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2207U - 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电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52207U CN208952207U CN201821229325.7U CN201821229325U CN208952207U CN 208952207 U CN208952207 U CN 208952207U CN 201821229325 U CN201821229325 U CN 201821229325U CN 208952207 U CN208952207 U CN 2089522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er
- radiator
- electric heater
- group
- graphe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暖器,包括框架及间隔安装在框架上的至少一组暖气片组,所述暖气片组包括间隔设置的暖气片,相邻暖气片之间安装有发热体,且石墨烯发热体可与电源连接并发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热体通电发热的方式来进行取暖,为一种清洁的取暖方式。发热体采用片状发热体,尤其可以采用石墨烯,能耗低、取暖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电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设备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电暖式和水暖式。
水暖暖气片:利用市政集中供暖管网或者是壁挂燃气炉加热水进行环境加热取暖,必须要铺设水暖管网,施工复杂。而且天然气,水资源等资源浪费严重,制热效率低、效果差,热损耗大。水暖暖气片在使用期间容易出现暖气片阻塞、腐蚀严重等情况,降低使用寿命,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电暖器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石英管取暖器、对流式电取暖器等。现有技术中电取暖器普遍存在功率高、制热效果差、噪音大、使用寿命短,结构相对复杂等问题。电暖器的使用效果与发热介质有直接关系。例如:石英管取暖器,采用电热丝加热取暖,电热丝较易变形,石英管如不慎,易被打破,使用寿命短;油汀电取暖器,通过加热导热油来生热取暖,缺点是制热慢,较费电,经济性相对较差,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电暖器存在的发热效果差、造价高等问题,提供一种采暖效果好,经济性能好的电暖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暖器,包括框架及间隔安装在框架上的至少一组暖气片组,所述暖气片组包括间隔设置的暖气片,相邻暖气片之间安装有发热体,且石墨烯发热体可与电源连接并发热。
作为优选,暖气片组的暖气片之间通过加强梁连接,发热体安装在加强梁上。
作为优选,加强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发热体安装在开口处。
作为优选,各组暖气片之间的开口位置相对应,各组暖气片之间安装整片发热体。
作为优选,加强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发热体安装在卡槽上,每组暖气片组内安装独立的发热体。
作为优选,加强梁包括弧形梁,所述开口或卡槽设置在弧形梁处。
作为优选,发热体为片状,与暖气片平行设置,为石墨烯。
作为优选,暖气片之间设置有多组发热体。
作为优选,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双侧边框,暖气片组安装在双侧边框之间,双侧边框的两端口部设置有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上设置有出风口。
作为优选,电暖器进一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石墨烯发热体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热体通电发热的方式来进行取暖,为一种清洁的取暖方式。发热体采用片状发热体,尤其可以采用石墨烯,能耗低、取暖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暖器为一种智能可控型电暖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暖气片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暖气片组侧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暖气片组;101、第一暖气片;102、第二暖气片;103、加强梁;104、卡槽;105、弧形部;2、石墨烯发热体;301、左侧边框;302、右侧边框;303、第一盖板;304、第二盖板;305、出风口;306、地脚支架;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石墨烯电暖器的的长度方向为安装后的横向;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石墨烯电暖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框架及间隔安装在框架上的至少一组暖气片组1,本实施例中,电暖器包括6个暖气片组 1。每个暖气片组1包括两个暖气片,相邻暖气片之间安装有发热体,具体为石墨烯发热体2,且石墨烯发热体2可与电源连接并发热。由于石墨烯具有电热性,当对石墨烯发热体2通电加热时,石墨烯发热体2将产生热量,以取暖。
暖气片组1的结构参考图6,为了实现更好的传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暖气片组1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每个暖气片组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暖气片101和第二暖气片102,第一暖气片101和第二暖气片102之间通过加强梁103连接,石墨烯发热体2安装在加强梁103上。
以下具体提供两种石墨烯发热体2的安装方式。
第一种方式。
加强梁103包括弧形梁,加强梁103上设置有开口,石墨烯发热体2安装在开口处。各组暖气片之间的开口位置相对应,各组暖气片之间安装整片发热体。这种设置形式如图2、图3和图4所示。
第二种方式。
加强梁103包括弧形梁,加强梁103上设置有卡槽104,所述发热体安装在卡槽104上,每组暖气片组内安装独立的发热体。这种设置形式如图6所示。
以上两种安装方式中,开口或卡槽设置在弧形梁处。弧形梁的数量视需要安装发热体2的数量而定,例如,如果想安装两组发热体2,即设计两段弧形梁即可。
石墨烯发热体2为片状,与暖气片1平行设置。为了实现更好的发热效果,相邻两片暖气片1之间平行设置有多组石墨烯发热体2,且保证石墨烯发热体2的横向宽度与暖气片单体101的横向宽度基本相同。石墨烯发热体2的纵向长度小于暖气片1的纵向长度。参考图2、图3和图4,石墨烯发热体2可选择设置在暖气片1纵向高度的中间位置、上部或下部。但由于冷空气从下进入,热空气从电暖器上部流出,为了保证更充分的对冷空气加热,石墨烯发热体2最优被设置在暖气片1纵向高度的下部位置。
本实施例中,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左侧边框301和右侧边框302,暖气片1安装在左侧边框301和右侧边框302之间,电暖器竖向设置,双侧边框的两端口部设置有第一盖板303和/或第二盖板304,第一盖板303和/或第二盖板304上设置有出风口305。电暖器主体框架采用镁铝合金材质,左侧边框301、右侧边框302、第一盖板303和第二盖板304均采用铝镁合金材质。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仅设置第一盖板303(上盖板)或仅设置第二盖板304(下盖板);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即设置第一盖板303又设置第二盖板304。盖板扣在两个侧板围城的腔体的腔口上,盖板和侧板将围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因此,为了使腔内石墨烯发热体2发出的热量可以散发,在第一盖板 303或第二盖板304上设置出风口305,用于散热;在设置有第一盖板303和第二盖板304的电暖器上,可以选择在两个盖板上均设置出风口305或仅在一个盖板上设置出风口305。
在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地脚支架306,用以支撑整个电暖器。本实施例中,地脚支架306设置在左侧边框301和右侧边框302的底部。
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电暖器的智能性,所述电暖器进一步包括控制器4,控制器4与石墨烯发热体2电连接以控制石墨烯发热体2 的发热温度。本实施例中,控制器4控制面板设置在框架上,具体设置在右侧边框302上。通过控制器4可以控制电暖器的开闭,还可设定石墨烯发热体2的发热温度。
更进一步的,框架上还设置有电源插座5,电源插座5与石墨烯发热体2和控制器4电连接,以为电暖器供电。
石墨烯电暖器工作时,石墨烯发热体在风道内加热后,形成自循环空气对流,冷风从底部进入风道,热风自暖气片主体的风道上端出风口吹出,对房间进行加热。石墨烯发热片通电后热量可以以辐射的形式对外交换,铝镁合金暖气片吸收发热片的热辐射后可以对外进行二次热辐射,对环境和人体进行辐射加热,体感舒适度高。石墨烯耗电量小,工作无噪音,石墨烯电暖器为一种节能环保型电暖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及间隔安装在框架上的至少一组暖气片组,所述暖气片组包括间隔设置的暖气片,相邻暖气片之间安装有发热体,且石墨烯发热体可与电源连接并发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暖气片组的暖气片之间通过加强梁连接,发热体安装在加强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发热体安装在开口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各组暖气片之间的开口位置相对应,各组暖气片之间安装整片发热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发热体安装在卡槽上,每组暖气片组内安装独立的发热体。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包括弧形梁,所述开口或卡槽设置在弧形梁处。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发热体为片状,与暖气片平行设置,为石墨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发热体为片状,与暖气片平行设置,为石墨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暖气片之间设置有多组发热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暖气片之间设置有多组发热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双侧边框,暖气片组安装在双侧边框之间,双侧边框的两端口部设置有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上设置有出风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进一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石墨烯发热体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29325.7U CN208952207U (zh) | 2018-08-01 | 2018-08-01 | 电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29325.7U CN208952207U (zh) | 2018-08-01 | 2018-08-01 | 电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52207U true CN208952207U (zh) | 2019-06-07 |
Family
ID=66732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229325.7U Active CN208952207U (zh) | 2018-08-01 | 2018-08-01 | 电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52207U (zh) |
-
2018
- 2018-08-01 CN CN201821229325.7U patent/CN2089522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741180U (zh) | 一种电暖器 | |
CN205245311U (zh) | 一种电暖风机 | |
CN205900621U (zh) | 一种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电池箱 | |
CN208952207U (zh) | 电暖器 | |
CN209088026U (zh) | 一种电池组装结构 | |
CN206771490U (zh) | 一种蓄热式电散热器 | |
CN212157376U (zh) | 一种用于室内和相似环境供暖的辐射元件 | |
CN201104020Y (zh) | 新型浴室取暖器 | |
CN105222212B (zh) | 蓄能式取暖器 | |
CN208059026U (zh) | 一种长风口风幕型取暖器 | |
CN203893290U (zh) | 自然对流式电暖器及自然对流式供热装置 | |
CN209026931U (zh) | 组合式碳纤维电暖气 | |
CN207569968U (zh) | 一种板式水电一体散热器系统 | |
CN201589330U (zh) | 多孔腔风道式电暖器 | |
CN216557324U (zh) | 一种地热能地暖 | |
CN210463198U (zh) | 一种对流式变频电暖器 | |
CN100424424C (zh) | 空气对流型的节能电暖器 | |
CN208905234U (zh) | 一种生命光动辐射器 | |
CN221923648U (zh) | 一种具有双发热体电暖器 | |
CN212930187U (zh) | 一种新型对流式电暖器 | |
CN105553334B (zh) | 一种炉圆烟囱和炉膛 | |
RU217559U1 (ru) |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обогреватель | |
TW202035929A (zh) | 電熱水器的太陽能輔助加熱系統 | |
CN202092217U (zh) |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器 | |
CN213089901U (zh) | 一种墙壁暗装式碳纤维电供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1 Address after: 266600 Taixing Road, Meihua Mountain Industrial Park, Laixi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Nanshu Taix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600 Taixing Road, Meihua Mountain Industrial Park, Laixi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Qingdao warm hom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Nanshu Taixing Technolog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