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7071U - 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47071U CN209147071U CN201821798774.3U CN201821798774U CN209147071U CN 209147071 U CN209147071 U CN 209147071U CN 201821798774 U CN201821798774 U CN 201821798774U CN 209147071 U CN209147071 U CN 2091470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ve
- stone
- standing
- metal plate
- against f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涉及民用炉技术领域的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其特征是:包含炉体、炉膛、炉盘、灰斗和炉盘平台;所述炉膛为两端敞口的筒状结构,其底端敞口设有篦板结构的炉盘,所述炉盘平台为通过多根支柱连接顶部圆环结构和底部篦板的锥形结构,所述炉盘与炉盘平台顶部圆环结构对应吻合;所述炉膛外套设有两端敞口的分流罩,所述分流罩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分流盖,且分流罩的顶部面高于炉膛的顶部面;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传统炉具燃烧不充分,浪费资源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
背景技术
公知的,炉具是指用以烹饪或取暖的供热设备,分固定式和可移动式两类,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各种不同的炉具都出现在市场上,无烟炉也属于炉具当中的一种;大多数传统炉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进气口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出现回烟的现象,致使使用环境恶劣,危害健康;此外,传统炉具将未燃烧的燃料直接压在正在燃烧的燃料上,使燃料的燃烧及热量输出受限,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环境,传统的炉具炉膛与排气口直接连通,未充分燃烧的烟气以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通过排气口直接排出,热能的利用率低,浪费燃料的情况严重,随着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人们对节能无烟炉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大,特别是偏远寒冷地区的人们需求一种节能无烟炉来改善他们湿冷的生活环境;此外,传统的家用炉产品几乎没有直接从下部点火引燃的,大多是从炉上口向炉膛内放入已经点燃的引火源,然后再放上燃料进行引燃,若引火失败则需将炉膛内清理干净后才能再次重复引火操作,其操作相对麻烦;另外,还有一种地灶的引火方式,其是直接将点燃的引柴从下部炉灰口放入炉膛内,然后继续从炉灰口向炉膛内放入相应的燃料进行燃烧,但由于地灶的操作环境恶劣,而且烟尘较大,因此地灶这种燃烧方式不适于用在传统的室内民用炉具中;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431936U)公开了一种设置二次燃烧室的火炉,与传统火炉相比,该专利在炉瓦的上方设置了一个二次燃烧室,并在炉瓦四周设置了数个二次进风管,在炉瓦内的燃料一次燃烧后,上行的烟气会在二次燃烧室内停留与二次进风管输送的氧气混合再次将烟气中的可燃物质充分燃烧,虽然一定程度上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但该专利炉瓦内腔以及二次燃烧室与排气口直接连通,未及时充分燃烧的烟气以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通过排气口直接排出,热能的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包含炉体、炉膛、炉盘、灰斗和炉盘平台;所述炉膛为两端敞口的筒状结构,其底端敞口设有篦板结构的炉盘,所述炉盘平台为通过多根支柱连接顶部圆环结构和底部篦板的锥形结构,所述炉盘与炉盘平台顶部圆环结构对应吻合;所述炉膛外套设有两端敞口的分流罩,所述分流罩的顶部面覆盖有分流盖,且分流罩的顶部面高于炉膛的顶部面,所述分流罩对应放置于炉盘平台支柱的中部外侧,炉膛外壁与分流罩内壁之间的空腔为折返烟道,所述分流罩外套设有炉体,且分流罩的顶部面低于炉体的顶部面,所述炉体顶部面设有开口,且开口处活动设置有炉盖,炉体底部设有用于抽拉放置灰斗的空腔,炉体内部对应灰斗上方设有用于放置炉盘平台的环形托台,炉体外壁对应环形托台的上方设有进气口Ⅰ,炉体外壁顶部设有排气口,中部设有进气口Ⅱ;炉体内壁与分流罩外壁之间的空腔为二次燃烧腔。
优选的,所述炉体内壁对应位于进气口Ⅱ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层耐火材料和下层耐火材料,上层耐火材料和下层耐火材料之间对应进气口Ⅱ设有进气环带,进气环带对应进气口Ⅱ设有贯通的进气道。
优选的,所述炉盘为通过多根支柱连接顶部圆环结构和底部篦板的倒锥形结构,且炉盘顶部圆环结构与炉盘平台顶部圆环结构对应吻合,炉盘底部篦板与炉盘平台底部篦板之间留有空间。
优选的,所述炉盘为平面篦板结构。
优选的,所述炉体内底部面设有耐火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炉膛和炉盘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Ⅰ设有可调节口部开度的调控结构。
优选的,所述灰斗抽拉面板设有具备调节开度功能的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Ⅱ设有可调节口部开度的调节结构。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底部面设有支脚。
优选的,所述炉膛材料为耐火材料外部密封包裹金属层。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生产成本较低,排气口排废气时能够产生一定的抽力,在抽力作用下使二次燃烧腔内产生负压,炉膛内未燃烧完全的烟气沿折返烟道从分流罩底部敞口处进入二次燃烧腔,当未完全燃烧的烟气遇到由进气口Ⅱ进入的新鲜空气后能够二次燃烧,从而达到完全燃烧的目的,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同时由于未完全燃烧的烟气需沿折返烟道从分流罩底部敞口处进入二次燃烧腔,延长了燃烧路径,使未完全燃烧的烟气有充足的时间二次燃烧,未完全燃烧的烟气经过二次充分燃烧有效地减少了有害气体和废弃物质的排出,实现了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下点火的方式引火,有效避免了上点火方式引火失败后需清空炉膛的繁琐操作步骤,同时能够通过折返烟道及二次燃烧腔使未完全燃烧的烟气二次充分燃烧,有效避免了传统地灶的操作环境恶劣,烟尘较大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炉盘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炉盘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灰斗;2、进气口Ⅰ;3、炉体;4、进气口Ⅱ;5、炉盖;6、排气口;7、支脚;8、下层耐火材料;9、上层耐火材料;10、分流罩;11、炉膛;12、分流盖;13、炉盘;14、进气环带;15、炉盘平台;16、耐火材料层;17二次燃烧腔;18、折返烟道;19、环形托台。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5,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包含炉体3、炉膛11、炉盘13、灰斗1和炉盘平台15;所述炉膛11为两端敞口的筒状结构,其底端敞口设有篦板结构的炉盘13,炉盘13用于放置固体燃料,所述炉盘平台15为通过多根支柱连接顶部圆环结构和底部篦板连的锥形结构,所述炉盘13与盘平台15的顶部圆环结构对应吻合;根据需要,所述炉盘13为通过多根支柱连接顶部圆环结构和底部篦板的倒锥结构,炉盘13对应插入炉盘平台15内,且炉盘13底部篦板与炉盘平台15底部篦板之间留有空间,当炉盘13处按倒锥结构填满固体燃料时,能使更多的固体燃料被引燃,释放更多的热能,同时,所述炉膛11和炉盘13能够为一体结构;所述炉膛11外套设有两端敞口的分流罩10,所述分流罩10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分流盖12,且分流罩10的顶部面高于炉膛11的顶部面;所述分流罩10对应放置于炉盘平台15支柱的中部外侧,炉膛11外壁与分流罩10内壁之间的空腔为折返烟道18,炉膛11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以及未完全燃烧的烟气须经过折返烟道18才能被排出,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燃烧路径,使未完全燃烧的烟气沿折返烟道18流动的过程中逐渐集聚到一定的浓度;
所述分流罩10外套设有炉体3,且分流罩10的顶部面低于炉体3的顶部面,所述炉体3顶部面设有开口,且开口处活动设置有炉盖5,炉体3底部设有用于抽拉放置灰斗1的空腔,炉体3内部对应灰斗1上方设有对应放置炉盘平台15的环形托台19,炉体3外壁对应环形托台19的上方设有进气口Ⅰ2,炉体3外壁上部设有排气口6,炉体3外壁中部设有进气口Ⅱ4,根据需要,所述进气口Ⅰ2设有可调节其口部开度的调控结构,所述灰斗1抽拉面板设有具备调节开度功能的通风口,所述进气口Ⅱ4设有可调节口部开度的调节结构,能够方便的调控炉膛11内火力的大小;所述炉体3内壁与分流罩10外壁之间的空腔为二次燃烧腔17;根据需要,所述炉体3底部面设有支脚7,有效提高了炉体3的稳定性,所述炉体3内底部面覆盖有耐火材料层16,炉体3内壁对应位于进气口Ⅱ4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层耐火材料9和下层耐火材料8,上层耐火材料9和下层耐火材料8之间对应进气口Ⅱ4设有进气环带14,进气环带14对应进气口Ⅱ4设有与二次燃烧腔17连通的进气道,或者所述炉膛11的材料为耐火材料外部密封包裹金属层,能够以此替代炉体3内壁的上层耐火材料9和下层耐火材料8,从而达到防止因炉体3外壁过热而发生伤人事故;同时,炉膛11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以及未燃烧完全的烟气沿折返烟道18从分流罩10底部敞口处进入二次燃烧腔17,当未完全燃烧的烟气遇到由进气口Ⅱ4进入的新鲜空气后,未燃烧完全烟气的温度、浓度和含氧量匹配时开始二次燃烧。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使用时打开炉盖5和分流盖12,向炉盘13处放置固体燃料,然后将炉盖5和分流盖12恢复原位,通过进气口Ⅰ2向炉盘13下方放入相应的引柴将固体燃料引燃,新鲜空气能够通过进气口Ⅰ2进入炉体3内,当需要更多新鲜空气时能够打开灰斗1抽拉面板侧的通风口,或者抽离灰斗1,使更多的新鲜空气从炉体3底部的开口进入炉体3内,同时,炉盘13底部篦板与炉盘平台15底部篦板之间留有空间,使得固体燃料和引柴之间有足够的燃烧空间,使得固体燃料能够被快速引燃,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沿折返烟道18进入二次燃烧腔17后进行二次燃烧,然后再通过排气口6排出,排气口6排废气时能够产生一定的抽力,在抽力作用下使二次燃烧腔17内产生负压,炉膛11内未燃烧完全的烟气沿折返烟道18从分流罩10底部敞口处进入二次燃烧腔17,延长了燃烧路径长,使未完全燃烧的烟气沿折返烟道18流动的过程中逐渐集聚到一定的浓度,当未完全燃烧的烟气遇到由进气口Ⅱ4进入的新鲜空气后,未燃烧完全的烟气能够二次燃烧,从而达到使固体燃料完全燃烧的目的,有效地减少了有害气体和废弃物质的排出,实现了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下点火的方式引火,有效避免了上点火方式引火失败后需清空炉膛11的繁琐操作步骤,同时能够通过折返烟18道及二次燃烧腔17使未完全燃烧的烟气二次充分燃烧,有效避免了传统地灶的操作环境恶劣,烟尘较大的弊端;在添加固体燃料前要先关闭进气口Ⅰ2和灰斗1抽拉面板的通风口,以减少未完全烟气的外泄。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其特征是:包含炉体(3)、炉膛(11)、灰斗(1)、炉盘(13)和炉盘平台(15);所述炉膛(11)为两端敞口的筒状结构,其底端敞口设有篦板结构的炉盘(13),所述炉盘平台(15)为通过多根支柱连接顶部圆环结构和底部篦板的锥形结构,所述炉盘(13)与炉盘平台(15)顶部圆环结构对应吻合;所述炉膛(11)外套设有两端敞口的分流罩(10),所述分流罩(10)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分流盖(12),且分流罩(10)的顶部面高于炉膛(11)的顶部面,所述分流罩(10)对应放置于炉盘平台(15)支柱的中部外侧,炉膛(11)外壁与分流罩(10)内壁之间的空腔为折返烟道(18),所述分流罩(10)外套设有炉体(3),且分流罩(10)的顶部面低于炉体(3)的顶部面,所述炉体(3)顶部面设有开口,且开口处活动设置有炉盖(5),炉体(3)底部设有用于抽拉放置灰斗(1)的空腔,炉体(3)内部对应灰斗(1)上方设有用于放置炉盘平台(15)的环形托台(19),炉体(3)外壁对应环形托台(19)的上方设有进气口Ⅰ(2),炉体(3)外壁顶部设有排气口(6),中部设有进气口Ⅱ(4);炉体(3)内壁与分流罩(10)外壁之间的空腔为二次燃烧腔(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3)内壁对应位于进气口Ⅱ(4)的上方和下方的位置分别设有上层耐火材料(9)和下层耐火材料(8),上层耐火材料(9)和下层耐火材料(8)之间对应进气口Ⅱ(4)设有进气环带(14),进气环带(14)对应进气口Ⅱ(4)设有贯通的进气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其特征是:所述炉盘(13)为通过多根支柱连接顶部圆环结构和底部篦板的倒锥形结构,且炉盘(13)顶部圆环结构与炉盘平台(15)顶部圆环结构对应吻合,炉盘(13)底部篦板与炉盘平台(15)底部篦板之间留有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3)内底部面设有耐火材料层(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其特征是:所述炉膛(11)和炉盘(13)为一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Ⅰ(2)设有可调节口部开度的调控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其特征是:所述灰斗(1)抽拉面板设有具备调节开度功能的通风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Ⅱ(4)设有可调节口部开度的调节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3)的底部面设有支脚(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其特征是:所述炉膛(11)材料为耐火材料外部密封包裹金属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98774.3U CN209147071U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98774.3U CN209147071U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47071U true CN209147071U (zh) | 2019-07-23 |
Family
ID=67272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9877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47071U (zh) | 2018-10-30 | 2018-10-30 | 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47071U (zh) |
-
2018
- 2018-10-30 CN CN201821798774.3U patent/CN20914707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29880U (zh) | 一种带点火装置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 | |
CN203642240U (zh) | 一种一室双燃环保节能炊事采暖炉的腔体 | |
CN207539937U (zh) | 一种组合式多氧调节低烟柴火灶 | |
CN201621734U (zh) | 内循环地烟式节能烤火炉 | |
CN209147071U (zh) | 一种下点火双燃烧节能无烟炉 | |
CN207815715U (zh) | 一种节能减排的微型锅炉 | |
CN102748777A (zh) | 一种双锥形旋风式高效生物质炉具 | |
CN208170388U (zh) | 通用型双重净化无焰节能燃烧器 | |
CN201443859U (zh) | 双炉排分层相互助燃式民用采暖炉 | |
CN104566492A (zh) | 兼具采暖、烧水、烧饭功能的柴炉 | |
CN202692139U (zh) | 带有连杆型风门调节装置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 | |
CN201561455U (zh) | 多功能无烟毒灶 | |
CN201827914U (zh) | 节能减排灶炕 | |
CN106568082A (zh) | 一种采暖炉紊流配风燃烧器 | |
CN201310924Y (zh) | 制气复合燃烧立式炉 | |
CN207962723U (zh) | 一种多功能生物质炉 | |
CN201269549Y (zh) | 民用柴煤气化炊暖两用炉 | |
CN207584821U (zh) | 一种民用生物质气化火炉 | |
CN206018729U (zh) | 一种鼓风式偏心炉灶 | |
CN200940856Y (zh) | 双向鼓风有机燃料二次燃烧节能炉 | |
CN205102184U (zh) | 一种节能煲仔炉 | |
CN203421731U (zh) |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机 | |
CN101813326B (zh) | 可调式节能柴炉 | |
CN203454213U (zh) | 自然供风生物质半气化炉 | |
CN216591808U (zh) | 商用柴气两用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0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