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983374U - 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83374U
CN208983374U CN201821555600.4U CN201821555600U CN208983374U CN 208983374 U CN208983374 U CN 208983374U CN 201821555600 U CN201821555600 U CN 201821555600U CN 208983374 U CN208983374 U CN 208983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baffle
regenerative
equipment according
contro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56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晓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ingj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ingj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ingj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ingj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556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83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83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83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三个蓄热室、一个燃烧室、一条废气管道、一条净化气管道、一条冲洗管道,所述废气管道、净化气管道和冲洗管道均分别连通三个蓄热室的底部且连接处均安装有一个切换阀门,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有辅助燃烧器,所述燃烧室固定安装在三个蓄热室上方并通过燃烧进气管道与蓄热室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呈波纹状且三个蓄热室通过燃烧进气管道在波峰处连通燃烧室,燃烧室底部的波谷处连接有排污管道。本实用新型提高热回收效率和延长RTO使用年限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RTO(蓄热式高温焚化炉)是一种高效有机废气治理设备,其原理是在高温下将废气中的有机物(VOCs)氧化成对应的二氧化碳和水。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热体,使陶瓷蓄热体升温而“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
如图1所示,三室RTO由三个蓄热室、一个燃烧室2、九个切换阀门6组成。三个蓄热室分别为A蓄热室11、B蓄热室12和C蓄热室13,三个蓄热室共同连接一条废气管道3、一条净化气管道4和一条冲洗管道5,每根管道与三个蓄热室的连接处各安装有一个切换阀门6。三室RTO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次循环时,废气首先流经A蓄热室11升温后进入燃烧室焚烧,成为净化的高温气体后离开燃烧室2,进入B蓄热室12(在前面的循环中已被冷却)释放热量后排出,此时B蓄热室12吸收热量进行蓄热。与此同时,排出的部分净化气体通过冲洗管道5对已经放热冷却下来的A蓄热室11进行反向吹扫,冲洗去除放热时残留在室内的有机物。第二次循环时,废气先流经B蓄热室12预热,再进入燃烧室2进行燃烧,然后进入事前冷却及冲洗好的C蓄热室13冷却,最后排出且部分净化气体对B蓄热室12进行反向冲洗。第三次循环时,废气先流经C蓄热室13预热, 再进入燃烧室2进行燃烧,然后进入第一次循环结束后冷却及冲洗好的A蓄热室11进行冷却后排出,冷却如此循环往复。每个蓄热室依次循环经历放热―冲洗―蓄热过程。
一般而言,废气中的有机物(VOCs)经过RTO多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是,也有部分有机物在升温焚烧过程中会形成胶状物质,附着在燃烧室的内侧壁上,遇到高温更会氧化形成炭黑。胶状物质和炭黑常年在燃烧室内累积后,容易随着焚烧完全后生成的净化气体进入下一个蓄热室内进行冷却,堵塞蓄热室内的陶瓷蓄热体,进而影响热回收效率和RTO使用年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具有提高热回收效率和延长RTO使用年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三个蓄热室、一个燃烧室、一条废气管道、一条净化气管道、一条冲洗管道,所述废气管道、净化气管道和冲洗管道均分别连通三个蓄热室的底部且连接处均安装有一个切换阀门,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有辅助燃烧器,所述燃烧室固定安装在三个蓄热室上方并通过燃烧进气管道与蓄热室连通,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呈波纹状且三个蓄热室通过燃烧进气管道在波峰处连通燃烧室,燃烧室底部的波谷处连接有排污管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合切换阀门,使废气通过废气管道先进入一个蓄热室内进行预热,再通过燃烧进气管道进入燃烧室,燃烧室顶部的辅助燃烧器将外部的洁净空气不断地通入燃烧室内辅助废气中的有机物燃烧,有机物的氧化焚烧更加彻底;而焚烧过程中产生的胶状物质机炭黑在燃烧室的波形底部由于自身重力自动滑落至波谷处,并进入波谷处的排污管道内,实现自动收集燃烧室内的胶状物质和炭黑,有助于保持燃烧室内洁净从而减少胶状物质和炭黑进入蓄热室,提高热回收效率和RTO使用年限。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有两个向下的凸起部且凸起部上设有正对所述排污管道的导流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燃烧室的顶部设置向下的凸起部,有助于胶状物质和炭黑借助自身重力在燃烧室的顶部自动向下滑落至凸起部,再滑落至导流柱上,最后从导流柱上滴落至排污管内,自动收集胶状物质和炭黑更加容易。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流柱的底部呈向下的圆锥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柱的底部呈向下的圆锥状,胶状物质与炭黑在导流柱的圆锥最低点更容易下落,收集胶状物质和炭黑的效率更高。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燃烧室顶部位于两个导流柱之间的部位设有弧形顶,所述弧形顶中间高、四周低且两个导流柱位于弧形顶的最低点,所述辅助燃烧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顶的最高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燃烧室顶部位于两个导流柱之间设置弧形顶,且弧形顶的中间高、四周低,则燃烧室顶部位于两个导流柱之间的胶状物质和炭黑可以顺着弧形顶的弧形面从顶点滑落至导流柱上,收集胶装物质和炭黑更加容易。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燃烧室内的顶部沿边缘周向安装有一根冲污管,所述冲污管与上开设有若干出液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燃烧室内的顶部边缘周向安装一根冲污管,且冲污管上开设若干出液孔,则可以通过向冲污管内通入清洁液,清洁液通过出液孔流至燃烧室的顶部及侧壁上,清洁胶质物质和炭黑更加彻底。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液孔上安装有旋转喷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出液孔上安装旋转喷头,可以将清洁液向燃烧室内喷洒地更均匀,既节约清洁液,清洁效果更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燃烧室的底部与所述燃烧进气管道的连接处设有一块挡片,所述挡片铰接安装在燃烧室的壁壳上并覆盖所述燃烧进气管道的管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燃烧室的底部与燃烧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挡片,且挡片覆盖在燃烧进气管的管口上,则挡片可以防止胶状物质和炭黑通过燃烧进气管道进入蓄热室;而挡片铰接安装在燃烧室的底部,则当蓄热室向燃烧室输送废气时,废气可以冲击挡片将燃烧进气管的管口处打开,废气全部充入燃烧室后,挡片自动回落封闭燃料进气管口,防止废气燃烧时胶状物质和炭黑落入燃烧进气管内。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挡片上固定连接有一根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燃烧室的底部,所述绳索绷直时挡片与燃烧室底部的侧壁之间夹角小于90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片上与燃烧室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绳索,且绳索绷直时挡片与燃烧室底部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则可以限制挡片的转动幅度,使挡片一直处于可以自动回落的夹角范围内。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挡片为铁片,所述燃烧室的底部位于所述燃烧进气管远离挡片的一侧设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将所述铁片吸附并盖合在所述燃烧进气管道的管口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燃烧室的底部设置磁铁块,磁铁块可以使挡片更加紧密地盖合在燃烧进气管道的管口上,不易自动打开,而且气体也比较容易冲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成波形,焚烧过程中产生的胶状物质机炭黑在燃烧室的波形底部由于自身重力自动滑落至波谷处,并进入波谷处的排污管道内,实现自动收集燃烧室内的胶状物质和炭黑,可以减少胶状物质和炭黑进入蓄热室,提高热回收效率和RTO使用年限;
2.燃烧室的顶部边缘安装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上安装旋转喷头,向排污管道内通入清洁液,通过旋转喷头向燃烧室内喷洒清洁液,可以更加高效彻底地清洁附着在燃烧室顶部和侧壁上的胶状物质和炭黑。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三室RTO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热室;11、A蓄热室;12、B蓄热室;13、C蓄热室;2、燃烧室;21、凸起部;211、导流柱;22、弧形顶;23、冲污管;231、出液孔;24、旋转喷头;25、挡片;26、绳索;27、磁铁块;3、废气管道;4、净化气管道;41、风机;5、冲洗管道;6、切换阀门;7、辅助燃烧器;8、燃烧进气管道;9、排污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三个蓄热室1、一个燃烧室2、一条废气管道3、一条净化气管道4、一条冲洗管道5。废气管道3、净化气管道4和冲洗管道5均分别连通三个蓄热室1的底部且连接处均安装有一个切换阀门6,燃烧室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辅助燃烧器7。辅助燃烧室2固定安装在三个蓄热室1上方,三个蓄热室1均通过各自的燃烧进气管道8与燃烧室2的底部连通。废气通过废气管道3进入蓄热室1内预热后再通过燃烧进气管道8进入燃烧室2内,辅助燃烧器7向燃烧室2内输送空气从而焚烧废气。生成的净化气经过另一个蓄热室1冷却后再通过净化气管道4和安装在净化气管道4上的风机41排至大气环境中。
燃烧室2的底部呈波纹状,三个蓄热室1上的燃烧进气管道8均在波峰处连接燃烧室2,燃烧室2底部的波谷处连接有排污管道9,排污管道9与外部的收集装置连接。燃烧室2的顶部正对排污管道9的部位向下凸出有凸起部21,凸起部21上竖直固定有正对排污管道9的导流柱211,导流柱211的底部呈向下正对排污管道9的圆锥状。
燃烧室2顶部位于两个导流柱211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弧形顶22,弧形顶22中间高、四周低,两个导流柱211位于弧形顶22边缘的最低点处。辅助燃烧器7固定安装在弧形顶22的中心最高点。燃烧室2内的顶部边缘沿周向固定安装有一根冲污管23,冲污管23与外部盛有清洁液的容器连通。冲污管23上开设若干个朝向燃烧室2中心的出液孔231,每个出液孔231上均安装有旋转喷头24。
废气焚烧后附着在燃烧室2顶部的胶状物质和炭黑在弧形顶22的弧形表面作用下自动流落集中至导流柱211上,再从导流柱211上滴落至排污管道9内;而附着在燃烧室2侧壁及底部上的胶状物质和炭黑则自动向下滑落至燃烧室2底部的波谷处,再进入排污管道9内实现自动清除收集燃烧室2内的胶状物质和炭黑。
为了避免清洁液清洁燃烧室2内积存的胶状物质及炭黑时,胶状物质及炭黑从燃烧进气管道8内进入蓄热室1中,在燃烧室2的底部与燃烧进气管道8的连接处均铰接安装一块铁质的挡片25,挡片25铰接安装在燃烧室2的壁壳上并可覆盖燃烧进气管道8的管口。挡片25上固定连接有一根绳索26,绳索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燃烧室2的底部,当从燃烧进气管道8中出来的废气将挡片25向上冲起且绳索26绷紧时,挡片25的转动角度小于90度。燃烧室2的底部位于燃烧进气管道8远离挡片25铰接处的一侧固定有一块嵌入燃烧室2壁壳内的磁铁块27,磁铁块27在无废气进入燃烧室2中时,将铁质的挡片25紧紧吸附在燃烧室2的底部壁壳上。
工作原理:燃烧室2中焚烧废气时产生的胶状物质机炭黑在燃烧室2的波形底部由于自身重力自动滑落至波谷处,并进入波谷处的排污管道9内,实现自动收集燃烧室2内的胶状物质和炭黑,从而减少胶状物质和炭黑进入蓄热室1,提高热回收效率和RTO使用年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三个蓄热室(1)、一个燃烧室(2)、一条废气管道(3)、一条净化气管道(4)、一条冲洗管道(5),所述废气管道(3)、净化气管道(4)和冲洗管道(5)均分别连通三个蓄热室(1)的底部且连接处均安装有一个切换阀门(6),所述燃烧室(2)的顶部设有辅助燃烧器(7),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室(2)固定安装在三个蓄热室(1)上方并通过燃烧进气管道(8)与蓄热室(1)连通,所述燃烧室(2)的底部呈波纹状且三个蓄热室(1)通过燃烧进气管道(8)在波峰处连通燃烧室(2),燃烧室(2)底部的波谷处连接有排污管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室(2)的顶部设有两个向下的凸起部(21)且凸起部(21)上设有正对所述排污管道(9)的导流柱(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柱(211)的底部呈向下的圆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室(2)顶部位于两个导流柱(211)之间的部位设有弧形顶(22),所述弧形顶(22)中间高、四周低且两个导流柱(211)位于弧形顶(22)的最低点,所述辅助燃烧器(7)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顶(22)的最高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室(2)内的顶部沿边缘周向安装有一根冲污管(23),所述冲污管(23)与上开设有若干出液孔(2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出液孔(231)上安装有旋转喷头(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室(2)的底部与所述燃烧进气管道(8)的连接处设有一块挡片(25),所述挡片(25)铰接安装在燃烧室(2)的壁壳上并覆盖所述燃烧进气管道(8)的管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挡片(25)上固定连接有一根绳索(26),所述绳索(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燃烧室(2)的底部,所述绳索(26)绷直时挡片(25)与燃烧室(2)底部的侧壁之间夹角小于90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挡片(25)为铁片,所述燃烧室(2)的底部位于所述燃烧进气管远离挡片(25)的一侧设有磁铁块(27),所述磁铁块(27)将所述铁片吸附并盖合在所述燃烧进气管道(8)的管口上。
CN201821555600.4U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08983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5600.4U CN208983374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5600.4U CN208983374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83374U true CN208983374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85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5600.4U Active CN208983374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833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4952A (zh) * 2019-12-27 2020-03-20 江苏琳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烟专用蓄热式焚烧炉防积油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4952A (zh) * 2019-12-27 2020-03-20 江苏琳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烟专用蓄热式焚烧炉防积油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55034U (zh) 锅炉节能净烟装置
CN103115426B (zh) 燃煤设备余热利用及除尘装置
CN201327039Y (zh) 一种垃圾无害化燃烧产生蒸汽热水的设备
CN102313272A (zh) 蒸汽发生系统
CN216346346U (zh) 一种锅炉烧炉用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8983374U (zh) 一种三室rto废气处理装置
CN206027343U (zh) 一种烟囱和空气除尘过滤器
CN2695800Y (zh) 生活垃圾焚烧净化炉
CN207621994U (zh) 一种新型节能锅炉
CN202675361U (zh) 环保节能炉
CN207342408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过滤装置
CN104879788A (zh) 一种节能高效环保型回风炉
CN209638979U (zh) 一种环保型节能蒸汽锅炉
CN205109293U (zh) 燃烧炉用烟尘水化器
CN212777386U (zh) 一种防污染型医疗垃圾焚烧炉
CN212300022U (zh) 燃煤锅炉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2954481B (zh) 锅炉烟道热量回收节能环保系统
CN203155037U (zh) 入炉煤矸石热废气调湿脱水后的尾气水沐净化器
CN205412574U (zh)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及除尘脱硫装置
CN202993238U (zh) 锅炉烟道热量回收节能环保系统
CN2391668Y (zh) 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CN201104012Y (zh) 立式民用采暖锅炉
CN220397569U (zh) 烟气处理装置
CN220846181U (zh) 一种转炉烟气干法除尘喷淋净化装置
KR200268314Y1 (ko) 연소로의 폐가스 정화 및 온수 공급기능을 동시에 갖는열회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