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5983U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95983U CN208795983U CN201821783481.8U CN201821783481U CN208795983U CN 208795983 U CN208795983 U CN 208795983U CN 201821783481 U CN201821783481 U CN 201821783481U CN 208795983 U CN208795983 U CN 2087959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s
- common voltage
- voltage lead
- line
- comm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02F1/13629—Multilayer wir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441—Interconnections, e.g. scanning lin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6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wherein the TFTs are in active matr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基板,包括:多条栅线、多条数据线,以及位于两相邻行所述栅线之间的公共电极线;其中,多条所述栅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交叉设置限定出多个亚像素;其中,位于同一行的每多个所述亚像素构成一个像素单元;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与多条所述公共电极线交叉设置的多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不同组的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不同的所述公共电极线;每N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设置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基板有助于实现宽视角显示,且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色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以及公共信息显示等领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显示技术。液晶显示的画面质量是上述产品成功的重要条件,液晶显示装置是目前常用的平板显示器,而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Display,TFT-LCD)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主流产品,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分辨率高等优点。
阵列基板(显示基板)是液晶显示装置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通常阵列基板中设置有公共电极线,公共电极线可提供液晶显示需要的公共电压。公共电极线上的所输入公共电压信号则需要由阵列基板的扇出(fan-out)区引入的公共电压引入线输出,对于公共电压引入线与公共电极线的设置方式对于阵列基板的性能极为重要,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提供一种新型的公共电压引入线和公共电极线的连接方式,以提高显示基板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有助于实现宽视角显示的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多条栅线、多条数据线,以及位于两相邻行所述栅线之间的公共电极线;其中,多条所述栅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交叉设置限定出多个亚像素;其中,位于同一行的每多个所述亚像素构成一个像素单元;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与多条所述公共电极线交叉设置的多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
不同组的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不同的所述公共电极线;
每N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设置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公共电压供给模块;其中,
所述公共电压供给模块与各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用于为至少部分位于不同组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提供不同的公共电压。
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多个亚像素包括: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蓝色亚像素;且位于同一列的所述亚像素的颜色相同;其中,
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位于绿色亚像素所在列中。优选的是,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
每相邻设置的多条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同一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
优选的是,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多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
每一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一条所述公共电极线,不同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不同的所述公共电极线,且同一组中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所连接的所述公共电极线相邻设置。
优选的是,每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多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
每一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多条所述公共电极线,一条所述公共电压线连接一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且同一组中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所连接的所述公共电极线相邻设置。
优选的是,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两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且这两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位于同一条所述数据线的同一侧。
优选的是,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两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且这两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分别位于同一条所述数据线的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公共电极线和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在沿远离基底的方向依次设置,且在所述公共电极线所在层和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所在层之间设置有层间绝缘层,在所述层间绝缘层对应所述公共电极线和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交叉的位置设置有过孔,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通过所述过孔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辅助连接部;所述辅助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的交叉位置,且与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辅助连接部;所述辅助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过孔对应的位置,且与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是,每条所述公共电极线包括多条公共子电极线,且所述多个公共子电极线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多个公共子电极线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是,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延伸至扇出区;在所述扇出区还设置多条信号引入线;
所述信号引入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的延伸方向垂直;
每一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依次与其对应所述信号引入线连接。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扇出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图2的显示基板中设置辅助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显示基板中的公共电极线优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另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另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区别于图8的显示基板中公共电压引入线的分布示意图;
图10为图2的C-C'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0、基底;1、栅线;2、数据线;3、公共电极线;4、公共电压引入线;5、辅助连接部;6、信号引入线;7、层间绝缘层;A、像素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其划分为像素区和扇出(fan-out)区;该显示基板包括:多条栅线1、多条数据线2,以及位于两相邻栅线1之间公共电极线3,以及为公共电极线3输入公共电压、且与公共电极线3交叉设置的多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栅线1和数据线2交叉设置限定出多个亚像素;位于同一行每多个亚像素构成一个像素单元A;每N列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不同组的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不同公共电极线3。
由于每N列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故可以保证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A中各个亚像素所输入的公共电压是相同,从而避免出现色偏的问题。同时,由于不同组的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不同的公共电极线3,也即,可以通过不同组的公共电压引入线4给不同行的公共电极线3输入不同的公共电压,故可以使得显示基板中位于至少部分位于不同行的亚像素的公共电压不同,这样一来,有利于实现宽视角显示。
其中,如图1所示,对于显示基板的扇出区;在扇出区还设置多条信号引入线6;信号引入线6的延伸方向与公共电压引入线4的延伸方向垂直;每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依次与其对应信号引入线6连接。而且,在扇出区还可以设置公共电压供给模块,该公共电压供给模块可以通过信号引入线6与公共电压引入线4电连接,用以为至少部分位于不同组的公共电压引入线4提供不同的公共电压,以使显示基板中至少部分位于不同行的亚像素的公共电压不同,有利于实现宽视角显示。
为了更清楚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的结构,以下以每个像素单元A中包括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蓝色亚像素;每一列像素单元A(每一列像素单元A包括一列红色亚像素、一列绿色亚像素、一列蓝色亚像素)对应设置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为例,并结合下述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其中,将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应用至液晶面板中时,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蓝色亚像素则分别对应液晶面板的彩膜基板的彩膜层中红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蓝色滤光片。
实施例1:
如图2至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多条栅线1、多条数据线2、多条公共电极线3、多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仅包括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多条栅线1和多条数据线2交叉设置限定出多个亚像素(也即图2中所示的多个多列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蓝色亚像素);公共电极线3位于两相邻的栅线1之间;公共电压引入线4与公共电极线3交叉设置,且每相邻设置的多行公共电极线3连接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
特别的是,每个像素单元A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红色亚像素、一个绿色亚像素、一个蓝色亚像素;此时,相邻设置的一列红色亚像素、一列绿色亚像素、一列蓝色亚像素构成一列像素单元A;在本实施例中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对应一列或多列像素单元A,且不同的公共电压引入线4对应不同列的像素单元A。
由于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设置有多条独立的公共电压引入线4,故可以通过给不同公共电压引入线4输入不同的公共电压,以使至少部分位于不同区域中的公共电极线3上所写入的公共电压不同,有利于显示基板实现宽视角显示(因为,例如VA模式的显示面板一般需要调制公共电压或者像素电压控制至少两个不同区域的液晶分子具有不同的倾斜角)。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对应一列或多列像素单元A,且不同的公共电压引入线4对应不同列的像素单元A,这样一来,对于每一个像素单元A中各个亚像素所写入的公共电压是相同的,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显示色偏的问题。
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图示意出显示基板中由4条栅线1和6条数据线2所限定出的4行6列亚像素(2列像素单元A);其中,每一行亚像素对应一条公共电极线3,一列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也即图2中示意出的2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其中,图中示意的第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第一条和第二条公共电极线3,第二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第三条和第四条公共电极线3,这样一来,可以通过第一条和第二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输入不同的公共电压,以使位于显示基板的上下两部分区域的公共电压不同,以使显示基板实现宽视角显示。
其中,为了使得显示基板轻薄化,优选的,将栅线1和公共电极线3同层设置,数据线2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同层,这样一来,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栅线1和公共电极线3,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数据线2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此时可以简化工艺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公共电极线3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是分层设置(假若公共电极线3较公共电压引入线4靠近基底10设置),且在二者之间需要设置层间绝缘层7,故在层间绝缘层7对应公共电极线3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交叉的位置设置过孔,以使公共电极线3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电性连接。但是,由于公共电极线3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均较细,因此,需要过孔的位置必须相当精准才能够保证公共电极线3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较好的电性连接。而在本实施例中,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如图3所示,将公共电极线3与过孔对应的位置设置与公共电极线3连接成一体的辅助连接部5,该辅助连接部5的面积大于过孔,以保证公共电极线3与公共电压引入线4良好的电性连接。当然,若公共电压引入线4较公共电极线3靠近基底10设置,此时,辅助连接部5则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公共电极线3与辅助连接部5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二者可以一次构图工艺制备。而且,在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如图4所示,也可以不在每一个对应公共电极线3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的交叉的位置均设置辅助连接部5,可以仅在公共电极线3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需要电性连接的位置设置辅助连接部5,这样一来,可以提高显示基板的像素开口率。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公共电压引入线4与绿色亚像素所在列对应设置,之所以如此设置是因为,绿色亚像素相较红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而言,透过率高,故将公共电压引入线4设置在绿色亚像素所在列,可以避免出现色偏的现象。
其中,如图5所示,对于每条公共电极线3,其可以由多条公共子电极构成,多条公共子电极可以平行或者近似平行设置,且各个公共子电极的一端通过一条状电极连接,另一端通过另一条状电极连接。此时,每条公共电极线3中的部分公共子电极可以用作存储电容的一个极片,提高存储电容值,降低闪烁、漏电流等显示不良。而且该种结构的公共电极面积大,提高像素区公共电压的均匀性,改善像素区的显示均匀性。
与上述结构类似的,如图6所示,该图示意出显示基板中由8条栅线1和6条数据线2所限定出的8行6列亚像素(2列像素单元A);其中,每一行亚像素对应一条公共电极线3,一列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也即图6中示意出的2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其中,图6中示意的第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第一条至第四条公共电极线3,第二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第五条和第八条公共电极线3,这样一来,可以通过第一条和第二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输入不同的公共电压,以使位于显示基板的上下两部分区域的公共电压不同,以使显示基板实现宽视角显示。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给出了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2条或者4条公共电极线3,但是并不代表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只能连接2条或者4条公共电极线3,对于每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多条公共电极线3取决于显示基板的尺寸等。
实施例2:
如图7-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显示基板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每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多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且位于不同组的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不同的公共电极线3;其中,各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与像素单元A所在列对应设置。
以下为了清楚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的具体结构,以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2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和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4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对应一列像素单元A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该图示意出显示基板中由4条栅线1和6条数据线2所限定出的4行6列亚像素(2列像素单元A);其中,每一行亚像素对应一条公共电极线3,一列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也即图中示意出的2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其中,第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中的第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与位于第一行的公共电极线3连接,第二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与位于第二行的公共电极连接;第二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中的第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与位于第三行的公共电极线3连接,第二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与位于第四行的公共电极连接;此时,则可以通过给第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中的两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输入相同的电压,给第二种公共电压引入线4输入与第一组中不同的公共电压,以使位于第一、二行的亚像素的公共电压不同于位于第三、四行的亚像素的公共电压;也即,显示基板的上下区域的公共电压不同,故有利于显示基板实现宽视角显示。当然,对于每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中的各个公共电压引入线4也可以输入不同的公共电压,此时两相邻的公共电极线3上的公共电压不同,也即相邻两行的亚像素中的公共电压是不同的。
如图8所示,该图示意出显示基板中由8条栅线1和6条数据线2所限定出的8行6列亚像素(2列像素单元A);其中,每一行亚像素对应一条公共电极线3,一列像素单元A对应设置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也即图8中示意出的2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其中,图8中示意的第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第一条至第四条公共电极线3,第二组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第五条和第八条公共电极线3。具体的,第一组中的第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位于第一行和第三行的公共电极线3,第二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则连接位于第二行和四行的公共电极线3;第二组中的第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位于第五行和第七行的公共电极线3,第二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则连接位于第六行和八行的公共电极线3;则可以通过给第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中的两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输入相同的电压,给第二种公共电压引入线4输入与第一组中不同的公共电压,以使位于第一至四行的亚像素的公共电压不同于位于第五至八行的亚像素的公共电压;也即,显示基板的上下区域的公共电压不同,故有利于显示基板实现宽视角显示。当然,对于每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中的各个公共电压引入线4也可以输入不同的公共电压,此时两相邻的公共电极线3上的公共电压不同,也即相邻两行的亚像素中的公共电压是不同的。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公共电压引入线4与公共电极线3的连接是需要通过贯穿二者之间的层间绝缘层7的过孔连接的,如图8中所示的,第一组中的第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位于第一行和第三行的公共电极线3,第二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则连接位于第二行和四行的公共电极线3;第二组中的第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连接位于第五行和第七行的公共电极线3,第二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则连接位于第六行和八行的公共电极线3,这样一来,可以使得过孔的位置分布均匀,使得显示均一。当然,每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的连接方式也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可以是,每相邻的两条公共电极线3连接同一公共电压引入线4等其它的连接方式。其中,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显示基板结构,每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中的两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可以如图8所示,位于同一条数据线2的同一侧,也可以如图9所示,该组公共电压引入线中的两条公共电压引入线4分设于同一条数据线2的两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形成实施例1或2中的任意一种显示基板。
以下以制备形成如图2所示的显示基板为例。具体结构如图10所示的截面图,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通过构图工艺,在基底10上形成包括栅线1和公共电极线3的图形。
具体的,栅线1和公共电极线3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备。在该步骤中,可以通过磁控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基底10上形成低电阻的金属材料,利用光刻工艺形成包括栅线1和公共电极线3的图形。其中,栅线1和公共电极线3的材料包括Al、Cu、Mo、或AlNd等单层金属;也可以采用Mo/Al/Mo或者Ti/Al/Ti等复合薄膜材料。
步骤二、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10上,形成层间绝缘层7,并在层间绝缘层7中形成用于将公共电压引入线4和公共电极线3连接的过孔。
其中,层间绝缘层7的材料包括SiO2或者SiN单层薄膜或复合薄膜。
步骤三、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10上,形成包括数据线2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的图形。
具体的,数据线2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备。在该步骤中,可以通过磁控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基底10上形成低电阻的金属材料,利用光刻工艺形成包括数据线2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的图形。其中,数据线2和公共电压引入线4的材料包括Al、Cu、Mo、或AlNd等单层金属;也可以采用Mo/Al/Mo或者Ti/Al/Ti等复合薄膜材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实施例1或2中的显示基板。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实施例1或2中的显示基板,故有利于实现宽视角显示。
其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例如:液晶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多条栅线、多条数据线,以及位于两相邻行所述栅线之间的公共电极线;其中,多条所述栅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交叉设置限定出多个亚像素;其中,位于同一行的每多个所述亚像素构成一个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与多条所述公共电极线交叉设置的多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
不同组的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不同的所述公共电极线;
每N列所述像素单元对应设置一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公共电压供给模块;其中,
所述公共电压供给模块与各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用于为至少部分位于不同组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提供不同的公共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多个亚像素包括: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蓝色亚像素;且位于同一列的所述亚像素的颜色相同;其中,
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位于绿色亚像素所在列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一条公共电压引入线;
每相邻设置的多条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同一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多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
每一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一条所述公共电极线,不同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不同的所述公共电极线,且同一组中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所连接的所述公共电极线相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多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其中,
每一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连接多条所述公共电极线,一条所述公共电压线连接一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且同一组中的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所连接的所述公共电极线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两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且这两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位于同一条所述数据线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组公共电压引入线包括两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且这两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分别位于同一条所述数据线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线和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在沿远离基底的方向依次设置,且在所述公共电极线所在层和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所在层之间设置有层间绝缘层,在所述层间绝缘层对应所述公共电极线和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交叉的位置设置有过孔,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通过所述过孔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辅助连接部;所述辅助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的交叉位置,且与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为一体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辅助连接部;所述辅助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过孔对应的位置,且与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为一体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公共电极线包括多条公共子电极线,且所述多个公共子电极线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多个公共子电极线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延伸至扇出区;在所述扇出区还设置多条信号引入线;
所述信号引入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的延伸方向垂直;
每一条所述公共电压引入线依次与其对应所述信号引入线连接。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显示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83481.8U CN208795983U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US16/759,094 US11598998B2 (en) | 2018-10-31 | 2019-10-18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PCT/CN2019/111966 WO2020088279A1 (zh) | 2018-10-31 | 2019-10-18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83481.8U CN208795983U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95983U true CN208795983U (zh) | 2019-04-26 |
Family
ID=66212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83481.8U Active CN208795983U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98998B2 (zh) |
CN (1) | CN208795983U (zh) |
WO (1) | WO2020088279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88279A1 (zh) * | 2018-10-31 | 2020-05-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882998A (zh) * | 2020-07-28 | 2020-11-0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WO2022222446A1 (zh) * | 2021-04-20 | 2022-10-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67060B (zh) * | 2020-11-24 | 2022-09-0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308462B1 (ko) * | 2007-08-09 | 2013-09-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US7884891B2 (en) | 2008-01-21 | 2011-02-08 |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204302636U (zh) | 2015-01-07 | 2015-04-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04965367A (zh) | 2015-07-21 | 2015-10-07 |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
CN105652547A (zh) | 2016-04-15 | 2016-06-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206074968U (zh) | 2016-10-14 | 2017-04-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WO2018212084A1 (ja) * | 2017-05-18 | 2018-11-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CN107357105A (zh) | 2017-09-05 | 2017-11-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KR102534689B1 (ko) * | 2018-06-14 | 2023-05-1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표시장치, 데이터구동회로 및 구동방법 |
KR102460552B1 (ko) * | 2018-06-28 | 2022-10-2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표시장치, 디스플레이 컨트롤러, 구동회로 및 구동방법 |
CN208795983U (zh) | 2018-10-31 | 2019-04-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KR102570352B1 (ko) * | 2019-06-11 | 2023-08-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표시장치, 터치구동회로 및 펜 터치 센싱 방법 |
-
2018
- 2018-10-31 CN CN201821783481.8U patent/CN208795983U/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0-18 US US16/759,094 patent/US11598998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0-18 WO PCT/CN2019/111966 patent/WO202008827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88279A1 (zh) * | 2018-10-31 | 2020-05-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US11598998B2 (en) | 2018-10-31 | 2023-03-07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1882998A (zh) * | 2020-07-28 | 2020-11-0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US11610526B2 (en) | 2020-07-28 | 2023-03-21 |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panel |
WO2022222446A1 (zh) * | 2021-04-20 | 2022-10-2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598998B2 (en) | 2023-03-07 |
US20210215964A1 (en) | 2021-07-15 |
WO2020088279A1 (zh) | 2020-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73432B (zh) | 像素单元、像素阵列结构与显示面板 | |
CN104880871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21169755A1 (zh) |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208795983U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3676387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082970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7357105A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CN105159001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WO2014190727A1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4965367A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 |
CN104880873B (zh) | 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和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 | |
CN107179636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JP2014056237A (ja) | アレイ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 | |
CN206248976U (zh)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22156131A1 (zh) |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 |
CN206074968U (zh) |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3309100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WO2022252265A1 (zh) |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
WO2013037236A1 (zh) |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 |
TWI570492B (zh) | 畫素結構 | |
CN113050335A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1227122A1 (zh) |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
CN107918221A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558073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
US7755725B2 (en) |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