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消除摩尔纹的光线可调窗帘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作窗帘用的帘布,具体涉及一种能消除摩尔纹的光线可调窗帘布。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线可调窗帘布由透光的内织物片、多片不透光的单元片和外织物片构成,所述单元片位于内织物片和外织物片之间且在窗帘布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列;多片单元片沿且窗帘布竖直方向展开后,位于上方的单元片的下边部可与相邻下方的单元片的上边部形成搭接;所述单元片的上边部与内织物片织连为一体、下边部与外织物片织连为一体。由于内、外织物片上的透光网孔均排布均匀、大小一致,因此在光的照射下,会出现水波样条纹的摩尔纹,容易造成视觉眩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消除摩尔纹的光线可调窗帘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能消除摩尔纹的光线可调窗帘布,所述窗帘布由透光的内织物片、多片不透光的单元片和外织物片构成,所述单元片位于内织物片和外织物片之间,多片单元片在窗帘布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列;多片单元片沿窗帘布竖直方向展开后,位于上方的单元片的下边部可与相邻下方的单元片的上边部形成搭接;所述单元片的上边部与内织物片织连为一体、下边部与外织物片织连为一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内织物片和外织物片为均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内织物片或/和外织物片上的网孔由错落分布的大网孔和小网孔构成。
所述内织物片上的大网孔和小网孔由排布疏密不一致的经线与排布疏密一致的纬线交织后形成,或者由排布疏密不一致的纬线与排布疏密一致的经线交织后形成,或者由排布疏密不一致的经线与排布疏密不一致的纬线交织后形成。
所述外织物片上的大网孔和小网孔由排布疏密一致的纬线和经线交织形成,所述纬线由多段粗线段和多段细线段构成,所述粗线段或/和细线段的长度不一致,所述小网孔由粗线段与经线交织形成,所述大网孔由细线段与经线交织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内织物片或/和外织物片上的网孔由错落分布的大网孔和小网孔构成,这样就可使透光孔大小不一且无规则排列,不仅不影响采光,并且在光照下不会产生干涉条纹即不会产生摩尔纹,从而避免了视觉晕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三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内织物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种内织物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三种内织物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外织物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能消除摩尔纹的光线可调窗帘布,由透光的内织物片1、多片不透光的单元片2和外织物片3构成,所述单元片2位于内织物片1和外织物片3之间,所述单元片2的上边部与内织物片1织连为一体、下边部与外织物片3织连为一体。多片单元片2在窗帘布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列;多片单元片2沿且窗帘布竖直方向展开后,位于上方的单元片2的下边部可与相邻下方的单元片2的上边部形成搭接关系。所述内织物片1和外织物片3为均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为了避免出现摩尔纹,内织物片1上的网孔由错落分布的大网孔和小网孔构成或外织物片3上的网孔由错落分布的大网孔和小网孔构成,为了获得更好的防止出现摩尔纹的效果,最好的措施是:内织物片1和外织物片3上的网孔均由错落分布的大网孔和小网孔构成。
内织物片1上错落分布的大网孔和小网孔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一、如图4所示,错落分布的大网孔和小网孔由排布疏密不一致的经线4与排布疏密一致的纬线5交织后形成;二、如图5所示,错落分布的大网孔和小网孔由排布疏密不一致的纬线5与排布疏密一致的经线4交织后形成;三、如图6所示,错落分布的大网孔和小网孔由排布疏密不一致的经线与排布疏密不一致的纬线交织后形成。实际使用时,最好采取上述三所述的方式。
外织物片3上错落分布的大网孔和小网孔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如图7所示,错落分布的大网孔和小网孔由排布疏密一致的纬线5和经线4交织形成,所述纬线由多段粗线段6和多段细线段7构成,所述小网孔由粗线段与经线交织形成,所述大网孔由细线段与经线交织形成。所述粗线段长度不一致,或细线段长度不一致,或所述粗线段和所述细线段均长度不一致;粗线段和细线段均长度不一致为优先方案。所述粗线段长度不一致是指:一根纬线的多段粗线段中,有的长有的短即粗线段不是等长设置;同样,所述细线段长度不一致是指:一根纬线的多段细线段中,有的长有的短即细线段不是等长设置。
经线排布疏密一致和排布疏密不一致的含义是指:所有经线中,任两根相邻经线之间的间距都相同即为排布疏密一致,否则即为排布疏密不一致。同样,纬线排布疏密一致和排布疏密不一致的含义是指:所有纬线中,任两根相邻纬线之间的间距都相同即为排布疏密一致,否则即为排布疏密不一致。
上述结构的能消除摩尔纹的光线可调窗帘布,当所有单元片2在帘布竖直方向上伸展开、内织物片和外织物片贴近时,可以遮挡住从外织物片和内织物片透过来的光线,如图1所示。如果要透光,可以通过拉扯内织物片1和外织物片3来改变单元片2与内织物片和外织物片间的夹角大小以获得不同的透光量;当单元片与内织物片和外织物片垂直时透光量最大,如图3所示;当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时,可以透过部分光线。由于单元片与内织物片和外织物片连接角度可调,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射入室内的光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