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57626U - 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57626U CN208857626U CN201820174055.8U CN201820174055U CN208857626U CN 208857626 U CN208857626 U CN 208857626U CN 201820174055 U CN201820174055 U CN 201820174055U CN 208857626 U CN208857626 U CN 2088576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ycled aggregate
- permeable
- pervious concrete
- base
- pavement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包括土基层、路缘石、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路缘石设在土基层两侧的顶部或嵌入土基层中,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位于路缘石之间,土基层的表面上铺设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下基层上铺设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上浇筑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上浇筑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本新型中通过不同种类的多层次的再生骨料级配层配合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因再生骨料自身的吸水作用和再生骨料间的空隙,构成积蓄雨水的城市海绵体,且能有效地利用建筑垃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蓄水路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一些城市自然资源短缺严重而建筑垃圾又逐年增加、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对城市雨洪实施有效的控制利用,并能让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环境、市政、规划、景观、水利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有的路面结构一般是采用沥青或混凝土等材料铺设,路面结构不透水,使得自然降水不能自然的渗入地下,缺乏对城市地表温度、湿度的调节,产生所谓的“热岛效应”。一般的透水路面结构虽有一定的透水效果,但蓄水能力极其有限,同时透水路面造价高,对于海绵城市的改造投入资金较大。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利用建筑垃圾、结构合理、透水、蓄水、保水、缓解城市内涝及缓解土壤对雨水的吸收压力、施工便捷、成本低的海绵城市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包括土基层、路缘石、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所述土基层的压实系数不低于94%,所述路缘石设置在所述土基层两侧的顶部或嵌入所述土基层中,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位于所述路缘石之间,所述土基层的顶部表面上铺设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的厚度为100mm~3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上铺设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的厚度为100mm~2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上浇筑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上浇筑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均有1°~3°的单向横坡坡面。
优选的,所述土基层的压实系数为94%。
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为建筑垃圾中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和砂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53mm的级配再生骨料,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的厚度为240mm,压实系数达93%。
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为建筑垃圾中的红砖、砂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37mm的级配再生骨料,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的厚度为180mm,压实系数达94%。
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为再生骨料、P·O42.5R水泥、水、减水剂搅拌而成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再生骨料为混凝土、砂浆、石、砖瓦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26.5mm的级配再生骨料,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浇筑厚度为80mm,且所述下面层的单向横坡坡面的坡度为2°。
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为再生骨料、P·O42.5R水泥、水、减水剂搅拌而成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再生骨料为混凝土、石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16mm的级配再生骨料,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浇筑厚度为60mm,且所述上面层的单向横坡坡面坡度为1.5°。
优选的,所述路缘石的下部嵌入所述土基层中,嵌入深度为50mm~150mm。
优选的,所述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中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较低侧,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较低侧的所述路缘石上设有供所述排水管通过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直径为55mm~110mm,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分布有渗漏孔,所述渗漏孔的直径小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颗粒直径,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与外界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与市政管网或蓄水池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城市道路通过不同种类的多层次的再生骨料级配层配合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因再生骨料自身的吸水作用和再生骨料间的空隙,构成积蓄雨水的城市海绵体,过量的雨水则通过排水管流入蓄水池或市政管网中,从而缓解城市内涝和土壤对雨水的吸收压力,调节城市干湿环境,对城市地表温湿度的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能有效地利用建筑垃圾,避免天然石材资源开采带来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所设计的透水路面结构设计合理,具有施工简单、节能环保、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土基层、2-再生骨料下基层、3-再生骨料上基层、4-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5-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6-路缘石、7-排水管、8-市政管网或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利用建筑垃圾、结构合理、透水、蓄水、保水、缓解城市内涝及缓解土壤对雨水的吸收压力、施工便捷、成本低的海绵城市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包括土基层1、路缘石6、再生骨料下基层2、再生骨料上基层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土基层1的压实系数不低于94%,路缘石6设置在土基层1的两侧的顶部或嵌入土基层1中,再生骨料下基层2、再生骨料上基层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位于路缘石6之间,土基层1的顶部表面上铺设再生骨料下基层2,再生骨料下基层2的厚度为100mm~3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再生骨料下基层2上铺设再生骨料上基层3,再生骨料上基层3的厚度为100mm~2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再生骨料上基层3上浇筑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上浇筑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均有1°~3°的单向横坡坡面。
本实用新型中土基层1的压实系数为94%。
本实用新型中再生骨料下基层2为建筑垃圾中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和砂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53mm的级配再生骨料,再生骨料下基层2的厚度为240mm,压实系数达93%。
本实用新型中再生骨料上基层3为建筑垃圾中的红砖、砂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37mm的级配再生骨料,再生骨料上基层3的厚度为180mm,压实系数达94%。
本实用新型中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为再生骨料、P·O42.5R水泥、水、减水剂搅拌而成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层,其配比为:再生骨料:P·O42.5R水泥:水:萘系高效减水剂或聚羧酸减水剂=1:0.15~0.30:0.075~0.175:0.003~0.006,减水剂的浓度不小于20%;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的再生骨料为混凝土、砂浆、石、砖瓦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26.5mm的级配再生骨料,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的浇筑厚度为80mm,且下面层的单向横坡坡面的坡度为2°。
本实用新型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为再生骨料、P·O42.5R水泥、水、减水剂搅拌而成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层,其配比为:再生骨料:P·O42.5R水泥:水:萘系高效减水剂或聚羧酸减水剂=1:0.25~0.35:0.075~0.170:0.005~0.007,减水剂的浓度不小于20%;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的再生骨料为混凝土、石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16mm的级配再生骨料,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的浇筑厚度为60mm,且上面层的单向横坡坡面坡度为1.5°。
其中,在进行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铺设时,包括以下步骤:
土基层1开挖:根据设计的要求,开挖路基,清理土方,并达到设计标高;检查纵坡、横坡及边线;修整路基,找平碾压密实,压实系数达94%;
再生骨料下基层2铺设:在土基层1的上方铺设由加气混凝土砌块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53mm的级配再生骨料,其铺设厚度为240mm,压实系数达93%;
再生骨料上基层3铺设:在再生骨料下基层2的上方铺设由红砖和砂浆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37mm的级配再生骨料,其铺设厚度为180mm,压实系数达94%;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浇筑:在再生骨料上基层3上浇筑由的混凝土、砂浆、石、砖瓦多种加工而成,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26.5mm的级配再生骨料,由上述的再生骨料、P·O42.5R水泥、水、萘系高效减水剂或聚羧酸减水剂搅拌而成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浇筑厚度为80mm,留有单向横坡坡面坡度为2°;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5浇筑: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初凝前浇筑由混凝土、石、多种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16mm的级配再生骨料,由上述的再生骨料、P·O42.5R水泥、水、萘系高效减水剂或聚羧酸减水剂搅拌而成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浇筑厚度为60mm,留有单向横坡坡面坡度为1.5°。
本实用新型中路缘石6的下部嵌入土基层1中,嵌入深度为50mm~150mm。
本实用新型中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中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管7,排水管7设置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的较低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4较低侧的路缘石6上设有供排水管通过的预留孔,预留孔直径为55mm~110mm,排水管7的进水端分布有渗漏孔,渗漏孔的直径小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颗粒直径,排水管7的出水端与外界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排水管7的出水端与市政管网或蓄水池8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基层、路缘石、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所述土基层的压实系数不低于94%,所述路缘石设置在所述土基层两侧的顶部或嵌入所述土基层中,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再生骨料上基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位于所述路缘石之间,所述土基层的顶部表面上铺设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的厚度为100mm~3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上铺设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的厚度为100mm~200mm,其压实系数不低于93%;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上浇筑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上浇筑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厚度为50mm~100mm,并振捣密实;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和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均有1°~3°的单向横坡坡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基层的压实系数为9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为建筑垃圾中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和砂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53mm的级配再生骨料,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的厚度为240mm,压实系数达9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上基层为建筑垃圾中的红砖、砂浆中的一种或多种经破碎、筛分工艺处理后所得粒径为5mm~37mm的级配再生骨料,所述再生骨料下基层的厚度为180mm,压实系数达9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浇筑厚度为80mm,且所述下面层的单向横坡坡面的坡度为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上面层的浇筑厚度为60mm,且所述上面层的单向横坡坡面坡度为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的下部嵌入所述土基层中,嵌入深度为50mm~1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中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的较低侧,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面层较低侧的所述路缘石上设有供所述排水管通过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直径为55mm~110mm,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分布有渗漏孔,所述渗漏孔的直径小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颗粒直径,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与外界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与市政管网或蓄水池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74055.8U CN208857626U (zh) | 2018-01-30 | 2018-01-30 | 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174055.8U CN208857626U (zh) | 2018-01-30 | 2018-01-30 | 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57626U true CN208857626U (zh) | 2019-05-14 |
Family
ID=66410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17405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57626U (zh) | 2018-01-30 | 2018-01-30 | 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57626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29629A (zh) * | 2019-09-18 | 2019-12-31 |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 |
CN113564978A (zh) * | 2021-08-02 | 2021-10-29 |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骨料柔性透水铺装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60805A (zh) * | 2021-10-11 | 2021-12-31 | 柳州北皓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
CN114059415A (zh) * | 2021-10-15 | 2022-02-18 | 山东双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化路沿石一体化浇注混凝土道路及施工方法 |
CN114855930A (zh) * | 2022-05-07 | 2022-08-05 | 河西学院 | 雨水蓄积再利用的海绵城市道路 |
-
2018
- 2018-01-30 CN CN201820174055.8U patent/CN2088576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29629A (zh) * | 2019-09-18 | 2019-12-31 |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 |
CN113564978A (zh) * | 2021-08-02 | 2021-10-29 |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再生骨料柔性透水铺装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60805A (zh) * | 2021-10-11 | 2021-12-31 | 柳州北皓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绿色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
CN114059415A (zh) * | 2021-10-15 | 2022-02-18 | 山东双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化路沿石一体化浇注混凝土道路及施工方法 |
CN114855930A (zh) * | 2022-05-07 | 2022-08-05 | 河西学院 | 雨水蓄积再利用的海绵城市道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857626U (zh) | 一种透水及蓄水的路面结构 | |
CN202031001U (zh) | 一种复合透水道路构造 | |
CN204875416U (zh) |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 |
CN211898784U (zh) | 一种海绵城市用的下沉式绿地排水结构 | |
CN106351105A (zh) |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 |
CN109371775B (zh) | 道路行车道透水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 |
CN107034767A (zh) | 一种再生骨料全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242430A (zh) | 一种透水、保水混凝土路面砖的制备方法 | |
CN205893859U (zh) | 一种透水式地面砖 | |
CN106544941A (zh) |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透水路面 | |
CN206052490U (zh) | 一种适用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雨水调蓄系统 | |
CN204803703U (zh) | 透水混凝土路面集水结构 | |
CN204753291U (zh) | 一种适合在不透水地面铺设的雨水透水蓄水装置 | |
CN207582619U (zh)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花园 | |
CN105484125B (zh) | 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 | |
CN105421647B (zh) | 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砌块 | |
CN206385425U (zh) | 一种生态透水路面 | |
CN111764219B (zh) |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及透水铺装方法 | |
CN107354842A (zh) | 一种公园生态透水及涵养植被的道路 | |
CN207176431U (zh)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结构 | |
CN104652595B (zh) | 一种城市防洪和洪水资源化的半支撑蓄水型绿地结构 | |
CN208293331U (zh) | 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及城市道路 | |
CN106758669A (zh) | 一种生态透水路面 | |
CN207793792U (zh) | 一种路面透水铺装结构 | |
CN206828912U (zh) | 一种再生骨料全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