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3577U - 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 Google Patents
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63577U CN208763577U CN201820957906.6U CN201820957906U CN208763577U CN 208763577 U CN208763577 U CN 208763577U CN 201820957906 U CN201820957906 U CN 201820957906U CN 208763577 U CN208763577 U CN 2087635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nshade
- line piece
- bottom beam
- fixed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它包括两个第一升降滑轮、两个第二升降滑轮、第一遮阳帘、第一底梁、第二底梁、第二遮阳帘、第二上转角滑轮、第一转角滑轮、第一绕线件、第一电机、气缸、设置在第二空腔内的内滑块、连接件、第二下转角滑轮、第二右转角滑轮、第二绕线件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底梁的左端设有第一左水平轴,右端设有第一右水平轴,所述第二底梁的左端设有第二左水平轴,右端设有第二右水平轴,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绕线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绕线件连接,所述气缸包括可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轻便灵活,可满足用户对大尺寸产品的应用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装置与中空玻璃,尤其是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背景技术
活动中置遮阳产品是高层建筑和台风地区建筑的遮阳最佳应用方式,具有清洁、美观、抗风和节能的优点,该产品主要有内置百叶遮阳中空玻璃、内置百褶帘遮阳中空玻璃等。
内置百褶帘遮阳中空玻璃是一种在中空玻璃内部设置百褶帘的产品,已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但现有的内置百褶帘遮阳中空玻璃也存在一些缺点:百褶帘下端需安装具有一定重力的底梁,展开时通过底梁的重力自然下降,虽然下降时较为便捷,但由于底梁的存在,为了克服底梁的重力,用于拉动拉绳的内滑块中必须按照3-5块磁铁,特别是尺寸较大中置百褶帘遮阳装置,内滑块中的磁铁数量必须在5块以上,过多的磁铁增加了操作的阻力,有时太多时甚至不能拉动百褶帘,因此,在现有的中置百褶帘遮阳装置产品中,其产品的尺寸不会太大,一般最大高度不会超过1米,不能满足用户对大尺寸产品的应用需求。
另外,现有的内置百褶帘遮阳中空玻璃中主要采用由上向下展开和由下向上展开两种方式,如果采用由上向下展开,当用户需要室内采光时,只能从下向上收起部分百褶帘,虽然满足了室内采光要求,但用户的隐私得不到保障,不能满足用户的多功能需求;如果采用由下向上展开,虽然可以同时满足用户室内采光和遮蔽的需求,但在玻璃高度较大时,室内的采光效果不佳,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将单一的遮阳帘分为第一遮阳帘和第二遮阳帘,并通过相应的滑轮系统使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的重力互相平衡,操作轻便灵活,可满足用户对大尺寸产品的应用需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它包括中空玻璃、上边框、左边框、右边框和下边框,所述右边框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设有第二槽口,所述左边框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槽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槽口,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两个第一升降滑轮、两个第二升降滑轮、第一左拉绳、第二左拉绳、设置在中空玻璃内腔上半部的第一遮阳帘、第一底梁、第二底梁、设置在中空玻璃内腔下半部的第二遮阳帘、第二上转角滑轮、第一转角滑轮、第一绕线件、第一电机、气缸、第一右拉绳、第二右拉绳、设置在第二空腔内的内滑块、固定连接在内滑块一侧的连接件、第二下转角滑轮、第二右转角滑轮、第二绕线件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遮阳帘的上端固定在上边框上,下端固定在第一底梁上,所述第二遮阳帘的上端固定在第二底梁上,下端固定在下边框上,所述第一底梁的左端设有可在第一槽口中上下移动的第一左水平轴,右端设有可在第二槽口中上下移动的第一右水平轴,所述第二底梁的左端设有可在第一槽口中上下移动的第二左水平轴,右端设有可在第二槽口中上下移动的第二右水平轴,所述内滑块上端设有上动滑轮,下端设有下动滑轮;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绕线件连接,用于带动第一绕线件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绕线件连接,用于带动第二绕线件转动,所述气缸包括可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用于带动内滑块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左拉绳一端固定在第一左水平轴上,另一端经第一升降滑轮、第一转角滑轮和上动滑轮后以第一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一绕线件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一绕线件上;所述第一右拉绳一端固定在第一右水平轴上,另一端经第一升降滑轮、第一转角滑轮和上动滑轮后以第一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一绕线件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一绕线件上;所述第二左拉绳一端固定在第二左水平轴上,另一端经第二升降滑轮、第二上转角滑轮、第二下转角滑轮、第二右转角滑轮和下动滑轮后被以第二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二绕线件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二绕线件上;所述第二右拉绳一端固定在第二右水平轴上,另一端经第二升降滑轮、第二上转角滑轮、第二下转角滑轮、第二右转角滑轮和下动滑轮后以第二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二绕线件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二绕线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电机、气缸、第二电机连接,用于根据外窗的使用模式来分别控制第一电机、气缸和第二电机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中间展开控制模块、由上向下展开控制模块和由下向上展开控制模块;所述中间展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活塞杆移动到预设初始位置,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使第一底梁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和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使第二底梁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由上向下展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活塞杆移动到预设初始位置,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使第一底梁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使第二底梁移动到最下端位置;所述由下向上展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活塞杆移动到预设初始位置,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使第二底梁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使第一底梁移动到最上端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中间展开向上控制模块、中间展开向下控制模块、由上向下展开向上控制模块、由上向下展开向下控制模块、由下向上展开向上控制模块和由下向上展开向下控制模块;所述中间展开向上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中间展开使用模式时控制活塞杆向上移动;所述中间展开向下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中间展开使用模式时控制活塞杆向下移动;所述由上向下展开向上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由上向下展开使用模式时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上移动和第二电机以第一预设转动方向和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一遮阳帘由上向下展开;所述由上向下展开向下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由上向下展开使用模式时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下移动和第二电机以第二预设转动方向和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一遮阳帘由下向上收起;所述由下向上展开向上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由下向上展开使用模式时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上移动和第一电机以第三预设转动方向和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二遮阳帘由下向上展开;所述由下向上展开向下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由下向上展开使用模式时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下移动和第一电机以第四预设转动方向和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二遮阳帘由上向下收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梁的重量为第二底梁重量的1~1.2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将单一的遮阳帘分为第一遮阳帘和第二遮阳帘,并控制遮阳帘由中间展开,即满足了室内采光要求,又使用户的隐私得到保障,满足了用户的多功能需求;
(2)通过相应的滑轮系统使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的重力互相平衡,使产品操作更加轻便灵活,降低了产品的应用成本,同时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应用尺寸,满足了用户对大尺寸产品的应用需求;
(3)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气缸的工作,使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具有中间展开、由上向下展开和由下向上展开等多种使用模式,满足了用户多功能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左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右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中间展开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由上向下展开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由下向上展开模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边框,2-第一升降滑轮,3-第二升降滑轮,4-左边框,5-第一左拉绳,6-第二左拉绳,7-第一遮阳帘,8-第一底梁,9-第一左水平轴,10-第二左水平轴,11-第二底梁,12-第二遮阳帘,13-下边框,14-第二上转角滑轮,15-第一转角滑轮,16-第一绕线件,17-第一电机,18-右边框,19-气缸,20-第一右拉绳,21-第二右拉绳,22-第一右水平轴,23-上动滑轮,24-第二右水平轴,25-连接件,26-内滑块,27-下动滑轮,28-第二下转角滑轮,29-第二右转角滑轮,30-第二绕线件,31-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它包括中空玻璃、上边框1、左边框4、右边框18和下边框13,所述右边框18设有第一空腔34和第二空腔35,所述第一空腔34的一侧设有第二槽口33,所述左边框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槽口33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槽口32,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两个第一升降滑轮2、两个第二升降滑轮3、第一左拉绳5、第二左拉绳6、设置在中空玻璃内腔上半部的第一遮阳帘7、第一底梁8、第二底梁11、设置在中空玻璃内腔下半部的第二遮阳帘12、第二上转角滑轮14、第一转角滑轮15、第一绕线件16、第一电机17、气缸19、第一右拉绳20、第二右拉绳21、设置在第二空腔35内的内滑块26、固定连接在内滑块26一侧的连接件25、第二下转角滑轮28、第二右转角滑轮29、第二绕线件30和第二电机31,所述第一遮阳帘7的上端固定在上边框1上,下端固定在第一底梁8上,所述第二遮阳帘12的上端固定在第二底梁11上,下端固定在下边框13上,所述第一底梁8的左端设有可在第一槽口32中上下移动的第一左水平轴9,右端设有可在第二槽口33中上下移动的第一右水平轴20,所述第二底梁11的左端设有可在第一槽口32中上下移动的第二左水平轴10,右端设有可在第二槽口33中上下移动的第二右水平轴24,所述内滑块26上端设有上动滑轮23,下端设有下动滑轮27;所述第一电机17与第一绕线件16连接,用于带动第一绕线件16转动,所述第二电机31与第二绕线件30连接,用于带动第二绕线件30转动,所述气缸19包括可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连接件25固定连接,用于带动内滑块26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左拉绳5一端固定在第一左水平轴9上,另一端经第一升降滑轮2、第一转角滑轮15和上动滑轮23后以第一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一绕线件16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一绕线件16上;所述第一右拉绳20一端固定在第一右水平轴22上,另一端经第一升降滑轮2、第一转角滑轮15和上动滑轮23后以第一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一绕线件16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一绕线件16上;所述第二左拉绳6一端固定在第二左水平轴10上,另一端经第二升降滑轮3、第二上转角滑轮14、第二下转角滑轮28、第二右转角滑轮29和下动滑轮27后被以第二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二绕线件30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二绕线件30上;所述第二右拉绳21一端固定在第二右水平轴24上,另一端经第二升降滑轮3、第二上转角滑轮14、第二下转角滑轮28、第二右转角滑轮29和下动滑轮27后以第二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二绕线件30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二绕线件30上。
其中,第一升降滑轮2、第二升降滑轮3、第一转角滑轮15、第二下转角滑轮28、第二右转角滑轮29可直接转动连接在边框中,也可先转动连接在现有技术中相应的零部件中,再将零部件安装在相应的边框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梁8的重量为第二底梁11重量的1~1.2倍。
优选地,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电机17、气缸19、第二电机31连接,用于根据外窗的使用模式来分别控制第一电机17、气缸19和第二电机31的工作。
其中,外窗的使用模式包括中间展开模式、由上向下展开模式和由下向上展开模式,所述中间展开模式为第一遮阳帘由上端向中间展开和第二遮阳帘由下端向中间展开,由上向下展开模式为第二遮阳帘完全收起和第一遮阳帘由上端向下端展开,由下向上展开模式为第一遮阳帘完全收起和第二遮阳帘由下端向上端展开。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遮阳帘和第二遮阳帘的最大展开幅度最好大于中空玻璃内腔的高度,即第一遮阳帘能由上向下展开到中空玻璃内腔的最下端,第二遮阳帘能由下向上展开到中空玻璃内腔的最上端。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中间展开控制模块、由上向下展开控制模块、由下向上展开控制模块。
所述中间展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活塞杆移动到预设初始位置,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使第一底梁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和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使第二底梁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其中,第一预设位置最好为第一底梁的下端处于中空玻璃的水平对称线的位置,第二预设位置最好为第二底梁的上端处于中空玻璃的水平对称线的位置。
所述由上向下展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活塞杆移动到预设初始位置,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使第一底梁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使第二底梁移动到最下端位置(中空玻璃内腔的最下端位置,即第二遮阳帘完全收起)。
所述由下向上展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活塞杆移动到预设初始位置,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使第二底梁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使第一底梁移动到最上端位置(中空玻璃内腔的最上端位置,即第一遮阳帘完全收起)。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中间展开向上控制模块、中间展开向下控制模块、由上向下展开向上控制模块、由上向下展开向下控制模块、由下向上展开向上控制模块和由下向上展开向下控制模块。
所述中间展开向上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中间展开使用模式时控制活塞杆向上移动使第一遮阳帘和第二遮阳帘同时向中间展开(第一遮阳帘在中空玻璃内腔的上半部展开,第二遮阳帘在中空玻璃内腔的下半部展开)。
所述中间展开向下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中间展开使用模式时控制活塞杆向下移动使第一遮阳帘和第二遮阳帘同时向两端收起(第一遮阳帘在中空玻璃内腔的上半部收起,第二遮阳帘在中空玻璃内腔的下半部收起)。
所述由上向下展开向上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由上向下展开使用模式时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上移动和第二电机以第一预设转动方向和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一遮阳帘由上向下展开(第一遮阳帘在中空玻璃内腔展开),其中,活塞杆的移动速度、第二电机的第一预设转动方向和预设转速可根据大量的试验分析得出。
所述由上向下展开向下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由上向下展开使用模式时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下移动和第二电机以第二预设转动方向与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一遮阳帘由下向上收起(第一遮阳帘在中空玻璃内腔收起),其中,活塞杆的移动速度、第二电机的第二预设转动方向和预设转速可根据大量的试验分析得出。
所述由下向上展开向上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由下向上展开使用模式时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上移动和第一电机以第三预设转动方向与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二遮阳帘由下向上展开(第二遮阳帘在中空玻璃内腔展开),其中,活塞杆的移动速度、第一电机的第三预设转动方向和预设转速可根据大量的试验分析得出。
所述由下向上展开向下控制模块用于在外窗处于由下向上展开使用模式时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下移动和第一电机以第四预设转动方向与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二遮阳帘由上向下收起(第二遮阳帘在中空玻璃内腔收起),其中,活塞杆的移动速度、第一电机的第四预设转动方向和预设转速可根据大量的试验分析得出。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遮阳帘完全收起时第二底梁的重力与第一底梁的重力最好还处于平衡,即下边框对第二底梁没有支撑力。
在本实施例中,在中空玻璃内腔的上半部安装第一遮阳帘和第一底梁,下半部安装第二遮阳帘和第二底梁,其中,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的重量相同或相近,固定在第一底梁上的第一左拉绳和第一右拉绳通过相应的滑轮系统固定在第一绕线件上,固定在第二底梁上的第二左拉绳和第二右拉绳通过相应的滑轮系统固定在第二绕线件上,由于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重量相同或相近,内滑块移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气缸工作时所需的动力也较小,
产品操作轻便灵活。
此外,由于通过相应的滑轮系统使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的重力互相平衡,对于大尺寸的产品,即使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的重量都很重,但由于两种重力互相平衡,操作时只需要较小的力,满足了用户对大尺寸产品的应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来选择外窗的使用模式,控制装置根据外窗的使用模式来分别控制第一电机、气缸和第二电机的工作。
当用户选择中间展开模式时,先控制活塞杆移动到预设初始位置,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使第一底梁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使第二底梁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然后控制活塞杆上下移动以实现第一遮阳帘和第二遮阳帘的同时展开和收起。
当用户选择由上向下展开模式时,先控制活塞杆移动到预设初始位置,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使第一底梁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使第二底梁移动到最下端位置,然后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上移动和第二电机以第一预设转动方向与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一遮阳帘由上向下展开或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下移动和第二电机以第二预设转动方向与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一遮阳帘由下向上收起。
当用户选择由下向上展开模式时,先控制活塞杆移动到预设初始位置,控制第二电机的工作使第二底梁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使第一底梁移动到最上端位置,然后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上移动和第一电机以第三预设转动方向与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二遮阳帘由下向上展开或同时控制活塞杆向下移动和第一电机以第四预设转动方向与预设转速工作使第二遮阳帘由上向下收起。
通过上述控制方式,用户可灵活切换外窗的使用模式,满足了用户的多功能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的其它形式产品,不论在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改变,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它包括中空玻璃、上边框(1)、左边框(4)、右边框(18)和下边框(13),所述右边框(18)设有第一空腔(34)和第二空腔(35),所述第一空腔(34)的一侧设有第二槽口(33),所述左边框(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槽口(33)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槽口(3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还包括两个第一升降滑轮(2)、两个第二升降滑轮(3)、第一左拉绳(5)、第二左拉绳(6)、设置在中空玻璃内腔上半部的第一遮阳帘(7)、第一底梁(8)、第二底梁(11)、设置在中空玻璃内腔下半部的第二遮阳帘(12)、第二上转角滑轮(14)、第一转角滑轮(15)、第一绕线件(16)、第一电机(17)、气缸(19)、第一右拉绳(20)、第二右拉绳(21)、设置在第二空腔(35)内的内滑块(26)、固定连接在内滑块(26)一侧的连接件(25)、第二下转角滑轮(28)、第二右转角滑轮(29)、第二绕线件(30)和第二电机(31),所述第一遮阳帘(7)的上端固定在上边框(1)上,下端固定在第一底梁(8)上,所述第二遮阳帘(12)的上端固定在第二底梁(11)上,下端固定在下边框(13)上,所述第一底梁(8)的左端设有可在第一槽口(32)中上下移动的第一左水平轴(9),右端设有可在第二槽口(33)中上下移动的第一右水平轴(22),所述第二底梁(11)的左端设有可在第一槽口(32)中上下移动的第二左水平轴(10),右端设有可在第二槽口(33)中上下移动的第二右水平轴(24),所述内滑块(26)上端设有上动滑轮(23),下端设有下动滑轮(27);所述第一电机(17)与第一绕线件(16)连接,用于带动第一绕线件(16)转动,所述第二电机(31)与第二绕线件(30)连接,用于带动第二绕线件(30)转动,所述气缸(19)包括可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连接件(25)固定连接,用于带动内滑块(26)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左拉绳(5)一端固定在第一左水平轴(9)上,另一端经第一升降滑轮(2)、第一转角滑轮(15)和上动滑轮(23)后以第一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一绕线件(16)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一绕线件(16)上;所述第一右拉绳(20)一端固定在第一右水平轴(22)上,另一端经第一升降滑轮(2)、第一转角滑轮(15)和上动滑轮(23)后以第一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一绕线件(16)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一绕线件(16)上;所述第二左拉绳(6)一端固定在第二左水平轴(10)上,另一端经第二升降滑轮(3)、第二上转角滑轮(14)、第二下转角滑轮(28)、第二右转角滑轮(29)和下动滑轮(27)后被以第二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二绕线件(30)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二绕线件(30)上;所述第二右拉绳(21)一端固定在第二右水平轴(24)上,另一端经第二升降滑轮(3)、第二上转角滑轮(14)、第二下转角滑轮(28)、第二右转角滑轮(29)和下动滑轮(27)后以第二预设绕线方式缠绕第二绕线件(30)预设长度后被固定在第二绕线件(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梁(8)的重量为第二底梁(11)重量的1~1.2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57906.6U CN208763577U (zh) | 2018-06-21 | 2018-06-21 | 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57906.6U CN208763577U (zh) | 2018-06-21 | 2018-06-21 | 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63577U true CN208763577U (zh) | 2019-04-19 |
Family
ID=6612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95790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63577U (zh) | 2018-06-21 | 2018-06-21 | 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635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79441A (zh) * | 2020-08-18 | 2020-10-16 | 江苏一帘一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蜂巢帘控制装置 |
-
2018
- 2018-06-21 CN CN201820957906.6U patent/CN2087635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79441A (zh) * | 2020-08-18 | 2020-10-16 | 江苏一帘一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蜂巢帘控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68745U (zh) | 电动中置百褶帘遮阳装置 | |
CN108204198A (zh) | 一种隐藏拉绳的中置百褶帘遮阳中空玻璃 | |
CN206971586U (zh) | 一种室外遮阳系统 | |
CN208763577U (zh) | 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 |
CN206386062U (zh) | 双电机遥控式百叶窗 | |
CN212105684U (zh) | 一种自开门帘 | |
CN203374180U (zh) | 内置中空百叶玻璃 | |
CN202559997U (zh) | 一种内置窗帘的中空玻璃 | |
CN208763576U (zh) | 一种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 |
CN207377362U (zh) | 一种建筑窗户的开窗机构 | |
CN201013198Y (zh) | 内置可调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窗 | |
CN108798471B (zh) | 一种轻便灵活的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 |
CN108625758A (zh) | 一种电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外窗 | |
CN201027484Y (zh) | 百叶窗传动装置 | |
CN102312649B (zh) | 一种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 | |
CN201560697U (zh) | 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 | |
CN203383705U (zh) | 收藏式电动遮阳百叶 | |
CN214117995U (zh) | 一种可升降式户外防护窗 | |
CN2581676Y (zh) | 可调光中空装饰玻璃窗 | |
CN208203067U (zh) | 一种电动中置百褶帘遮阳中空玻璃 | |
CN208633750U (zh) | 一种中置百褶帘遮阳中空玻璃 | |
CN212656747U (zh) | 一种无绳弹簧式中控百叶窗 | |
CN108222799A (zh) | 一种电动中置百褶帘遮阳装置 | |
CN211873443U (zh) | 一种带有遮阳结构的建筑幕墙 | |
CN215332583U (zh) | 一种无线式百叶窗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