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3983U - 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03983U CN209103983U CN201822230555.1U CN201822230555U CN209103983U CN 209103983 U CN209103983 U CN 209103983U CN 201822230555 U CN201822230555 U CN 201822230555U CN 209103983 U CN209103983 U CN 2091039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volume
- winding
- transmission
- cartridge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9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7623 Lord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属于薄膜卷绕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前卷绕机构和后卷绕机构、以及翻转机构、第一卷针驱动机构和第二卷针驱动机构,前卷绕机构和后卷绕机构中各设有两组卷针组件,前后两组卷针组件构成第一卷针组和第二卷针组,第一卷针组的卷绕动作由第一卷针驱动机构控制,第二卷针组由第二卷针驱动机构控制。两组卷针的卷绕速度能够单独控制,满足了工艺要求较高的产品卷绕时对速度的控制要求,提高了薄膜电容器卷绕的效率;而且前卷绕机构和后卷绕机构中的前后卷针通过卷针传动轴实现同步动力传动,结构更加紧凑,卷绕动作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由于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因此是一种性能优秀的电容器。它的主要特性如下:无极性,绝缘阻抗很高,频率特性优异(频率响应宽广),而且介质损失很小。基于以上的优点,薄膜电容器被大量使用在模拟电路上。尤其是在信号交连的部分,必须使用频率特性良好,介质损失极低的电容器,方能确保信号在传送时,不致有太大的失真情形发生。
薄膜电容器卷绕机是薄膜电容器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设备,其用来卷绕金属箔带的卷针通常有两个,且两个卷针在进退驱动装置作用下做一进一退相对有序运动,这一动作由薄膜电容器卷绕机中的核心部分--卷针卷绕及翻转装置来实现,在卷针的金属箔带卷绕结束并切断后,利用翻转装置驱动卷针筒整体旋转,通过凸轮结构实现两个卷针的进退动作。现有的卷针卷绕及翻转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见申请人早期的专利申请文件:薄膜电容卷绕机的卷针进退驱动装置(CN200820040702.2)、薄膜电容卷绕机的卷绕翻转传动总成(CN200820041894.9)、卷绕机头连接装置(CN201320517375.6)和薄膜电容卷绕机的半圆孔卷针管机构(CN201320517673.5)。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薄膜电容器卷绕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卷针卷绕及翻转装置,两根卷针的卷绕动作由一组驱动机构驱动同步旋转,两根卷针的卷绕速度相同,不能单独进行卷绕参数的控制,因此在需要对两组薄膜电容器的卷绕参数分别进行控制的场合就无法适用。为此,亟需对现有的薄膜电容器卷绕机的卷绕及翻转装置进行改进,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薄膜电容器卷绕机的两根卷针卷绕速度无法单独控制的不足,提供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前后卷绕机构中的两组卷针分别通过两组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两组卷针的卷绕速度能够单独控制,满足了工艺要求较高的产品卷绕时对速度控制的要求,并且提高了薄膜电容器卷绕的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前卷绕机构和后卷绕机构、以及翻转机构,所述的前卷绕机构包括前机体、前外侧基座、以及转动安装于前机体和前外侧基座之间的前卷绕筒组件,所述的前卷绕筒组件包括第一前卷针组件和第二前卷针组件,所述的前机体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一前卷针组件和第二前卷针组件相配合以使第一前卷针组件和第二前卷针组件随前卷绕筒组件旋转而做进退动作的前凸轮;所述的后卷绕机构包括后机体、后外侧基座、以及转动安装于后机体和后外侧基座之间的后卷绕筒组件,所述的后卷绕筒组件包括第一后卷针组件和第二后卷针组件,所述的后机体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一后卷针组件和第二后卷针组件相配合以使第一后卷针组件和第二后卷针组件随后卷绕筒组件旋转而做进退动作的后凸轮;所述的翻转机构分别与前卷绕筒组件和后卷绕筒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前卷绕筒组件和后卷绕筒组件做翻转运动;所述的第一前卷针组件与第一后卷针组件位置相对并组成第一卷针组,所述的第二前卷针组件与第二后卷针组件位置相对并组成第二卷针组;还包括第一卷针驱动机构和第二卷针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的第一卷针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卷针电机、第一卷针传动机构、第一卷针传动轴和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所述的第一卷针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卷针传动机构与设于后卷绕筒组件中心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与第一后卷针组件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卷针电机的输出轴还通过第一卷针传动机构与穿过前外侧基座的第一卷针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卷针传动轴通过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与设于前卷绕筒组件中心的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与第一前卷针组件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前卷针组件和第一后卷针组件同速旋转;
所述的第二卷针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卷针电机、第二卷针传动机构和第二卷针传动轴,所述的第二卷针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卷针传动机构与第二卷针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卷针传动轴穿过后卷绕筒组件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中心轴孔后延伸至前卷绕筒组件,且第二卷针传动轴分别与第二前卷针组件和第二后卷针组件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翻转电机、翻转传动齿轮组、翻转传动轴、后翻转齿轮和前翻转齿轮,所述的翻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翻转传动齿轮组与翻转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的前翻转齿轮和后翻转齿轮分别安装于翻转传动轴上,所述的前翻转齿轮与前卷绕筒组件上的前卷绕筒翻转齿盘相啮合,所述的后翻转齿轮与后卷绕筒组件上的后卷绕筒翻转齿盘相啮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卷针传动机构和第二卷针传动机构均采用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的第一卷针传动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卷针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卷针主动带轮和分别设于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后部和第一卷针传动轴后部的第一卷针从动带轮,该第一卷针主动带轮和两个第一卷针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的第二卷针传动机构包括设于第二卷针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卷针主动带轮和设于第二卷针传动轴后端的第二卷针从动带轮,该第二卷针主动带轮和第二卷针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也采用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前卷针主动带轮、第一前卷针从动带轮和第一前卷针传动同步带,所述的第一前卷针主动带轮安装于第一卷针传动轴的前端,所述的第一前卷针从动带轮一体成型于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的前端,所述的第一前卷针主动带轮和第一前卷针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一前卷针传动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前卷针传动同步带上还设有张紧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的后端和第二卷针传动轴的后端均设有转速传感器,所述的后卷绕筒组件的后端和翻转传动轴的后端均设有转角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外侧基座上还设有包围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的保护罩。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卷绕筒组件和后卷绕筒组件的结构相同,前卷绕筒组件和后卷绕筒组件的外壳体均包括卷绕筒体、卷绕筒后盖、卷绕筒翻转齿盘和卷绕筒前盖,所述的卷绕筒后盖安装于卷绕筒体的后部,所述的卷绕筒翻转齿盘安装于卷绕筒体的前部,所述的卷绕筒前盖罩设于卷绕筒翻转齿盘的前端面上,所述的前卷绕筒组件和后卷绕筒组件中的卷针组件均安装于上述对应的外壳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前卷针组件和第一后卷针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卷针管、第一卷针套和第一卷针,所述的第一卷针管转动安装于前卷绕筒组件或后卷绕筒组件的外壳体内,所述的第一卷针套安装于第一卷针管的前端,所述的第一卷针管的后端设有用于与前卷绕筒组件内的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或后卷绕筒组件内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齿轮传动的第一卷针齿轮,所述的第一卷针穿设于第一卷针管内,且第一卷针与第一卷针管采用止转结构配合,所述的第一卷针的后端与设于外壳体内的第一卷针滑块连接,所述的第一卷针滑块通过第一卷针滑块上安装的轴承与对应的凸轮相配合,所述的第一卷针滑块的后端还设有第一卷针复位弹簧;
所述的第二前卷针组件和第二后卷针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二卷针管、第二卷针套和第二卷针,所述的第二卷针管转动安装于前卷绕筒组件或后卷绕筒组件的外壳体内,所述的第二卷针套安装于第二卷针管的前端,所述的第二卷针管的中部设有用于与第二卷针传动轴上的第二卷针内传动齿齿轮传动的第二卷针齿轮,所述的第二卷针穿设于第二卷针管内,且第二卷针与第二卷针管采用止转结构配合,所述的第二卷针的后端与设于外壳体内的第二卷针滑块连接,所述的第二卷针滑块通过第二卷针滑块上安装的轴承与对应的凸轮相配合,所述的第二卷针滑块的后端还设有第二卷针复位弹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凸轮和后凸轮的回退凸轮轨迹的相位一致,且前凸轮和后凸轮的复位凸轮轨迹的相位错开一定角度。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前卷绕机构和后卷绕机构上的第一卷针组和第二卷针组分别由第一卷针驱动机构和第二卷针驱动机构进行驱动,第一卷针驱动机构和第二卷针驱动机构能对两组卷针以不同转速进行卷绕驱动,两组卷针的卷绕速度能够单独控制,满足了工艺要求较高的产品卷绕时对速度控制的要求,并且提高了薄膜电容器卷绕的效率;而且前卷绕机构和后卷绕机构中的前后卷针通过卷针传动轴实现同步动力传动,结构更加紧凑,卷绕动作更加稳定可靠;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翻转机构采用翻转传动轴实现前卷绕筒组件和后卷绕筒组件的同步翻转运动,翻转动作稳定,结构紧凑合理;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第一卷针传动机构、第二卷针传动机构和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均采用同步带传动机构,具有稳定的传动比,传动稳定,结构紧凑,运行噪音小,适于高速运行;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的后端和第二卷针传动轴的后端均设有转速传感器,后卷绕筒组件的后端和翻转传动轴的后端均设有转角传感器,能够对卷绕速度和翻转位置进行精确控制,便于根据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卷绕速度和翻转位置,提高薄膜电容器的产品质量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前外侧基座上还设有包围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的保护罩,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前卷绕筒组件和后卷绕筒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一前卷针组件和第一后卷针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二前卷针组件和第二后卷针组件的结构也相同,便于装置的加工制作和装配;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前凸轮和后凸轮的回退凸轮轨迹的相位一致,且前凸轮和后凸轮的复位凸轮轨迹的相位错开一定角度,使前后卷针复位插合时具有一定时间差,便于前后卷针插合时将后续的薄膜夹住,提高了卷针复位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在基板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中的前卷绕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中的前卷绕筒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中的一个角度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中的另一角度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基板;2、后卷绕机构;2-1、后机体;2-2、后凸轮;2-3、后卷绕筒组件;2-3-3、后卷绕筒翻转齿盘;2-3-5、第一后卷针组件;2-3-5d、第一后卷针筒齿轮;2-3-7、第二后卷针组件;2-3-7d、第二后卷针筒齿轮;2-3-9、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10、第一后卷针内传动齿;2-3-11、第二后卷针内传动齿;2-4、后外侧基座;
3、前卷绕机构;3-1、前机体;3-2、前凸轮;3-3、前卷绕筒组件;3-3-1、前卷绕筒体;3-3-2、前卷绕筒后盖;3-3-3、前卷绕筒翻转齿盘;3-3-4、前卷绕筒前盖;3-3-5、第一前卷针组件;3-3-5a、第一前卷针管;3-3-5b、第一前卷针套;3-3-5c、第一前卷针;3-3-5d、第一前卷针管齿轮;3-3-6、第一前卷针滑块;3-3-6a、第一前卷针滑块轴承;3-3-6b、第一前卷针复位弹簧;3-3-7、第二前卷针组件;3-3-7a、第二前卷针管;3-3-7b、第二前卷针套;3-3-7c、第二前卷针;3-3-7d、第二前卷针管齿轮;3-3-8、第二前卷针滑块;3-3-8a、第二前卷针滑块轴承;3-3-8b、第二前卷针复位弹簧;3-3-9、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10、第一前卷针内传动齿;3-3-11、第二前卷针内传动齿;3-4、前外侧基座;
4、第一卷针驱动机构;4-1、第一卷针电机;4-2、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3、第一卷针传动轴;4-4、第一前卷针主动带轮;4-5、第一前卷针从动带轮;4-6、第一前卷针传动同步带;4-7、张紧轮;5、第二卷针驱动机构;5-1、第二卷针电机;5-2、第二卷针传动机构;5-3、第二卷针传动轴;6、翻转机构;6-1、翻转电机;6-2、翻转传动齿轮组;6-3、翻转传动轴;6-4、后翻转齿轮;6-5、前翻转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安装于基板1上,与基板1上的其他机构配合实现薄膜电容器的卷绕制作。其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前卷绕机构3和后卷绕机构2、以及翻转机构6,前卷绕机构3包括前机体3-1、前外侧基座3-4、以及转动安装于前机体3-1和前外侧基座3-4之间的前卷绕筒组件3-3,前卷绕筒组件3-3分别与前机体3-1和前外侧基座3-4采用轴承连接,前卷绕筒组件3-3包括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二前卷针组件3-3-7,前机体3-1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二前卷针组件3-3-7相配合以使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二前卷针组件3-3-7随前卷绕筒组件3-3旋转而做进退动作的前凸轮3-2;后卷绕机构2包括后机体2-1、后外侧基座2-4、以及转动安装于后机体2-1和后外侧基座2-4之间的后卷绕筒组件2-3,后卷绕筒组件2-3分别与后机体2-1和后外侧基座2-4采用轴承连接,后卷绕筒组件2-3包括第一后卷针组件2-3-5和第二后卷针组件2-3-7,后机体2-1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一后卷针组件2-3-5和第二后卷针组件2-3-7相配合以使第一后卷针组件2-3-5和第二后卷针组件2-3-7随后卷绕筒组件2-3旋转而做进退动作的后凸轮2-2。第一前卷针组件3-3-5与第一后卷针组件2-3-5位置相对并组成第一卷针组,第二前卷针组件3-3-7与第二后卷针组件2-3-7位置相对并组成第二卷针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两组卷针的进退稳定性,前凸轮3-2和后凸轮2-2的回退凸轮轨迹的相位一致,且前凸轮3-2和后凸轮2-2的复位凸轮轨迹的相位错开一定角度,使前后卷针复位插合时具有一定时间差,便于前后卷针插合时将后续的薄膜夹住,提高了卷针复位稳定性。前凸轮3-2和后凸轮2-2的具体凸轮轨迹设计可参考专利CN200820040702.2中的凸轮结构,前凸轮3-2和后凸轮2-2的复位凸轮轨迹的相位差可通过控制凸轮轨迹的过渡段长短来实现。
上述的翻转机构6分别与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做翻转运动。在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旋转时,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上的卷针在凸轮的作用下实现抽出和推进运动。参见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翻转机构6包括翻转电机6-1、翻转传动齿轮组6-2、翻转传动轴6-3、后翻转齿轮6-4和前翻转齿轮6-5,翻转电机6-1可采用电机支架安装于基板1上,翻转电机6-1的输出轴通过翻转传动齿轮组6-2与翻转传动轴6-3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翻转传动轴6-3旋转,前翻转齿轮6-5和后翻转齿轮6-4分别安装于翻转传动轴6-3上,前翻转齿轮6-5与前卷绕筒组件3-3上的前卷绕筒翻转齿盘3-3-3相啮合,后翻转齿轮6-4与后卷绕筒组件2-3上的后卷绕筒翻转齿盘2-3-3相啮合,从而带动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进行旋转,每旋转180°实现一次翻转动作,从而实现两组卷针一进一退运动,节省了单个循环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卷绕效率。上述的翻转传动齿轮组6-2优选采用三级齿轮传动,包括设于翻转电机6-1的减速器输出轴上的主动轮、设于翻转传动轴6-3上的从动轮、以及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过渡轮。
参见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还包括第一卷针驱动机构4和第二卷针驱动机构5,其中,
第一卷针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卷针电机4-1、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2、第一卷针传动轴4-3和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第一卷针电机4-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2与设于后卷绕筒组件2-3中心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传动连接,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与第一后卷针组件2-3-5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第一卷针电机4-1的输出轴还通过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2与穿过前外侧基座3-4的第一卷针传动轴4-3传动连接,第一卷针传动轴4-3通过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与设于前卷绕筒组件3-3中心的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传动连接,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与第一前卷针组件3-3-5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一后卷针组件2-3-5同速旋转。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的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2采用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卷针电机4-1输出轴上的第一卷针主动带轮和分别设于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后部和第一卷针传动轴4-3后部的第一卷针从动带轮,该第一卷针主动带轮和两个第一卷针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这样即可将第一卷针电机4-1的驱动动力分别传递给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和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进而控制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一后卷针组件2-3-5同速旋转;如图2和图6所示,上述的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也采用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前卷针主动带轮4-4、第一前卷针从动带轮4-5和第一前卷针传动同步带4-6,第一前卷针主动带轮4-4安装于第一卷针传动轴4-3的前端,第一前卷针从动带轮4-5一体成型于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的前端,第一前卷针主动带轮4-4和第一前卷针从动带轮4-5之间通过第一前卷针传动同步带4-6相连接,第一前卷针传动同步带4-6上还设有张紧轮4-7。为了提高薄膜电容器卷绕机的操作安全性,在前外侧基座3-4上还设有包围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的保护罩(如图1所示),将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与操作人员隔离开,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并且也有效防止异物进入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而导致设备故障。
第二卷针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卷针电机5-1、第二卷针传动机构5-2和第二卷针传动轴5-3,第二卷针电机5-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卷针传动机构5-2与第二卷针传动轴5-3传动连接,第二卷针传动轴5-3穿过后卷绕筒组件2-3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中心轴孔后延伸至前卷绕筒组件3-3,且第二卷针传动轴5-3分别与第二前卷针组件3-3-7和第二后卷针组件2-3-7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的第二卷针传动机构5-2也采用同步带传动机构,第二卷针传动机构5-2包括设于第二卷针电机5-1输出轴上的第二卷针主动带轮和设于第二卷针传动轴5-3后端的第二卷针从动带轮,该第二卷针主动带轮和第二卷针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卷针电机5-1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卷针传动轴5-3,利用第二卷针传动轴5-3即可同步带动第二前卷针组件3-3-7和第二后卷针组件2-3-7旋转运动。
上述的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2、第二卷针传动机构5-2和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均采用同步带传动机构,具有稳定的传动比,传动稳定,结构紧凑,运行噪音小,适于高速运行。并且,为了便于卷绕速度和翻转位置控制,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的后端和第二卷针传动轴5-3的后端均设有转速传感器,后卷绕筒组件2-3的后端和翻转传动轴6-3的后端均设有转角传感器,能够对卷绕速度和翻转位置进行精确控制,便于根据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卷绕速度和翻转位置,提高薄膜电容器的产品质量稳定性。采用上述结构,前卷绕机构3和后卷绕机构2上的第一卷针组和第二卷针组分别由第一卷针驱动机构4和第二卷针驱动机构5进行驱动,第一卷针驱动机构4和第二卷针驱动机构5能对两组卷针以不同转速进行卷绕驱动,两组卷针的卷绕速度能够单独控制,满足了工艺要求较高的产品卷绕时对速度控制的要求,并且提高了薄膜电容器卷绕的效率;而且前卷绕机构3和后卷绕机构2中的前后卷针通过卷针传动轴实现同步动力传动,结构更加紧凑,卷绕动作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的结构相同,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的外壳体均包括卷绕筒体、卷绕筒后盖、卷绕筒翻转齿盘和卷绕筒前盖,卷绕筒后盖安装于卷绕筒体的后部,卷绕筒翻转齿盘安装于卷绕筒体的前部,卷绕筒前盖罩设于卷绕筒翻转齿盘的前端面上,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中的卷针组件均安装于上述对应的外壳体内。具体地,如图5所示,前卷绕筒组件3-3的外壳体包括前卷绕筒体3-3-1、前卷绕筒后盖3-3-2、前卷绕筒翻转齿盘3-3-3和前卷绕筒前盖3-3-4,前卷绕筒体3-3-1上设有两道滑槽,前卷绕筒后盖3-3-2安装于前卷绕筒体3-3-1的后部,前卷绕筒翻转齿盘3-3-3安装于前卷绕筒体3-3-1的前端,前卷绕筒翻转齿盘3-3-3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二前卷针组件3-3-7的安装孔,前卷绕筒前盖3-3-4罩设于前卷绕筒翻转齿盘3-3-3的前端面上。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一后卷针组件2-3-5的结构也相同,均包括第一卷针管、第一卷针套和第一卷针,第一卷针管转动安装于前卷绕筒组件3-3或后卷绕筒组件2-3的外壳体内,第一卷针套安装于第一卷针管的前端,第一卷针管的后端设有用于与前卷绕筒组件3-3内的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或后卷绕筒组件2-3内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齿轮传动的第一卷针齿轮,第一卷针穿设于第一卷针管内,且第一卷针与第一卷针管采用止转结构配合,第一卷针的后端与设于外壳体内的第一卷针滑块连接,第一卷针滑块通过第一卷针滑块上安装的轴承与对应的凸轮相配合,第一卷针滑块的后端还设有第一卷针复位弹簧。以第一前卷针组件3-3-5来讲,其包括第一前卷针管3-3-5a、第一前卷针套3-3-5b和第一前卷针3-3-5c,第一前卷针管3-3-5a通过轴承安装于前卷绕筒翻转齿盘3-3-3的安装孔内,第一前卷针套3-3-5b通过螺纹安装于第一前卷针管3-3-5a的前端,第一前卷针管3-3-5a的后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前卷针管齿轮3-3-5d,该第一前卷针管齿轮3-3-5d与设于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端部安装的第一前卷针内传动齿3-3-10相啮合,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旋转即可带动第一前卷针管3-3-5a旋转,第一前卷针3-3-5c穿设于第一前卷针管3-3-5a内,第一前卷针3-3-5c的前段为半圆形结构,后段与第一前卷针管3-3-5a采用止转结构配合,该止转结构可参考专利CN201320517673.5中的卷针管与卷针的配合结构,采用半圆柱孔和半圆柱卷针配合,实现两者能够轴向伸缩运动而不能相对旋转的作用。第一前卷针3-3-5c的后端与设于前卷绕筒体3-3-1滑槽内的第一前卷针滑块3-3-6相连,具体在第一前卷针滑块3-3-6的安装孔内设有台阶,第一前卷针3-3-5c的后端设有卡在第一前卷针滑块3-3-6的台阶内的轴承,从而使第一前卷针滑块3-3-6能够拉动第一前卷针3-3-5c在滑槽内滑动,而不随第一前卷针3-3-5c旋转而旋转,在第一前卷针滑块3-3-6与前卷绕筒后盖3-3-2之间还设有便于第一前卷针3-3-5c复位的第一前卷针复位弹簧3-3-6b。另外,为了便于第一前卷针滑块3-3-6与前凸轮3-2的凸轮轨迹相配合,在第一前卷针滑块3-3-6上还设有与前凸轮3-2相抵的第一前卷针滑块轴承3-3-6a,使得第一前卷针滑块3-3-6能够在前凸轮3-2的凸轮轨迹上顺畅地前后伸缩运动。
同样地,第二前卷针组件3-3-7和第二后卷针组件2-3-7的结构也相同,均包括第二卷针管、第二卷针套和第二卷针,第二卷针管转动安装于前卷绕筒组件3-3或后卷绕筒组件2-3的外壳体内,第二卷针套安装于第二卷针管的前端,第二卷针管的中部设有用于与第二卷针传动轴5-3上的第二卷针内传动齿齿轮传动的第二卷针齿轮,第二卷针穿设于第二卷针管内,且第二卷针与第二卷针管采用止转结构配合,第二卷针的后端与设于外壳体内的第二卷针滑块连接,第二卷针滑块通过第二卷针滑块上安装的轴承与对应的凸轮相配合,第二卷针滑块的后端还设有第二卷针复位弹簧。具体以第二前卷针组件3-3-7来讲,第二前卷针组件3-3-7与第一前卷针组件3-3-5的主要区别在于卷针管上的卷针管齿轮的位置不同,其包括第二前卷针管3-3-7a、第二前卷针套3-3-7b和第二前卷针3-3-7c,第二前卷针管3-3-7a通过轴承安装于前卷绕筒翻转齿盘3-3-3的安装孔内,第二前卷针套3-3-7b通过螺纹安装于第二前卷针管3-3-7a的前端,第二前卷针管3-3-7a的中部一体成型有第二前卷针管齿轮3-3-7d,该第二前卷针管齿轮3-3-7d与设于第二卷针传动轴5-3端部的第二前卷针内传动齿3-3-11相啮合,第二卷针传动轴5-3旋转即可带动第二前卷针管3-3-7a旋转,第二前卷针3-3-7c穿设于第二前卷针管3-3-7a内,第二前卷针3-3-7c的前段为半圆形结构,后段与第二前卷针管3-3-7a也采用半圆柱孔和半圆柱卷针形成的止转结构配合,实现两者能够轴向伸缩运动而不能相对旋转的作用。第二前卷针3-3-7c的后端与设于前卷绕筒体3-3-1滑槽内的第二前卷针滑块3-3-8相连,具体在第二前卷针滑块3-3-8的安装孔内设有台阶,第二前卷针3-3-7c的后端设有卡在第二前卷针滑块3-3-8的台阶内的轴承,从而使第二前卷针滑块3-3-8能够拉动第二前卷针3-3-7c在滑槽内滑动,而不随第二前卷针3-3-7c旋转而旋转,在第二前卷针滑块3-3-8与前卷绕筒后盖3-3-2之间还设有便于第二前卷针3-3-7c复位的第二前卷针复位弹簧3-3-8b。另外,为了便于第二前卷针滑块3-3-8与前凸轮3-2的凸轮轨迹相配合,在第二前卷针滑块3-3-8上还设有与前凸轮3-2相抵的第二前卷针滑块轴承3-3-8a,使得第二前卷针滑块3-3-8能够在前凸轮3-2的凸轮轨迹上顺畅地前后伸缩运动。
结合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卷针卷绕的传动原理简要陈述如下:
第一卷针电机4-1通过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2同步带动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和第一卷针传动轴4-3旋转,第一卷针传动轴4-3通过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旋转,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的端部设有第一后卷针内传动齿2-3-10,该第一后卷针内传动齿2-3-10与第一后卷针组件2-3-5中的第一后卷针筒齿轮2-3-5d相啮合,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的端部设有第一前卷针内传动齿3-3-10,该第一前卷针内传动齿3-3-10与第一前卷针组件3-3-5中的第一前卷针管齿轮3-3-5d相啮合,从而实现第一后卷针组件2-3-5和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同步旋转运动。
第二卷针电机5-1通过第二卷针传动机构5-2带动第二卷针传动轴5-3旋转,第二卷针传动轴5-3上设有第二后卷针内传动齿2-3-11和第二前卷针内传动齿3-3-11,第二后卷针内传动齿2-3-11与第二后卷针组件2-3-7中的第二后卷针筒齿轮2-3-7d相啮合,第二前卷针内传动齿3-3-11与第二前卷针组件3-3-7中的第二前卷针管齿轮3-3-7d相啮合,从而实现第二后卷针组件2-3-7和第二前卷针组件3-3-7同步旋转运动。
由于第一卷针电机4-1和第二卷针电机5-1可在不同的速度模式下运行,从而使得两组卷针的卷绕速度能够单独控制,满足了工艺要求较高的产品卷绕时对速度控制的要求,并且,卷绕时间不会浪费,提高了薄膜电容器卷绕的效率。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前卷绕机构(3)和后卷绕机构(2)、以及翻转机构(6),所述的前卷绕机构(3)包括前机体(3-1)、前外侧基座(3-4)、以及转动安装于前机体(3-1)和前外侧基座(3-4)之间的前卷绕筒组件(3-3),所述的前卷绕筒组件(3-3)包括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二前卷针组件(3-3-7),所述的前机体(3-1)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二前卷针组件(3-3-7)相配合以使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二前卷针组件(3-3-7)随前卷绕筒组件(3-3)旋转而做进退动作的前凸轮(3-2);所述的后卷绕机构(2)包括后机体(2-1)、后外侧基座(2-4)、以及转动安装于后机体(2-1)和后外侧基座(2-4)之间的后卷绕筒组件(2-3),所述的后卷绕筒组件(2-3)包括第一后卷针组件(2-3-5)和第二后卷针组件(2-3-7),所述的后机体(2-1)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一后卷针组件(2-3-5)和第二后卷针组件(2-3-7)相配合以使第一后卷针组件(2-3-5)和第二后卷针组件(2-3-7)随后卷绕筒组件(2-3)旋转而做进退动作的后凸轮(2-2);所述的翻转机构(6)分别与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做翻转运动;所述的第一前卷针组件(3-3-5)与第一后卷针组件(2-3-5)位置相对并组成第一卷针组,所述的第二前卷针组件(3-3-7)与第二后卷针组件(2-3-7)位置相对并组成第二卷针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卷针驱动机构(4)和第二卷针驱动机构(5),其中,
所述的第一卷针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卷针电机(4-1)、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2)、第一卷针传动轴(4-3)和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所述的第一卷针电机(4-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2)与设于后卷绕筒组件(2-3)中心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与第一后卷针组件(2-3-5)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卷针电机(4-1)的输出轴还通过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2)与穿过前外侧基座(3-4)的第一卷针传动轴(4-3)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卷针传动轴(4-3)通过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与设于前卷绕筒组件(3-3)中心的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与第一前卷针组件(3-3-5)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一后卷针组件(2-3-5)同速旋转;
所述的第二卷针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卷针电机(5-1)、第二卷针传动机构(5-2)和第二卷针传动轴(5-3),所述的第二卷针电机(5-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卷针传动机构(5-2)与第二卷针传动轴(5-3)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卷针传动轴(5-3)穿过后卷绕筒组件(2-3)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中心轴孔后延伸至前卷绕筒组件(3-3),且第二卷针传动轴(5-3)分别与第二前卷针组件(3-3-7)和第二后卷针组件(2-3-7)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机构(6)包括翻转电机(6-1)、翻转传动齿轮组(6-2)、翻转传动轴(6-3)、后翻转齿轮(6-4)和前翻转齿轮(6-5),所述的翻转电机(6-1)的输出轴通过翻转传动齿轮组(6-2)与翻转传动轴(6-3)传动连接,所述的前翻转齿轮(6-5)和后翻转齿轮(6-4)分别安装于翻转传动轴(6-3)上,所述的前翻转齿轮(6-5)与前卷绕筒组件(3-3)上的前卷绕筒翻转齿盘(3-3-3)相啮合,所述的后翻转齿轮(6-4)与后卷绕筒组件(2-3)上的后卷绕筒翻转齿盘(2-3-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2)和第二卷针传动机构(5-2)均采用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的第一卷针传动机构(4-2)包括设于第一卷针电机(4-1)输出轴上的第一卷针主动带轮和分别设于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后部和第一卷针传动轴(4-3)后部的第一卷针从动带轮,该第一卷针主动带轮和两个第一卷针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的第二卷针传动机构(5-2)包括设于第二卷针电机(5-1)输出轴上的第二卷针主动带轮和设于第二卷针传动轴(5-3)后端的第二卷针从动带轮,该第二卷针主动带轮和第二卷针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也采用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前卷针主动带轮(4-4)、第一前卷针从动带轮(4-5)和第一前卷针传动同步带(4-6),所述的第一前卷针主动带轮(4-4)安装于第一卷针传动轴(4-3)的前端,所述的第一前卷针从动带轮(4-5)一体成型于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的前端,所述的第一前卷针主动带轮(4-4)和第一前卷针从动带轮(4-5)之间通过第一前卷针传动同步带(4-6)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前卷针传动同步带(4-6)上还设有张紧轮(4-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的后端和第二卷针传动轴(5-3)的后端均设有转速传感器,所述的后卷绕筒组件(2-3)的后端和翻转传动轴(6-3)的后端均设有转角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外侧基座(3-4)上还设有包围第一卷针过渡传动机构的保护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的结构相同,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的外壳体均包括卷绕筒体、卷绕筒后盖、卷绕筒翻转齿盘和卷绕筒前盖,所述的卷绕筒后盖安装于卷绕筒体的后部,所述的卷绕筒翻转齿盘安装于卷绕筒体的前部,所述的卷绕筒前盖罩设于卷绕筒翻转齿盘的前端面上,所述的前卷绕筒组件(3-3)和后卷绕筒组件(2-3)中的卷针组件均安装于上述对应的外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前卷针组件(3-3-5)和第一后卷针组件(2-3-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卷针管、第一卷针套和第一卷针,所述的第一卷针管转动安装于前卷绕筒组件(3-3)或后卷绕筒组件(2-3)的外壳体内,所述的第一卷针套安装于第一卷针管的前端,所述的第一卷针管的后端设有用于与前卷绕筒组件(3-3)内的第一前卷针内传动轴(3-3-9)或后卷绕筒组件(2-3)内的第一后卷针内传动轴(2-3-9)齿轮传动的第一卷针齿轮,所述的第一卷针穿设于第一卷针管内,且第一卷针与第一卷针管采用止转结构配合,所述的第一卷针的后端与设于外壳体内的第一卷针滑块连接,所述的第一卷针滑块通过第一卷针滑块上安装的轴承与对应的凸轮相配合,所述的第一卷针滑块的后端还设有第一卷针复位弹簧;
所述的第二前卷针组件(3-3-7)和第二后卷针组件(2-3-7)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二卷针管、第二卷针套和第二卷针,所述的第二卷针管转动安装于前卷绕筒组件(3-3)或后卷绕筒组件(2-3)的外壳体内,所述的第二卷针套安装于第二卷针管的前端,所述的第二卷针管的中部设有用于与第二卷针传动轴(5-3)上的第二卷针内传动齿齿轮传动的第二卷针齿轮,所述的第二卷针穿设于第二卷针管内,且第二卷针与第二卷针管采用止转结构配合,所述的第二卷针的后端与设于外壳体内的第二卷针滑块连接,所述的第二卷针滑块通过第二卷针滑块上安装的轴承与对应的凸轮相配合,所述的第二卷针滑块的后端还设有第二卷针复位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凸轮(3-2)和后凸轮(2-2)的回退凸轮轨迹的相位一致,且前凸轮(3-2)和后凸轮(2-2)的复位凸轮轨迹的相位错开一定角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30555.1U CN209103983U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30555.1U CN209103983U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03983U true CN209103983U (zh) | 2019-07-12 |
Family
ID=67163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30555.1U Active CN209103983U (zh) | 2018-12-28 | 2018-12-28 | 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0398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76761A (zh) * | 2020-03-28 | 2020-06-12 | 东莞市安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卷针卷绕机头及卷绕机 |
CN113178343A (zh) * | 2021-03-31 | 2021-07-27 | 深圳圣融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外包膜式薄膜电容器卷绕机 |
CN115663302A (zh) * | 2022-09-03 | 2023-01-31 | 深圳市骆迈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高效叠片卷绕装置 |
-
2018
- 2018-12-28 CN CN201822230555.1U patent/CN2091039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76761A (zh) * | 2020-03-28 | 2020-06-12 | 东莞市安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卷针卷绕机头及卷绕机 |
CN113178343A (zh) * | 2021-03-31 | 2021-07-27 | 深圳圣融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外包膜式薄膜电容器卷绕机 |
CN113178343B (zh) * | 2021-03-31 | 2022-07-08 | 四川圣融达容阻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外包膜式薄膜电容器卷绕机 |
CN115663302A (zh) * | 2022-09-03 | 2023-01-31 | 深圳市骆迈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高效叠片卷绕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103983U (zh) | 一种薄膜电容器卷绕机卷针卷绕、翻转及传动一体装置 | |
CN206711676U (zh) | 一种束丝机的收线装置 | |
US20120220419A1 (en) | Driving body acceleration device using elasticity | |
CN206544841U (zh) | 一种圆、扁丝一步法带捻度收卷机 | |
CN102120536A (zh) | 层绕机用精密排线装置 | |
CN206494571U (zh) | 一拖二缠绕装置 | |
CN109606611A (zh) | 一种可缠绕电线的机臂缩入式无人机 | |
CN106158149B (zh) | 一种盘绞履带牵引型成缆机的放线装置 | |
CN113414609A (zh) | 一种行星架加工中心用装夹机构及装夹方法 | |
CN2075816U (zh) | 改良的自动绞线机 | |
CN215342149U (zh) | 一种电力用双绞线缠绕装置 | |
CN106782901B (zh) | 一种精确控制扭绕节距的绕线机 | |
CN206435778U (zh) | 新型法兰端面镗削坡口机 | |
CN109423777A (zh) | 缝纫机的刺布挑线机构 | |
CN209447956U (zh) | 卷绕装置 | |
CN108612814B (zh) | 一种变速机构及其卷绕装置 | |
CN222225575U (zh) | 一种用于线束生产的快速卷绕装置 | |
JPS5842821A (ja) | クランク駆動装置の自動行程変更装置 | |
CN208471145U (zh) | 一种能够缠绕更长铝箔带的装置 | |
CN207757309U (zh) | 坡口机的变速机构 | |
CN220283041U (zh) | 一种双控收卷机构 | |
CN2790023Y (zh) | 内排式定子直接绕线装置 | |
CN216728848U (zh) | 一种金属拉丝机用冷却装置 | |
CN222594167U (zh) | 一种卷曲涤纶长丝的装置 | |
CN221396300U (zh) | 一种音响面盖带材加工牵引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3000 No.1 Shengye Road, Baizhang Industrial Park, Chunjiang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Shengwei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No.1 Shengye Road, Baizhang Industrial Park, Chunjiang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SAVY MACHINE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