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8296U - 一种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88296U CN208788296U CN201821543439.9U CN201821543439U CN208788296U CN 208788296 U CN208788296 U CN 208788296U CN 201821543439 U CN201821543439 U CN 201821543439U CN 208788296 U CN208788296 U CN 2087882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strique
- transmission shaft
- gear
- circular arc
- attachment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包括设在轴承座上方并套设在传动轴上的齿轮,所述连接座沿轴承座内穿过与齿轮下端连接,连接座内部、齿轮下方、传动轴外部围设有一个纵向的环形压缩腔,在压缩腔内、围绕传动轴套有机械压缩弹簧,围绕传动轴向压缩腔设有凸台,所述机械压缩弹簧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在齿轮下端和凸台上。由于弹簧压缩的弹性形变,能对磨头与不锈钢之间的接触距离自动补偿,保证磨头与工作台之间的距离基本恒定,保障磨头工作面与不锈钢之间的充分接触,磨头磨损后通过机械弹簧的弹性压缩的自动补偿,能保障磨头磨削时的平稳和压紧状态,减少磨头磨损带来的产品不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金属抛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
背景技术
对不锈钢进行抛光的过程中,磨头的作用必不可少,磨头在对不锈钢板进行磨屑的过程中,需要磨削力恒定,要求力度在一定范围内可控,才能保证不锈钢表面的均匀度和光滑度,而磨头磨削时间长了以后,磨头容易磨损,导致磨头厚度变薄,使得磨头与不锈钢接触的距离以及磨削力发生变化,磨头不能与不锈钢发生充分的压力接触,影响磨头工作面的平顺,导致磨削力不够和不均匀,最终导致不锈钢板的抛光不均匀,不够光滑,达不到预定要求,且影响磨头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磨头磨损厚度变化引起磨头与不锈钢之间的接触产生误差、磨削力改变从而导致不锈钢板抛光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弹性形变的压缩来适应磨头厚度细微变化的具有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用于对磨头磨削力进行补偿,设磨头的下表面为工作面,上表面为安装面,在安装面上连接有磨头固定组件,磨头固定组件上固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方设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轴承座,还包括有可上下移动的传动轴,传动轴依次从轴承座、连接座、固定座、磨头固定组件中心穿设,还包括设在轴承座上方并套设在传动轴上可带动传动轴转动的齿轮,所述连接座沿轴承座内穿过与齿轮下端连接,连接座内部、齿轮下方、传动轴外部围设有一个纵向的环形压缩腔,在压缩腔内、围绕传动轴套有机械压缩弹簧,围绕传动轴向压缩腔内设有凸台,所述机械压缩弹簧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在齿轮下端和凸台上。
在固定座内侧设有与传动轴下端部分接触的第一平键,在传动轴上端与齿轮接触的部分设有第二平键。通过两个平键的力的传递,方便齿轮转动时带动传动轴以及固定座一起转动,传动轴也可沿平键位置进行上下移动。
还包括紧定螺钉,其穿过所述固定座一侧面抵靠在传动轴上。紧定螺钉的设置一方面方便传动轴带动固定座一起转动,另一方面,当需要调整传动轴位置时,可以将紧定螺钉拧松。
在所述磨头中间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磨头的安装面上粘结有安装板;沿磨头的工作面上均匀开设有圆弧弧度方向一致的多条圆弧切槽,沿磨头的工作面的边沿向定位孔边沿均匀开设有圆弧弯曲方向一致的多条圆弧切槽,组成圆弧切槽的两条圆弧的圆心为以定位孔中心为旋转中心360度等分排布在工作面上。磨头工作时,在对不锈钢进行磨削时产生的金属屑能通过圆弧切槽的离心力甩落出去,减少了磨头工作面上的金属屑残留,有效保证了磨头对不锈钢表面磨削力的恒定,降低了对不锈钢表面的二次损伤,也减少了传动机构出故障的几率,均匀布置的圆弧切槽也保证了磨头转动力的平衡,保持磨头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齿轮转动带动磨头工作时,采用机械弹簧结构能给磨头提供一个预紧力,当磨头由于长时间磨削厚度变薄后,由于弹簧压缩的弹性形变,能对磨头与不锈钢之间的接触距离自动补偿,保证磨头与工作台之间的距离基本恒定,保障磨头工作面与不锈钢之间的充分接触,使磨头能在工作时保持一个比较恒定的磨削力,磨头磨损后通过机械弹簧的弹性压缩的自动补偿,能保障磨头磨削时的平稳和压紧状态,减少磨头磨损带来的产品不稳定性,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磨头机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磨头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用于对磨头1 磨削力进行补偿,磨头1由羊毛毡制成,设磨头1的下表面为工作面,上表面为安装面,在安装面上连接有磨头固定组件2,磨头固定组件2上固设有固定座 3,固定座3上方设连接座4,连接座4上设有轴承座5,轴承座5固定在安装板上,还包括有可上下移动的传动轴6,其一端端部连接有旋转接头7,旋转接头7用于连接外部水源等,传动轴6余部依次从轴承座5、连接座4、固定座3、磨头固定组件2中心穿设,还包括设在轴承座5上方并套设在传动轴6上可带动传动轴转动的齿轮8,连接座4沿轴承座5内穿过与齿轮8的轴套80下端连接形成一体连动结构,当齿轮8转动时,即可带动连接座4转动,而轴承座5 由于没有连动关系,则不转动,连接座4内部、齿轮8下方、传动轴6外部围设有一个纵向的环形压缩腔,具体的,该压缩腔顶端为轴套座81的下端,四周为传动轴6的外侧和连接座4的侧面(如轴套80延伸到与连接座连接,也可以看做是轴套80的侧面),底端为连接座4与传动轴6接触的一个台阶41;在压缩腔内、围绕传动轴6套有机械压缩弹簧9,该机械压缩弹簧9为机械弹簧,围绕传动轴6向压缩腔内设有凸台61,机械压缩弹簧9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在齿轮 8的轴套座81下端和凸台61上,机械压缩弹簧9受到凸台61的挤压会发生弹性形变,形成一个压缩力,最终可施加到磨头1上,该压缩腔顶部为齿轮8下端部(具体来说是齿轮8的轴套座81下端),底部为连接座4内形成的台阶41,这样当传动轴6上下产生位移时,由凸台61来机械压缩弹簧9形成补偿磨头1 由于厚度变薄而损失的压缩力,传动轴6下移带动固定座3、磨头固定组件2和磨头1下移到工作台表面,使得凸台61下移到台阶41处,即为最大补偿厚度的压缩状态A,当传动轴6上移带动固定座3、磨头固定组件2和磨头1也上移到固定座3顶端抵住连接座4底端时,使得凸台61也上移机械压缩弹簧9并停留在B位置,即为最小补偿厚度,在固定座3内侧设有与传动轴6下端部分接触的第一平键10,在传动轴6上端与齿轮8接触的部分设有第二平键23,通过两个平键的力的传递,方便齿轮转动时带动传动轴以及固定座一起转动,传动轴也可沿平键进行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3和磨头固定组件2之间通过连接螺杆20和六角螺栓21连接。
本实施例磨头的磨削工作过程如下:传动轴6带动固定座3、磨头固定组件 2和磨头1下移到工作台表面,齿轮8受到外力作用旋转,由于第二平键23的设置,带动传动轴6一起旋转,同时由于第一平键10的设置,与齿轮8连接的连接座4、受紧定螺钉22抵靠在传动轴6上的固定座3,与固定座3固接的磨头固定组件2一起旋转,最终带动磨头1在不锈钢上进行磨削操作。
浮动补偿工作过程如下:图1压缩腔中的机械压缩弹簧9的下端处于虚线B 位置,此时传动轴6通过紧定螺钉22带动固定座3上移已抵靠到了连接座4最下端位置,不能再上移,而同时,凸台61也已带动弹簧9上移到最大压缩状态,因此,位置B即为机械压缩弹簧9的最大压缩状态,而对应的A位置为机械压缩弹簧9的最小压缩状态;磨削工作开始,此时传动轴6下移带动固定座3、磨头固定组件2和磨头1整个机构下移到工作平台,当磨头1没有磨损时,此时磨头1紧密与不锈钢接触,没有损失磨削力,无需进行补偿,当磨头1长时间工作后发生磨损,厚度变薄,则传动轴6会在机械压缩弹簧9的弹力下,向下产生位移,促使传动轴6带动固定座3、磨头固定组件2将磨头1向下移动,对磨头1的厚度变薄产生的磨削力变小进行压力补偿,其中图1中的A位置即为最大补偿厚度,当凸台61不断下移最终落在连接座4的台阶41上后,说明机械压缩弹簧9已伸展最大距离,为磨头1的厚度损失进行了最大的补偿。
进一步的,如图3到图5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磨头1的具体结构如下:磨头1由羊毛毡制成,磨头由羊毛毡整体高压压紧成一体,在磨头1中间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11,该定位孔结合定位块可用于给磨头定位,磨头1的安装面通过环氧树脂胶水粘在安装板12上,安装板2的另一面上可设置魔术贴,可以实现磨头的快速安装;沿磨头1的工作面的边沿向定位孔11边沿均匀开设有圆弧弯曲方向一致的多条圆弧切槽13,组成圆弧切槽13的两条圆弧的圆心为以定位孔5中心为旋转中心360度等分排布在工作面上。
本实施例中,开设有四条圆弧切槽13,对应有八条圆弧,八条圆弧的圆心是以定位孔11的中心为旋转中心进行了360度的四等分。圆弧切槽13的槽深设置为7.5mm,每条圆弧的圆心到定位孔11中心的X轴偏心距为14.5mm,Y轴偏心距为59.5mm,组成圆弧切槽4的两条圆弧的半径分别为77.5mm和87.5mm。本实施例中,每个圆弧切槽13的两条圆弧的圆心落在相邻的圆弧切槽13的一条圆弧上。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4)
1.一种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用于对磨头(1)磨削力进行补偿,设磨头(1)的下表面为工作面,上表面为安装面,在安装面上连接有磨头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磨头固定组件(2)上固设有固定座(3),固定座(3)上方设连接座(4),连接座(4)上设有轴承座(5),还包括有可上下移动的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依次从轴承座(5)、连接座(4)、固定座(3)、磨头固定组件(2)中心穿设,还包括设在轴承座(5)上方并套设在传动轴(6)上可带动传动轴(6)转动的齿轮(8),所述连接座(4)沿轴承座(5)内穿过与齿轮(8)下端连接,连接座(4)内部、齿轮(8)下方、传动轴(6)外部围成有纵向的环形压缩腔,在压缩腔内、围绕传动轴(6)套有机械压缩弹簧(9),围绕传动轴(6)向压缩腔内设有凸台(61),所述机械压缩弹簧(9)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在齿轮(8)下端和凸台(6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座(3)内侧设有与传动轴(6)下端部分接触的第一平键(10),在传动轴(6)上端与齿轮(8)接触的部分设有第二平键(2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定螺钉(22),其穿过所述固定座(3)一侧面抵靠在传动轴(6)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磨头(1)中间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11),磨头(1)的安装面上粘结有安装板(12);沿磨头(1)的工作面上均匀开设有圆弧弧度方向一致的多条圆弧切槽(13),沿磨头(1)的工作面的边沿向定位孔(11)边沿均匀开设有圆弧弯曲方向一致的多条圆弧切槽(13),组成圆弧切槽(13)的两条圆弧的圆心为以定位孔(11)中心为旋转中心360度等分排布在工作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43439.9U CN208788296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一种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43439.9U CN208788296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一种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88296U true CN208788296U (zh) | 2019-04-26 |
Family
ID=66210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43439.9U Active CN208788296U (zh) | 2018-09-20 | 2018-09-20 | 一种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8829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05334A (zh) * | 2020-10-21 | 2021-02-26 | 湖州华通研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研磨装置 |
CN113021158A (zh) * | 2019-12-09 | 2021-06-25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末端的轴向浮动抛光装置 |
CN114603461A (zh) * | 2020-12-09 | 2022-06-10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恒力浮动抛光装置 |
-
2018
- 2018-09-20 CN CN201821543439.9U patent/CN20878829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1158A (zh) * | 2019-12-09 | 2021-06-25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末端的轴向浮动抛光装置 |
CN113021158B (zh) * | 2019-12-09 | 2022-03-08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末端的轴向浮动抛光装置 |
CN112405334A (zh) * | 2020-10-21 | 2021-02-26 | 湖州华通研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研磨装置 |
CN114603461A (zh) * | 2020-12-09 | 2022-06-10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恒力浮动抛光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88296U (zh) | 一种具有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 | |
CN109202650A (zh) | 一种抛光机 | |
CN208880484U (zh) | 一种抛光机的磨头传动结构 | |
CN103894907B (zh) | 一种砂带打磨抛光机 | |
CN103894909A (zh) | 一种砂带打磨机上的砂带支撑结构 | |
CN207953241U (zh) |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铣削夹具 | |
CN107186592A (zh) | 一种圆柱滚子磨削装置及方法 | |
AU2004256949B2 (en) | Optical surface-finishing tool | |
CN208788297U (zh) | 一种具有气动浮动补偿功能的磨头机构 | |
CN101743093A (zh) | 光学品级的表面加工工具 | |
CN106217192A (zh) | 一种软辊砂打磨结构 | |
CN109176201A (zh) | 一种鞋底自动打粗机的旋转鞋模机构 | |
CN106256491A (zh) | 一种用于对辊机磨削辊子的修复方法 | |
CN108381333A (zh) | 一种摄像机镜片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10757015U (zh) | 一种轴承滚子球基面立式磨超机 | |
CN116460739B (zh) | 一种磨头 | |
CN207858349U (zh) |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铣削减振支撑装置 | |
CN208132590U (zh) | 用于制动盘的研磨装置 | |
CN116372691B (zh) | 一种粗磨抛装置、粗磨抛系统以及粗磨抛工艺 | |
CN202185826U (zh) | 一种新型石材磨光机的磨头 | |
CN219075116U (zh) | 一种减速机轴承内外圈同步打磨装置 | |
CN206464968U (zh) | 多槽卧式振动研磨机 | |
CN209737379U (zh) | 一种合成复合材料轴承沟道磨砂轮 | |
CN203804741U (zh) | 一种砂带打磨机上的砂带支撑结构 | |
CN201102178Y (zh) | 动力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