配合,既可以进行陆地前进,在雪地进行前进时,松掉第六固定杆21和第五固定杆20的螺栓、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5之间的螺栓,通过第五支撑杆32和扶杆1之间的连接组件19,将第五支撑杆32旋转,将第三固定杆8和第四固定杆9通过螺栓固定,使得第一滑板3接触地面,释放第九固定杆30和第十固定杆31之间的螺栓,通过第二支撑杆13和第三支撑杆25之间的连接组件19,将第三支撑杆25进行旋转,将第七固定杆23和第八固定杆24通过螺栓固定,使得第二滑板12接触地面,通过按压手柄22,通过扶杆1和支架2之间的铰链进行按压弹升,使得滑雪车前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包括扶杆(1)、支架(2)、第一滑板(3)、第一固定杆(4)、第二固定杆(5)、第一支撑杆(6)、第一滚轮(7)、第三固定杆(8)、第四固定杆(9)、踩板(10)、第二滚轮(11)、第二滑板(12)、第二支撑杆(13)、滑槽(14)、挤压弹簧(15)、滑块(16)、脚背推板(17)、脚套(18)、连接组件(19)、第五固定杆(20)、第六固定杆(21)、手柄(22)、第七固定杆(23)、第八固定杆(24)、第三支撑杆(25)、旋转盘(26)、旋转杆(27)、第四支撑杆(28)、竖直轴承(29)、第九固定杆(30)、第十固定杆(31)和第五支撑杆(3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杆(1)的底端侧表面和支架(2)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六固定杆(21)的一端固定在扶杆(1)的中端一侧,所述第五固定杆(20)的底端固定在支架(2)的顶侧,所述第五固定杆(20)的顶端和第六固定杆(21)的另一端错落交叉设置,且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竖直轴承(29)套接在扶杆(1)的底端外部,且竖直轴承(29)安装在支架(2)的一端内部,所述第一滚轮(7)通过第五支撑杆(32)安装在扶杆(1)的底端,所述第一滑板(3)通过第一支撑杆(6)安装在第五支撑杆(32)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杆(5)平行固定在第一支撑杆(6)的顶侧,所述第一固定杆(4)的一端固定在扶杆(1)的底端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杆(4)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杆(5)的顶端交叉设置,且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三固定杆(8)固定在第五支撑杆(32)的另一侧,所述第四固定杆(9)的一端固定在扶杆(1)的底端另一侧表面,所述第三固定杆(8)的顶端和第四固定杆(9)的另一端交叉设置,且对应开设有螺孔,所述脚套(18)固定在踩板(10)的顶侧,所述滑槽(14)开设在踩板(10)的内部,所述滑块(16)安装在滑槽(14)的内部,且通过挤压弹簧(15)连接在滑槽(14)槽壁之间,所述脚背推板(17)安装在滑块(16)的顶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3)安装在踩板(10)底部一端,所述第三支撑杆(25)安装在第二支撑杆(13)的底部,所述第七固定杆(2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13)的一侧,所述第八固定杆(24)固定在第三支撑杆(25)的一侧,所述第七固定杆(23)的另一端和第八固定杆(24)的另一端错落交叉设置,且均对应开设有螺孔,所述旋转盘(26)固定在第三支撑杆(25)的底端,所述第四支撑杆(28)固定在旋转盘(26)的底侧,所述第二滚轮(11)通过旋转杆(27)固定在第四支撑杆(28)的底端一侧,所述第二滑板(12)固定在旋转盘(26)的侧表面,所述第九固定杆(30)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杆(13)的底部另一侧,所述第十固定杆(31)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支撑杆(25)的另一侧,所述第九固定杆(30)的另一端和第十固定杆(31)的另一端对应错落设置,且对应开设有螺孔,所述连接组件(19)包括插孔套(191)、插杆(192)和固定块(193),所述插杆(192)贯穿插孔套(191)内部,所述插杆(192)的两端固定在固定块(193)的内壁两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踩板(10)的一端与支架(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19)连接,所述支架(2)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两踩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杆(1)的底端和第五支撑杆(32)的顶端通过连接组件(19)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底端和第三支撑杆(25)的顶端通过连接组件(1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2)对应安装在扶杆(1)的顶端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背推板(17)和脚套(18)对应设置在两踩板(10)的顶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12)对应安装在两旋转盘(26)的内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25328.2U CN209192026U (zh) | 2018-12-18 | 2018-12-18 | 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25328.2U CN209192026U (zh) | 2018-12-18 | 2018-12-18 | 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92026U true CN209192026U (zh) | 2019-08-02 |
Family
ID=67429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25328.2U Active CN209192026U (zh) | 2018-12-18 | 2018-12-18 | 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92026U (zh) |
-
2018
- 2018-12-18 CN CN201822125328.2U patent/CN2091920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31274B (zh) | 一种便于安装摄像头的管道机器人 | |
DE2925555A1 (de) | Roller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zur fortbewegung von personen | |
CN209192026U (zh) | 一种陆雪两用滑雪车 | |
CN107441695B (zh) | 一种滑板 | |
CN207668919U (zh) | 一种棒料加工的装夹装置 | |
CN107930093B (zh) | 一种多功能可调节轮滑刀架 | |
CN108126310A (zh) | 一种便于稳固抓取的vr健身用自行车把手 | |
CN208465130U (zh) | 一种足球训练用辅助装置 | |
DE4209415A1 (de) | Zweirad-rollschuh mit federung | |
CN207627875U (zh) | 一种新型滑板 | |
CN201940000U (zh) | 自行鞋 | |
CN207801360U (zh) | 一种适用性强的电缆接头 | |
CN209378421U (zh) | 一种滑板 | |
CN219481513U (zh) | 一种单双排可转换的轮滑鞋 | |
CN215691531U (zh) | 一种室内滑雪器 | |
CN213724779U (zh) | 一种方便更换滑轮的陆地滑雪板 | |
CN205460881U (zh) | 动平衡多人协同双板滑行设备 | |
CN219407414U (zh) | 一种建材摆放装置 | |
DE102006020677A1 (de) | Diagonal-Skate | |
CN204323457U (zh) | 协调转向非助力撑杆驱动多环境快速滑行车 | |
CN208302143U (zh) | 一种新型高强度雪橇板 | |
CN110152242A (zh) | 一种可振动自行车系统 | |
CN208319929U (zh) | 一种带有制动结构的儿童雪橇车 | |
CN210655685U (zh) | 一种家用电器电线收纳装置 | |
CN209734935U (zh) | 一种双大侧轮可倾斜的轮滑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