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868458U - 具吸管功能之容器 - Google Patents

具吸管功能之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8458U
CN208868458U CN201821240133.6U CN201821240133U CN208868458U CN 208868458 U CN208868458 U CN 208868458U CN 201821240133 U CN201821240133 U CN 201821240133U CN 208868458 U CN208868458 U CN 208868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cup body
partition wall
suction pip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401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良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8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84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包括一杯体、一管壁、一分隔壁,及一液体通道。杯体围绕界定出一盛装空间,管壁凸设于杯体的周缘,并与盛装空间相连通,分隔壁位于盛装空间中并与管壁连接,且分隔壁与管壁围绕界定出一吸取空间,液体通道形成于杯体底面与分隔壁间,且吸取空间与盛装空间通过液体通道相连通,使位于盛装空间的液体可经由液体通道进入吸取空间而被吸取。

Description

具吸管功能之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指一种具吸管功能的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人生活习惯的改变,今日的社会林立各式咖啡、果汁、珍珠奶茶及茶类等携带式饮品,并盛装饮品于饮料杯中以供消费者方便携带。而除了饮料杯外为了便于饮用饮品或水,不论其杯体是否有握把,均可在杯体插置一次性使用的吸管以方便饮用。
然而,目前因吸管使用且取得便利,导致吸管的使用量大增,且于使用后即丢弃将造成环境污染,再者,近年来海洋生物误食吸管、塑料制品等消息时有所闻,唤起民众重视海洋污染议题,因此,政府于近期将限制业者不得提供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吸管给消费者,以减少海洋污染。
然而,政府提出的「节制塑料吸管政策」对于消费者来说衍生下列困扰:1.吸管为外加物品,若欲饮用杯体内盛装的饮品,需额外准备可重复使用的吸管,如此一来,反而在进行环保政策的同时牺牲了消费者的便利性,2.目前市面上所贩卖的可重复使用吸管大多为不锈钢或玻璃材质的,对于家中有幼童的家长而言,将衍生安全疑虑。
除此之外,传统的饮料杯为了方便盛装不具有杯盖,是在盛装饮品后以封口机封胶膜或额外盖上杯盖,以避免杯中饮品摇晃溢出,饮用时再将吸管插置于杯体,惟,插置于杯体而显露于外的吸管,有容易掉落沾污的问题,将造成卫生方面疑虑,实有待加以解决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吸管功能之容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包括一杯体、一管壁、一分隔壁,及一液体通道。
杯体围绕界定出一盛装空间,管壁凸设于杯体的周缘,并与盛装空间相连通,分隔壁位于盛装空间中并与管壁连接,且分隔壁与管壁围绕界定出一吸取空间,液体通道形成于杯体底面与分隔壁间,且吸取空间与盛装空间通过液体通道相连通,使位于盛装空间的液体可经由液体通道进入吸取空间而被吸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分隔壁与杯体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杯体的材质选自于不锈钢、玻璃、竹材、木材等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杯体的材质选自于纸、塑料、硅胶等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分隔壁具有弹性,并可相对管壁在一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间转换,当分隔壁位于收合位置时,所述分隔壁是朝管壁靠拢,以封闭吸取空间,当分隔壁位于展开位置时,所述分隔壁远离管壁,以显露吸取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当分隔壁位于展开位置时,吸取空间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杯体包括一位于上方的杯缘,及复数自杯缘向下延伸的撕折线,且复数撕折线位于管壁的两侧,撕开复数撕折线可将管壁显露于杯体之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具吸管功能之容器,更包括一盖设于杯体的杯缘上的上盖,用以同时封闭盛装空间与吸取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上盖包括一盖体,及一设置于盖体上的弯折线,且盖体具有一位于吸取空间上方的吸取端,及一位于盛装空间上方的盛装端,弯折线是位于盛装端,盖体的吸取端可相对杯体向上翻转一角度,以将吸取空间显露于外。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弯折线是位于盛装端且靠近吸取端的1/3处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通过人嘴含住凸设于杯体周缘的管壁,可将杯体内的液体自吸取空间下方带至上方,作为吸附液体的吸管使用,使杯体具有吸管的功能,除了得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外,更可藉此减少塑料吸管的使用,以达到节能减塑的环保诉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具吸管功能之容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2是一剖面示意图,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态样;
图3是一上视示意图,说明本新型具吸管功能之容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一杯体的分隔壁在一收合位置的态样;
图4是一上视示意图,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隔壁在一展开位置的态样;
图5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杯体与一上盖的态样;及
图6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杯体与上盖的另一视角态样。
【符号说明】
1杯体 10盛装空间 11杯缘
12撕折线 2管壁 3分隔壁
30吸取空间 4液体通道 5上盖
51盖体 511吸取端 512盛装端
52弯折线 A收合位置 B展开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技术内容,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具吸管功能之容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杯体1、一管壁2、一分隔壁3,及一液体通道4。
杯体1围绕界定出一盛装空间10。管壁2凸设于杯体1的周缘,并与盛装空间10相连通。
分隔壁3位于盛装空间10中并与管壁2连接,且分隔壁3与管壁2围绕界定出一吸取空间30。其中,分隔壁3与杯体1为一体成型,且使用相同的材质,以提升量产的便利性。
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杯体1的材质选自于不锈钢、玻璃、竹材、木材等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实际实施时,不应所公开者为限。
液体通道4形成于杯体1底面与分隔壁3间,且吸取空间30与盛装空间10通过液体通道4相连通,使位于盛装空间10的液体可经由液体通道4进入吸取空间30而被吸取。
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杯体1可应用重复使用的马克杯、不锈钢杯、玻璃杯等容器上,通过人嘴含住凸设于杯体1周缘的管壁2,将杯体1内的液体自吸取空间30下方带至上方,作为吸附液体的吸管使用,使杯体1具有吸管的功能,除了得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外,更可藉此减少塑料吸管的使用,以符合政府的减塑政策。
参阅图3、4,为本实用新型具吸管功能之容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杯体1的材质选自于纸、塑料、硅胶等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于此,杯体1可以是一次性使用的饮料杯。
较佳地,分隔壁3具有弹性,并可相对管壁2在一收合位置A及一展开位置B间转换,当分隔壁3位于收合位置A时,所述分隔壁3是朝管壁2靠拢,以封闭吸取空间30,当分隔壁3位于展开位置B时,所述分隔壁3远离管壁2,以显露吸取空间30,而便于复数个杯体1迭收在一起,以利节省收纳与运送空间。再者,将其中一个杯体1由复数个迭收在一起的杯体1上分离后,可利用一棒体将分隔壁3撑开,以便于使用杯体1的吸管功能。
进一步地,当分隔壁3位于展开位置B时,吸取空间30呈圆形。实际实施时,吸取空间30的直径可依需求而改变,当盛装空间10所盛装的液体内含有例如果粒、仙草、珍珠等固体物,可加大吸取空间30的直径,以便利使用者吸取固体物。
参阅图5、6,杯体1包括一位于上方的杯缘11,及复数自杯缘11向下延伸的撕折线12,且复数撕折线12位于管壁2的两侧,撕开复数撕折线12可将管壁2显露于杯体1之外。当盛装空间10内的液体逐渐变少并低于管壁2时,通过复数撕折线12的设置,可将管壁2两侧的复数撕折线12向外或向内撕离管壁2,以使管壁2显露于杯体1外,而成为真正的吸管。
上盖5盖设于杯体1的杯缘11上,用以同时封闭盛装空间10与吸取空间30。
其中,上盖5包括一盖体51,及一设置于盖体51上的弯折线52,且盖体51具有一位于吸取空间30上方的吸取端511,及一位于盛装空间10上方的盛装端512,弯折线52是位于盛装端512。
盖体51的吸取端511可相对杯体1向上翻转一角度,以将吸取空间30显露于外,供使用者吸取杯体1中的液体,反之,当盖体51的吸取端511相对弯折线52反转复位,即隐藏吸取空间30,可避免凸设于杯体1周缘的管壁2沾染灰尘,而得以提升饮用的卫生性。
进一步地,弯折线52是位于盛装端512且靠近吸取端511的1/3处设置,以便于人嘴含住凸设于杯体1周缘的管壁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吸管功能之容器,藉以杯体1、管壁2、分隔壁3、液体通道4,及上盖5间相互设置,利用凸设于杯体1周缘的管壁2,使杯体1具有吸管的功能,除了得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外,更可藉此减少塑料吸管的使用,以符合政府的减塑政策,而通过分隔壁3可相对管壁2在收合位置A及展开位置B间转换,便于复数个杯体1迭收或分离,以利节省收纳与运送空间,此外,利用复数撕折线12可使管壁2显露于杯体1外成为真正的吸管,再者,盖体51的吸取端511可相对杯体1翻转,以将吸取空间30显露或隐藏,作为吸取杯体1中的液体,或是避免管壁2沾染灰尘之用,进而提升使用杯体1的便利与卫生的安全考虑,故确实可以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包括︰
一围绕界定出一盛装空间的杯体;
一凸设于杯体的周缘的管壁,并与盛装空间相连通;
一位于盛装空间中并与管壁连接的分隔壁,且分隔壁与管壁围绕界定出一吸取空间;及
一形成于杯体底面与分隔壁间的液体通道,且吸取空间与盛装空间通过液体通道相连通,使位于盛装空间的液体可经由液体通道进入吸取空间而被吸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其特征在于,分隔壁与杯体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其特征在于,杯体的材质选自于不锈钢、玻璃、竹材、木材等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其特征在于,杯体的材质选自于纸、塑料、硅胶等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其特征在于,分隔壁具有弹性,并可相对管壁在一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间转换,当分隔壁位于收合位置时,所述分隔壁是朝管壁靠拢,以封闭吸取空间,当分隔壁位于展开位置时,所述分隔壁远离管壁,以显露吸取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其特征在于,当分隔壁位于展开位置时,吸取空间呈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其特征在于,杯体包括一位于上方的杯缘,及复数自杯缘向下延伸的撕折线,且复数撕折线位于管壁的两侧,撕开复数撕折线可将管壁显露于杯体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盖设于杯体的杯缘上的上盖,用以同时封闭盛装空间与吸取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其特征在于,上盖包括一盖体,及一设置于盖体上的弯折线,且盖体具有一位于吸取空间上方的吸取端,及一位于盛装空间上方的盛装端,弯折线是位于盛装端,盖体的吸取端可相对杯体向上翻转一角度,以将吸取空间显露于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其特征在于,弯折线是位于盛装端且靠近吸取端的1/3处设置。
CN201821240133.6U 2018-07-12 2018-08-02 具吸管功能之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6845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9436U TWM573609U (zh) 2018-07-12 2018-07-12 Container with straw function
TW107209436 2018-07-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8458U true CN208868458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214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4013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68458U (zh) 2018-07-12 2018-08-02 具吸管功能之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24395U (zh)
CN (1) CN208868458U (zh)
TW (1) TWM57360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8837B (zh) * 2020-01-06 2021-02-1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可吸式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24395U (ja) 2019-12-19
TWM573609U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9249B (zh) 附有一體成型吸管之飲料杯蓋
CN208868458U (zh) 具吸管功能之容器
CN209321574U (zh) 有覆盖层的嘴型杯盖
US20180237186A1 (en) Individual beverage bottle accessory
CN105416801A (zh) 一种方便吸引嘴饮料包装袋
TWI683640B (zh) 組合式吸管容器
CN110292284A (zh) 具有吸引结构的冷热双用杯
CN203997382U (zh) 一种牛奶包装瓶
CN205150742U (zh) 饮料瓶
CN215456091U (zh) 一种便携式食物杯中杯
CN2687065Y (zh) 口杯式冲调饮品包装
CN209629318U (zh) 具有吸引结构的杯子
CN2425039Y (zh) 一种供固体饮料使用的包装
CN211997050U (zh) 一种可推取式新型酸奶瓶构造
CN209629317U (zh) 具有吸引结构的杯体
TWM591513U (zh) 具有伸縮吸管的環保飲料杯
CN209225797U (zh) 一种螺纹盖密封的新型冷泡茶装置
CN204433387U (zh) 一种新型饮料盒
CN201999345U (zh) 南瓜发酵型乳饮料盒
CN204606662U (zh) 一种可拆分式酸奶盒
CN209346562U (zh) 一种双面封口膜的新型冷泡茶装置
TWM578275U (zh) Beverage cup lid with integral molded straw
CN201458067U (zh) 一体式吸管容器
CN206852458U (zh) 一种杯子
CN106343700B (zh) 软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