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93886U - 除雾器 - Google Patents
除雾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93886U CN208893886U CN201821540995.0U CN201821540995U CN208893886U CN 208893886 U CN208893886 U CN 208893886U CN 201821540995 U CN201821540995 U CN 201821540995U CN 208893886 U CN208893886 U CN 2088938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paration
- separation unit
- mist eliminator
- separation part
- nozz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9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Ammonia Chemical compound N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RAHZWNYVWXNFOC-UHFFFAOYSA-N Sulphur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O RAHZWNYVWXNFO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761557 Lami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21529 ammonia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BFNBIHQBYMNNAN-UHFFFAOYSA-N ammonium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N.N.OS(O)(=O)=O BFNBIHQBYMNNA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921 ammonium sulf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1130 ammonium sul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09 desulfu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PQUCIEFHOVEZAU-UHFFFAOYSA-N Diammonium sulfite Chemical compound [NH4+].[NH4+].[O-]S([O-])=O PQUCIEFHOVEZ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77 desulfu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AOSFMYBATFLTAQ-UHFFFAOYSA-N 1-amino-3-(benzimidazol-1-yl)propan-2-ol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N(CC(O)CN)C=NC2=C1 AOSFMYBATFLTA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O Ammonium Chemical compound [NH4+]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O 0.000 description 1
-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Sulfur Chemical compound [S]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864 Sulphu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5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556 desulfu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59 mix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47 saturat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01 scrubb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雾器,用于气液分离,除雾器包括箱体,箱体具有入口和出口,从入口到出口的方向,除雾器还包括顺次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冲洗部、第一分离部、第二冲洗部、第二分离部、第三冲洗部和第三分离部。这样可通过第一分离部、第二分离部和第三分离部实现逐级多次除雾,从而能够提高对气体中夹带的液滴的去除效果,并且可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冲洗部、第二冲洗部和第三冲洗部对三个分离部进行冲洗,从而防止分离部堵塞。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除雾器堵塞并提高除雾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雾器。
背景技术
除雾器广泛应用于分离塔等设备中,以去除气体中夹带的液滴(即除雾),实现气液分离。由于除雾器的分离部在分离夹带的液滴的过程中会出现堵塞,所以需要用冲洗部将堵塞在分离部上的杂质冲洗掉。现有的除雾器存在易堵塞以及除雾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雾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雾器易堵塞以及除雾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雾器,用于气液分离,除雾器包括箱体,箱体具有入口和出口,从入口到出口的方向,除雾器还包括顺次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冲洗部、第一分离部、第二冲洗部、第二分离部、第三冲洗部和第三分离部。
进一步地,第二分离部的过滤精度大于第一分离部和第三分离部的过滤精度。
进一步地,第二分离部包括:固定条,设置在箱体上;网状板,网状板的边沿与固定条连接,网状板上具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网状板为多个,多个网状板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分离部还包括:加强筋,设置在网状板上。
进一步地,第一分离部包括第一横梁和多个间隔设置在第一横梁上的第一除雾片;和/或,第三分离部包括第二横梁和多个间隔设置在第二横梁上的第二除雾片。
进一步地,入口位于箱体的下部,出口位于箱体的上部,第一冲洗部包括第一管道和间隔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的多个第一喷嘴,多个第一喷嘴均朝向第一分离部。
进一步地,第二冲洗部包括第二管道和设置在第二管道上的多个第二喷嘴,多个第二喷嘴分布在第二管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第一侧上的第二喷嘴朝向第一分离部,第二侧上的第二喷嘴朝向第二分离部;和/或,第三冲洗部包括第三管道和设置在第三管道上的多个第三喷嘴,多个第三喷嘴分布在第三管道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第三侧上的第三喷嘴朝向第二分离部,第四侧上的第三喷嘴朝向第三分离部。
进一步地,第一分离部、第二分离部和第三分离部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分离部并排设置,多个第二分离部并排设置,多个第三分离部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箱体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凸台,多个凸台用于安装第一分离部、第二分离部和第三分离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除雾器的箱体中设置第一冲洗部、第一分离部、第二冲洗部、第二分离部、第三冲洗部和第三分离部,这样可通过第一分离部、第二分离部和第三分离部实现逐级多次除雾,从而能够提高对气体中夹带的液滴的去除效果,并且可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冲洗部、第二冲洗部和第三冲洗部对三个分离部进行冲洗,从而防止分离部堵塞。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除雾器堵塞并提高除雾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除雾器在A-A位置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箱体;11、支架;12、凸台;13、底座;20、第一冲洗部;21、第一管道;22、第一喷嘴;30、第一分离部;40、第二冲洗部;41、第二管道;42、第二喷嘴;50、第二分离部;51、固定条;52、网状板;53、加强筋;60、第三冲洗部;61、第三管道;62、第三喷嘴;70、第三分离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雾器,用于气液分离,除雾器包括箱体10,箱体10具有入口和出口,从入口到出口的方向,除雾器还包括顺次设置在箱体10内的第一冲洗部20、第一分离部30、第二冲洗部40、第二分离部50、第三冲洗部60和第三分离部70。其中,第一分离部30、第二分离部50和第三分离部70用于将气体中夹带的液滴分离。第一冲洗部20、第二冲洗部40和第三冲洗部60用于冲洗相邻的分离部。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除雾器的箱体10中设置第一冲洗部20、第一分离部30、第二冲洗部40、第二分离部50、第三冲洗部60和第三分离部70,这样可通过第一分离部30、第二分离部50和第三分离部70实现逐级多次除雾,从而能够提高对气体中夹带的液滴的去除效果,并且可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冲洗部20、第二冲洗部40和第三冲洗部60对三个分离部进行冲洗,从而防止分离部堵塞。因此,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除雾器堵塞并提高除雾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离部50的过滤精度大于第一分离部30和第三分离部70的过滤精度。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三分离部70的过滤精度设置为大于第一分离部30的过滤精度。这样可先通过第一分离部30进行粗过滤,然后通过第二分离部50进行精细过滤,这样可对气体中的液滴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再通过第三分离部70细过滤,且第三分离部70可以去除第三冲洗部60在冲洗时溅起的液滴,避免气体中进入新的液体。
如图2所示,第二分离部50包括:固定条51,设置在箱体10上;网状板52,网状板52的边沿与固定条51连接,网状板52上具有多个通孔。这样可通过网状板52与气体的接触将气体中的液滴吸附,从而实现气液分离。通过固定条51可以对网状板52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网状板52水平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网状板52为多个,多个网状板52交错设置。通过设置多个网状板52可以提高对液滴的分离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固定条51设置为多个,并且将网状板52夹设在两个相邻的固定条5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离部50还包括:加强筋53,设置在网状板52上。通过加强筋53可以对网状板52进行支撑,以防止网状板52变形。
如图1所示,第一分离部30包括第一横梁和多个间隔设置在第一横梁上的第一除雾片;和/或,第三分离部70包括第二横梁和多个间隔设置在第二横梁上的第二除雾片。这样可通过多个第一除雾片或多个第二除雾片吸附气体中夹带的液滴,以实现气液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除雾片或第二除雾片设置为S形,这样可以增加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除雾效果。相邻两个第一除雾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30mm,相邻两个第二除雾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25mm,这样可以减少第一分离部30的负荷,逐级进行分离,防止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入口位于箱体10的下部,出口位于箱体10的上部,第一冲洗部20包括第一管道21和间隔设置在第一管道21上的多个第一喷嘴22,多个第一喷嘴22均朝向第一分离部30。这样可通过多个第一喷嘴22向第一分离部30喷水,以去除第一分离部30上的杂质,防止第一分离部30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冲洗部40包括第二管道41和设置在第二管道41上的多个第二喷嘴42,多个第二喷嘴42分布在第二管道4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第一侧上的第二喷嘴42朝向第一分离部30,第二侧上的第二喷嘴42朝向第二分离部50。这样可通过第二冲洗部40上的多个第二喷嘴42冲洗第一分离部30和第二分离部50,以防止第一分离部30和第二分离部50堵塞。
相应地,第三冲洗部60包括第三管道61和设置在第三管道61上的多个第三喷嘴62,多个第三喷嘴62分布在第三管道61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第三侧上的第三喷嘴62朝向第二分离部50,第四侧上的第三喷嘴62朝向第三分离部70。这样可通过第三冲洗部60上的多个第三喷嘴62冲洗第二分离部50和第三分离部70,以防止第二分离部50和第三分离部70堵塞。
如图1所示,第一分离部30、第二分离部50和第三分离部70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分离部30并排设置,多个第二分离部50并排设置,多个第三分离部70并排设置。这样可以提高除雾器的气液分离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包括支架11和设置在支架11上的多个凸台12,多个凸台12用于安装第一分离部30、第二分离部50和第三分离部70。这样可通过多个凸台12将第一分离部30、第二分离部50和第三分离部70牢固地固定在支架11上。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螺栓将第一分离部30、第二分离部50和第三分离部70与凸台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还包括底座13和面板,支架11设置在底座13上,面板围绕设置在支架11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除雾器的箱体10中设置第一冲洗部20、第一分离部30、第二冲洗部40、第二分离部50、第三冲洗部60和第三分离部70,这样可通过第一分离部30、第二分离部50和第三分离部70实现逐级多次除雾,从而能够提高对气体中夹带的液滴的去除效果,并且可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冲洗部20、第二冲洗部40和第三冲洗部60对三个分离部进行冲洗,从而防止分离部堵塞。因此,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除雾器堵塞并提高除雾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除雾器先经粗分离模块(第一分离部),将大部分夹带水滴除去,再经精细分离模块(第二分离部)细除,然后再经细分离模块(第三分离部)能够提高除雾效率,同时可降低粗分离模块的负荷,防止堵塞;粗分离模块和精细分离模块上下都有冲洗水,可以防止除雾器堵塞,同时,细分离模块可以分离二级冲洗水(第二冲洗部)带起的水滴,达到高效除雾。
在使用时,当携带有浆液液滴的湿烟气流经除雾器断面,气流不断在粗分离模块中偏折碰撞,然后经精细分离模块碰撞,再经细分离模块碰撞排放,由于液滴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撞击在除雾器上,形成液膜,依靠重力流下,从而达到除雾目的,粘附在除雾器表面的污垢经冲洗水冲洗后脱落,从而防止除雾器堵塞,保持高性能运行。
本实用新型方案能够直接使用在烟气脱硫吸收塔,尤其是氨法脱硫塔除雾器中,对脱硫尾气中产生的二氧化硫、脱硫剂产生的气溶胶和微小液滴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压降小于150Pa,出口液滴含量不大于75mg/Nm3(干基)。
本实例应用于氨法烟气脱硫系统,采用烟气预喷淋降温、空塔喷淋吸收、塔内氧化、塔外蒸发结晶,烟气经由脱硫塔入口预喷淋降温后,进入喷淋吸收段,与脱硫浆液逆流接触脱除二氧化硫,再经由水洗净化。烟气经粗分离模块除雾再经精细分离模块除雾,然后经细分离模块除雾后直排大气。浆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后变为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混合溶液,进入塔下部的氧化区,溶液中的亚硫酸铵强制氧化为硫酸铵,随着吸收液的不断循环,硫酸铵溶液浓度不断提高,当接近到饱和溶液时(30~40%),再由脉冲悬浮泵送至硫铵回收工段进行回收处理。本方案实施后,氨回收率由75%提高至90%,硫酸铵产量提高,烟气带液问题消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除雾器,用于气液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具有入口和出口,从所述入口到所述出口的方向,所述除雾器还包括顺次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的第一冲洗部(20)、第一分离部(30)、第二冲洗部(40)、第二分离部(50)、第三冲洗部(60)和第三分离部(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部(50)的过滤精度大于所述第一分离部(30)和所述第三分离部(70)的过滤精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部(50)包括:
固定条(51),设置在所述箱体(10)上;
网状板(52),所述网状板(52)的边沿与所述固定条(51)连接,所述网状板(52)上具有多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板(52)为多个,多个所述网状板(52)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部(50)还包括:
加强筋(53),设置在所述网状板(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离部(30)包括第一横梁和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上的第一除雾片;和/或,所述第三分离部(70)包括第二横梁和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的第二除雾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位于所述箱体(10)的下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箱体(10)的上部,所述第一冲洗部(20)包括第一管道(21)和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21)上的多个第一喷嘴(22),多个所述第一喷嘴(22)均朝向所述第一分离部(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冲洗部(40)包括第二管道(4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41)上的多个第二喷嘴(42),多个所述第二喷嘴(42)分布在所述第二管道(4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上的所述第二喷嘴(42)朝向所述第一分离部(30),所述第二侧上的所述第二喷嘴(42)朝向所述第二分离部(50);和/或,
所述第三冲洗部(60)包括第三管道(61)和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61)上的多个第三喷嘴(62),多个所述第三喷嘴(62)分布在所述第三管道(61)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三侧上的所述第三喷嘴(62)朝向所述第二分离部(50),所述第四侧上的所述第三喷嘴(62)朝向所述第三分离部(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部(30)、所述第二分离部(50)和所述第三分离部(70)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分离部(30)并排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分离部(50)并排设置,多个所述第三分离部(70)并排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包括支架(1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的多个凸台(12),多个所述凸台(12)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分离部(30)、所述第二分离部(50)和所述第三分离部(7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40995.0U CN208893886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除雾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40995.0U CN208893886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除雾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93886U true CN208893886U (zh) | 2019-05-24 |
Family
ID=66573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40995.0U Active CN208893886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除雾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9388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4682A (zh) * | 2019-06-28 | 2019-09-20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及船用防浪滤水通风装置 |
CN111659244A (zh) * | 2020-06-17 | 2020-09-15 | 中山市美亮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涂装线烘烤炉废气净化系统 |
-
2018
- 2018-09-20 CN CN201821540995.0U patent/CN20889388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4682A (zh) * | 2019-06-28 | 2019-09-20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及船用防浪滤水通风装置 |
CN111659244A (zh) * | 2020-06-17 | 2020-09-15 | 中山市美亮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涂装线烘烤炉废气净化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785127A (en) | Scru bing apparatus | |
USRE33444E (en) | Fluid treating for removal of components or for transfer of heat, momentum-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10625276B2 (en) | Cyclone dust collector | |
CN205730730U (zh) | 一种多管文丘里装置 | |
RU2658395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метод применения для тепломассообмена между газом и жидкостью | |
JP6966571B2 (ja) | 排ガス洗浄装置および方法 | |
US3989488A (en) | Multi-stage air scrubbing unit | |
CN203315937U (zh) | 旋风文丘里喷淋式脱硫除尘器 | |
JPH04504975A (ja) | 空気搬送粒子を除去回収するためのサイクロン分離器 | |
CN208893886U (zh) | 除雾器 | |
JPS60168560A (ja) | 塗装ブ−スの塗料ミスト除去装置 | |
CN108554085A (zh) | 一种清除pm2.5实现室内外空气净化对流的空气净化方法及其净化装置 | |
KR20120013771A (ko) | 정화성능이 개선된 습식집진장치 | |
CN204582907U (zh) | 一种多级双气旋除雾除尘器及含有多级双气旋除雾除尘器的脱硫吸收塔 | |
CN207203660U (zh) | 一种立式除雾器 | |
CA1091144A (en) | Wet gas scrubber for micron and sub-micron particulates | |
CN109173715A (zh) | 脱硝除尘一体化除尘器 | |
US7540896B2 (en) | Air handling system | |
JPH0696087B2 (ja) | 水膜スプレー式脱硫装置 | |
JP3319631B2 (ja) | 水噴霧式空気浄化装置 | |
JP2005034744A (ja) | 液滴捕集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塗装ブース | |
JPH09173764A (ja) | 湿式排煙脱硫装置および方法 | |
JPH0796122A (ja) | 水噴霧式空気浄化装置 | |
KR100768740B1 (ko) | 습기 제거장치 | |
RU2281147C1 (ru) | Пылевая камер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