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7240U - 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37240U CN209137240U CN201820870179.XU CN201820870179U CN209137240U CN 209137240 U CN209137240 U CN 209137240U CN 201820870179 U CN201820870179 U CN 201820870179U CN 209137240 U CN209137240 U CN 2091372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bottom plate
- human body
- connecting rod
- medical rehabili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主要包括支撑构件、传动构件、电源;支撑构件包括底板、支撑柱、架梁、连接杆、夹持板,支撑柱包括套管和内杆,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台;传动构件包括曲杆、踏板;套管设置在底板上,内杆设置在套管上,内杆与套管连接处设置有调节构件,架梁设置在内杆上,架梁上设置有臂托,连连接杆与两侧的内杆连接,夹持板设置在连接杆上;曲杆设置在安装台上,安装台内部设置有电机,踏板设置在曲杆上,电机为曲杆提供动力,电源为电机提供电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不需要陪护人员长时间搀扶使用者,大大降低了陪护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年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这些疾病和损伤会造成患者的平衡功能、下肢功能障碍,乃至残疾。以目前存活的320~400万脑血管病重残患者为例,平衡功能、下肢功能障碍是主要致残因素。多个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的训练是改善功能障碍的重要方式。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多数都要经过从被动运动训练到主动运动训练的过程,目前进行被动态下肢平衡功能训练的疾病有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也用于有昏迷、植物状态和微弱意识状态的意识障碍的疾病。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很多持续被动训练器(CPM),基本上涵盖的人体全部的关节部位,包括踝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胯关节等。下肢的训练在康复过程中尤为重要,但是目前的CPM机只是一种被动的康复手段,在康复初期能够帮助患者运动,锻炼肌肉群和关节,防止肌肉坏死等,但是随着康复程度的不断好转,CPM机所起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在康复后期,患者需要的是自主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的恢复性训练,也就是说从被动的肢体运动到主动的肢体运动。
以往对病人的下肢功能训练通常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这样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消耗大量的体能,也有些医院采用传统的单腿功能训练器(CPM机)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法每次只能一条腿单独训练,不能模拟人体的自然生理运动状态进行训练,训练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模拟人体的自然生理运动状态的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主要包括支撑构件、传动构件、电源;支撑构件包括底板、支撑柱、架梁、连接杆、夹持板,支撑柱包括套管和内杆;传动构件包括曲杆、踏板;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台,套管有4个,4个套管分别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四角位置,内杆有4个,4个内杆分别活动套设在4个套管上,4个内杆与4个套管连接处均设置有调节构件,架梁设置在内杆上,架梁上设置有臂托,架梁后端设置有调节旋钮和电源控制按钮,架梁前端设置有开口;连接杆有两个,左侧的两个内杆之间通过的一个连接杆连接,右侧的两个内杆之间通过的另一个连接杆连接,连接杆能够沿着内杆上下滑动,连接杆与内杆连接处设置有紧固销,夹持板有两个,两个夹持板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杆上,夹持板与连接杆连接处设置有伸缩调节杆,通过伸缩调节杆的伸缩运动使得夹持板能够相对于连接杆进行左右活动;曲杆从左向右水平贯穿设置在安装台上,踏板有两个,两个踏板分别设置在曲杆的两端,通过曲杆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踏板围绕曲杆做圆周运动,且同时踏板一直保持水平,安装台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能够带动曲杆围绕其轴心进行转动,调节旋钮与电机连接,电源为电机提供电源,电源控制按钮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调节构件包括外壳、卡爪、调节按钮,卡爪活动设置在外壳内部,调节按钮贯穿外壳,内杆上设置有卡槽,卡爪为倒L形,卡爪的横段一端与内杆上的卡槽接触,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卡爪的竖段与调节按钮连接,通过调节按钮带动卡爪在卡槽上的上下移动实现内杆在套管内的上下移动,当需要对内杆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要按下调节按钮,向上或者向下抽动内杆即可,方便快捷,减轻了陪护人员的工作量。
进一步地,夹持板包括主夹板和弧形侧夹板,弧形侧夹板有两个,两个弧形侧夹板分别活动设置在主夹板的前、后端,主夹板、弧形侧夹板都通过伸缩调节杆与连接杆活动连接,弧形侧夹板和主夹板配合使用,使得夹持使用者腰部更加稳定,设置伸缩调节杆,便于调节夹持板的夹紧程度;同时,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使得装置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
进一步地,伸缩调节杆包括顶杆和套筒,套筒上端设置有转帽,转帽上设置有凸台,套筒上设置有凹槽,转帽与套筒通过凸台、凹槽连接,顶杆活动设置在套筒上,顶杆与转帽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转帽,调节顶杆的长度,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臂托和主夹板表面均设置有衬垫,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安装台与底板连接处设置有减震装置,减小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减小噪音,同时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踏板上设置有固定绑带,通过固定绑带将使用者的足部与踏板进行固定,防止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足部滑落,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由陪护人员将使用者搀扶至装置上,将两个臂托分别置于使用者的腋下;通过调节构件调节装置的高度,然后调整连接杆的高度,并用紧固销将连接杆与内杆进行固定;调整伸缩调节杆的长度,使得主夹板与弧形侧夹板紧贴使用者腰部;使用者双脚分别站立在两个踏板上,陪护人员通过固定绑带将使用者双脚与踏板进行固定;按下电源控制按钮,电机带动曲杆转动,使用者开始训练,通过电机转速调节旋钮可以调节电机的的转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套管与内杆连接处设置调节构件,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对内杆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装置能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夹板的设置,使得使用该装置时,对使用者的腰部起到保护、支撑作用,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避免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夹板与连接杆连接处设置伸缩调节杆,便于调节夹板与使用者腰部的松紧度,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进行调节,方便快捷;设置电机转速调节旋钮,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电机的转速,避免电机转速过高或过低,影响训练效果;不需要医护人员陪护,患者便可以自行训练,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量;装置能模拟人体的自然生理运动状态进行训练,每次可以同时训练两条腿,训练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使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和内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和夹持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使用新型的伸缩调节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构件、11-底板、110-安装台、12-支撑柱、120-套管、121-内杆、1210-卡槽、13-架梁、131-臂托、14-连接杆、15-夹持板、151-主夹板、152-弧形侧夹板、16-调节构件、161-外壳、162-卡爪、163-调节按钮、2-传动构件、21-曲杆、22-踏板、3-电源、4-伸缩调节杆、41-顶杆、42-套筒、43-转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主要包括支撑构件1、传动构件2、电源3;支撑构件1包括底板11、支撑柱12、架梁13、连接杆14、夹持板15,支撑柱12包括套管120和内杆121;底板11上设置有安装台110,安装台110与底板11连接处设置有减震装置,减小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减小噪音,同时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套管120有4个,4个套管120分别设置在底板11上表面的四角位置,内杆121有4个,4个内杆121分别活动套设在4个套管120上,4个内杆121与4个套管120连接处均设置有调节构件16;如图2所示,调节构件16包括外壳161、卡爪162、调节按钮163,卡爪162活动设置在外壳161内部,调节按钮163贯穿外壳161,内杆121上设置有卡槽1210,卡爪162为倒L形,卡爪162的横段一端与内杆121上的卡槽1210接触,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外壳161内壁固定连接,卡爪162的竖段与调节按钮163连接,通过调节按钮163带动卡爪162在卡槽1210上的上下移动实现内杆121在套管120内的上下移动,当需要对内杆121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要按下调节按钮163,向上或者向下抽动内杆121即可,方便快捷,减轻了陪护人员的工作量;架梁13设置在内杆121上,架梁13上设置有臂托131,架梁13后端设置有调节旋钮和电源控制按钮,架梁13前端设置有开口;连接杆14有两个,左侧的两个内杆121之间通过的一个连接杆14连接,右侧的两个内杆121之间通过的另一个连接杆14连接,连接杆14能够沿着内杆121上下滑动,连接杆14与内杆121连接处设置有紧固销,夹持板15有两个,两个夹持板15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杆14上,夹持板15与连接杆14连接处设置有伸缩调节杆4,通过伸缩调节杆4的伸缩运动使得夹持板15能够相对于连接杆14进行左右活动;如图4所示,伸缩调节杆4包括顶杆41和套筒42,套筒42上端设置有转帽43,转帽43上设置有凸台,套筒42上设置有凹槽,转帽43与套筒42通过凸台、凹槽连接,顶杆41活动设置在套筒42上,顶杆41与转帽4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转帽43,调节顶杆41的长度,方便快捷;如图3所示,夹持板15包括主夹板151和弧形侧夹板152,弧形侧夹板152有两个,两个弧形侧夹板152分别活动设置在主夹板151的前、后端,主夹板151、弧形侧夹板152都通过伸缩调节杆4与连接杆14活动连接,弧形侧夹板152和主夹板151配合使用,使得夹持使用者腰部更加稳定,设置伸缩调节杆4,便于调节夹持板15的夹紧程度;同时,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使得装置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臂托131和主夹板151表面均设置有衬垫,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如图1所示,传动构件2包括曲杆21、踏板22;曲杆21从左向右水平贯穿设置在安装台110上,踏板22有两个,两个踏板22分别设置在曲杆21的两端,通过曲杆21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踏板22围绕曲杆21做圆周运动,且同时踏板22一直保持水平,踏板22上设置有固定绑带,通过固定绑带将使用者的足部与踏板22进行固定,防止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足部滑落,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安装台110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能够带动曲杆21围绕其轴心进行转动,调节旋钮与电机连接,电源3为电机23提供电源,电源控制按钮与电源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由陪护人员将使用者搀扶至装置上,将两个臂托131分贝置于使用者的腋下;通过调节构件16调节装置的高度,然后调整连接杆14的高度,并用紧固销将连接杆14与内杆121进行固定;调整伸缩调节杆4的长度,使得主夹板151与弧形侧夹板152紧贴使用者腰部;使用者双脚分别站立在两个踏板22上,陪护人员通过固定绑带将使用者双脚与踏板22进行固定;按下电源控制按钮,电机带动曲杆21转动,使用者开始训练,通过电机转速调节旋钮可以调节电机的的转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支撑构件(1)、传动构件(2)、电源(3);所述支撑构件(1)包括底板(11)、支撑柱(12)、架梁(13)、连接杆(14)、夹持板(15),所述支撑柱(12)包括套管(120)和内杆(121);所述传动构件(2)包括曲杆(21)、踏板(22);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安装台(110),所述套管(120)有4个,4个套管(120)分别设置在底板(11)上表面的四角位置,所述内杆(121)有4个,4个内杆(121)分别活动套设在4个套管(120)上,4个内杆(121)与4个套管(120)连接处均设置有调节构件(16),所述架梁(13)设置在内杆(121)上,架梁(13)上设置有臂托(131),架梁(13)后端设置有调节旋钮和电源控制按钮,架梁(13)前端设置有开口;所述连接杆(14)有两个,左侧的两个内杆(121)之间和右侧的两个内杆(121)之间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14)连接,连接杆(14)能够沿着内杆(121)上下滑动,连接杆(14)与内杆(121)连接处设置有紧固销,所述夹持板(15)有两个,两个夹持板(15)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杆(14)上,夹持板(15)与连接杆(14)连接处设置有伸缩调节杆(4),通过伸缩调节杆(4)的伸缩运动使得夹持板(15)能够相对于连接杆(14)进行左右活动;所述曲杆(21)从左向右水平贯穿设置在所述安装台(110)上,所述踏板(22)有两个,两个踏板(22)分别设置在曲杆(21)的两端,通过曲杆(21)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带动踏板(22)围绕曲杆(21)做圆周运动,且同时踏板(22)一直保持水平,安装台(110)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曲杆(21)围绕其轴心进行转动,所述调节旋钮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源(3)为电机(23)提供电源,所述电源控制按钮与电源(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构件(16)包括外壳(161)、卡爪(162)、调节按钮(163),所述卡爪(162)活动设置在外壳(161)内部,所述调节按钮(163)贯穿外壳(161),内杆(121)上设置有卡槽(1210),卡爪(162)为倒L形,卡爪(162)的横段一端与内杆(121)上的卡槽(1210)接触,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外壳(161)内壁固定连接,卡爪(162)的竖段与调节按钮(163)连接,通过所述调节按钮(163)带动卡爪(162)在卡槽(1210)上的上下移动实现内杆(121)在套管(120)内的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15)包括主夹板(151)和弧形侧夹板(152),所述弧形侧夹板(152)有两个,两个弧形侧夹板(152)分别活动设置在主夹板(151)的前、后端,主夹板(151)、弧形侧夹板(152)都通过伸缩调节杆(4)与连接杆(14)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杆(4)包括顶杆(41)和套筒(42),所述套筒(42)上端设置有转帽(43),所述转帽(43)上设置有凸台,套筒(42)上设置有凹槽,转帽(43)与套筒(42)通过所述凸台、凹槽连接,所述顶杆(41)活动设置在套筒(42)上,顶杆(41)与转帽(4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托(131)和主夹板(151)表面均设置有衬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110)与底板(11)连接处设置有减震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2)上设置有固定绑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70179.XU CN209137240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70179.XU CN209137240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37240U true CN209137240U (zh) | 2019-07-23 |
Family
ID=67264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7017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37240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3724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76671A (zh) * | 2019-12-31 | 2020-03-13 | 杭州师范大学 | 一种卒中患者康复用行走模拟装置 |
CN111904805A (zh) * | 2020-07-21 | 2020-11-10 | 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 一种中风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2018
- 2018-06-06 CN CN201820870179.XU patent/CN2091372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76671A (zh) * | 2019-12-31 | 2020-03-13 | 杭州师范大学 | 一种卒中患者康复用行走模拟装置 |
CN110876671B (zh) * | 2019-12-31 | 2024-04-26 | 杭州师范大学 | 一种卒中患者康复用行走模拟装置 |
CN111904805A (zh) * | 2020-07-21 | 2020-11-10 | 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 一种中风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22416B2 (en) | Multi-posture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robot | |
CN107468464B (zh) | 下肢多功能锻炼装置 | |
CN203436522U (zh) | 多功能肢体康复器 | |
CN209203951U (zh) | 导向机构、下肢康复外骨骼和外骨骼机器人 | |
CN105167965A (zh) | 一种考虑关节旋转中心联动式助行康复机器人 | |
CN108837406B (zh) | 一种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 | |
CN107307976A (zh) | 一种带万向转动功能的脚踏训练装置 | |
CN114983763A (zh) | 一种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用训练按摩装置 | |
CN109124988A (zh) | 导向机构、下肢康复外骨骼和外骨骼机器人 | |
CN209137240U (zh) | 一种医疗康复用人体行走训练装置 | |
CN212090147U (zh) | 一种多轨迹运动模式的下肢康复训练器械 | |
CN109259986B (zh) | 一种下肢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1388275A (zh) | 一种下肢肌肉康复训练器 | |
CN204364357U (zh) | 一种简易手动踝泵运动训练器 | |
CN208081471U (zh) |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7440886B (zh) | 髋关节拉伸治疗性训练装置 | |
CN208910866U (zh) | 家庭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 | |
CN212235832U (zh) | 一种骨科康复用锻炼装置 | |
CN209847757U (zh) | 一种仿形下肢康复装置 | |
CN110522609A (zh) | 一种轨迹可变的下肢康复训练椅 | |
CN217118843U (zh) | 便携式骨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1485520U (zh) | 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4232609U (zh) | 一种骨科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1485521U (zh) | 踝关节全面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1512550U (zh) | 一种骨科膝关节护理活动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