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4831U - 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74831U CN209074831U CN201721722777.4U CN201721722777U CN209074831U CN 209074831 U CN209074831 U CN 209074831U CN 201721722777 U CN201721722777 U CN 201721722777U CN 209074831 U CN209074831 U CN 2090748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ient
- atlas
- fixed plate
- screw holes
- fix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包括在工作状态可贴合于患者寰椎和枢椎接合处外轮廓设置的固定板本体,固定板本体包括上端夹持部、中部固定板和下端连接板;上端夹持部为对称布置在患者寰椎前弓部两侧的一对骨夹,中部固定板两端设置有固定螺孔,固定螺孔中设置有与其配套的寰椎定位螺钉,中部固定板经穿过其两端固定螺孔的寰椎定位螺钉与患者寰椎侧块连接固定;下端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连接螺孔,连接螺孔中设置有与其配套的枢椎定位螺钉,下端连接板经穿过其上连接螺孔的枢椎定位螺钉与患者枢椎本体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大幅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有效保持寰枢椎良好的对合关系,防止再次脱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具体地指一种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
背景技术
寰枢椎脱位是指因先天畸形、创伤、退变、肿瘤、感染炎症和手术等因素造成的寰椎(颈椎第一节)与枢椎(颈椎第二节)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发生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压迫神经的病理改变。
寰枢椎脱位是一种病理改变,由于寰椎脱位可使椎动脉行程更加弯曲或颈椎伸屈活动受影响,甚至发生部分或完全椎动脉闭塞,而使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出现延髓和脊髓供血障碍。且寰枢椎脱位可能因头颈部轻微伤或颈椎过度屈伸而压迫上颈髓,病人可突然出现硬瘫,甚至呼吸肌瘫痪而死亡,需及时诊断治疗。
因此,寰枢椎脱位的治疗主要目的是解除脊髓压迫,稳定颈椎关节,保持寰椎与枢椎骨关节面的正常对合关系,防止再脱位。现在临床上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一、保守治疗,对于自发性寰枢椎脱位,可行颌枕牵引到复位稳定后,做一包括头颈胸的石膏。
二、手术治疗,对于脱位时间久,齿状突在移位处愈合固定,经牵引不能复位的难复型寰枢椎脱位,则采取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寰枢椎脱位的不同类型采用相应方法对寰枢椎松解复位后,通过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在临床实践中,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手术方式按入路部位分类,目前有两种:
第一种是经口腔入路,从口腔做切口,对寰枢椎脱位的周围挛缩软组织、瘢痕、骨赘等切除松解后,进行复位,再将钛板经口腔入路放入固定。由于口腔细菌多,同时术后护理困难,因此该入路手术感染率高,风险大。由于口腔细菌多,同时术后护理困难,因此由该入路手术治疗的术后感染率高,风险大。
第二种是经高位咽后入路(经颈前咽后入路)进行手术,患者取仰卧位,从颈前部做切口,进行寰枢椎的松解(切除瘢痕组织、挛缩组织、骨赘等等影响复位的结构),由于目前没有合适该入路的钛板进行固定,术后寰枢椎会不稳定,因此还需要进行后路固定,即将患者调整为俯卧位,在颈后部对应部位再做切口,分离皮下组织、肌肉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此种手术治疗方式需两次手术,大大增加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创伤面,延长术后康复时间,严重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手术复杂程度、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有效防止寰枢椎再次脱位的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包括在工作状态可贴合于患者寰椎和枢椎接合处外轮廓设置的固定板本体,所述固定板本体包括上端夹持部、中部固定板和下端连接板;所述上端夹持部为对称布置在患者寰椎前弓部两侧的一对骨夹,所述中部固定板两端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中设置有与其配套的寰椎定位螺钉,所述中部固定板经穿过其两端固定螺孔的寰椎定位螺钉与患者寰椎侧块连接固定;所述下端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中设置有与其配套的枢椎定位螺钉,所述下端连接板经穿过其上连接螺孔的枢椎定位螺钉与患者枢椎本体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部固定板两端的固定螺孔为腰形螺孔。这样,可以便于手术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螺钉的固定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对骨夹为V型骨夹,其夹持在患者寰椎前弓部两侧的寰椎厚度方向。这样,可以防止寰椎与枢椎的骨关节面出现非正常的相对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端连接板上的连接螺孔设置有三个,成品字形排列。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固定板本体的定位连接效果,保持寰椎与枢椎的骨关节面良好的对合关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本体为钛合金固定板。这样,可以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韧性,且由于钛板固定板自重轻,减少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对骨夹内侧设置有止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避免了现有手术方式存在的护理困难、术后感染率高、手术环节复杂、患者术后康复时间长等问题,大幅简化了手术复杂程度避免二次手术,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防止寰枢椎再次脱位,有效保持寰椎与枢椎的骨关节面良好的对合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寰枢椎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寰枢椎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寰枢椎上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5中所示的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包括在工作状态可贴合于患者寰椎1和枢椎2接合处外轮廓设置的固定板本体3,固定板本体3包括上端夹持部3.1、中部固定板3.2和下端连接板3.3;上端夹持部3.1为对称布置在患者寰椎1前弓部两侧的一对骨夹,一对骨夹为V型骨夹,其夹持在患者寰椎1前弓部两侧的寰椎1厚度方向,一对骨夹内侧设置有止滑块3.11。中部固定板3.2两端设置有固定螺孔3.21,固定螺孔3.21中设置有与其配套的寰椎定位螺钉4,中部固定板3.2经穿过其两端固定螺孔3.21的寰椎定位螺钉4与患者寰椎1侧块连接固定;固定螺孔3.21为腰形螺孔,可以便于手术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寰椎定位螺钉4的固定位置。
下端连接板3.3上设置有若干连接螺孔3.31,连接螺孔3.31设置有三个,成品字形排列。连接螺孔3.31中设置有与其配套的枢椎定位螺钉5,下端连接板3.3经穿过其上连接螺孔3.31的枢椎定位螺钉5与患者枢椎2本体连接固定。
所设计的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在患者颈前咽后部位入路,手术时在该部位切口,将周围挛缩软组织、瘢痕、骨赘等切除松解后,进行复位,再将所设计的固定钛板的上端夹持部3.1沿寰枢椎接合面斜向上插入,夹持于寰椎1前弓两侧,下端连接板3.3通过三颗枢椎定位螺钉5与患者枢椎2本体连接固定;两颗寰椎定位螺钉4穿过中部固定板3.2两端的固定螺孔3.21斜向固定于患者寰椎1侧块上,从而实现寰枢椎达到稳定的固定,保持寰椎1与枢椎2的骨关节面良好的对合关系。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工作状态可贴合于患者寰椎(1)和枢椎(2)接合处外轮廓设置的固定板本体(3),所述固定板本体(3)包括上端夹持部(3.1)、中部固定板(3.2)和下端连接板(3.3);所述上端夹持部(3.1)为对称布置在患者寰椎(1)前弓部两侧的一对骨夹,所述中部固定板(3.2)两端设置有固定螺孔(3.21),所述固定螺孔(3.21)中设置有与其配套的寰椎定位螺钉(4),所述中部固定板(3.2)经穿过其两端固定螺孔(3.21)的寰椎定位螺钉(4)与患者寰椎(1)侧块连接固定;所述下端连接板(3.3)上设置有若干连接螺孔(3.31),所述连接螺孔(3.31)中设置有与其配套的枢椎定位螺钉(5),所述下端连接板(3.3)经穿过其上连接螺孔(3.31)的枢椎定位螺钉(5)与患者枢椎(2)本体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固定板(3.2)两端的固定螺孔(3.21)为腰形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骨夹为V型骨夹,其夹持在患者寰椎(1)前弓部两侧的寰椎(1)厚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连接板(3.3)上的连接螺孔(3.31)设置有三个,成品字形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本体(3)为钛合金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骨夹内侧设置有止滑块(3.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22777.4U CN209074831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22777.4U CN209074831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74831U true CN209074831U (zh) | 2019-07-09 |
Family
ID=67111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22777.4U Active CN209074831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7483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6080A (zh) * | 2020-10-29 | 2021-01-12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一种人工枢椎假体 |
-
2017
- 2017-12-12 CN CN201721722777.4U patent/CN20907483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6080A (zh) * | 2020-10-29 | 2021-01-12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一种人工枢椎假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inter et al. | Congenital Scoliosis A Study of 234 Patients Treated and Untreated: PART II: TREATMENT | |
De Riu et al. | A comparison of open and closed treatment of condylar fractures: a change in philosophy | |
US10034693B2 (en) | Spinous laminar clamp assembly | |
CN203089338U (zh) | 一种寰枢椎前路复位内固定装置 | |
CN101953711B (zh) | 骨骺阻滞内置不对称的8字钢板及其应用 | |
CN101966097B (zh) | 一种骨骺阻滞内置8字钢板及其应用 | |
WO2023065689A1 (zh) | 一种acaf术使用的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及其应用 | |
CN209074831U (zh) | 用于经患者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固定板 | |
US20200289165A1 (en) | A screw-rod instrument specially used for posterior atlantoaxial vertebrae fixation | |
RU2312633C2 (ru) |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застарелых вывихов плеча | |
CN113693697B (zh) | 骨块提拉系统及骨块提拉辅助器械、椎体固定板 | |
CN217286021U (zh) | 一种用于枢椎椎弓根骨折的后路解剖固定板装置 | |
CN110101447B (zh) | 一种符合脊柱颈胸段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专用固定装置 | |
CN209808498U (zh) | 前路枕颈人工关节装置 | |
CN113197635A (zh) | 一种锁骨中段接骨板 | |
CN222444279U (zh) | 一种胫骨用锁定装置 | |
RU2370232C2 (ru) |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деформаций тазового кольца | |
CN208388731U (zh) | 胫骨平台前内侧关节缘解剖型接骨板 | |
CN211094597U (zh) | 一种脊柱矫形手术中肋骨截骨后的断端连接支架 | |
RU2827130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переломов костей таза | |
CN204708958U (zh) | 棘突固定装置 | |
CN205411301U (zh) | 寰椎椎弓根空心万向螺钉 | |
CN215994200U (zh) | 可调角度自锁式腰骶前路经椎弓固定钉板系统 | |
CN218305080U (zh) | 一种下颈椎椎管成型结构 | |
CN209018912U (zh) | 一种用于防止肩锁关节脱位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