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103039U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3039U
CN209103039U CN201822203526.6U CN201822203526U CN209103039U CN 209103039 U CN209103039 U CN 209103039U CN 201822203526 U CN201822203526 U CN 201822203526U CN 209103039 U CN209103039 U CN 209103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connection parts
display device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035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琳
袁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035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3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3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3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印刷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至少一个金属连接部,所述金属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电连接;所述金属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背光模组的背板电连接;所述金属连接部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电连接的面积大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的面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实现提高印刷电路板的电磁干扰及静电防护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平面显示装置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在各种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因具有体型轻薄、低功率消耗及无辐射等优越特性,已经渐渐地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而应用至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中,例如移动电话、可携式多媒体装置、笔记本电脑或电视等等。
现有技术中,平面显示装置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般是在印刷电路板上设置一种粘贴式的导电元件(例如导电泡棉或者异方性导电胶),以使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端可通过导电元件直接与背板接触来增加印刷电路板的电磁干扰及静电防护能力。但是印刷电路板上的接地端面积太小,导致印刷电路板与背板的接触电阻较大,不利于提高印刷电路板的电磁干扰及静电防护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实现提高印刷电路板的电磁干扰及静电防护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印刷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
至少一个金属连接部,所述金属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电连接;所述金属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背光模组的背板电连接;所述金属连接部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电连接的面积大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背光模组的背板直接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胶带,部分所述胶带与所述金属连接部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粘结,部分所述胶带与部分所述背板粘结。
进一步地,还包括异方性导电胶;所述金属连接部与所述背板之间通过所述异方性导电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连接部为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一端漏出金属层且与所述背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连接部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电连接的面积等于所述背板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的方向弯折,以使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个金属连接部为一体结构;所述金属连接部为所述印刷电路板中的一个金属层延伸形成的部分,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为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金属连接部的结合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金属连接部,金属连接部的一端与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电连接,金属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背板电连接。金属连接部与背板电连接的面积大于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的面积。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金属连接部扩大了与背板的电连接面积,从而减小印刷电路板与背板的接触电阻,以实现提高印刷电路板的电磁干扰及静电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印刷电路板50、背光模组20和至少一个金属连接部40。印刷电路板50与显示面板10电连接。背光模组20位于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侧,背光模组20可以作为显示面板10的光源,为显示面板10提供照明光束。金属连接部40的一端与印刷电路板50的接地端51电连接,印刷电路板5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接地端51,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以印刷电路板50包括3个接地端51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金属连接部40的另一端与背光模组20的背板21电连接。背光模组20还可以包括导光板22,导光板22位于背板21与显示面板10之间。背光模组20还可以包括光源以及发射层等本领域公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背板21可以为金属背板。金属连接部40与背光模组20的背板21电连接的面积大于印刷电路板50的接地端51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金属连接部,金属连接部的一端与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电连接,金属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背板电连接。金属连接部与背板电连接的面积大于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的面积。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金属连接部扩大了与背板的电连接面积,从而减小印刷电路板与背板的接触电阻,以实现提高印刷电路板的电磁干扰及静电防护能力。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2,金属连接部40的另一端与背光模组20的背板21直接接触。金属连接部40的另一端与背光模组20的背板21之间无其他部件。背板21可以为金属背板。金属连接部40与背光模组20的背板21直接接触,属于金属与金属的接触,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接触电阻比较小,从而减小印刷电路板50与背板21的接触电阻,以实现提高印刷电路板50的电磁干扰及静电防护能力。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2,显示装置还包括胶带30,部分胶带30与金属连接部40背离背板21的一侧粘结,部分胶带30与部分背板21粘结。胶带30将金属连接部40与背板21粘结固定。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2,胶带30包括异方性导电胶。异方性导电胶是指在Z方向导电,而在X和Y方向则不导电的胶粘剂。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2,金属连接部40为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一端漏出金属层且与背板21电连接。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2,金属连接部40与背光模组20的背板21电连接的面积等于背板21的面积。金属连接部40覆盖背光模组20的背板21的全部面积,此时金属连接部40与背板21电连接的面积最大,从而进一步减小印刷电路板50与背板21的接触电阻,以实现提高印刷电路板50的电磁干扰及静电防护能力。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2,印刷电路板50位于背光模组20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2,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60,第二柔性电路板60一端与显示面板10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60的另一端与印刷电路板50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60朝向背离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的方向弯折,以使印刷电路板50位于背光模组20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和图4所示,印刷电路板50与显示面板10同层设置。印刷电路板50与显示面板10大体位于一个平面内,印刷电路板50位于显示面板10的一侧。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60,第二柔性电路板60一端与显示面板10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60的另一端与印刷电路板50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60未弯折。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显示装置还包括异方性导电胶70,金属连接部40与背板21之间通过异方性导电胶70电连接。异方性导电胶70位于金属连接部40与背板21之间。异方性导电胶70既起到粘结固定金属连接部40与背板21的作用,又起到电连接金属连接部40与背板21的导电的作用。印刷电路板50位于背光模组20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显示装置还包括异方性导电胶70,金属连接部40与背板21之间通过异方性导电胶70电连接。异方性导电胶70位于金属连接部40与背板21之间。异方性导电胶70既起到粘结固定金属连接部40与背板21的作用,又起到电连接金属连接部40与背板21的导电的作用。印刷电路板50与显示面板10同层设置。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印刷电路板与至少一个金属连接部不是通过粘结或焊接等方式电连接,而是印刷电路板与至少一个金属连接部为一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和图8所示,印刷电路板50与至少一个金属连接部40为一体结构,印刷电路板50可以包括多个金属层,金属连接部40为印刷电路板50中的一个金属层延伸形成的部分,印刷电路板50的接地端51为印刷电路板50与金属连接部40的结合部。金属连接部40与延伸形成金属连接部40的印刷电路板50中的该金属层位于同一层,且采用同种材料制成。金属连接部40与延伸形成金属连接部40的印刷电路板50中的该金属层之间无需通过焊接或粘结方式进行电连接,印刷电路板50上也无需专门设置引脚或衬垫作为一个连接端口,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印刷电路板50与背板21的接触电阻,以实现提高印刷电路板50的电磁干扰及静电防护能力。
可选地,参考图7,印刷电路板50位于背光模组20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
可选地,参考图8,印刷电路板50与显示面板10同层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印刷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
至少一个金属连接部,所述金属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电连接;所述金属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背光模组的背板电连接;所述金属连接部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电连接的面积大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部的另一端与背光模组的背板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胶带,部分所述胶带与所述金属连接部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粘结,部分所述胶带与部分所述背板粘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异方性导电胶;所述金属连接部与所述背板之间通过所述异方性导电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部为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一端漏出金属层且与所述背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部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电连接的面积等于所述背板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的方向弯折,以使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同层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个金属连接部为一体结构;所述金属连接部为所述印刷电路板中的一个金属层延伸形成的部分,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为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金属连接部的结合部。
CN201822203526.6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209103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3526.6U CN209103039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3526.6U CN209103039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3039U true CN209103039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3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03526.6U Active CN209103039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303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6880A (zh) * 2019-08-14 2019-11-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10928042A (zh) * 2019-11-25 2020-03-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阻抗检测方法
CN110967852A (zh) * 2019-11-20 2020-04-0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12365796A (zh) * 2020-11-26 2021-0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3159490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6880A (zh) * 2019-08-14 2019-11-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10426880B (zh) * 2019-08-14 2022-0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10967852A (zh) * 2019-11-20 2020-04-0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10928042A (zh) * 2019-11-25 2020-03-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阻抗检测方法
CN110928042B (zh) * 2019-11-25 2022-05-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阻抗检测方法
CN112365796A (zh) * 2020-11-26 2021-0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3159490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US12336158B2 (en) 2022-02-25 2025-06-17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mounted display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3039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416264B (zh) 显示装置的绑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US9723712B2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US9572248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7481619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763247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2360413B2 (en) Splicing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807514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384004A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108426200A (zh)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WO2019037358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CN101630079A (zh) 功能整合膜片、采用该功能整合膜片的触摸屏和背光模组
CN110989230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15396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7456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814492A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452145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88869A (zh) 柔性印刷线路板
CN113597091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14477458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0899707U (zh) 一种新型小尺寸导热玻璃
CN209858912U (zh) 电磁屏蔽液晶显示屏
CN101344653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封装方法
CN109195322B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及显示模组
CN114495745B (zh)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Kunshan)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