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723159U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3159U
CN208723159U CN201821443088.4U CN201821443088U CN208723159U CN 208723159 U CN208723159 U CN 208723159U CN 201821443088 U CN201821443088 U CN 201821443088U CN 208723159 U CN208723159 U CN 208723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rm
interface
pair
tai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430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永发
雷云
金文华
方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430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3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3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31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所述端子组包括延伸入所述第一对接口内的若干第一端子及延伸入第二对接口内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尾部朝向彼此延伸呈聚拢状并且排列成一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良电连接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构造,使其扁平状的尾部暴露于绝缘本体的后端面上,以便与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从而免去了PCB电路板的转接,简化了电连接器的结构和制造工序,也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消费性电子领域,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中,充当电信号传输的载体,电连接器的优劣对信号传输的品质具有极大的影响。在串行接口中,一般SATA连接器进行数据传输,而SATA连接器通常与电路板焊接连接而固定安装在PCB电路板上,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SATA连接器需要与柔性电路板(如FFC板、FPC板)连接,由于柔性电路板的柔韧性,且目前现有的SATA连接器内的端子脚的结构设计也不太适合与柔性电路板连接,使得SATA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无法很好的电性连接,因此,必须借助中间部件来转接,例如,先将SATA连接器的端子脚焊接至PCB电路板上,然后再将柔性电路板连接至所述PCB电路板上。这种设计不但增加了安装工序,而且还要引入额外的PCB电路板,也增加了制造成本。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组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以改善制造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所述端子组包括延伸入所述第一对接口内的若干第一端子及延伸入第二对接口内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尾部朝向彼此延伸呈聚拢状并且排列成一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具有结构相同的接触臂及与接触臂相连接的固定臂,所述第一端子的尾部为第一尾部,所述第二端子的尾部为第二尾部,且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呈扁平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尾部设有自固定臂垂直向上延伸的延伸臂、自延伸臂的顶部水平延伸出的偏移臂及自偏移臂的末端垂直向上延伸出的焊接臂,所述偏移臂沿水平方向朝向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尾部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第一端子一共设有四个延伸臂及两个偏移臂,其中一个延伸臂与一个偏移臂一体连接,另外三个延伸臂与另一个偏移臂一体连接,所述焊接臂呈叉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的数量多于第二端子的数量,但第一端子的延伸臂数量、偏移臂数量及焊接臂数量均分别少于第二端子的延伸臂、偏移臂和焊接臂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呈纵长形,其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一体延伸而成的对接部,所述基部具有顶面、前端面及后端面,所述第一尾部及第二尾部外露于所述基部的后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呈扁平状并设有一前端面,所述对接部的前端面上设有若干端子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均呈L型,所述端子槽分布于所述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之间设有隔离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一柔性线路板及如前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线路板具有主体部及自主体部边缘延伸出的若干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尾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良电连接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构造,使其扁平状的尾部暴露于绝缘本体的后端面上,以便与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从而免去了PCB电路板的转接,简化了电连接器的结构和制造工序,也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后侧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组件的后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100及与电连接器100连接的柔性线路板2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及安装于绝缘本体10内的端子组20。所述柔性线路板200连接至所述端子组20的后侧,用于将电信号从端子组20传输至柔性线路板200,完成信号的传递。以下对所述电连接器100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绝缘本体10呈纵长形,其设有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前一体延伸而成的对接部12,所述基部11具有顶面110、前端面111及后端面112,所述基部11的顶面110高于所述对接部12的顶面123,其中,所述基部11的顶面110还设有T型突起13,所述前端面111与所述对接部12连接,且与所述对接部12的顶面123垂直设置,所述基部11的后端面112设有若干槽孔14及卡槽15,所述槽孔14可供所述端子组20从绝缘本体10内向外引出,所述卡槽15则用于卡持住端子组20的尾部。所述对接部12呈扁平状并设有一前端面124,所述槽孔14自基部11的后端面112贯通至对接部12的前端面124,从而形成容纳端子组20的若干端子槽16,且所述对接部12设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对接口,分别为第一对接口17和第二对接口18,且该两个对接口均呈L型,所述端子槽16分布于所述对接部12的前端面124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对接口17和第二对接口18的下方,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对接口17的长度大于第二对接口18的长度,但两个对接口的宽度彼此相等,所述第一对接口17和第二对接口18之间设有隔离墙19,使得第一对接口17所形成的插接区域与第二对接口18所形成的插接区域彼此互不影响,保持相对独立。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对接部12的纵向两端设有导向柱121,所述导向柱121与所述对接部12一体成型,其向前凸伸超过所述第一对接口17和第二对接口18,且导向柱121的前侧末端具有导引斜面122,所述导向柱121的后侧末端与所述基部11一体连接。
所述端子组20包括收容于第一对接口17内的若干第一端子21及收容于第二对接口18内的若干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的数量大于第二端子22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具有结构相同的接触臂23及与接触臂23相连接的固定臂24,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的接触臂23和固定臂24均收容于所述端子槽16内,所述接触臂23具有弧形接触部25,而所述端子槽16贯通至所述第一对接口17和第二对接口18的内侧空间,使得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的接触臂23上的弧形接触部25可以自所述端子槽16分别凸伸入所述第一对接口17内和第二对接口18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21具有自固定臂24延伸出的扁平状第一尾部26,所述第二端子22具有自固定臂24延伸出的扁平状第二尾部27,所述第一尾部26和第二尾部27结构不同,但都是自所述固定臂24垂直向上延伸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尾部26的末端和第二尾部27的末端朝向彼此延伸呈聚拢状,并沿直线方向排列成一排,且所述第一尾部26的末端和第二尾部27的末端排列设置于所述基部11的后端面112上,并受到所述卡槽15的卡持定位。具体来说,所述第一端子21的第一尾部26设有自固定臂24垂直向上延伸的延伸臂260、自延伸臂260的顶部水平延伸出的偏移臂261及自偏移臂261的末端垂直向上延伸出的焊接臂262,所述偏移臂261沿水平方向朝向所述第二端子22的第二尾部27延伸,且所述若干第一端子21一共设有四个延伸臂260及两个偏移臂261,其中,一个延伸臂260与一个偏移臂261一体连接,另外三个延伸臂260与另一个偏移臂261一体连接,所述每一焊接臂262均呈叉状结构,其至少设有两个分叉的腿部,用于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00连接。相对应地,所述第二端子22的第二尾部27也设有垂直向上的延伸臂270、自延伸臂270顶部水平延伸出的偏移臂271及自偏移臂271的末端垂直向上延伸而成的焊接臂272。所述第一端子21的焊接臂262与第二端子22的焊接臂272最终聚拢成一排,并且暴露于所述基部11的后端面112上,以与所述柔性线路板200电性连接。另外,所述第一端子21的数量多于第二端子22的数量,但第一端子21的延伸臂260数量、偏移臂261数量及焊接臂262数量均少于第二端子22的延伸臂270、偏移臂271和焊接臂272的数量。
所述柔性线路板200具有主体部201及自主体部201边缘延伸出的若干金属片202,所述金属片202作为电性接触件与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的焊接臂262、272焊接连接,且所述金属片202的数量与所述焊接臂262、272的数量相同,使得焊接时金属片202与焊接臂262、272能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的第一尾部26和第二尾部27聚拢排列于绝缘本体10的后端面112上,从而在绝缘本体10的后端面112上形成了较大面积的接触区域,且第一尾部26和第二尾部27整齐排列成一排,使其能与柔性线路板200较好地焊接连接,从而将柔性线路板200与电连接器100很好的连接,免去了PCB电路板的转接,电性接触更为稳定,结构和制程都更为简单、制造成本也更低,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所述端子组包括延伸入所述第一对接口内的若干第一端子及延伸入第二对接口内的若干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尾部朝向彼此延伸呈聚拢状并且排列成一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具有结构相同的接触臂及与接触臂相连接的固定臂,所述第一端子的尾部为第一尾部,所述第二端子的尾部为第二尾部,且第一尾部和第二尾部呈扁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尾部设有自固定臂垂直向上延伸的延伸臂、自延伸臂的顶部水平延伸出的偏移臂及自偏移臂的末端垂直向上延伸出的焊接臂,所述偏移臂沿水平方向朝向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尾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端子一共设有四个延伸臂及两个偏移臂,其中一个延伸臂与一个偏移臂一体连接,另外三个延伸臂与另一个偏移臂一体连接,所述焊接臂呈叉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数量多于第二端子的数量,但第一端子的延伸臂数量、偏移臂数量及焊接臂数量均分别少于第二端子的延伸臂、偏移臂和焊接臂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呈纵长形,其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一体延伸而成的对接部,所述基部具有顶面、前端面及后端面,所述第一尾部及第二尾部外露于所述基部的后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呈扁平状并设有一前端面,所述对接部的前端面上设有若干端子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均呈L型,所述端子槽分布于所述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对接口和第二对接口之间设有隔离墙。
9.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柔性线路板及如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具有主体部及自主体部边缘延伸出的若干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尾部连接。
CN201821443088.4U 2018-09-04 2018-09-04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23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43088.4U CN208723159U (zh) 2018-09-04 2018-09-04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43088.4U CN208723159U (zh) 2018-09-04 2018-09-04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3159U true CN208723159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81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4308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23159U (zh) 2018-09-04 2018-09-04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31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1512B2 (en) 2019-10-31 2021-09-14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artially overlapped and staggered contact arm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1512B2 (en) 2019-10-31 2021-09-14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artially overlapped and staggered contact arm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2338B (zh) 高速连接器
CN105006667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US2023018787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ybrid connection for conductive terminals
CN104600454B (zh) 插座电连接器
US8083541B2 (en) Flat cable connection wire assembly applicable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interface
US2012010810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bars therein to reduce cross talking
CN201336488Y (zh) 电子转接器
CN104064915B (zh) 电连接器
CN105261892A (zh) 电连接器
CN203481453U (zh) 电连接器
CN104347972A (zh) 电连接器
CN203466319U (zh)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5282752U (zh) 电连接器
CN213212565U (zh) 电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US896119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structures
CN110086018B (zh) 电连接器
TWM582246U (zh) 高速連接器組件、插座連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CN207250764U (zh) 电连接器
CN208723159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9298476U (zh) 电连接器
CN203466375U (zh) 电连接器
CN206163765U (zh) 新型板卡插头连接器
US2015001110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older effect
CN104810655A (zh) 一种基于TypeC的插座电连接器
CN203466374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