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933112U -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3112U
CN208933112U CN201821381862.3U CN201821381862U CN208933112U CN 208933112 U CN208933112 U CN 208933112U CN 201821381862 U CN201821381862 U CN 201821381862U CN 208933112 U CN208933112 U CN 208933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ranch
water treatment
treatment system
membrane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818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杰
陈诗洁
黄晓
高威
雷亚
陈宝
滕勇
袁斯琪
陈锦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3818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3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3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31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系统及设置有该水处理系统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复合滤芯和膜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内设置有前置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所述前置过滤单元的出水口经第一连通支路与所述膜滤芯的入水口连通,所述膜滤芯的净水出口经第二连通支路与所述后置过滤单元的入水口连通,在所述第二连通支路上设置有压力桶。可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用水需求,保证出水稳定性及出水量,改善出水体验,保证在没有原水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所需的饮用水给用户。

Description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水质问题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净水机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之一。但是在现有的净水机中,净水系统一般包括RO滤芯或者超滤膜滤芯,为了进一步保护RO滤滤芯者超滤膜滤芯,一般在前置过滤水路中设置前置滤芯(前置滤芯可称为前处理或预处理滤芯,属于粗过滤,主要由PAC或pp棉滤芯和前置活性炭滤料构成),为了进一步改善水质,获得更佳口感,一般在后置过滤水路中设置后置滤芯(后置滤芯可称为后处理,一般处于精过滤的水路后方,主要是后置复合滤芯或者活性炭、超滤)。但是,上述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导致净水机整体体积增加,且不利于安装,并且不利于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及设置有该水处理系统的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并且方便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复合滤芯和膜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内设置有前置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所述前置过滤单元的出水口经第一连通支路与所述膜滤芯的入水口连通,所述膜滤芯的净水出口经第二连通支路与所述后置过滤单元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后置过滤单元的出水口与纯水支路连通,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用水终端,所述纯水支路与所述用水终端连接,经所述后置过滤单元处理过的纯水能够经所述纯水支路排出至所述用水终端。
优选地,所述用水终端包括管线机。
优选地,所述膜滤芯的下游侧的管路上设置有水质监测元件;和/或,
在所述纯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流量检测元件和/或压力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流量检测元件和/或压力检测元件位于所述用水终端和所述后置过滤单元的出水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元件为高压开关。
优选地,所述前置过滤单元的出水口还与净水支路连通,用于将经所述前置过滤单元处理过的净水排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支路上设置有稳压泵和/或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通支路的开闭。
优选地,所述膜滤芯的浓水出口与浓水支路连通,所述浓水支路用于将所述膜滤芯产生的浓水排出,在所述浓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经过所述浓水支路的水流量。
优选地,所述浓水支路上还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为常闭控制阀。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上述的水处理系统,所述壳体包括侧壁,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复合滤芯和膜滤芯能够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壳体内或者从所述壳体内抽出。
优选地,包括集成水路板,除所述复合滤芯和膜滤芯之外的水路和检测元件均设置在所述集成水路板上,所述复合滤芯和膜滤芯与所述集成水路板上的水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处理系统及设置有该水处理系统的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可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用水需求,方便用户控制出水的稳定性及出水量,改善出水体验,能够提供所需的饮用水给用户。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系统的实施例1的原理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系统的实施例2的原理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系统的实施例3的原理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系统的实施例4的原理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系统的实施例5的原理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复合滤芯;2、膜滤芯;3、第一连通支路;31、稳压泵;32、第一控制阀;4、第二连通支路;41、压力桶;42、第二水质监测元件;43、温度检测元件;44、单向阀;45、压力开关;5、原水支路;51、第一水质监测元件;6、纯水支路;61、第二流量检测元件;62、纯水箱;621、水位监测装置;63、用水终端;631、管线机;64、压力检测元件;65、加热装置;7、净水支路;71、第一流量检测元件;8、浓水支路;81、第二控制阀;9、水处理装置;91、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和6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系统以及应用该水处理系统的水处理装置9,例如水处理装置9为净水机,如图1所示,该水处理系统包括复合滤芯1和膜滤芯2,所述复合滤芯1内设置有前置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前置过滤的单元可以为PP(聚丙烯)+前置活性炭,或者PAC(碳纤维)滤芯,或者其他滤芯形式,后置过滤单元可以是超滤+后置活性炭,也可以是其他滤芯形式,通过复合滤芯1可减少滤芯数量且换芯方便、简化净水系统,实现净水机体积小型化,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用户的换芯频率和成本,所述前置过滤单元的出水口经第一连通支路3与所述膜滤芯2的入水口连通,所述膜滤芯2的净水出口经第二连通支路4与所述后置过滤单元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后置过滤单元出水口上设置有纯水支路6,经所述后置过滤单元处理过的纯水经所述纯水支路6排出,在纯水支路6设置水龙头,用户通过打开水龙头即可取纯水。另外,所述前置过滤单元的出水口还与净水支路7连通,用于将经所述前置过滤单元处理过的净水排出,在净水支路7设置水龙头,用户通过打开水龙头即可取净水,采用净水支路7和纯水支路6的双出水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前置过滤单元的入水口与原水支路5连通,所述原水支路5用于向所述前置过滤单元输入原水,在所述原水支路5上设置有第一水质监测元件51,用于检测原水的水质,该水处理系统可根据第一水质监测元件51检测到的水质情况进行自动调节(后续会进行说明),以扩大该水处理系统的适应范围,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需求。
如图1所示,在净水支路7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检测元件71,例如流量计,通过实时检测脉冲个数来记录过水量,从而对复合滤芯1的寿命进行判断,提醒用户更换寿命到期的滤芯,方便用户的使用。
如图1所示,在第一连通支路3上设置有稳压泵31和/或第一控制阀32,所述第一控制阀3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通支路3的开闭,例如第一控制阀32为电磁阀,在第二连通支路4上设置有压力桶41,保证出水稳定和出水量,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用水需求,改善出水体验,保证在没有原水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所需的饮用水给用户,优选在第二连通支路4上设置有单向阀44、压力开关45、第二水质监测元件42、温度检测元件43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单向阀44设置在所述膜滤芯2的净水出口和所述压力桶41之间,用于限制水从所述压力桶41向所述膜滤芯2的流动,仅允许水从所述膜滤芯2的净水出口流向所述压力桶41,以确保该水处理系统的正常使用,所述压力开关45设置在所述压力桶41和所述后置过滤单元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压力桶41的排出压力,例如压力开关45可以是高压开关,通过高压开关确保压力桶41内有足够的水压。所述第二水质监测元件42和温度检测元件43构造为TDS(总溶解固体)探针带感温包结构,减少零部件,方便安装,该TDS探针带感温包结构也可设置在纯水支路6上,同时检测第二连通支路4和纯水支路6上的水的数据,以确保检测数据更加的可靠。在纯水支路6上设置有第二流量检测元件61,例如为流量计,通过实时检测脉冲个数来记录过水量,从而对复合滤芯1的寿命进行判断,到期提醒用户更换滤芯,方便用户的使用。
如图1和6所示,膜滤芯2上设置有浓水出口,浓水出口与浓水支路8连通,所述浓水支路8用于将所述膜滤芯2产生的浓水排出,在所述浓水支路8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1,用于控制经过所述浓水支路8的水流量,第二控制阀81可以是固定废水比电磁阀,也可以是可调废水比电磁阀,不同地区水质情况不同,可调废水比电磁阀可通过原水支路5上的水质检测元件反馈过来的水质信息(如原水TDS、浊度、硬度、碱度等)进行自动调节,整个系统根据实时水质情况自动化调节废水比的功能,实现水处理装置9的按需制水,具有节水节能环保意义。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经过前置过滤单元预处理的原水在第一连通支路3上经第一控制阀32、稳压泵31后进入膜滤芯2中进行深层次处理,经膜滤芯2处理的水分为纯水和浓水(后续会有介绍),其中,纯水通过第二连通支路4上的单向阀44后进入压力桶41,当用户取纯水时,纯水从压力桶41中流出,通过第二连通支路4的压力开关45、TDS探针带感温包结构后进入复合滤芯1的后置过滤单元处理,处理后的水通过纯水支路6连接水龙头供用户使用。其中,当压力桶41内的纯水排出压力低于压力开关45设定的低位压力值时,压力开关45动作,将信号反馈给主板控制装置,第一控制阀32打开,稳压泵31启动,系统开始制水,当压力桶41内纯水增多,内部压力到达压力开关45设定的高位压力值时,程序控制第一控制阀32和稳压泵31关闭,系统停止制水。第一流量检测元件71和第二流量检测元件61通过实时检测脉冲个数来记录过水量,从而对复合滤芯1和膜滤芯2的寿命进行判断,到期提醒用户更换滤芯。
如图1和6所示,优选所述浓水支路8上还设置有与第二控制阀81串联的第三控制阀(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控制阀为常闭控制阀,即该系统不需要制水时,该第三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以避免浓水通过浓水支路8排出该水处理系统,具有节水效果,另外,由于膜滤芯中包括RO膜,设置第三控制阀可保证在该系统不需要制水时,RO膜内部保持有水的状态,避免RO膜的膜片干燥,延长RO膜的使用寿命。当该水处理系统需要制水运行时,该常闭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以使得浓水通过浓水支路8排出,以稳定该水处理系统的废水比,确保正常制水。例如,当压力桶41的内部压力到达压力开关45设定的高位压力值时,该系统停止制水,程序控制常闭电磁阀关闭,即系统关闭时浓水支路同步关闭,以避免浓水的流出,更好地实现稳定废水比的效果,整个系统根据实时水质情况自动化调节废水比的功能,实现水处理装置9的按需制水,具有节水节能环保意义。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控制阀81的开度可调节,正常使用状态下处于半开状态,当需要冲洗该水处理系统时,将第二控制阀81调成全开状态,此时,打开第三控制阀,以方便对该水处理系统的冲洗操作,提升冲洗效率和冲洗效果。
如图1和6所示,设置有该水处理系统的水处理装置9包括壳体91,该水处理系统设置在壳体91内,壳体91包括侧壁,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复合滤芯1和膜滤芯2能够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壳体91内或者从所述壳体91内抽出,通过侧抽式的安装结构,使得复合滤芯1和膜滤芯2的安装和更换更加高效,该水处理装置9还设置有显示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水质监测元件51、第二水质监测元件42和/或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3的检测结果,方便用户更加直观的连接水质。优选,复合滤芯1设置在所述膜滤芯2的下侧,膜滤芯2的下侧为显示模块的显示区域,该水处理装置9的整体布局合理,整体的操作使用界面比较直观,方便用户的观察和操作,更加优选该水处理装置9还设置有提醒模块(图中未示出),根据水处理系统中相关检测元件检测到的信息,通过该提醒模块提醒用户所述前置过滤单元或后置过滤单元的更换信息。为了更加方便该水处理装置9的整体控制,该水处理装置9还设置有集成水路板(图中未示出),除所述复合滤芯1和膜滤芯2之外的水路和检测元件均设置在所述集成水路板上,所述复合滤芯1和膜滤芯2与所述集成水路板上的水路相连接,高效集成且安装便利,很大程度减少水路接头数量,降低漏水风险,同步实现水处理装置9的体积小型化,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连通支路4以及纯水支路6上设置的相关结构不同。
如图2所示,具体的,在纯水支路6上设置有纯水箱62,所述纯水箱62内设置有水位监测装置621,用于监测纯水箱62内的水量,在纯水箱62内或者所述膜滤芯2的下游侧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质监测元件42,用于检测经过该段管路的水的水质情况,在所述纯水支路6上纯水箱62的下游侧设置有微型泵(图中未示出),用于增加出水量,更加方便用户的取水操作,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优选在所述膜滤芯2的出水口和所述纯水箱62之间设置有单向阀44,用于限制水从所述纯水箱62向所述膜滤芯2的流动,仅允许水从所述膜滤芯2的净水出口流向所述纯水箱62,确保该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更加优选在所述纯水支路6上设置有第二流量检测元件61,例如为流量计,通过实时检测脉冲个数来记录过水量,从而对复合滤芯1的寿命进行判断,到期提醒用户更换滤芯,方便用户的使用。
具体的,经过前置过滤单元预处理的原水在第一连通支路3上经第一控制阀32、稳压泵31后进入膜滤芯2中进行深层次处理,经膜滤芯2处理的水分为纯水和浓水,其中,纯水通过单向阀44进入复合滤芯1的后置过滤单元处理后,通过纯水支路6流入纯水箱62,经纯水箱62流出的纯水可以直接连接水龙头供用户使用。其中,纯水箱62内设置有水位监测装置621和第二水质监测装置622,当纯水箱62内水位监测为低水位时,第一控制阀32打开,稳压泵31启动,系统开始制水;当纯水箱62内水位监测为高水位时,第一控制阀32和稳压泵31关闭,系统停止制水。第一水质监测装置和/或第二水质检测装置42监测到的水的TDS值可实时的在显示区域体现,以便用户直观了解水质。另外,单向阀44用于防止纯水箱62内的水倒流经膜滤芯2的浓水支路8流出,单向阀44可以相应的设置在膜滤芯2与复合滤芯1的后置过滤单元之间,也可设置在复合滤芯1的后置过滤单元与纯水箱62之间,也可一定程度避免水的回流。并且,第二水质监测装置42可设置在纯水箱62内或者纯水支路6的其它位置,也可设置在膜滤芯2和复合滤芯1的后置过滤单元之间。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纯水支路6和净水支路7上设置的相关结构不同,实施例3中,不包括第一流量检测元件71,使得净水支路7的结构更加简单,所述纯水支路6与用水终端63连接,经所述后置过滤单元处理过的纯水能够经所述纯水支路6排出至所述用水终端63。
具体的,所述用水终端63包括管线机631,在所述纯水支路6上设置有第二流量检测元件42和/或压力检测元件64,所述第二流量检测元件42和/或压力检测元件64位于所述用水终端63和所述后置过滤单元的出水口之间,压力检测元件64可以是高压开关,用于监测纯水支路6上的水压,第二流量检测装置42可以是流量计,通过实时检测脉冲个数来记录过水量,从而对复合滤芯1的寿命进行判断,到期提醒用户更换滤芯,方便用户的使用。另外,用户可通过纯水支路6上的流量计、高压开关检测感知用水终端63的用户取水情况,从而控制整个水处理装置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4中不包括净水支路7和压力桶41以及压力开关45,在纯水支路6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元件64和第二流量检测元件61,压力检测元件64可以是高压开关,该水处理系统以及设置有该水处理系统的水处理装置结构更加简单,为只需要纯水的用户提供便利。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实施例5中不包括用水终端,在纯水支路和/或净水支路上设置有加热装置65,用于对纯水支路6和/或净水支路7上的水进行加热,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优选加热装置65为即时式电加热器,加热效果更好,更加优选为加热管,结构简单,方便可靠,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当需要常温水时,该水处理系统中的即时式电加热器处于关闭状态,当水通过发热管时,发热管不对水进行加热,出水温度为常温,当需要接用高温水时,系统中的发热管开始工作,当水流经此处时,水经过发热管的加热,达到所需温度,从而实现水的即时加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滤芯和膜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内设置有前置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所述前置过滤单元的出水口经第一连通支路与所述膜滤芯的入水口连通,所述膜滤芯的净水出口经第二连通支路与所述后置过滤单元的入水口连通,在所述第二连通支路上设置有压力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单元的出水口还与净水支路连通,用于将经所述前置过滤单元处理过的净水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检测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支路上设置有单向阀、压力开关、第二水质监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膜滤芯的净水出口和所述压力桶之间,用于限制水从所述压力桶向所述膜滤芯的流动,仅允许水从所述膜滤芯的净水出口流向所述压力桶;
所述压力开关设置在所述压力桶和所述后置过滤单元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压力桶的排出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水质监测元件和温度检测元件,所述第二水质监测元件和温度检测元件构造为TDS探针带感温包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过滤单元的出水口上设置有纯水支路,经所述后置过滤单元处理过的纯水经所述纯水支路排出,在所述纯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流量检测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支路上设置有稳压泵和/或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通支路的开闭。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单元的入水口与原水支路连通,所述原水支路用于向所述前置过滤单元输入原水,在所述原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水质监测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滤芯的浓水出口与浓水支路连通,所述浓水支路用于将所述膜滤芯产生的浓水排出,在所述浓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经过所述浓水支路的水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支路上还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为常闭控制阀。
1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水处理系统,所述壳体包括侧壁,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复合滤芯和膜滤芯能够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壳体内或者从所述壳体内抽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设置在所述膜滤芯的下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系统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二水质监测元件和/或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系统为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包括提醒模块,用于提醒所述前置过滤单元或后置过滤单元的更换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水路板,除所述复合滤芯和膜滤芯之外的水路和检测元件均设置在所述集成水路板上,所述复合滤芯和膜滤芯与所述集成水路板上的水路相连接。
CN201821381862.3U 2018-08-24 2018-08-24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33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1862.3U CN208933112U (zh) 2018-08-24 2018-08-24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1862.3U CN208933112U (zh) 2018-08-24 2018-08-24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3112U true CN208933112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8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8186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33112U (zh) 2018-08-24 2018-08-24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3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3585U (zh) 一种自带即热功能的厨下式净水器
CN208378491U (zh) 净水系统
CN207551968U (zh) 净水系统
CN103922498B (zh) 一种浓缩水回用方法及一种带浓缩水回用的过滤系统
CN112142214B (zh)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975540B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CN214299540U (zh) 一种纯水回流净水系统
CN108975543B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CN109095632A (zh) 水处理系统、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8933112U (zh)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CN208933166U (zh)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CN208829402U (zh)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CN208933107U (zh)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WO2019223225A1 (zh) 净水系统、净水方法及装置
WO2016074540A1 (zh) 一种智能净水机
CN208824276U (zh)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CN211470876U (zh) 一种双出水的反渗透净水系统
CN212712993U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器
CN209668907U (zh) 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装置
CN211035438U (zh) 一种用于饮水机的数据采集装置
CN108975542B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CN208265884U (zh) 净水系统
CN208995243U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CN208883597U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CN222082604U (zh) 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