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2192U -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72192U CN209172192U CN201821105723.8U CN201821105723U CN209172192U CN 209172192 U CN209172192 U CN 209172192U CN 201821105723 U CN201821105723 U CN 201821105723U CN 209172192 U CN209172192 U CN 2091721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air duct
- cleaning
- cleaning assembly
- rolling bru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debri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其中,清洁组件包括滚刷腔、可拆卸风道管及连接头;其中,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滚刷腔连通;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连接头活动密封连接;所述滚刷腔具有中垂面,所述中垂面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垂直且经过所述中心轴线的中点;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位于所述中垂面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清洁组件的清洁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可拆卸风道管构成清洁风道,可将其取出后进行清理,有效解决清洁风道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适于不同清洁对象的清洁设备。各类清洁设备为用户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吸尘器就是一种。常见的吸尘器由吸尘器主机、延长管、地刷组成。其中,地刷由滚刷、进风口、喉管、地刷底座、地刷面盖及大轮组成。灰尘由滚刷卷起后,通过进风口进入喉管,再经延长管进入吸尘器主机尘杯,从而达到吸尘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吸尘器的用于容置滚刷的滚刷腔到接头之间是由喉管连接的,喉管通常为一种波纹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导致吸尘器地刷吸力减小,且软管不易拆卸,清理时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包括:滚刷腔、可拆卸风道管及连接头;其中,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
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滚刷腔连通;
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连接头活动密封连接;
所述滚刷腔具有中垂面,所述中垂面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垂直且经过所述中心轴线的中点;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位于所述中垂面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包括轴线平行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的第一连接段及沿远离所述清洁组件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段;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上形成有弯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折弯管;
所述折弯管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管口即所述第二风口;
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进风口旋转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段具有中心轴线;
所述中垂面过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中心轴线。
可选地,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包括管轴线位于所述中垂面一侧的直管段;
所述直管段的第一端具有所述第一风口;
所述直管段的第二端形成有所述折弯管。
可选地,所述直管段的管轴线平行于所述中垂面。
可选地,所述直管段的管轴线、所述折弯管的管中心线及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
可选地,所述滚刷腔的腔壁上设有通孔;
所述第一风口处设有自风口外边沿向外扩的吸嘴结构;
所述吸嘴结构设置在所述通孔处,以连通所述滚刷腔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
所述吸嘴结构与所述通孔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可选地,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光滑内管壁。
可选地,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为硬质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主机及与所述主机连接的清洁组件;其中,
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滚刷腔、可拆卸风道管及连接头;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滚刷腔连通;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连接头活动密封连接;
所述滚刷腔具有中垂面,所述中垂面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垂直且经过所述中心轴线的中点;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位于所述中垂面的一侧。
另外,可选地,所述连接头包括轴线平行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的第一连接段及沿远离所述清洁组件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段;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上形成有弯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折弯管;
所述折弯管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管口即所述第二风口;
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进风口旋转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可拆卸风道管构成清洁风道,可将其取出后进行清理,有效解决清洁风道堵塞的问题。同时,可拆卸风管偏离滚刷腔的中心轴线设置,以方便可拆卸风管与连接头的活动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带有上盖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吸尘器的用于容置滚刷的滚刷腔到接头之间是由喉管连接的,喉管通常为一种波纹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导致吸尘器地刷吸力减小,且软管不易拆卸,清理时比较麻烦。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通过可拆卸风道管构成清洁风道,可将其取出后进行清理,有效解决清洁风道堵塞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滚刷腔10、可拆卸风道管20及连接头30。其中,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具有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所述第一风口21与所述滚刷腔10连通;所述第二风口22与所述连接头30活动密封连接。所述滚刷腔10具有中垂面,所述中垂面与所述滚刷腔10的中心轴线垂直且经过所述中心轴线的中点。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位于所述中垂面的一侧。其中,所述滚刷腔10内设置有滚刷11,通过可拆卸风道管20构成清洁风道,滚刷11清扫后的灰尘等垃圾可通过清洁风道传输至收集装置内,并且可将可拆卸风管20取出后进行清理,有效解决清洁风道堵塞的问题。另外,所述可拆卸风管20偏离滚刷腔10的中心轴线设置,以方便所述可拆卸风管20与所述连接头30的活动密封连接。具体地,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的所述第二风口22与所述连接头30活动密封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头30活动时还能保证清洁组件的清洁风道密封,不影响其清洁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述连接头30包括轴线平行于所述滚刷腔10的中心轴线的第一连接段31及沿远离所述清洁组件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段32。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上形成有弯向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折弯管23。所述折弯管23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管口即所述第二风口22。所述第二风口22与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进风口为旋转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滚刷腔10的中心轴线,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清洁组件的清洁方向,且所述可拆卸风管20偏离滚刷腔10的中心轴线设置,采用该结构的所述连接头30在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连接后,并会不影响其自身的转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清洁组件的清洁方向可理解为清洁组件在清洁时的移动方向。日常使用的清洁设备,如吸尘器或清洗机,在清洁时清洁设备的清洁组件(即地刷)的移动为前后移动。对于具有滚刷11的清洁组件来说,清洁组件的清洁方向与滚刷11的轴线垂直。
所述第二风口22与所述连接头30之间通过设置旋转密封圈的方式实现旋转密封连接。其中,旋转密封圈可选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实现,等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及的所述旋转密封连接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实现,具体实现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段32具有中心轴线。所述中垂面过所述第二连接段32的中心轴线。在实际使用时,用户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32驱动所述清洁组件移动的,所述第二连接段32对应于所述滚刷腔10的中心位置,滚刷11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段32对称,用户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32驱动所述清洁组件时不会发生偏移,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包括管轴线位于所述中垂面一侧的直管段24。所述直管段24的第一端具有所述第一风口21。所述直管段24的第二端形成有所述折弯管23。
更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所述滚刷腔10内的灰尘等垃圾顺畅的通过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所述直管段24的管轴线平行于所述中垂面。具体地,所述直管段24的管轴线平行于被清洁面,也就是说,所述直管段24相对于被清洁面没有倾斜,输送灰尘等垃圾时不会对灰尘形成阻碍,使得灰尘通过清洁通道更加顺畅。
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所述直管段24的管轴线、所述折弯管23的管中心线及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具体地,所述直管段24的管轴线、所述折弯管23的管中心线及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中心轴线所在的这个平面平行于被清洁面。这样,清洁风道的进口及出口位于一个水平面上,灰尘等垃圾经过清洁风道时更加顺畅。继续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滚刷腔10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的一种可实现的连接方式为:所述滚刷腔10的腔壁上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风口21处设有自风口外边沿向外扩的吸嘴结构25;所述吸嘴结构25设置在所述通孔处,以连通所述滚刷腔10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其中,进入所述滚刷腔10的灰尘等颗粒物可沿外扩的所述吸嘴结构25进入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再经由所述连接头30等进入清洁设备的集尘组件。
另外,为保证清洁组件的清洁效果,所述吸嘴结构25与所述通孔之间设有密封装置26。所述密封装置26包括但不限于密封橡胶圈,硅胶条等。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吸嘴结构25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漏斗状结构的大端端部设有与所述通孔密封贴合的平面。本实施例中增加该平面有助于提高密封效果。
为防止可拆卸风道管20积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具有光滑内管壁。光滑内管壁可使得碎屑、灰尘等颗粒物能够快速通过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且与内管壁接触后也不会滞留在其上面,有效防止在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的内管壁上积尘。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为硬质材料制成,使用寿命长,方便拆卸,且较软管更易清洁。
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图3,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底座40及扣合在所述底座40上的上盖41;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固定在所述底座40上。通过所述底座40将所述清洁组件的各个部件形成一个整体。具体地,所述底座40上设置有多个限位腔,每个限位腔设置有相应的部件。例如,所述底座40上设置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固定设置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为容置与所述滚刷腔10内的所述滚刷11提供动力。所述上盖41扣合在所述底座40上,避免所述清洁组件的各个部件暴露在外,影响所述清洁组件的美观。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可应用于各类清洁设备中。例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可应用在一种清洁设备上,参见图4,所述清洁设备包括主机以及与所述主机连接的清洁组件。
其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清洁组件60包括滚刷腔10、可拆卸风道管20及连接头30;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具有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所述第一风口21与所述滚刷腔10连通;所述第二风口22与所述连接头30活动密封连接。所述滚刷腔10具有中垂面,所述中垂面与所述滚刷腔10的中心轴线垂直且经过所述中心轴线的中点。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位于所述中垂面的一侧。可拆卸风道管20构成清洁风道,可将可拆卸风道管20单独取出后进行清理,有效解决清洁风道堵塞的问题。另外,所述可拆卸风管20偏离滚刷腔10的中心轴线设置,以方便所述可拆卸风管20与所述连接头30的活动密封连接,在所述连接头30活动时还能保证清洁组件的清洁风道密封,不影响其清洁能力。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机50包括:主机壳体51,所述主机壳体51上设有手持部52,所述主机壳体51内设有尘杯(图中未示出),所述尘杯与所述连接头30连接。所述手持部52上设置有控制按键53,所述控制按键53与所述电机12电连接,可控制所述电机12启停。主机壳体51内设置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可为电池或者电源连接线,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清洁组件60中所述电机12连接。在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所述控制按键53控制所述电机12的启停,以控制所述滚刷11的启停。所述清洁组件60对清洁面进行清洁后,清洁的碎屑或灰尘等颗粒物通过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及所述连接头30被吸入至所述主机壳体51内的尘杯中。
为方便调节所述清洁设备的长度,在一些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52与所述主机壳体51之间设置有伸缩管54,所述伸缩管54是可伸缩能够调节长度的,通过调节所述伸缩管54的长度,以调节所述清洁设备的使用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清洁组件60的具体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60可应用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清洁设备上,上述各部件具体实现的原理的相应内容可相互参考,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所述可拆卸风道管构成清洁风道,当清洁风道堵塞时,可将其取出后进行清理,有效解决清洁风道堵塞的问题;
2、所述可拆卸风管偏离滚刷腔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可拆卸风道管的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连接头旋转密封连接,使得所述连接头可绕所述可拆卸风道管自由转动;
3、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光滑内管壁,且为硬质材料制成,不易产生积尘,灰尘等可快速通过,不易造成堵塞;
4、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偏离所述连接头的轴线设置,可防止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与所述连接头的连接端面处积灰。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以帮助理解。
用户在家中或工作场所(如办公室、商场或超市等)开启清洁设备进行地面清洁。在进行清洁时,发现清洁设备的吸力减小了,清洁效果不是很好,分析可能是清洁风道发生堵塞。此时,用户可以打开上盖,并将可拆卸清洁风道管单独拆下进行清理。可拆卸风道管清理完毕后,重新安装如清洁组件内,并盖好上盖后,即可重新启动清洁设备使其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刷腔、可拆卸风道管及连接头;其中,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
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滚刷腔连通;
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连接头活动密封连接;
所述滚刷腔具有中垂面,所述中垂面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垂直且经过所述中心轴线的中点;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位于所述中垂面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轴线平行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的第一连接段及沿远离所述清洁组件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段;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上形成有弯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折弯管;
所述折弯管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管口即所述第二风口;
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进风口旋转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具有中心轴线;
所述中垂面过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中心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包括管轴线位于所述中垂面一侧的直管段;
所述直管段的第一端具有所述第一风口;
所述直管段的第二端形成有所述折弯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的管轴线平行于所述中垂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的管轴线、所述折弯管的管中心线及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腔的腔壁上设有通孔;
所述第一风口处设有自风口外边沿向外扩的吸嘴结构;
所述吸嘴结构设置在所述通孔处,以连通所述滚刷腔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
所述吸嘴结构与所述通孔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光滑内管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为硬质材料制成。
10.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及与所述主机连接的清洁组件;其中,
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滚刷腔、可拆卸风道管及连接头;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滚刷腔连通;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连接头活动密封连接;
所述滚刷腔具有中垂面,所述中垂面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垂直且经过所述中心轴线的中点;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位于所述中垂面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轴线平行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的第一连接段及沿远离所述清洁组件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段;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上形成有弯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折弯管;
所述折弯管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管口即所述第二风口;
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进风口旋转密封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05723.8U CN209172192U (zh) | 2018-07-12 | 2018-07-12 |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05723.8U CN209172192U (zh) | 2018-07-12 | 2018-07-12 |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72192U true CN209172192U (zh) | 2019-07-30 |
Family
ID=6735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05723.8U Active CN209172192U (zh) | 2018-07-12 | 2018-07-12 |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7219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10924A (zh) * | 2018-07-12 | 2020-01-21 |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
-
2018
- 2018-07-12 CN CN201821105723.8U patent/CN20917219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10924A (zh) * | 2018-07-12 | 2020-01-21 |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256885B2 (en) | Cleaning apparatus | |
CN108903798B (zh) | 吸尘地刷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 |
CN108888177B (zh) | 滚刷组件及具有其的清洁装置 | |
WO2022166030A1 (zh) | 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 |
CN107708514A (zh) | 洗地机清洁装置及洗地机 | |
CN215016876U (zh) | 一种自清洁扫拖一体装置及自清洁扫拖一体机器人 | |
JP2020529897A (ja) | ロボット掃除機 | |
CN107550393B (zh) | 吸尘器的地刷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
CN207949740U (zh) | 一种可用于清扫阴角积尘的吸尘器 | |
CN209172192U (zh) |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 |
CN211460025U (zh) | 吸尘刷及吸尘器 | |
CN110710924A (zh) |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 |
US20230284856A1 (en) | Handheld Cleaning Device | |
JP2012205799A (ja) | 吸込口体及びこれを有する電気掃除機 | |
CN114468884A (zh) | 具有风道的清洁装置及具有其的洗地机 | |
CN221129772U (zh) | 滚刷组件、滚刷壳及清洁设备 | |
CN216317414U (zh) | 清洁机器人 | |
CN113384199B (zh) | 地刷及清洁设备 | |
CN217161975U (zh) | 清洁机构和清洁设备 | |
CN216147967U (zh) | 一种洗吸一体地面清洁机 | |
CN219206749U (zh) | 清洁头及洗地机 | |
CN219397134U (zh) |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模块及清洁机 | |
CN215534081U (zh) | 一种具有灰尘感应的清洗机 | |
CN222708157U (zh) | 基站及清洁系统 | |
CN219089114U (zh) | 地刷结构及清洁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9 Address after: 215168, No. 108 West Lake Road, Suzhou, Jiangsu, Wuzho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68, No. 108 West Lake Road, Suzhou, Jiangsu, Wuzho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ECOVACS ROBOTICS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