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9051U - 电水壶 - Google Patents
电水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99051U CN208799051U CN201721347030.5U CN201721347030U CN208799051U CN 208799051 U CN208799051 U CN 208799051U CN 201721347030 U CN201721347030 U CN 201721347030U CN 208799051 U CN208799051 U CN 2087990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outlet
- sliding
- conduct piece
- water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具有盛液腔体(32)的壶体(30)以及与所述壶体(30)转动相连的壶盖(10),所述壶盖(10)上设有一端可滑出所述壶盖(10)的出水头(20),其中,所述出水头(20)与所述盛液腔体(32)相连通,且所述出水头(20)上设有操作面板(21)以及与所述操作面板(21)电性相连的第一导电件(22),所述壶盖(10)上沿着所述出水头(20)的滑动轨迹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22)接触的第二导电件(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水壶解决了现有电水壶倒水不便、按键操作不便以及不易清楚观察面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是一种常用的盛水加热容器,由于其烧水快、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家用小电器。
目前,电水壶主要包括壶体、壶盖和底座,其中,壶盖盖设在壶体上,壶体内设有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加热装置与温控装置电性相连,加热装置用于对壶体内的水进行加热,温控装置用于在壶体内的液体达到沸腾温度时断开加热装置的电源,使得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其中,壶体与底座之间具体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使用时,将壶体放置在底座上,此时壶体的加热装置与连接器电连接,通过按动加热开关使得加热装置与外接电源接通,加热装置即可进行加热,其中,为了使得电水壶更加智能化,往往会在电水壶的手柄或壶身上设有面板和按键,面板可以对壶体内的水温或相关的参数进行显示,通过按动按键对电水壶进行相应的操作。
然而,上述电水壶中,显示面板和按键设置在手柄或壶身上,这样在按动按键时需要侧着向按压,使用过程极为不方便,而且,由于显示面板和按键位于电水壶的侧面,使用时在视觉上不容易清楚地看到面板功能,同时,从上述电水壶中取水时,用户需要提起整壶的水,这样不方便用户使用,而且在倒水的过程中,水容易洒出接水容器,特别是刚煮沸的热水,洒出后很容易烫伤用户,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涉及电水壶上按键操作不方便、面板观察不清楚以及倒水不方便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操作、易清楚观察且取水方便的电水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具有盛液腔体的壶体以及与所述壶体转动相连的壶盖,所述壶盖上设有一端可滑出所述壶盖的出水头,其中,所述出水头与所述盛液腔体相连通,且所述出水头上设有操作面板以及与所述操作面板电性相连的第一导电件,所述壶盖上沿着所述出水头的滑动轨迹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接触的第二导电件。
通过在所述壶盖上设有一端可滑出所述壶盖的出水头,所述出水头与所述盛液腔体相连通,且所述出水头上设有操作面板以及与所述操作面板电性相连的第一导电件,所述壶盖上沿着所述出水头的滑动轨迹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接触的第二导电件,这样倒水时,通过对操作面板上的按键进行操作并可以从出水头上进行取水,避免了倒水时将整个壶体提到而造成操作不便以及易烫伤的问题,而且操作面板位于壶盖上的出水头上,这样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时,操作方便且易清楚对操作面板进行观察,同时,操作面板通过出水头上的第一导电件与壶盖上的第二导电件的电连接与电源进行连接,避免了操作面板采用引线连接时引线在出水头来回滑动过程中造成弯折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以及引线的来回弯折对出水头滑动的阻碍影响,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解决了现有电水壶倒水不便、按键操作不便以及不易清楚观察面板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所述壶盖上开设可供所述出水头滑动的滑槽,所述第二导电件设在所述滑槽的槽底或者槽侧面上,所述第一导电件设在所述出水头的底面或者侧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电件为可供所述第一导电件插入的导电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件为具有弹性的导电触点,所述导电触点抵接在所述导电槽中,且所述导电触点用于在所述出水头在所述滑槽中滑动时与所述导电槽电性相连。
可选的,所述出水头与所述滑槽之间设有滑轨结构,其中,所述滑轨结构包括:滑动板和滑动主体,所述滑动主体滑动设在所述滑动板上,且所述滑动主体与所述出水头相连,所述滑动板固定在所述滑槽中。
可选的,所述滑动板和所述滑动主体之间设有弹性件,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板固定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主体固定相连,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出水头的一端滑出所述壶盖时阻挡所述出水头反向滑动。
可选的,所述滑动板上设有滑动板支点,所述滑动主体上设有滑动主体支点,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滑动板支点和所述滑动主体支点上。
可选的,所述出水头上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盛液腔体通过水管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盛液腔体的底端开设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水管上设有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出水头滑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壶盖上出水头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出水头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滑轨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壶盖-10;
第二导电件-12;
滑槽-11;
滑动板-13;
滑动板支点-131;
安装孔-132、252;
避让孔-14;
出水头-20;
操作面板-21;
第一导电件-22;
出水口-23;
进水口-24;
滑动主体-25;
滑动主体支点-251;
弹性件-26;
壶体-30;
壶嘴-31;
盛液腔体-32;
内胆-33;
加热装置-34;
开口-35;
水泵-36;
水管-37;
底座-40;
手柄-50;
开盖按键-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出水头滑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壶盖上出水头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出水头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中滑轨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用于加热液体,且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可以实现倒水时不提起壶体的目的,同时面板和操作按键设在电水壶的壶盖上,烧水过程中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电水壶包括:具有盛液腔体32的壶体30 和壶盖10,壶盖10盖设在壶体30的顶部开口上,且壶盖10在壶体30的顶端开口上转动相连,例如,壶体30与壶体30之间可以为铰接,其中,壶体 30内还设有用于加热壶体30内液体的加热装置34和温控器,其中,加热装置34和温控器可以设在壶体30的底部,加热装置34可以是发热盘,也可以是发热管,本实施例对加热装置34的具体加热方式并不以此为限,操作时按下控制开关使得温控器与加热装置34的电源接通,温控器在液体沸腾时断开控制开关,加热装置34停止加热。其中,本实施例中,温控器与控制开关之间的配合,具体为:在壶体30的一侧具有蒸汽导管,蒸汽导管的一端与壶体 30的盛液腔体32连通,蒸汽导管的另一端通向温控器,壶体30内的液体加热时产生的部分蒸汽进入至蒸汽导管中,当温控器感应到蒸汽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跳开,并带动控制开关弹起,从而停止加热。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电水壶还包括底座40,其中,壶体 30与底座40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即底座40固定设在壶体30的底端,底座40上设有带有插头的电源线,电水壶加热时,直接将插头与外接电源接头即可,或者本实施例中,壶体30与底座40之间为分开式的,壶体30与底座 40之间通过连接器电性连接,当需要壶体30放置在底座40上进行加热时,则壶体30放置在底座40上,当壶体30不需要加热时,则壶体30可以从底座40上取下,这样可以直接在使用过程中不带底座40地将壶体30提起。
其中,现有电水壶在倒水时,需要将整个电水壶提起进行倒水,这样对于老人或小孩而言,不太方便进行操作,同时在倒水过程中易发生烫伤问题,为此,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该问题,具体的,如图1-7所示,在壶盖10上设有一端可滑出壶盖10的出水头20,即出水头20在壶盖10上可滑动的,且滑动时,出水头20的一端可以从壶盖10上向外滑出,具体的,出水头20 上设有出水口23的一端可以从壶盖10上向外滑出,这样取水时,将出水头 20的一端从壶盖10上滑出即可进行取水,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盛液腔体32内的液体从出水头20上流出,所以,出水头20与盛液腔体32相连通,这样当盛液腔体32内的液体加热完成时,通过驱动装置将盛液腔体 32内的液体输送到出水头20进行流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壶盖10上设置出水头20,可以避免在倒水时将壶体30提起的操作,取水更加方便,而且不易造成烫伤。
同时,本实施例中,当在壶盖10上设置出水头20后,同时还可以在壶体30的顶端设置壶嘴31,这样如图2所示,当需要用出水头20接水时,将出水头20滑出进行接水,如图1所示,当需要用壶嘴31进行倒水时,则可以将出水头20滑入壶盖10上,其中,壶嘴31与出水头20可以错开设置,或者如图1所示,出水头20向外滑出的一端与壶嘴31对应设置。
其中,现有技术中,电水壶上的面板和按键往往设在手柄50或壶身上,这样按动按键时需要侧着向按压,使用过程极为不方便,而且,由于显示面板和按键位于电水壶的侧面,使用时在视觉上不容易清楚地看到面板功能,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电水壶进行操作,具体的,在出水头20上设有操作面板21,当需要取水或者相应的操作时,直接对操作面板21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由于出水头20设在壶盖10上的,所以当操作面板21设在出水头20上时,使得操作面板21也位于电水壶的壶盖10上,这样在操作过程中直接向下按动按键即可,同时在视觉上也更易清楚地看到操作面板21内容,对电水壶的操作更加方便,其中,本实施例中,操作面板21具体可以包括按键和显示区域,其中按键具体可以为机械式按键或者也可以为触摸按键,显示区域可以对触摸按键或者水温进行显示。
其中,本实施例中,由于出水头20在壶盖10上是可以来回滑动的,当操作面板21设在出水头20上时,操作面板21与电源之间如果采用引线进行电连接时,在出水头20来回滑动过程中,引线的来回弯折易对引线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同时,引线的存在易对出水头20的滑动造成影响,从而使得电水壶易引起故障,为此,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操作面板21的电连接,具体的,在出水头20上设有第一导电件22,第一导电件22与操作面板21进行电性相连,同时,在壶盖10上沿着出水头20的滑动轨迹设有与第一导电件 22接触的第二导电件12,即在壶盖10上设有与第一导电件22接触的第二导电件12,且第二导电件12与出水头20在壶盖10上的滑动轨迹重合,这样出水头20在壶盖10上滑动时,出水头20上的第一导电件22始终与第二导电件12接触,第一导电件22与第二导电件12在出水头20滑动过程中一直实现电性连接,其中,壶盖10上的第二导电件12可以通过引线与电源进行连接,这样接通电源后,第一导电件22和第二导电件12导通,且在出水头 20滑动过程中,第一导电件22和第二导电件12一直处于接触状态,外接电源始终为操作面板21提供电源。
本实施例中,通过出水头20上的第一导电件22和壶盖10上的第二导电件12的电连接,实现了操作面板21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避免了操作面板 21与电源之间采用引线相连时引线对出水头20的滑动造成的影响以及引线回来弯折而使用寿命受影响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通过在壶盖10上设有一端可滑出壶盖10的出水头20,出水头20与盛液腔体32相连通,且出水头20上设有操作面板21 以及与操作面板21电性相连的第一导电件22,壶盖10上沿着出水头20的滑动轨迹设有与第一导电件22接触的第二导电件12,这样倒水时,通过对操作面板21上的按键进行操作并可以从出水头20上进行取水,避免了倒水时将整个壶体30提到而造成操作不便以及易烫伤的问题,而且操作面板21 位于壶盖10上的出水头20上,这样对操作面板21进行操作时,操作方便且易清楚对操作面板21进行观察,同时,操作面板21通过出水头20上的第一导电件22与壶盖10上的第二导电件12的电连接与电源进行连接,避免了操作面板21采用引线连接时引线在出水头20来回滑动过程中造成弯折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以及引线的来回弯折对出水头20滑动的阻碍影响,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解决了现有电水壶倒水不便、按键操作不便以及不易清楚观察面板的技术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出水头20在壶盖10上滑动设置时,具体的,如图 4-6所示,在壶盖10上开设可供出水头20滑动的滑槽11,即出水头20滑设在壶盖10的滑槽11中,如图4所示,取水时,出水头20的一端从滑槽11 中向外滑出,第二导电件12可以设在滑槽11的槽底,或者第二导电件12也可以设在滑槽11的槽侧面上,相应的,第一导电件22也可以设在出水头20 的底面,或者第一导电件22也可以设在出水头20的侧面上,其中,本实施例中,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导电件12设在滑槽11的槽底,且第二导电件12具体沿着滑槽11的长度方向从滑槽11的一端到滑槽11的另一端进行设置,第一导电件22具体设在出水头20的底面上,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第一导电件22和第二导电件12接触,设置时,当第一导电件 22设在出水头20的底面上时,第二导电件12设在滑槽11的底面上,相应的,第一导电件22设在出水头20的侧面上,则第二导电件12设在滑槽11 与第一导电件22对应的槽侧面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导电件12具体为可供第一导电件22插入的导电槽,第一导电件22具体为具有弹性的导电触点,即第一导电件22具有一定的弹性,导电触点抵接在导电槽中,且导电触点用于在出水头20在滑槽11中滑动时与导电槽电性相连,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导电件22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导电触点,这样第一导电件22插入到导电槽中时,在弹力作用下,第一导电件22和导电槽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确保了第一导电件22和第二导电件12之间的良好的电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导电件12为导电槽时,导电槽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相应的,导电触点与导线槽的数量一致,这样使用过程中,如果其中一个导电槽或导电触点发生故障,其他导电槽和导电触点仍然能保证操作面板21的正常运行。
其中,本实施例中,出水头20在壶盖10上滑动设置时,具体的,如图 5-7所示,出水头20与滑槽11之间设有滑轨结构,即出水头20通过滑轨结构在滑槽11上滑动设置,其中,滑轨结构包括:滑动板13和滑动主体25,滑动主体25滑动设在滑动板13上,且滑动主体25与出水头20相连,滑动板13固定在滑槽11中,滑动时,出水头20在滑动主体25的带动下在滑动板13上滑动,其中,本实施例中,需要取水时,通过手动方式将出水头20 向外滑出,当取水结束时,手动地将出水头20推至相应的位置。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滑动主体25与出水头20相连时,具体的,滑动主体25与出水头20的底面进行连接,而当第一导电件22也设在出水头 20的底面上时,第一导电件22可以设在出水头20未滑出壶盖10的一端端头上,滑动主体25在设置第一导电件22的区域设置避让区域,以使第一导电件22从滑动主体25上伸出,相应的,滑动板13在滑槽11上固定时,滑动板13设置在滑槽11向外的一端上,且滑动板13不能对第二导电件12造成遮挡。
其中,本实施例中,由于出水头20在滑动板13可以来回滑动的,为了避免在取水过程中,出水头20发生滑动而导致沸水流出造成烫伤,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滑动板13和滑动主体25之间设有弹性件26,其中,弹性件26的一端与滑动板13固定相连,弹性件26的另一端与滑动主体25固定相连,弹性件26用于在出水头20的一端滑出壶盖10时阻挡出水头20反向滑动,这样当出水头20的一端从壶盖10上滑出后,弹性件26向出水头 20施加弹力,防止出水头20向内方向滑动。
其中,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6在滑动板13和滑动主体25上设置时,具体为,如图7所示,在滑动板13上设有滑动板支点131,滑动主体25上设有滑动主体支点251,弹性件2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动板支点131和滑动主体支点251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滑动主体25与出水头20之间固定时,具体的,滑动主体25与出水头20之间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进行连接,相应的,滑动板 13与滑槽11之间也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进行连接,如图7所示,在滑动主体25上开设安装孔252,滑动主体25通过安装孔252紧固在出水头20上,在滑动板13上开设安装孔132,滑动板13通过安装孔132紧固在壶盖10的滑槽11中。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出水头20的内部为空腔,出水头20 上设有出水口23和进水口24,具体的,进水口24设在出水头20可滑出滑槽11的一端上,进水口24设在出水头20不可滑出滑槽11的另一端上,其中,如图3所示,进水口24与盛液腔体32通过水管37相连通。这样盛液腔体32内的液体经过水管37从进水口24进入出水头20,然后从出水头20的出水口23向外流出,其中,本实施例中,出水头20在滑槽11上滑动时,出水头20设置进水口24的一端在出水头20从滑槽11上滑出时露出在壶盖10 上,在出水头20关闭后伸入壶盖10内的,因此,为使出水头20设置进水口 24的一端来回滑动,如图6所示,在滑槽11上开设的避让孔14,出水头20 设置进水口24的一端可以通过避让孔14在壶盖10上滑出或滑入,其中,本实施例中,避让孔14还可以对出水头20设置进水口24的一端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出水头20设置进水口24的一端滑出壶盖10。
其中,本实施例中,壶体30包括内胆33和外壳,盛液腔体32位于内胆33中,如图3所示,盛液腔体32的底端开设开口,即在内胆33的底端开设开口35,开口35与水管37的一端相连通,水管37的另一端与进水口24相连通,其中,本实施例中,壶体30上设有手柄50,手柄50上设置开盖按键 51,水管37具体可以穿射在手柄50内,其中,本实施例中,由于出水头20位于壶盖10上,为了使得盛液腔体32内的液体顺利从出水头20的出水口 23流出,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水管37上设有水泵36,通过水泵36将盛液腔体32内的液体泵送到出水头20上,其中,本实施例中,水泵36具体与电水壶中的控制单元进行连接,相应的,操作面板21也与控制单元进行连接,当用户按动操作面板21上的取水按键后,控制单元控制水泵36进行启动,水泵36便可以将盛液腔体32内的液体泵送到出水头20上,或者,本实施例中,操作面板21可以直接与水泵36进行连接,通过操作面板21上操作按键的操作触发水泵36启动。
其中,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水泵36设在开口35处或者设在出水头20 内,或者本实施例中,除了将水管37上在手柄50内外,还可以将水管37沿着盛液腔体32的内壁进行设置,这样可以将水泵36设在盛液腔体32内,水泵36的出口与水管37之间相连通既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为: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导电件22设置为导电槽,将第二导电件12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导电触点,且导电触点沿着滑槽11的长度方向从滑槽11的一端间隔设置到滑槽11的另一端,安装时,将第二导电件12插入第一导电件22中,且在出水头20滑动过程中,出水头20的一端要滑出滑槽11的,因此,出水头20上的导电槽能从导电触点上滑过,设置,在出水头20上设至导电槽时,导电槽未滑出滑槽11的一端为通槽,即导电槽的一端为敞口,这样导电槽随着出水头20滑动时,可以从滑槽 11中的导电触点上滑过,导电触点不会对导电槽起到阻挡作用。
同时,本实施例中,可以导电槽设在出水头20的底面上,也可以设在出水头20的侧面上,相应的,导电触点可以设置在滑槽11的槽底上,可以设在滑槽11的槽侧面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水壶,包括具有盛液腔体(32)的壶体(30)以及与所述壶体(30)转动相连的壶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10)上设有一端可滑出所述壶盖(10)的出水头(20),其中,所述出水头(20)与所述盛液腔体(32)相连通,且所述出水头(20)上设有操作面板(21)以及与所述操作面板(21)电性相连的第一导电件(22),所述壶盖(10)上沿着所述出水头(20)的滑动轨迹设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件(22)接触的第二导电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10)上开设可供所述出水头(20)滑动的滑槽(11),所述第二导电件(12)设在所述滑槽(11)的槽底或者槽侧面上,所述第一导电件(22)设在所述出水头(20)的底面或者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12)为可供所述第一导电件(22)插入的导电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22)为具有弹性的导电触点,所述导电触点抵接在所述导电槽中,且所述导电触点用于在所述出水头(20)在所述滑槽(11)中滑动时与所述导电槽电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头(20)与所述滑槽(11)之间设有滑轨结构,其中,所述滑轨结构包括:滑动板(13)和滑动主体(25),所述滑动主体(25)滑动设在所述滑动板(13)上,且所述滑动主体(25)与所述出水头(20)相连,所述滑动板(13)固定设在所述滑槽(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3)和所述滑动主体(25)之间设有弹性件(26),其中,所述弹性件(26)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板(13)固定相连,所述弹性件(26)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主体(25)固定相连,所述弹性件(26)用于在所述出水头(20)的一端滑出所述壶盖(10)时阻挡所述出水头(20)反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3)上设有滑动板支点(131),所述滑动主体(25)上设有滑动主体支点(251),所述弹性件(2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滑动板支点(131)和所述滑动主体支点(25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头(20)上设有出水口(23)和进水口(24),其中,所述进水口(24)与所述盛液腔体(32)通过水管(37)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腔体(32)的底端开设开口(35),所述开口(35)与所述水管(37)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管(37)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24)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37)上设有水泵(3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47030.5U CN208799051U (zh) | 2017-10-19 | 2017-10-19 | 电水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47030.5U CN208799051U (zh) | 2017-10-19 | 2017-10-19 | 电水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99051U true CN208799051U (zh) | 2019-04-30 |
Family
ID=66227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34703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9051U (zh) | 2017-10-19 | 2017-10-19 | 电水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9905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18393A (zh) * | 2020-09-07 | 2021-01-12 | 佛山市青见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防漏电加热装置 |
CN113974439A (zh) * | 2020-07-27 | 2022-01-28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器部件、烹饪设备、盖体和锅体 |
-
2017
- 2017-10-19 CN CN201721347030.5U patent/CN20879905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74439A (zh) * | 2020-07-27 | 2022-01-28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器部件、烹饪设备、盖体和锅体 |
CN113974439B (zh) * | 2020-07-27 | 2023-09-1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器部件、烹饪设备、盖体和锅体 |
CN112218393A (zh) * | 2020-09-07 | 2021-01-12 | 佛山市青见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防漏电加热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99051U (zh) | 电水壶 | |
CN102657474A (zh) | 一种电水壶 | |
CN208677041U (zh) | 电水壶 | |
CN207912556U (zh) | 加热容器 | |
CN201312732Y (zh) | 带有合盖安全加热装置的电压力锅 | |
CN105212736B (zh) | 液体加热容器 | |
CN204580953U (zh) | 一种电热烹饪机 | |
CN208192831U (zh) | 电水壶 | |
CN108652440A (zh) | 防溢养生壶 | |
CN208799050U (zh) | 电水壶 | |
CN203182682U (zh) | 即热式电水壶 | |
CN208259553U (zh) | 电水壶 | |
GB2419806B (en) | Electric beverage maker | |
CN209661266U (zh) | 清洁装置及蒸汽烹饪装置 | |
CN20926936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8425932U (zh) | 电水壶 | |
CN208463663U (zh) | 电水壶 | |
KR100817573B1 (ko) | 전기압력보온밥솥 및 그 스팀 커버장치 | |
CN2300850Y (zh) | 全自动电热开水器 | |
CN205729080U (zh) | 一种电水壶 | |
CN209807982U (zh) | 一种多功能电煮锅 | |
EP2671477A1 (en) | Hot beverage prepara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leafless brew receptacle | |
JP2003116718A (ja) | 飲料抽出機用の保温容器 | |
CN2885243Y (zh) | 一种分体式自动电药壶 | |
CN205267838U (zh) | 电子水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