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49420U -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49420U CN208849420U CN201821581927.9U CN201821581927U CN208849420U CN 208849420 U CN208849420 U CN 208849420U CN 201821581927 U CN201821581927 U CN 201821581927U CN 208849420 U CN208849420 U CN 2088494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lt
- wire clamp
- wing nut
- fixed
-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包括线夹、压盖和连杆,包括安装装置、阻尼装置和防振装置,安装装置包括螺栓和蝶形螺母,线夹和压盖右端设有螺栓槽,螺栓套接在螺栓槽里,其下端与线夹铰接,螺栓与蝶形螺母螺纹连接,螺栓上端固定设有圆柱形挡板;阻尼装置包括弹簧、竖杆、套筒,套筒固定设置在连杆的下方,套筒内设有弹簧,弹簧内部套有竖杆,竖杆上端固定设有圆板,圆板的直径大于弹簧的外径,竖杆下端穿过套筒;防振装置包括横杆和防振锤,横杆与竖杆下端固定连接,横杆两侧固定设有防振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效果突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
背景技术
远距离输电线路,每相导线采用了二根、三根、四根、六根及以上的分裂子导线。为了满足电气性能,降低表面电位梯度,以及在短路情况下,导线线束间不致产生电磁力造成相互吸引碰撞、鞭击,或虽然引起瞬间的相对运动,但事故消除后即能恢复到设计间距状态,需要保证分裂导线线束子导线间距保持不变,为此在档距中适当的位置安装适当规格和数量的间隔棒。安装导线间隔棒,同时还能对次档距振荡和微风振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现有的导线间隔棒线夹之间通常采用固定的普通螺栓连接,螺栓、螺母没有固定设施,在高处安装时极容易发生螺栓掉落的现象,影响工程进度,此外采用间隔棒分裂导线时,间隔棒自身经常发生舞动。舞动是导线覆冰形成非圆截面后所产生的一种低频、大振幅的自激振动,会造成金具损坏和断线,严重的会发生线路倒塔事故。
在专利号为CN201620520047.5,申请日为2016年05月31日,公告日为2016年12月07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跳线用防舞动四分裂间隔棒,该技术方案为跳线用防舞动四分裂间隔棒,包括四分裂间隔棒框架和导线夹头,导线夹头通过弹簧阻尼机构与间隔棒框架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弹簧阻尼机构包括连接管,在连接管内装有连杆、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连杆具有一较细的前端和一较粗的后端,在连接管的一端设有一圈向内延伸的凸缘,第一弹簧套在连杆前端上,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凸缘的端面和后端的端面上,在连接管远离凸缘的一端设有内螺纹,连接管通过该内螺纹连接在间隔棒框架上,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连杆后端的端面和间隔棒框架的端面上,在连杆前端远离间隔棒框架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用来连接导线夹头的螺纹孔,该技术方案可以减轻电线的舞动现象,但该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不便安装,且只用一个弹簧阻尼装置的效果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主要用于解决现间隔棒不便安装、防舞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包括线夹、压盖和连杆,所述线夹与所述压盖铰接,所述线夹与所述连杆铰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装置、阻尼装置和防振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螺栓和蝶形螺母,所述压盖和所述线夹为半圆柱形,所述压盖左端与所述线夹左端铰接,所述压盖右端固定设有第一矩形平板,所述线夹右端固定设有第二矩形平板,所述第一矩形平板上表面开有螺栓槽,所述螺栓槽横截面形状的下端为矩形,上端为半圆形,所述螺栓槽往下贯穿至所述第二矩形平板的下表面,其往前贯穿至所述第一矩形平板和所述第二矩形平板的前表面,所述螺栓套接在所述螺栓槽里,其下端与所述第二矩形平板下端铰接,所述螺栓与所述蝶形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上端固定设有圆柱形挡板;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弹簧、竖杆、套筒,所述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下方,所述套筒下表面开有圆孔,所述套筒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内部套有所述竖杆,所述竖杆上端固定设有圆板,所述圆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的外径,所述竖杆下端穿过所述圆孔;所述防振装置包括横杆和防振锤,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两侧固定设有防振锤。
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平板上表面开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圆心与所述螺栓槽的半圆形圆心重合,所述圆槽的直径大于所述蝶形螺母的外径,其深度等于所述蝶形螺母厚度的一半,所述蝶形螺母两端蝶形的最低点到所述蝶形螺母下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述蝶形螺母厚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防振锤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杆两侧。
优选的,所述防振锤的数量不少于4个。
优选的,所述圆柱形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栓的直径,小于所述蝶形螺母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螺栓槽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螺栓的直径,小于所述蝶形螺母的外径。
(三)有益效果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间隔棒可以方便的安装在导线上,且不会发生螺栓或螺母掉落的事情:间隔棒的线夹与压盖铰链连接、螺栓与线夹铰接、螺栓与蝶形螺母螺纹连接,线夹部位的各零部件均是固定的可动连接,没有额外的零散部件,在高处与电线安装时,只需用手转动螺栓至螺栓槽里,旋转蝶形螺母即能实现线夹的固定,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不需要额外工具,且螺栓的顶部设有圆柱形挡板,不会出现螺母掉落的现象;(2)设有阻尼装置:在连杆下方固定设有弹簧阻尼装置,弹簧能在电线因受到风荷载作用发生微风振动和舞动时,有效的减弱外界施加在电线上能量;(3) 设有防振装置:防振锤固定设置在横杆上,当电线发生振荡时,防振锤上下运动,利用重锤的的惯性,消耗电线的振荡能量,同时空气对重锤的运动有阻尼效果,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微风振荡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效果突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方向示意图;
图2是线夹部位的轴测方向示意图;
图3是线夹部位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4是连杆部位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5是连杆部位的轴测方向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如下:
1、线夹;2、压盖;3、蝶形螺母;4、连杆;5、套筒;6、竖杆;7、横杆;8、防振锤;9、螺栓;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端分实施例,而不是全端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包括间隔棒装置、安装装置、阻尼装置和防振装置,间隔棒装置包括线夹1、压盖2 和连杆,线夹1与压盖2铰接,线夹1与连杆4铰接,安装装置包括螺栓9和蝶形螺母3,压盖2和线夹1为半圆柱形,压盖2左端与线夹 1左端铰接,压盖2右端固定设有第一矩形平板,线夹1右端固定设有第二矩形平板,第一矩形平板上表面开有螺栓槽,螺栓槽横截面形状的下端为矩形,上端为半圆形,螺栓槽往下贯穿至第二矩形平板的下表面,其往前贯穿至第一矩形平板和第二矩形平板的前表面,第一矩形平板上表面开有圆槽,圆槽的圆心与螺栓槽的半圆形圆心重合,圆槽的直径大于蝶形螺母3的外径,其深度等于蝶形螺母3厚度的一半,蝶形螺母3两端蝶形的最低点到蝶形螺母3下表面的距离等于蝶形螺母3厚度的一半,螺栓9套接在螺栓槽里,其下端与第二矩形平板下端铰接,螺栓9与蝶形螺母3螺纹连接,螺栓9上端固定设有圆柱形挡板,圆柱形挡板的直径大于螺栓9的直径,小于蝶形螺母3的外径,螺栓槽的直径大于等于螺栓9的直径,小于蝶形螺母3的外径;阻尼装置包括弹簧10、竖杆6、套筒5,套筒5固定设置在连杆4的下方,套筒5下表面开有圆孔套筒5内设有弹簧10,弹簧10内部套有竖杆6,竖杆6上端固定设有圆板,圆板的直径大于弹簧10的外径,竖杆6下端穿过圆孔;防振装置包括横杆7和防振锤8,横杆7与竖杆6下端固定连接,横杆7两侧固定设有防振锤8,防振锤8对称设置在横杆7 两侧,且防振锤8的数量不少于4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间隔棒的线夹1与压盖2铰链连接、螺栓9与线夹1铰接、螺栓9与蝶形螺母3螺纹连接,从而使得线夹1 部位的各零部件均是固定的可动连接,没有额外的零散部件,在高处间隔棒与电线安装时,只需用手拨动螺栓9至螺栓槽里,然后旋转蝶形螺母3即能实现线夹1的固定,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不需要额外工具,且螺栓9的顶部设有圆柱形挡板,不会出现螺母掉落的现象:此外在连杆4下方固定设有弹簧阻尼装置,弹簧10能在电线因受到风荷载作用发生微风振动和舞动时,有效的减弱外界施加在电线上能量;更近一步的还设有防振装置,防振锤8固定设置在横杆7上,当电线发生振荡时,防振锤8上下运动,利用重锤的的惯性,消耗电线的振荡能量,同时空气对重锤的运动有阻尼效果,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微风振荡的强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端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包括线夹(1)、压盖(2)和连杆(4),所述线夹(1)与所述压盖(2)铰接,所述线夹(1)与所述连杆(4)铰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装置、阻尼装置和防振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螺栓(9)和蝶形螺母(3),所述压盖(2)和所述线夹(1)为半圆柱形,所述压盖(2)左端与所述线夹(1)左端铰接,所述压盖(2)右端固定设有第一矩形平板,所述线夹(1)右端固定设有第二矩形平板,所述第一矩形平板上表面开有螺栓槽,所述螺栓槽横截面形状的下端为矩形,上端为半圆形,所述螺栓槽往下贯穿至所述第二矩形平板的下表面,其往前贯穿至所述第一矩形平板和所述第二矩形平板的前表面,所述螺栓(9)套接在所述螺栓槽里,其下端与所述第二矩形平板下端铰接,所述螺栓(9)与所述蝶形螺母(3)螺纹连接,所述螺栓(9)上端固定设有圆柱形挡板;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弹簧(10)、竖杆(6)、套筒(5),所述套筒(5)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杆(4)的下方,所述套筒(5)下表面开有圆孔,所述套筒(5)内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内部套有所述竖杆(6),所述竖杆(6)上端固定设有圆板,所述圆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10)的外径,所述竖杆(6)下端穿过所述圆孔;所述防振装置包括横杆(7)和防振锤(8),所述横杆(7)与所述竖杆(6)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7)两侧固定设有防振锤(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平板上表面开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圆心与所述螺栓槽的半圆形圆心重合,所述圆槽的直径大于所述蝶形螺母(3)的外径,其深度等于所述蝶形螺母(3)厚度的一半,所述蝶形螺母(3)两端蝶形的最低点到所述蝶形螺母(3)下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述蝶形螺母(3)厚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锤(8)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杆(7)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锤(8)的数量不少于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栓(9)的直径,小于所述蝶形螺母(3)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槽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螺栓(9)的直径,小于所述蝶形螺母(3)的外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81927.9U CN208849420U (zh) | 2018-09-27 | 2018-09-27 |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81927.9U CN208849420U (zh) | 2018-09-27 | 2018-09-27 |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49420U true CN208849420U (zh) | 2019-05-10 |
Family
ID=66374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8192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49420U (zh) | 2018-09-27 | 2018-09-27 |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4942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8074A (zh) * | 2020-10-16 | 2021-02-23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防扭转回转型间隔棒 |
CN112564006A (zh) * | 2020-11-02 | 2021-03-26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 一种导线用多节夹具 |
-
2018
- 2018-09-27 CN CN201821581927.9U patent/CN2088494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98074A (zh) * | 2020-10-16 | 2021-02-23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防扭转回转型间隔棒 |
CN112564006A (zh) * | 2020-11-02 | 2021-03-26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 一种导线用多节夹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84942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 | |
CN101944713B (zh) | 一种分裂导线防舞器 | |
CA1151256A (en) | Subspan oscillation and aeolian vibration absorber for single and bundle conductors | |
CN204681032U (zh) | 阻尼弹簧间隔棒 | |
CN111130040B (zh) | 一种用于控制导线整体舞动的复合间隔环-章动阻尼器 | |
CN103594997A (zh) | 一种弹簧减震型相间防舞动间隔棒 | |
CN109149490A (zh) | 一种多风向防舞减振装置 | |
CN103311865A (zh) | 一种齿条式调节弯头 | |
CN207442404U (zh) | 一种改进环形扭转抑制吸振防舞器 | |
CN103928891A (zh) | 一种双弹簧端部消振型相间间隔棒 | |
CN204928047U (zh) |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舞装置 | |
CN105840426A (zh) | 弹性杆涡激振动风力发电装置 | |
CN202737416U (zh) | 回转式分裂间隔棒 | |
US8092182B2 (en) | Wind turbine blade support structure | |
CN115395759B (zh) | 一种用于换流阀塔的耦联减震控制结构 | |
CN201838966U (zh) | 线夹回转间隔棒式双摆防舞器 | |
CN210660454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 | |
CN205051296U (zh) | 一种可调节平衡的防振锤 | |
CN207939169U (zh) | 一种定型式防震锤 | |
CN103311863B (zh) | 一种螺栓式调节弯头 | |
CN107591763B (zh) | 输电线路导线减震防舞动相间间隔棒 | |
CN203760992U (zh) | 一种双弹簧端部消振型相间间隔棒 | |
CN214674244U (zh) | 一种风力阻尼防舞动装置 | |
CN209066997U (zh) | 一种加固型全侧大转角横担 | |
CN222530154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干式变压器固定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