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2319U -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52319U CN208752319U CN201821323740.9U CN201821323740U CN208752319U CN 208752319 U CN208752319 U CN 208752319U CN 201821323740 U CN201821323740 U CN 201821323740U CN 208752319 U CN208752319 U CN 2087523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optical
- lens
- refraction
- diffu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5331 crown glasses (window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308 flin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88 plas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059 diagnostic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9 menisc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源、光学准直模组、折光模组及扩散结构;显示源包括多个像素点,光学准直模组包括多个光学准直单元,折光模组包括多个折光单元,多个像素点、多个光学准直单元及多个折光单元三者一一对应;光学准直单元包括挡光圈和光线准直结构,挡光圈为腔体结构,光线准直结构为仅在水平方向有曲率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光线准直结构嵌套在挡光圈腔体内,显示源设置在光线准直结构的焦平面处;折光单元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光学结构;扩散结构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扩散作用的光学结构。该系统能够实现自由立体显示,且该在人眼转左右移动时不会感觉到内容周期跳变,观看体验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三维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绝大多数显示设备都只能进行2D显示,无法真实还原3D物体或场景,人们只能通过生活中的经验以及平面图像的阴影等信息“脑补”出2D显示器中物体间的前后、遮挡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如医学成像、军事指挥、政府应急调度和通讯传媒等越来越多的领域,不再满足于平面显示提供的2D信息,3D显示已经成为大力发展的新型显示方案。
自由立体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可以实现裸眼观看3D影像的显示设备。该技术中,一般都需要有控光结构实现对二维的显示器发出的光线方向进行控制,形成空间视点,达到左右眼分别接受不同视差图的目的,再经大脑融合即可形成立体感。所以自由立体显示系统一般都由2D显示器和控光结构组成,根据控光结构具体的参数对3D内容进行图像编码,实现3D显示。
传统的用于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控光元件主要包括柱透镜阵列光栅和狭缝阵列光栅,其实现立体显示的原理分别为:
柱透镜阵列光栅:柱透镜阵列的作用是利用透镜的成像作用将不同像素的位置信息转化为不同视点光强的方向信息。2D显示器需要放置在柱透镜阵列光栅的焦平面上。通过一排垂直排列的柱透镜阵列控制2D显示器中左右图像光线的射向,在空间中形成视点排布。使右眼图像聚焦于观看者右眼,左眼图像聚焦于观看者左眼,从而让观看者在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影像,产生立体影像。
狭缝阵列光栅:狭缝阵列光栅的作用是利用周期性遮光关系,将不同像素的位置信息转化为不同视点光强的方向信息。狭缝光栅放置在液晶显示器前方,可以看作是由周期性的透光条与遮光条交替排列共同组成的,遮光条可以保证完全挡住光线。通过在2D显示器上加载多个视点的图像编码信息,利用狭缝光栅的周期性遮光关系,可以让不同的视差图像在空间中不同位置处成像,使右眼图像聚焦于观看者右眼,左眼图像聚焦于观看者左眼,产生立体影像。
但是上述两种显示技术中,由于背光源发出的是朝向各个方向的光线,所以会有相当一部分光线溢出进入相邻的透光孔构建下一个显示周期中的视点,这样在人眼左右移动时会感觉到明显的内容周期跳变,影响观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所述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源、光学准直模组、折光模组及扩散结构;其中,
所述显示源包括多个像素点,所述光学准直模组包括多个光学准直单元,所述折光模组包括多个折光单元,且所述多个像素点、所述多个光学准直单元及所述多个折光单元三者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光学准直单元包括挡光圈和光线准直结构,所述挡光圈为腔体结构,所述光线准直结构为仅在水平方向有曲率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所述光线准直结构嵌套在所述挡光圈腔体内,且所述显示源设置在所述光线准直结构的焦平面处;
所述折光单元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光学结构;
所述扩散结构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扩散作用的光学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准直单元中所述挡光圈的内框的内接圆直径大于对应的像素点的外接圆直径,且小于对应的像素点的中心与相邻像素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准直单元中所述光线准直结构为正光焦度传统透镜、正光焦度线性菲涅尔透镜、由多个传统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或由多个线性菲涅尔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折光单元为棱镜、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反射镜、由多个棱镜组成的复合结构或由多个反射镜组成的复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结构为柱面透镜阵列或定向扩散膜。
进一步地,所述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源、光学准直模组、折光模组及扩散结构;其中,
所述显示源包括多个像素点,所述光学准直模组包括多个光学准直单元,所述折光模组包括多个折光单元,且所述多个像素点、所述多个光学准直单元及所述多个折光单元三者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光学准直单元包括挡光圈和光线准直结构,所述挡光圈为腔体结构,所述光线准直结构为仅在水平方向有曲率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所述光线准直结构嵌套在所述挡光圈腔体内,且所述显示源设置在所述光线准直结构的焦平面处;所述光学准直单元中所述挡光圈的内框的内接圆直径大于对应的像素点的外接圆直径,且小于对应的像素点的中心与相邻像素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光学准直单元中所述光线准直结构为正光焦度传统透镜、正光焦度线性菲涅尔透镜、由多个传统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或由多个线性菲涅尔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
所述折光单元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光学结构;所述折光单元为棱镜、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反射镜、由多个棱镜组成的复合结构或由多个反射镜组成的复合结构;
所述扩散结构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扩散作用的光学结构;所述扩散结构为柱面透镜阵列或定向扩散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源、光学准直模组、折光模组及扩散结构;其中,显示源包括多个像素点,光学准直模组包括多个光学准直单元,折光模组包括多个折光单元,且多个像素点、多个光学准直单元及多个折光单元三者一一对应设置;光学准直单元包括挡光圈和光线准直结构,挡光圈为腔体结构,光线准直结构为仅在水平方向有曲率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光线准直结构嵌套在挡光圈腔体内,且显示源设置在光线准直结构的焦平面处;折光单元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光学结构;扩散结构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扩散作用的光学结构。显示源发射的光线经准直模组、折光模组及扩散结构处理后实现自由立体显示,且该在人眼转左右移动时不会感觉到内容周期跳变,观看体验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光圈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四种正光焦度传统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正光焦度透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种正光焦度线性菲涅尔透镜和三种正光焦度透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光单元中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源E、光学准直模组M1、折光模组M2及扩散结构K1。其中:
显示源E包括多个像素点,光学准直模组M1包括多个光学准直单元,折光模组M2包括多个折光单元,且多个像素点、多个光学准直单元及多个折光单元三者一一对应设置;
光学准直单元包括挡光圈和光线准直结构,挡光圈为腔体结构,光线准直结构为仅在水平方向有曲率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光线准直结构嵌套在挡光圈腔体内,且显示源设置在光线准直结构的焦平面处;
折光单元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光学结构;
扩散结构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扩散作用的光学结构。
其中,多个像素点、多个光学准直单元及多个折光单元三者一一对应设置,任意一个像素点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对应的光学准直单元和对应的折光单元。D1是显示源E与光线准直模组M1之间的距离,D2是光线准直模组M1与折光模组M2之间的距离,D3是折光模组M2与扩散结构K1之间的距离,其范围是:5000mm≥D3>0mm。优选地,E、M1和M2紧贴设置,即D1、D2都取0。
显示源E能够向观看者提供视觉内容信息,它可以是自发光的显示源,也可以是背光为漫射光的显示源。漫射光线呈散射型,无序的,如图2所示。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CD)、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量子点显示器等。它用来显示静态的、动态的以及任意能够被显示或者看到的内容。静态的内容指显示的内容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它包括但不限于图片、静态影像、静态文本及图表数据等。动态内容指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内容,它包括但不限于录制视频、实时视频、变化的图像、动态的文本及图表数据等。它的表面具有密集的像素点。像素点之间存在间隔。像素点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任意形状,因此用每个光学镜片外接圆直径的尺寸P表示像素点的大小,其变化范围是5mm≥P>0mm。像素点的形状可以全部相同,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全部不同。
光学准直单元中的挡光圈为立体结构,挡光圈的材料可以为任何不透明的材料,其上的腔体即为透光孔,挡光圈对对应的像素点发出的漫射光具有约束作用,光线从挡光圈的透光孔一端入射后,在挡光圈的约束下从透光孔另一端出射,从而实现阻隔光线进入其他相邻光学准直单元。优选地,如图3所示,挡光圈包括外框、内框及透光孔,通光孔的截面形状可以选择矩形,其外框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例如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形状。
挡光圈的通光孔内嵌套光线准直结构,光线准直结构为仅在水平方向有曲率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且显示源设置在光线准直结构的焦平面处,当其对应的像素点发射的光线经过光线准直结构之后,使水平方向为平行光出射。即该光线准直结构对像素点发出的光线在水平方向进行准直。
折光模单元的作用在于将对应的光学准直单元的平行光束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偏折,每个折光模单元实现特定角度偏折出射,从而在空间中水平方向上形成视点,竖置方向上不偏折。
扩散结构K1为水平方向扩散、竖直方向不扩散的结构,作用在于将来自折光模组M2的光线在水平方向扩散,从而增加自由立体显示系在水平方向的观看范围。扩散结构K1在M2之后有N片,N的取值范围是N≥1。光线经过K1后,在水平方向的扩散角度从0°到10°。
具体地,该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在工作时,显示源E发出的光线进入光学准直模组M1,光线在光学准直模组M1中经水平方向的准直后进入折光模组M2,光线在折光模组M2经水平方向的折光后在水平方向上形成视点,再经扩散结构K1在水平方向扩散后实现自由立体显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源、光学准直模组、折光模组及扩散结构;其中,显示源包括多个像素点,光学准直模组包括多个光学准直单元,折光模组包括多个折光单元,且多个像素点、多个光学准直单元及多个折光单元三者一一对应设置;光学准直单元包括挡光圈和光线准直结构,挡光圈为腔体结构,光线准直结构为仅在水平方向有曲率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光线准直结构嵌套在挡光圈腔体内,且显示源设置在光线准直结构的焦平面处;折光单元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光学结构;扩散结构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扩散作用的光学结构。显示源发射的光线经准直模组、折光模组及扩散结构处理后实现自由立体显示,且该在人眼转左右移动时不会感觉到内容周期跳变,观看体验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光学准直单元中挡光圈内框的内接圆的直径大于对应的像素点的外接圆的直径,且小于对应的像素点的中心与相邻的像素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为了防止显示源像素点的光线进入其它挡光圈内,需要每个挡光圈的内框完全包围住对应的显示源发光点,挡光圈内框的内接圆的直径大于对应的像素点的外接圆的直径,且小于对应的像素点的中心与相邻的像素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挡光圈的厚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光学准直单元中光线准直结构为正光焦度传统透镜、正光焦度线性菲涅尔透镜、由多个传统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或由多个线性菲涅尔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
具体地,光线准直结构可以为正光焦度传统透镜,例如,如图4所示的平凸透镜、双凸透镜、凸屏透镜,正弯月透镜等,其中R1、R2分别是其两个面的曲率,lE是光学透镜的边缘厚度,其取值范围是:h≥lE>0mm。光线准直结构可以为由多个传统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例如,如图5所示,平凸透镜与双凹透镜以及双凸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也可以作为光线准直结构,lE是正光焦度透镜结构的边缘厚度,取值范围是:h≥lE>0mm。正光焦度透镜结构的形状、大小与挡光圈的内框完全相同,以保证光线准直结构可以嵌套在挡光圈内。光线准直结构还可以为正光焦度线性菲涅尔透镜或由多个线性菲涅尔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例如,如图6所示,线性菲涅尔透镜或复合结构的厚度为d,取值范围是:h>d>0mm。线性菲涅尔透镜的环距的取值范围是0.001mm~1mm。实际上,线性菲涅尔透镜的每个齿的齿深、倾斜角、拔模角都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和要求在保证光焦度不变的情况下做出调整。线性菲涅尔透镜的每个齿既可以是直线三角锯齿,也可以是与其相应透镜等效的弧线型。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光学透镜所采用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玻璃材料(如冕牌玻璃、火石玻璃、重冕玻璃、重火石玻璃或者LA系玻璃等),可以是塑料树脂材料(如PMMA、PC、COC、POLYCARB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折光单元为棱镜、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反射镜、由多个棱镜组成的复合结构或由多个反射镜组成的复合结构。
具体地,折光模组可以是棱镜、反射镜等具有偏折光线且不改变光束散性的元件。如图7所示,H代表折光模组的高度,取值范围是:0.5mm≥H>0mm。W代表折光模组的宽度,大小等于挡光圈内框的内接圆的直径。通过控制棱镜和反射镜的倾斜角度θ,以及摆放姿态,可以使光束实现角度为α的偏折,α的取值范围是90°>α>-90°。折光模组也可以多个棱镜组成的复合结构、多个反射镜组成的复合结构,棱镜和反射镜组成的复合结构。
棱镜所采用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玻璃材料(如冕牌玻璃、火石玻璃、重冕玻璃、重火石玻璃或者LA系玻璃等),可以是塑料树脂材料(如PMMA、PC、COC、POLYCARB等)。反射镜为具有反射能力的平面镜,如玻璃反射镜、树脂反射镜、光滑的金属表面等具有反射能力的平面元件,反射镜的厚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源、光学准直模组、折光模组及扩散结构;其中,
显示源包括多个像素点,光学准直模组包括多个光学准直单元,折光模组包括多个折光单元,且多个像素点、多个光学准直单元及多个折光单元三者一一对应设置;
光学准直单元包括挡光圈和光线准直结构,挡光圈为腔体结构,光线准直结构为仅在水平方向有曲率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光线准直结构嵌套在挡光圈腔体内,且显示源设置在光线准直结构的焦平面处;光学准直单元中挡光圈内框的内接圆的直径大于对应的像素点的外接圆的直径,且小于对应的像素点的中心与相邻的像素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光线准直结构为正光焦度传统透镜、正光焦度线性菲涅尔透镜、由多个传统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或由多个线性菲涅尔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
折光单元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光学结构;折光单元为棱镜、反射镜、由多个棱镜组成的复合结构或由多个反射镜组成的复合结构;
水平扩散结构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扩散作用的光学结构;水平扩散结构为柱面透镜阵列或定向扩散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源、光学准直模组、折光模组及扩散结构;其中,
所述显示源包括多个像素点,所述光学准直模组包括多个光学准直单元,所述折光模组包括多个折光单元,且所述多个像素点、所述多个光学准直单元及所述多个折光单元三者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光学准直单元包括挡光圈和光线准直结构,所述挡光圈为腔体结构,所述光线准直结构为仅在水平方向有曲率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所述光线准直结构嵌套在所述挡光圈腔体内,且所述显示源设置在所述光线准直结构的焦平面处;
所述折光单元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光学结构;
所述扩散结构为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扩散作用的光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准直单元中所述挡光圈的内框的内接圆直径大于对应的像素点的外接圆直径,且小于对应的像素点的中心与相邻像素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准直单元中所述光线准直结构为正光焦度传统透镜、正光焦度线性菲涅尔透镜、由多个传统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或由多个线性菲涅尔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光单元为棱镜、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反射镜、由多个棱镜组成的复合结构或由多个反射镜组成的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结构为柱面透镜阵列或定向扩散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准直单元中所述挡光圈的内框的内接圆直径大于对应的像素点的外接圆直径,且小于对应的像素点的中心与相邻像素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光学准直单元中所述光线准直结构为正光焦度传统透镜、正光焦度线性菲涅尔透镜、由多个传统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或由多个线性菲涅尔透镜复合而成的正光焦度透镜结构;
所述折光单元为棱镜、对光线具有水平方向偏折作用且不改变光束聚散性的反射镜、由多个棱镜组成的复合结构或由多个反射镜组成的复合结构;
所述扩散结构为柱面透镜阵列或定向扩散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23740.9U CN208752319U (zh) | 2018-08-16 | 2018-08-16 |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23740.9U CN208752319U (zh) | 2018-08-16 | 2018-08-16 |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52319U true CN208752319U (zh) | 2019-04-16 |
Family
ID=66080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2374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52319U (zh) | 2018-08-16 | 2018-08-16 |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5231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61818A (zh) * | 2018-08-16 | 2018-11-06 | 深圳市眸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CN110716322A (zh) * | 2019-10-29 | 2020-01-21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用于桌面三维定向的显示系统及显示方法 |
-
2018
- 2018-08-16 CN CN201821323740.9U patent/CN20875231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61818A (zh) * | 2018-08-16 | 2018-11-06 | 深圳市眸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CN108761818B (zh) * | 2018-08-16 | 2024-01-23 | 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CN110716322A (zh) * | 2019-10-29 | 2020-01-21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用于桌面三维定向的显示系统及显示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61818B (zh) |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
US11726325B2 (en) | Near-eye optical imaging system, near-eye display device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 |
CN109313349B (zh) | 光设备以及立体显示方法 | |
CN109120913B (zh) | 一种指向背光型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 | |
CN109445003B (zh) | 一种彩色立体莫尔成像光学装置 | |
JP6913441B2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
US20150260999A1 (en) | Multi-view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 |
CN108761819B (zh) | 一种全视差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
CN110133781B (zh) | 一种柱透镜光栅和显示装置 | |
CN110012285B (zh) | 一种多视点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2445762A (zh) | 一种裸眼3d投影屏幕及裸眼3d投影系统 | |
CN108319030A (zh) |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
CN208752319U (zh) |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
KR20060096228A (ko) | 2차원 겸용 3차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08761812A (zh) | 一种阶梯型透镜光栅及三维显示系统 | |
CN105264425B (zh) | 多视图显示设备 | |
KR101749443B1 (ko) | 입체 표시 장치 | |
CN102768406A (zh) | 一种空间分割式裸眼立体显示器 | |
CN208752317U (zh) | 一种全视差自由立体显示系统 | |
JP2011128636A (ja) | カラー立体表示装置 | |
CN108388075B (zh) | 激光投影屏幕及激光投影系统 | |
CN212302118U (zh) | 裸眼3d显示装置及其光学透镜 | |
JP5365726B2 (ja) | カラー立体表示装置 | |
CN115236872A (zh) | 一种像素级控光的三维显示系统 | |
CN116300132A (zh) | 光场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