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042495U -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42495U
CN209042495U CN201821555468.7U CN201821555468U CN209042495U CN 209042495 U CN209042495 U CN 209042495U CN 201821555468 U CN201821555468 U CN 201821555468U CN 209042495 U CN209042495 U CN 209042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pump
user side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54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亚彬
杨文斐
罗志冬
邵伟
陈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ONGRU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RU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RU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RU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42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42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8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D19/103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the system uses a heat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12Heat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16Waste hea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包括:用户侧供暖第一循环回路、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和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本实用新型采用水源热泵复合系统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有机生活垃圾降解热作为热源,使废热得到有效利用,向用户供暖和/或提供生活热水,拓宽了传统地源热泵的应用范围,解决了传统地源热泵用于冬季热负荷占优或单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的工程项目时所存在的长期运行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以地源热泵为代表的水源热泵,能够利用大量可再生的低温热源(如浅层地热能、地表/地下水、废热)实现建筑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及提供生活热水等,是公认的高效、节能和环保的新能源供冷供热技术。尽管水源热泵具有相对较高的运行能效,但其需要附近存在一定规模的、可用的低温热源(如工厂余热),或需要大量垂直钻孔或大面积开挖水平敷设地下换热管道,初投资较高,还会面临埋管用地不足等问题;单纯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更是无法用于单供暖项目,否则会造成地下岩土体的冷热量严重失衡,进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这些问题限制了水源热泵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普遍应用。
对于北方常见的冬季供暖热负荷占优(地埋管的冬季吸热量远大于夏季放热量)的项目,甚至单供暖的工程项目,如何结合水源热泵本身的特点,与低温废热及其他新能源应用形式(如空气源热泵)相结合,充分发挥水源热泵高效节能优势、拓宽其应用范围,是一种有益探索。
低温型空气源热泵主要适用于供暖工况,虽然理论能效不是最高的,但其使用灵活,可作为补充、备用或调峰热源,甚至还可以满足一部分夏季供冷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采用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高温分解法等,大多数城市采取填埋方式,其中的有机物在长期的填埋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低温热量。通常情况下,由于有机物不断地分解放热,会使得填埋场中密封的生活垃圾温度比周围的土壤温度高出10~35℃,且可持续时间超过5~20年。但是现有技术中,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均未得到利用,这样使得能源大大浪费而未得到合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采用水源热泵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有机生活垃圾降解热作为热源,使废热得到有效利用,向用户供暖和/或提供生活热水,拓宽了水源热泵的应用范围,解决了水源热泵用于冬季热负荷占优或单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的工程项目时所存在的长期运行效果不佳的问题,使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免费热源并能够使其持续地发挥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包括:
用户侧供暖第一循环回路,其由通过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用户侧第一循环水泵、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分水器和用户侧集水器构成;
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其由通过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用户侧分水器和用户侧集水器构成;
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其由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地源侧第一循环水泵、水源热泵机组、地源侧分水器、埋管式换热器和地源侧集水器构成;
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其由热水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热水储水箱构成;
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其由管道依次相连的地源侧第二循环水泵、水源热泵热水机、地源侧分水器、埋管式换热器和地源侧集水器构成;
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其由热水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热水循环水泵、水源热泵热水机和热水储水箱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供暖供热水复合热泵系统中各回路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以根据实测运行数据,对供暖供热水复合热泵系统运行进行策略调整,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动态控制。
进一步的,在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中,所述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热水储水箱之间还串接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的,在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中,所述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用户侧分水器之间还串接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在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中,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与热水回水接入端口之间还串接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的,在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中,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和用户侧集水器之间还串接有第四阀门。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来控制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的启动;
通过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来控制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的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侧第一循环水泵和地源侧集水器均与地源侧定压补水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地源侧定压补水装置依次通过软水箱和软水器与自来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与用户侧定压补水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侧定压补水装置依次通过软水箱和软水器与自来水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水源热泵复合系统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有机生活垃圾降解热作为热源,使废热得到有效利用,向用户供暖和/或提供生活热水,拓宽了水源热泵的应用范围,解决了水源热泵用于冬季热负荷占优或单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的工程项目时所存在的长期运行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推广,也为其他领域的余热或废热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思路。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源热泵机组;2-用户侧第一循环水泵;3-地源侧第一循环水泵;4-用户侧定压补水装置;5-地源侧定压补水装置;6-软水箱;7-软水器;8-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9-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10-地源侧分水器;11-地源侧集水器;12-埋管式换热器;13-水源热泵热水机;14-地源侧第二循环水泵;15-热水循环水泵;16-用户侧分水器;17-用户侧集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复合热泵系统,采用埋管式换热器将水源热泵与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相结合,可充分利用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还贴合了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体量一般都很大、蕴含的能量相当可观的实际情况。因此,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是一种稳定、良好的建筑供热/供热水免费热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包括:
用户侧供暖第一循环回路,其由通过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用户侧第一循环水泵2、水源热泵机组1、用户侧分水器16和用户侧集水器17构成;
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其由通过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9、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8、用户侧分水器16和用户侧集水器17构成;
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其由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地源侧第一循环水泵3、水源热泵机组1、地源侧分水器10、埋管式换热器12和地源侧集水器11构成;
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其由热水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9、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8和热水储水箱构成;
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其由管道依次相连的地源侧第二循环水泵14、水源热泵热水机13、地源侧分水器10、埋管式换热器12和地源侧集水器11构成;
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其由热水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热水循环水泵15、水源热泵热水机13和热水储水箱构成。
具体地,在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中,所述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8和热水储水箱之间还串接有第一阀门V1;
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9与热水回水接入端口之间还串接有第三阀门V3。
在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中,所述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8和用户侧分水器16之间还串接有第二阀门V2;
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9和用户侧集水器17之间还串接有第四阀门V4。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来控制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的启动;
通过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来控制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的启动。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用户侧第一循环水泵2和地源侧集水器11均与地源侧定压补水装置5相连。
所述地源侧定压补水装置5依次通过软水箱6和软水器7与自来水管相连通。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9与用户侧定压补水装置4相连。
所述用户侧定压补水装置4依次通过软水箱6和软水器7与自来水管相连通。
其中,用户侧定压补水装置4和地源侧定压补水装置5均为现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供热复合热泵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中的埋管式换热器及输入水源热泵的少量电能,辅助热源的能量来源于环境空气及输入空气源热泵的少量电能。
其中,水源热泵和/或空气源热泵供暖/供热水复合系统,承担用户的冬季供暖需求和/或全年生活热水需求,其中埋管式换热器及其水源热泵系统承担主要的供暖/供热水负荷,低温空气源热泵作为辅助热源。
例如:当监测到填埋场内某一厚度的生活垃圾温度接近15℃(也可为其他预设的温度),但仍需要满足供暖和/或供热水需求时,启用空气源热泵供暖/供热水。
系统应优先保证供暖效果,兼顾供应生活热水。
埋管式换热器的设置和控制,需考虑填埋场尺寸、生活垃圾厚度等具体情况,在满足正常降解温度的前提下合理取热以及分层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该系统安装了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和涡轮流量传感器,分别用于计量用户侧耗热量、埋管式换热器换热量、低温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制热量、热泵热水机组产热量等。收集监测系统数据,对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进行系统优化,实现动态控制。
系统应优先保证供暖效果,兼顾供应生活热水。埋管式换热器的设置和控制,需考虑填埋场尺寸、生活垃圾厚度等具体情况,在满足正常降解温度的前提下合理取热、分层控制。
供暖季,优先开启水源热泵机组承担用户所需的全部热负荷。若水源热泵机组无法承担用户所需的全部供暖热负荷时,启动水源热泵和低温空气源热泵复合运行模式。用户全年的生活热水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和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共同承担。
根据地温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填埋场内生活垃圾的温度变化情况,以确保机组供暖和/或供热水满足用户需求。当监测到系统供暖和/或供热水不能满足用户要求时,开启阀门V1、V2、V3、V4,水源热泵和低温空气源热泵共同承担用户供暖和/或供热水负荷。例如:当监测到填埋场内生活垃圾的温度接近15℃(也可为其他预设温度)时,但仍需要满足供暖和/或供热水需求时,关闭水源热泵供暖和/或供热水系统,启用空气源热泵供暖/供热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供暖季,优先开启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来承担用户所需的全部供暖热负荷;若水源热泵机组无法承担用户所需的全部供暖热负荷时,启动复合运行模式,此时,开启用户侧供暖第一循环回路和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利用水源热泵机组和低温空气源热泵共同承担用户所需的全部供暖热负荷;
在系统优先保证供暖效果的前提下,优先开启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再开启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以满足用户生活热水需求。
其中,用户全年的生活热水由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承担;
或用户全年的生活热水由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共同承担承担;
或用户全年的生活热水由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和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共同承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8)

1.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侧供暖第一循环回路,其由通过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的用户侧第一循环水泵、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分水器和用户侧集水器构成;
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其由通过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用户侧分水器和用户侧集水器构成;
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其由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地源侧第一循环水泵、水源热泵机组、地源侧分水器、埋管式换热器和地源侧集水器构成;
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其由热水供回水管道依联连接的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源热泵换热系统回路,其由管道依次相连的地源侧第二循环水泵、水源热泵热水机、地源侧分水器、埋管式换热器和地源侧集水器构成;
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回路,其由热水供回水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热水循环水泵、水源热泵热水机和热水储水箱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热泵系统中各回路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以根据实测运行数据,对复合热泵系统运行进行策略调整,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动态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中,所述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热水储水箱之间还串接有第一阀门;
或/和
在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中,所述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用户侧分水器之间还串接有第二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源热水循环回路中,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与热水回水接入端口之间还串接有第三阀门;
或/和
在用户侧供暖第二循环回路中,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和用户侧集水器之间还串接有第四阀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第一循环水泵和地源侧集水器均与地源侧定压补水装置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侧定压补水装置依次通过软水箱和软水器与自来水管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第二循环水泵与用户侧定压补水装置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定压补水装置依次通过软水箱和软水器与自来水管相连通。
CN201821555468.7U 2018-09-13 2018-09-21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 Active CN2090424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02189 2018-09-13
CN201811070218 2018-09-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42495U true CN209042495U (zh) 2019-06-28

Family

ID=647624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5468.7U Active CN209042495U (zh) 2018-09-13 2018-09-21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
CN201811108356.1A Active CN109059084B (zh) 2018-09-13 2018-09-21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8356.1A Active CN109059084B (zh) 2018-09-13 2018-09-21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90424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9084A (zh) * 2018-09-13 2018-12-21 山东中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0133B (zh) * 2020-04-16 2023-11-28 国机中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复合式地源热泵供热、制冷系统
CN112856552B (zh) * 2021-02-08 2022-09-23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92311U (zh) * 2010-11-10 2011-07-06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源热泵热水设备
CN205066232U (zh) * 2015-05-31 2016-03-02 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天然气场站的土壤源热泵系统
CN206300383U (zh) * 2016-12-20 2017-07-04 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无燃烧热电暖联供系统
GB2560728A (en) * 2017-03-22 2018-09-26 Be Hive Tech Limit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eat recovery apparatus
CN107014020B (zh) * 2017-05-26 2022-05-13 烟台卓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领域的综合能源系统
CN108358421B (zh) * 2018-02-02 2020-10-3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污泥水分脱除同时制备固体燃料的方法及产品
GB201805409D0 (en) * 2018-04-02 2018-05-16 Bolwell Michael Robin A Hybrid Heat Pump
CN209042495U (zh) * 2018-09-13 2019-06-28 山东中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9084A (zh) * 2018-09-13 2018-12-21 山东中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及方法
CN109059084B (zh) * 2018-09-13 2024-02-20 山东中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9084A (zh) 2018-12-21
CN109059084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 et al. An active solar water wall for passive solar greenhouse heating
CN206055755U (zh) 高原型太阳能集热、地源热和沼气联合供能系统
CN209042495U (zh)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热量的复合热泵系统
CN104344603A (zh) 利用谷电辅助供热/供冷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及方法
CN109611936A (zh) 太阳能为唯一供热源的跨季供暖供热水系统
CN215336613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热源的混联式热泵系统
CN204612185U (zh) 一种太阳能与地源热泵复合热水系统
CN211400375U (zh) 地源热泵供热系统
CN202973660U (zh) 一种地下含水构造层蓄能循环系统
CN204165274U (zh) 利用谷电辅助供热/供冷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CN117928002A (zh) 基于光热和复合有机相变材料的储热供暖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753999U (zh) 季节蓄能的地源热泵供暖或供冷装置
CN105258397B (zh) 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稳定运行的监控系统
CN212179278U (zh) 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地下岩土热量补充装置
CN209386466U (zh) 一种跨季节太阳能及地源热泵多能互补系统
CN205174929U (zh) 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稳定运行的监控系统
Liu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7350608U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系统
CN205717496U (zh) 一种昼夜温差取暖系统
CN220958627U (zh) 一种跨季节供能装置
CN202648028U (zh) 一种地埋管热泵系统
CN213454366U (zh) 一种太阳能地热源热泵系统
CN103791627B (zh) 一种建筑节能热水的设计方法
CN202648252U (zh) 一种基于污水源的地源热泵系统
CN202813888U (zh) 一种基于地表水源的地源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