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2030U - 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02030U CN209002030U CN201821464830.XU CN201821464830U CN209002030U CN 209002030 U CN209002030 U CN 209002030U CN 201821464830 U CN201821464830 U CN 201821464830U CN 209002030 U CN209002030 U CN 2090020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phone
- support plate
- wireless charging
- pedestal
- top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盘,底座顶面倾斜设置,底座顶面倾斜角度介于10°~30°,支撑盘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顶面上,支撑盘内置有无线充电装置,支撑盘一侧与底座顶面相交形成V型支撑位,V型支撑位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支撑盘与底座顶面固定后第一支撑面倾斜角度介于为60°~80°;支撑盘背离第一支撑面的一侧可与底座底面限位配合,且限位配合后第一支撑面与底座的底面平行设置;该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可持续对手机进行充电上,可满足不同状态下的使用要求,可边充电边进行观影或者操控,手机可以较为随意地放置到支撑盘,当支撑盘与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时,便于观影;当支撑盘与底座底面固定连接时,便于操控手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充电器需要通过数据线与手机连接后才能实现对手机进行充电,数据线携带较为麻烦;而且,充电过程中数据线需要与手机保持连接,数据线与手机连接后会对手机的摆放方向和操控造成干涉。
虽然,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对手机充电时,无线充电器与手机彼此分离,手机可以较为随意地放置到无线充电器的支撑面上;但是,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充电姿势(即支撑面支撑角度)单一,一般为平躺式,不适合观影和操控,且容易发生滑落,无法满足不同状态下的使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观影和操控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盘,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角度介于10°~30°,所述支撑盘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支撑盘内置有用于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支撑盘的一侧与所述底座的顶面相交形成用于支撑手机倾斜摆放的V型支撑位,所述V型支撑位包括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相邻一侧面的第二支撑面,所述支撑盘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倾斜角度介于为60°~80°;
所述支撑盘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一侧壁卡接的第二限位凸起。
具体地,所述V型支撑结构的夹角为90度。
具体地,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角度介于15°~25°。
具体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盘之间插接固定或者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内置于所述支撑盘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有第一转接插头,所述第一转接插头设置在所述支撑盘一侧,所述底座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接插头配合的第一转接插口,所述第一转接插口与一电源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还电连接有第二转接插头,所述第二转接插头设置在所述支撑盘的第一限位凸起上,所述底座底面的限位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接插头配合的第二转接插口,所述第二转接插口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侧壁上开设有允许所述电源线穿过的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盘上开设有至少一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胶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并且其便于边充电边进行观影或者操控:当支撑盘与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时,底座底面与桌面接触,第一支撑面的倾斜角度介于60~80°,此倾斜角度便于观影;当支撑盘与底座底面固定连接时,将底座顶面向下放置,此时第一支撑面的倾斜角度介于10°~30°,此时便于操控手机,而且使用者操控手机时,颈部弯曲幅度相对于手机接近平放时颈部弯曲幅度较小,从而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颈部健康;观影或者操控手机过程中,无线充电装置可持续对手机进行充电,这样就能避免手机电量不足,且由于无线充电装置不需要与手机接触,这样手机可以较为随意地放置到支撑盘上且便于操控,从而满足不同状态下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用于支撑手机便于观影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用于支撑手机便于观影时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用于支撑手机便于观影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用于支撑手机便于操控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用于支撑手机便于操控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支撑盘2,底座1的顶面11倾斜设置,底座1的顶面11倾斜角度介于10°~30°,支撑盘2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1的顶面11上,底座1或者支撑盘2内置有用于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未示出),手机内置有用于将无线充电装置发出的电磁信号转化为充电电流的感应线圈,支撑盘2的一侧与底座1的顶面11相交形成用于支撑手机倾斜摆放的V型支撑位3,V型支撑位3包括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的第一支撑面21、以及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相邻一侧面的第二支撑面12,支撑盘2与底座1的顶面11固定后第一支撑面21的倾斜角度介于为60°~80°;
支撑盘2背离第一支撑面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22,底座1的底面13设置有与支撑盘2上的第一限位凸起22配合的限位槽14,支撑盘2上的第一限位凸起2与底座1的底面13的限位槽14限位配合后第一支撑面21与底座1的底面13平行设置。
具体地,所述V型支撑位3的夹角为90度。
具体地,所述底座1的顶面11倾斜角度介于15°~25°;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顶面11倾斜角度为20°,这样当支撑盘2与底座1顶面11固定连接时,将底座1底面13放置到桌面上,第一支撑面21的倾斜角度为70°,手机的倾斜角度也为70°,此倾斜角度为观影的黄金角度,便于边充电边观影;当支撑盘2与底座1底面13固定连接时,将底座1顶面11向下放置到桌面上,此时,第一支撑面21的倾斜角度为20°,此时便于边充电,边操控手机,而且,使用者操控手机时,颈部弯曲幅度相对于手机接近平放时颈部弯曲幅度较小,从而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颈部健康。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与支撑盘2之间插接固定或者卡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底座1顶面11上开设有贯穿底座1两相对侧的通槽15,支撑盘2一侧插入通槽15内后与底座1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支撑盘2背离第一支撑面21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与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卡接的第二限位凸起23;本实施例中,由于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与底座1底面13之间形成了一介于60°~80°的夹角,第二限位凸起23设置成与该60°~80°的夹角形状对应的倒扣形状,当将第一限位凸起插入限位槽14后,并且向下按压支撑盘2使支撑盘2背离第一支撑面21的一侧与底座1底面13贴合,第二限位凸起23能够自动与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卡接,这样便能防止支撑盘2与底座11之间发生转动或者分离,保证手机放置到支撑盘2表面后操控手机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第二限位凸起23与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上设置卡接凸点和卡槽的方式实现第二限位凸起23与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之间的卡接固定;若限位槽14设置在底座1底面13中部,则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可理解为任一方向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内置于支撑盘2的电磁线圈(未示出),电磁线圈电连接有第一转接插头(未示出),第一转接插头设置在支撑盘2一侧,底座1顶面11上设置有与第一转接插头配合的第一转接插口(未示出),第一转接插口与一电源线(未示出)电连接;这样,将支撑盘2的一侧与底座1顶面11固定,并且使第一转接插头插入第一转接插口后,通过将电源线接入电源,便能使电磁线圈通电,从而便于对放置到支撑盘2上的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实现边充电边观影。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还电连接有第二转接插头(未示出),第二转接插头设置在支撑盘2的第一限位凸起22上,底座1底面13的限位槽14内设置有与第二转接插头配合的第二转接插口(未示出),第二转接插口与电源线电连接;将支撑盘2背离第一支撑面21的一侧与底座1底面13组合,并且使第二转接插头插入第二转接插口内,然后将电源线接入电源,便能使电磁线圈通电,从而便于对放置到支撑盘2上的手机进行充电,便于边充电边操控手机。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侧壁上开设有允许电源线穿过的线槽17,允许电源线穿过的线槽17开设在底座1侧壁上,避免了电源线与底座1连接后对支撑盘2与底座1顶面11或者底座1底面13安装的位置造成干涉,并且便于使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布线尽量整齐。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盘2上开设有至少一散热孔24,本实施例中,散热孔24开设有多个,多个散热孔24均开设在支撑盘2背离第一支撑面21的一侧,多个散热孔24呈环形整列排布,多个散热孔24便于支撑盘2内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热量顺利排出,从而避免无线充电装置由于过热而发生损坏,并且保证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上设置有第一防滑胶垫211,第一防滑胶垫211能够提高第一支撑面21与手机背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机背面与第一支撑面21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第二支撑面12上设置有第二防滑胶垫121;当支撑盘2与底座1顶面11固定时,此时手机便于边充电边观影,手机背面相邻的一侧与第二支撑面12接触,此时第二防滑胶垫121能够提高第二支撑面12与手机背面相邻的一侧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第二支撑面12与手机背面相邻的一侧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提高手机放置到V型支撑位3的稳定性;当支撑盘2与底座1底面13固定连接时,将底座1顶面11向下放置使其与桌面接触,此时,第二支撑面12与地面接触后,第二防滑胶垫121能够提高第二支撑面12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底座1顶面11与桌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提高无线充电手机支架放置到桌面上的稳定性,便于边充电边操控手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并且其便于边充电边进行观影或者操控:当支撑盘2与底座1顶面11固定连接时,底座1底面13与桌面接触,第一支撑面21的倾斜角度介于60~80°,此倾斜角度便于观影;当支撑盘2与底座1底面13固定连接时,将底座1顶面11向下放置,此时第一支撑面21的倾斜角度介于10°~30°,此时便于操控手机,而且使用者操控手机时,颈部弯曲幅度相对于手机接近平放时颈部弯曲幅度较小,从而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颈部健康;观影或者操控手机过程中,无线充电装置可持续对手机进行充电,这样就能避免手机电量不足,且由于无线充电装置不需要与手机接触,这样手机可以较为随意地放置到支撑盘2上且便于操控,从而满足不同状态下的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支撑盘,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角度介于10°~30°,所述支撑盘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支撑盘内置有用于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支撑盘的一侧与所述底座的顶面相交形成用于支撑手机倾斜摆放的V型支撑位,所述V型支撑位包括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相邻一侧面的第二支撑面,所述支撑盘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倾斜角度介于为60°~80°;
所述支撑盘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底座上远离限位槽的一侧壁卡接的第二限位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支撑结构的夹角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角度介于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盘之间插接固定或者卡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内置于所述支撑盘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有第一转接插头,所述第一转接插头设置在所述支撑盘一侧,所述底座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接插头配合的第一转接插口,所述第一转接插口与一电源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还电连接有第二转接插头,所述第二转接插头设置在所述支撑盘的第一限位凸起上,所述底座底面的限位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接插头配合的第二转接插口,所述第二转接插口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侧壁上开设有允许所述电源线穿过的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上开设有至少一散热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胶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胶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64830.XU CN209002030U (zh) | 2018-09-07 | 2018-09-07 | 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64830.XU CN209002030U (zh) | 2018-09-07 | 2018-09-07 | 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02030U true CN209002030U (zh) | 2019-06-18 |
Family
ID=6679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6483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02030U (zh) | 2018-09-07 | 2018-09-07 | 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0203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2467A (zh) * | 2019-07-19 | 2021-02-05 | 李彦广 | 无线充电的保护装置 |
US12042043B2 (en) | 2020-06-11 | 2024-07-23 | Kohler Co. | Temperature tracking mirror |
-
2018
- 2018-09-07 CN CN201821464830.XU patent/CN2090020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2467A (zh) * | 2019-07-19 | 2021-02-05 | 李彦广 | 无线充电的保护装置 |
US12042043B2 (en) | 2020-06-11 | 2024-07-23 | Kohler Co. | Temperature tracking mirror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82739U (zh) | 一种无线式万能充电手机支架 | |
CN209002030U (zh) | 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 |
AU2020103894A4 (en) | Intelligent wireless charging table board and seat | |
CN205791602U (zh) | 用于无线充电器的外壳及无线充电器 | |
CN210041392U (zh) | 一种带支架的无线充电装置 | |
CN208337214U (zh) | 一种多方位无线充电器支架结构 | |
CN209540724U (zh) | 一种无线充电夜灯 | |
CN205248827U (zh) | 一种支架式无线充电器 | |
CN205565820U (zh) |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无线充电支架 | |
CN204696772U (zh) |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 |
CN209739066U (zh) | 一种列车用可充电桌板装置 | |
CN209389753U (zh) | 一种新型的多孔充电座 | |
CN208539614U (zh) | 一种麦克风充电底座 | |
CN211731239U (zh) | 一种无线充电车载支架 | |
CN207994692U (zh) | 一种用于墙壁插座的手机充电座 | |
CN203135523U (zh) | 可夹持的充电器 | |
CN206620182U (zh) | 手机支架 | |
CN213754025U (zh) |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座 | |
CN209313486U (zh) | 一种无线充电座 | |
CN204289983U (zh) | 万能转换插头、排插及电源适配器 | |
CN209642366U (zh) | 一种方便组合的无线充电器 | |
CN222381358U (zh) | 一种无线充电器 | |
CN212726502U (zh) | 一种支架式无线充电器 | |
CN219535684U (zh) | 一种适用性高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 |
CN213585193U (zh) | 一种吸附固定式无线手机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