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4543U - 一种电容三通管及其电容丝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三通管及其电容丝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64543U CN208764543U CN201821363286.XU CN201821363286U CN208764543U CN 208764543 U CN208764543 U CN 208764543U CN 201821363286 U CN201821363286 U CN 201821363286U CN 208764543 U CN208764543 U CN 2087645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capacitor
- plastic layer
- transverse tube
- wir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三通管及其电容丝,属于管件领域,解决了管道外壁与电容丝接触面积过小的问题。它其中之一的电容丝,包括线体。线体包括铜丝和塑料层,塑料层的横截面为梯形状,铜丝穿设在塑料层内。塑料层包括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底面尺寸小于下底面的尺寸,加工时塑料层的上底面与模具外壁相缠绕。当管道插入电容三通管通过加热铜丝进行融合的过程中,线体的下底面融合在电容三通管的内壁内,线体的上底面与连接的管道的外表面相接触。因为线体为扁平状,相比于之前的圆形状,增大了线体与管道的接触面积,使得管道外表面受热更均匀,与电容三通管内壁融合得更加紧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三通管及其电容丝。
背景技术
有三个开口的管接头叫三通管。三通管广泛用于输送液体、气体的管网中。因输送介质不同,三通管的材质分为:铸铁、铸钢、铸铜、铸铝、塑料、玻璃等。
现有技术中,三通管产品在模塑成形时,将电容丝螺旋缠绕在模具上后再进行注塑,注塑完成进过冷却后再抽芯脱模形成三通管,电容丝就与三通管内壁相结合,用于之后加热电容丝使得三通管与管道相融合。
但是,电容丝缠绕在模具上,因为现有的电容丝的外包塑料为圆形,所以在电容丝通电加热的过程中,连接的管道外壁与电容丝接触面积过小,不利于管道与三通管相融合连接在一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容丝,具有增大电容丝与连接管道外表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容丝,包括线体,所述线体包括铜丝和塑料层,所述塑料层的横截面为梯形状,所述铜丝穿设在所述塑料层内,所述塑料层包括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上底面尺寸小于所述下底面的尺寸,加工时所述塑料层的上底面与模具外壁相缠绕。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管道插入电容三通管通过加热铜丝进行融合的过程中,线体的下底面融合在电容三通管的内壁内,线体的上底面与连接的管道的外表面相接触,因为线体为扁平状,相比于之前的圆形状,增大了线体与管道的接触面积,使得管道外表面受热更均匀,与电容三通管内壁融合得更加紧密。
进一步,所述塑料层的下底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长度大于所述下底面的长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塑料层的下底面设置有凸块,凸块的长度大于下底面的长度,在通过模具加工形成电容三通管的过程中,塑料层的上底面与模具的外表面相接触,将线体缠绕在模具上,注塑的过程中,塑料层的下底面与塑胶融合,注塑完成后,通过在下底面设置有凸块,在塑胶冷却收缩的过程中,凸块钩在塑胶内,使得线体在塑胶收缩的过程中,不会与塑胶相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容三通管,具有提高管道与三通管互相融合的紧密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容三通管,包括电容丝,包括三通管本体,所述三通管本体包括横管和竖管,所述竖管垂直连接在横管的中部,且所述竖管与横管相连通,所述线体设置在所述横管两端的内壁中。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线体设置在横管的内壁中,管道与横管连接的时候,加热电容丝,使得管道与横管相融合,达到横管与管道相连接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横管的两端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穿设进所述横管内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线体连接的接线柱,用于将外加电流导入到所述铜丝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在横管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与线体的铜丝连接的接线柱,将管道连接在横管内时,通过外加电源将电流通过接线柱传输到铜丝上,铜丝发热,加热横管内壁和管道外壁,使得横管和管道融合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横管上设置有凹孔,所述凹孔内设置有凸起。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横管在与管道融合的过程中,管道外壁受热会膨胀,横管内壁受热也会膨胀,在此过程中,因为横管外壁没有受热不会膨胀,所以凸起会在横管内部的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凹孔向外突出,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凸起向外突出情况,来判断横管内壁与管道外壁的融合情况。
进一步,所述横管由内层的聚乙烯层和加装在聚乙烯层的外侧的工程塑料层构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而在聚乙烯层外侧在加装一层工程塑料层,提高了三通管本体的耐高温性能和承压能力,增强了其强度。
进一步,所述三通管本体上设置有多圈防滑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三通管本体上设置有多圈防滑纹,增加了三通管本体外表面的粗糙程度,以达到增加摩擦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竖管的两侧与横管之间分别设有加强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竖管的两侧与横管之间分别粘接有加强板,增强了竖管与横管结合面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线体为扁平状,相比于之前的圆形状,增大了线体与管道的接触面积,使得管道外表面受热更均匀,与电容三通管内壁融合得更加紧密;
二、通过在下底面设置有凸块,在塑胶冷却收缩的过程中,凸块钩在塑胶内,使得线体在塑胶收缩的过程中,不会与塑胶相脱离;
三、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凸起向外突出情况,来判断横管内壁与管道外壁的融合情况;
四、聚乙烯层外侧在加装一层工程塑料层,提高了三通管本体的耐高温性能和承压能力,增强了其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容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容丝的横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容三通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横管的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1、线体;101、铜丝;102、塑料层;1021、上底面;1022、下底面;2、凸块;3、三通管本体;31、横管;32、竖管;4、通孔;5、接线柱;6、凹孔;7、凸起;8、聚乙烯层;9、工程塑料层;10、防滑纹;11、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和图2,一种电容丝,包括线体1,线体1包括塑料层102和穿设在塑料层102内的铜丝101。塑料层102包括上底面1021和下底面1022,上底面1021尺寸小于所述下底面1022的尺寸。因为线体1为扁平状,相比于之前的圆形状,增大了线体1与管道的接触面积,使得管道外表面受热更均匀。同时,塑料层102的下底面1022设置有凸块2,凸块2在下底面1022的两端向外突出的长度相等,凸块2的长度大于下底面1022的长度。
实施例二
结合图3和图4,一种电容三通管,包括三通管本体3,三通管本体3包括横管31和竖管32。竖管32在三通管本体3成型的过程中垂直连接在横管31的中部并与横管31相连通,线体1在三通管本体3成型的过程中,螺旋连接在横管31两端的内壁中。横管31的两端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穿设进横管31内的通孔4,通孔4内设置有与线体1连接的铜制的接线柱5,接线柱5通入外接电源后,将电流传导到铜丝101上。
结合图3和图4,横管31上开设有凹孔6,凹孔6内沿其深度方向设置有凸起7。在管道与三通管本体3融合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凸起7向外突出情况,来判断横管31内壁与管道外壁的融合情况。三通管本体3上设置有多圈防滑纹10,增加了三通管本体3外表面的粗糙程度。同时,管的两侧与横管31之间分别设有加强板11,增强了竖管32与横管31结合面的强度。
如图5所示,横管31由内层的聚乙烯层8和加装在聚乙烯层8的外侧的工程塑料层9的构成,在聚乙烯层8外侧在加装一层工程塑料层9,提高了三通管本体3的耐高温性能和承压能力,增强了其强度。
具体工作过程:三通管本体3通过模具成型的过程中,先将线体1螺旋缠绕在模具上后进行注塑,并且塑料层102的上底面1021与模具外壁相缠绕。注塑的过程中,塑料层102下底面1022上的凸块2与塑胶相融合。注塑完成后,在塑胶冷却收缩的过程中,凸块2钩在塑胶内,使得线体1在塑胶收缩的过程中,不会与塑胶相脱离。
三通管本体3加工完成后,将管道与三通管本体3连接的过程中。先通过外加电源将电流通过通孔4内的接线柱5传输到铜丝101上,将管道挤进横管31中。铜丝101发热后,管道与横管31相融合,使得横管31与管道连接紧密。同时,横管31内壁与管道外壁在热熔的过程中,凸起7会在横管31内部的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凹孔6向外突出,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凸起7向外突出情况,来判断横管31内壁与管道外壁的融合情况。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凸起7向外突出情况,判断出横管31与管道融合紧密后,关闭外加电源,三通管本体3与管道连接完成。
Claims (8)
1.一种电容丝,包括线体(1),所述线体(1)包括铜丝(101)和塑料层(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层(102)的横截面为梯形状,所述铜丝(101)穿设在所述塑料层(102)内,所述塑料层(102)包括上底面(1021)和下底面(1022),所述上底面(1021)尺寸小于所述下底面(1022)的尺寸,加工时所述塑料层(102)的上底面(1021)与模具外壁相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层(102)的下底面(1022)设置有凸块(2),所述凸块(2)的长度大于所述下底面(1022)的长度。
3.一种电容三通管,包括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容丝,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管本体(3),所述三通管本体(3)包括横管(31)和竖管(32),所述竖管(32)垂直连接在横管(31)的中部,且所述竖管(32)与横管(31)相连通,所述线体(1)设置在所述横管(31)两端的内壁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31)的两端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穿设进所述横管(31)内的通孔(4),所述通孔(4)内设置有与所述线体(1)连接的接线柱(5),用于将外加电流导入到所述铜丝(1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容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31)上设置有凹孔(6),所述凹孔(6)内设置有凸起(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31)由内层的聚乙烯层(8)和加装在聚乙烯层(8)的外侧的工程塑料层(9)的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本体(3)上设置有多圈防滑纹(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32)的两侧与横管(31)之间分别设有加强板(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63286.XU CN208764543U (zh) | 2018-08-22 | 2018-08-22 | 一种电容三通管及其电容丝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63286.XU CN208764543U (zh) | 2018-08-22 | 2018-08-22 | 一种电容三通管及其电容丝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64543U true CN208764543U (zh) | 2019-04-19 |
Family
ID=66132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63286.XU Active CN208764543U (zh) | 2018-08-22 | 2018-08-22 | 一种电容三通管及其电容丝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6454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3465A (zh) * | 2021-03-01 | 2021-06-25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三通热塑用绕线装置 |
-
2018
- 2018-08-22 CN CN201821363286.XU patent/CN20876454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3465A (zh) * | 2021-03-01 | 2021-06-25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三通热塑用绕线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53595A (zh) | 一种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8764543U (zh) | 一种电容三通管及其电容丝 | |
CN106402558A (zh) | 一种热熔式rtp高压管接头以及连接方法 | |
CN110228185A (zh) | 一种带材及用该带材生产增强肋缠绕管 | |
CN206246901U (zh) | 一种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道连接用全电熔连接件 | |
CN102788219A (zh) | 一种塑料管道连接用电热熔塑料管件及其生产方法 | |
CN203297820U (zh) | 一种聚乙烯电熔三通 | |
CN205640009U (zh) | 一种多重增强复合压力管道连接结构 | |
CN202927347U (zh) | 覆塑不锈钢给水管连接件及覆塑不锈钢给水管的连接结构 | |
CN205447077U (zh) | 一种电熔式带座整体注塑弯钢塑头 | |
CN208871229U (zh) | 一种改进型热熔连接技术的管件结构芯子 | |
CN101830060A (zh) | 急冷急热高光无痕模温机 | |
CN201645772U (zh) | 急冷急热高光无痕模温机 | |
CN201866430U (zh) | 电磁感应加热型塑胶管道连接管件 | |
CN206598460U (zh) | 一种电熔承插式缠绕管承口模具 | |
CN205781548U (zh) | 一种高强度钢丝骨架管 | |
CN206582458U (zh) | 电磁双热熔管件 | |
CN202521120U (zh) | 一种电热熔管道连接件 | |
CN104552799B (zh) | 具有均匀加热的模具 | |
CN201833543U (zh) | 注塑成型模具 | |
CN204585696U (zh) | 一种电熔套筒注塑成型辅助结构 | |
CN101352922A (zh) | 一种高电压聚烯烃塑料电熔管件 | |
CN213420280U (zh) | 一种防熔瘤管件结构 | |
CN216430850U (zh) | 一种挤出成型的rtp塑料复合压力电熔管件 | |
CN205226727U (zh) | 一种聚乙烯组合式电熔管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