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5705U - 便携式电热壶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热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55705U CN208755705U CN201820423318.4U CN201820423318U CN208755705U CN 208755705 U CN208755705 U CN 208755705U CN 201820423318 U CN201820423318 U CN 201820423318U CN 208755705 U CN208755705 U CN 2087557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bottle body
- pedestal
- handle
- portable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电热壶,该便携式电热壶包括壶身及设于壶身底部的底座,壶身上部设有壶嘴,壶身内设有盛放待加热物的内胆,底座内设有对内胆中的待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连接有控制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身的外侧壁上设有由壶身的外侧壁表面向内凹进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中对称地设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通过至少一转轴连接于凹槽中、且与凹槽的槽底面相贴合,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相对转动并靠近时组合形成壶身的握持结构。本实用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和功能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壶领域,具体涉及便携式电热壶。
背景技术
电热壶指一种烧开水的电开水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热壶也向着智能化发展,但是,传统的电热壶结构过于简单,不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商旅或户外活动也愈加频繁,出于卫生和方便的考虑,部分人群会自带电热壶来解决日常饮水问题,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热壶由于电热壶的壶身积大,不便于携带,而且部分电热壶出于便携的考虑将手提把手设有壶盖上,不仅在倒水时不便于握持,并且在壶盖未扭紧的状态下提起电热壶,会造成壶内的物体倾倒出来,造成使用上的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方便携带、握持、消除使用障碍和多功能的便携式电热壶。
该便携式电热壶包括壶身及设于壶身底部的底座,壶身上部设有壶嘴,壶身内设有盛放待加热物的内胆,底座内设有对内胆中的待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连接有控制按键,所述的壶身的外侧壁上设有由壶身的外侧壁表面向内凹进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中对称地设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通过至少一转轴连接于凹槽中、且与凹槽的槽底面相贴合,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相对转动并靠近时组合形成壶身的握持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壶嘴设有一壶盖组件,所述的壶盖组件包括壶盖、橡胶圈安装盖和密封部件,所述的橡胶圈安装盖设在壶盖与密封部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壶嘴处设有一炖盅组件,所述的炖盅组件包括炖盅托架和隔水炖盅,所述的炖盅托架设在壶嘴上,所述的隔水炖盅托放在炖盅托架上,所述的隔水炖盅延伸至所述的内胆内,所述的内胆内设有感温探头,所述的隔水炖盅上设有炖盅盖。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下部设有底板,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的底座的外侧壁上设有通电插口。
优选地,所述的凹槽为具有一下部开口的矩形槽体,所述的下部开口与底座为封闭关系。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为开口相对的半包围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按键设于一控制面板上,所述的控制按键集中排布于一控制面板上,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呈环绕状设在控制面板的四周。
优选地,所述的凹槽在与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连接处设有至少一第一转轴槽,所述的底座上设有至少一第二转轴槽,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通过转轴与第二转轴槽连接于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的壶身下部设有卡块,所述的底座上部设有卡槽,通过所述的卡槽与卡块的配合,所述的底座固定在所述的壶身上。
优选地,所述的凹槽两侧分别设有扣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而且把手采用镶入式手把设计,在闭合把手时,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与凹槽的槽底面相贴合,减少了因把手占用的空间,更方便人们的商旅或户外活动携带,在张开把手时,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组成握持结构,提高了电热壶在倒水时握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破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炖盅托架替换壶盖后加上隔水炖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形成握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与凹槽的槽底面相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6位本实用新型壶身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壶盖1、橡胶圈安装盖2、密封部件3、壶身4、凹槽401、扣槽402、螺丝导柱403、壶嘴404、下部开口405、底座5、卡槽502、底板6、控制面板7、第一把手8、第二把手801、第一转轴槽9、第二转轴槽901、炖盅托架10、隔水炖盅11、握持结构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案例1:结合图1至图6所示,便携式电热壶,该电热壶包括壶身4及设于壶身底部的底座5,壶身4上部设有壶嘴404,壶身4内设有盛放待加热物的内胆,底座5内设有对内胆中的待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连接有控制按键,所述的壶身4的外侧壁上设有由壶身4的外侧壁表面向内凹进的凹槽401,所述的凹槽401中对称地设置有第一把手8和第二把手801,所述的第一把手8和第二把手801分别通过至少一转轴连接于凹槽401中、且与凹槽401的槽底面相贴合,所述的第一把手8和第二把手801相对转动并靠近时组合形成壶身4的握持结构12。
所述的凹槽401为具有一下部开口405的矩形槽体,所述的下部开口405与底座5为封闭关系,所述的第一把手8和第二把手801为开口相对的半包围结构,所述的控制按键设于一控制面板7上,所述的第一把手8和第二把手801呈环绕状设在控制面板7的四周,所述的凹槽401在与第一把手8和第二把手801连接处设有至少一第一转轴槽9,所述的底座5上设有至少一第二转轴槽901,所述的第一把手8和第二把手801通过转轴与第二转轴槽902连接于底座5上,所述的凹槽401两侧分别设有扣槽402。
第一把手8为C形的圆弧结构,第一把手8和第二把手801的结构一致,第一把手8和第二把手801呈对称的状态垂直的安装在凹槽401内,第一把手8和第二把手801采用镶入式手把设计,在闭合把手时,第一把手8和第二把手801与凹槽401的槽底面相贴合,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壶身4的高度不大于20cm,减少了因把手占用的空间,更方便人们的商旅或户外活动携带,在张开把手时,第一把手8与第二把手801组成握持结构,提高了电热壶在倒水时握持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案例2:结合图1至图6所示,所述的壶嘴404设有一壶盖组件,所述的壶盖组件包括壶盖1、橡胶圈安装盖2和密封部件3,所述的橡胶圈安装盖2设在壶盖1与密封部件3之间,所述的壶嘴404处设有一炖盅组件,所述的炖盅组件包括炖盅托架10和隔水炖盅11,所述的炖盅托架10设在壶嘴404上,所述的隔水炖盅11托放在炖盅托架10上,所述的隔水炖盅11延伸至所述的内胆内,所述的内胆内设有感温探头,所述的隔水炖盅11上设有炖盅盖。
本实用新型的壶盖1可替换为炖盅托架101,炖盅托架10上放置隔水炖盅11,因此在电热壶原有只能加热的功能基础上增加了炖的功能,体现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多。
具体实施案例3:结合图1至图6所示,所述的壶身4下部设有卡块,所述的底座5上部设有卡槽502,通过所述的卡槽502与卡块的配合,所述的底座5固定在所述的壶身上4。
壶身4与底座5使用卡扣原理,在对电热壶的部件进行装配时,操作起来非常的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控制面板7上至少设有六个功能控制按键来控制加热的温度,六个功能按键分别为:隔水炖、烧水、开关键、保温、定时和炖煮,本实施例采用触摸按键,实际生产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实体按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便携式电热壶,该便携式电热壶包括壶身及设于壶身底部的底座,壶身上部设有壶嘴,壶身内设有盛放待加热物的内胆,底座内设有对内胆中的待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连接有控制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身的外侧壁上设有由壶身的外侧壁表面向内凹进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中对称地设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通过至少一转轴连接于凹槽中、且与凹槽的槽底面相贴合,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相对转动并靠近时组合形成壶身的握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嘴设有一壶盖组件,所述的壶盖组件包括壶盖、橡胶圈安装盖和密封部件,所述的橡胶圈安装盖设在壶盖与密封部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便携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嘴处设有一炖盅组件,所述的炖盅组件包括炖盅托架和隔水炖盅,所述的炖盅托架设在壶嘴上,所述的隔水炖盅托放在炖盅托架上,所述的隔水炖盅延伸至所述的内胆内,所述的内胆内设有感温探头,所述的隔水炖盅上设有炖盅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下部设有底板,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的底座的外侧壁上设有通电插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具有一下部开口的矩形槽体,所述的下部开口与底座为封闭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为开口相对的半包围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在与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连接处设有至少一第一转轴槽,所述的底座上设有至少一第二转轴槽,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通过转轴与第二转轴槽连接于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身下部设有卡块,所述的底座上部设有卡槽,通过所述的卡槽与卡块的配合,所述的底座固定在所述的壶身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按键集中排布于一控制面板上,所述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呈环绕状设在控制面板的四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两侧分别设有扣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23318.4U CN208755705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便携式电热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23318.4U CN208755705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便携式电热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55705U true CN208755705U (zh) | 2019-04-19 |
Family
ID=66125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423318.4U Active CN208755705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便携式电热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55705U (zh) |
-
2018
- 2018-03-27 CN CN201820423318.4U patent/CN2087557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19201Y (zh) | 杯壶两用多功能运动真空保温水壶 | |
CN205625603U (zh) | 一种养生壶 | |
CN208755705U (zh) | 便携式电热壶 | |
CN201445346U (zh) | 一种节能电水壶 | |
CN206836779U (zh) | 一种养生壶底座 | |
CN205568136U (zh) | 一种新型高中生用多功能保温饭盒 | |
CN106889843A (zh) | 一种水杯 | |
CN203314625U (zh) | 电磁控自动倒酒的陶瓷酒壶 | |
CN206809067U (zh) | 一种多功能水杯 | |
CN107411558A (zh) | 一种新型智能电水壶 | |
CN210520681U (zh) | 一种防止液体洒出的多功能杯 | |
CN209285007U (zh) | 养生壶炖盅结构 | |
CN213075398U (zh) | 一种电热茶炉的底座结构 | |
CN201528935U (zh) | 杯盖 | |
CN208144900U (zh) | 一种设在电热水壶的壶盖上的供电结构 | |
CN213785894U (zh) | 一种led灯口红管 | |
CN210870882U (zh) | 一种新型保温杯 | |
CN219147031U (zh) | 一种智能温控咖啡桌 | |
CN109998336A (zh) | 一种新型智能水杯 | |
CN220859891U (zh) | 一种双层电热水壶 | |
CN208481146U (zh) | 一种恒温冷暖瓶罐机 | |
CN216316933U (zh) | 一种保温杯控制板 | |
CN221844405U (zh) | 一种保温水壶 | |
CN212678861U (zh) | 一种保温杯 | |
CN202589272U (zh) | 一种节能水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