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3827U - 汽车前组合灯 - Google Patents
汽车前组合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03827U CN208703827U CN201821504763.XU CN201821504763U CN208703827U CN 208703827 U CN208703827 U CN 208703827U CN 201821504763 U CN201821504763 U CN 201821504763U CN 208703827 U CN208703827 U CN 2087038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ing
- component
- radiating shell
- shell
- 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领域,尤其为汽车前组合灯,包括灯罩、远光灯组件、灯壳、近光灯组件和日行灯组件,所述灯壳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远光灯组件,所述远光灯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壳体、第一LED灯、第一聚光头和第一锥形反光板,所述远光灯组件的右侧位置上安装有近光灯组件,所述近光灯组件包括第二散热壳体、第二LED灯、第二聚光头和第二锥形反光板,所述日行灯组件包括矩形壳体、灯条、散热座和散热翼片,所述灯壳的前方位置上罩覆有灯罩;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远光灯组件、近光灯组件进而日行灯组件,增加了该装置的散热能力,提高了对光的利用率,这种设计构思新颖,设计科学,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领域,具体为汽车前组合灯。
背景技术
汽车前组合灯在整辆车的前部,它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前照灯发出的光可以照亮车体前方的道路情况,使驾驶者可以在黑夜里安全的行车,组合前照灯按照光源可分为卤钨灯、氙气灯,按照功能可分远光灯、近光灯、前转向灯、前位灯(表明车辆存在的位置灯),前雾灯国家法规未强制要求,可选配,因此,对汽车前组合灯的需求,日益增长。
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灯组的长时间使用导致灯组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对热量进行及时排除会恶化灯组的使用环境,严重时会导致灯组损坏,此时严重影响照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了驾驶的危险度;不仅如此,现有灯组对光的利用率不高,需要使用大功率灯组达到照明目的,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汽车前组合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前组合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汽车前组合灯,包括灯罩、远光灯组件、灯壳、近光灯组件、日行灯组件和反光片,所述灯壳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远光灯组件,所述远光灯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壳体、第一LED灯、第一聚光头和第一锥形反光板,所述第一散热壳体通过螺栓安装在灯壳内部,所述第一散热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LED灯,所述第一散热壳体的前端安装有第一聚光头,所述第一聚光头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锥形反光板,所述第一锥形反光板的安装位置与第一LED灯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所述远光灯组件的右侧位置上安装有近光灯组件,所述近光灯组件包括第二散热壳体、第二LED灯、第二聚光头和第二锥形反光板,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第二LED灯,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前方位置上安装有第二聚光头,所述第二聚光头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锥形反光板,所述第二散热壳体通过螺栓与灯壳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灯壳的右下方位置上安装有日行灯组件,所述日行灯组件包括矩形壳体、灯条、散热座和散热翼片,所述矩形壳体通过螺栓与灯壳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矩形壳体内部安装有散热座,所述散热座前表面的上下两端对称安装有散热翼片,所述散热座前表面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灯条,所述灯条上均匀安装有灯珠,所述灯壳的前方位置上罩覆有灯罩,所述灯罩与灯壳之间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壳体与第二散热壳体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尺寸小于第一散热壳体的尺寸,所述第一散热壳体以及第二散热壳体的外表面上均匀安装有第一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的设置形状分别与第一散热壳体以及第二散热壳体的外形相对应,所述第一散热壳体以及第二散热壳体的后方位置上皆安装有导线柱。
优选的,所述散热座的后表面上安装有第二散热翅片,所述第二散热翅片与散热座之间通过热管连接,所述散热座与两个所述散热翼片之间呈40度夹角,两个所述散热翼片的内壁上安装有反光片。
优选的,所述灯条安装在两个所述散热翼片之间的散热座上,所述灯条的安装位置与反光片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灯壳内部的左上方位置上安装有转向灯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近光灯组件和远光灯组件,远光灯组件以及近光灯组件中第一散热壳体以及第二散热壳体的使用,增加了远光灯组件以及近光灯组件的散热的能力,此时第一散热壳体以及第二散热壳体上第一散热翅片增加了散热面积,由此加快的散热速率,优化了第一LED灯以及第二LED灯的使用环境,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不仅如此,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聚光头、第一锥形反光板、第二聚光头以及第二锥形反光板增加了远光灯组件以及近光灯组件的聚光效率,避免出现散光的现象,使该装置在运用到极少的能源的情况下将照明度最大化,提高了对第一LED灯以及第二LED灯的利用率,节能减排;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日行灯组件,散热座的存在可对灯条进行散热,此时热管将热量导入到第二散热翅片上,增加了散热效率,散热翼片与散热座之间的夹角为40度,此时灯珠向两侧发散出光经过反光片反射后聚集在矩形壳体的正上方位置上,散热翼片与反光片之间相互配合起到了聚光的效果,增加了对光的集中率,提高了日行灯组件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光效,这种设计构思新颖,设计科学,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远光灯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远光灯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近光灯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日行灯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散热座的装配图。
图中:1-转向灯组、2-灯罩、3-远光灯组件、301-第一散热壳体、302-导线柱、303-第一散热翅片、304-第一聚光头、305-第一LED灯、306-第一锥形反光板、4-灯壳、5-近光灯组件、501-第二散热壳体、502-第二LED灯、503-第二锥形反光板、504-第二聚光头、6-日行灯组件、601-矩形壳体、602-灯条、603-散热座、604-灯珠、605-散热翼片、606-热管、607-反光片、608-第二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汽车前组合灯,包括灯罩2、远光灯组件3、灯壳4、近光灯组件5和、行灯组件6和反光片607,所述灯壳4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远光灯组件3,所述远光灯组件3包括第一散热壳体301、第一LED灯305、第一聚光头304和第一锥形反光板306,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通过螺栓安装在灯壳4内部,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LED灯305,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的前端安装有第一聚光头304,所述第一聚光头304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锥形反光板306,所述第一锥形反光板306的安装位置与第一LED灯305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所述远光灯组件3的右侧位置上安装有近光灯组件5,所述近光灯组件5包括第二散热壳体501、第二LED灯502、第二聚光头504和第二锥形反光板503,所述第二散热壳体501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第二LED灯502,所述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前方位置上安装有第二聚光头504,所述第二聚光头504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锥形反光板503,所述第二散热壳体501通过螺栓与灯壳4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灯壳4的右下方位置上安装有日行灯组件6,所述日行灯组件6包括矩形壳体601、灯条602、散热座603和散热翼片605,所述矩形壳体601通过螺栓与灯壳4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矩形壳体601内部安装有散热座603,所述散热座603前表面的上下两端对称安装有散热翼片605,所述散热座603前表面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灯条602,所述灯条602上均匀安装有灯珠604,所述灯壳4的前方位置上罩覆有灯罩2,所述灯罩2与灯壳4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与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尺寸小于第一散热壳体301的尺寸,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以及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外表面上均匀安装有第一散热翅片303,所述第一散热翅片303的设置形状分别与第一散热壳体301以及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外形相对应,远光灯组件3以及近光灯组件5中第一散热壳体301以及第二散热壳体501的使用,增加了远光灯组件3以及近光灯组件5的散热的能力,此时第一散热壳体301以及第二散热壳体501上第一散热翅片303增加了散热面积,由此加快的散热速率,优化了第一LED灯305以及第二LED灯502的使用环境,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以及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后方位置上皆安装有导线柱302,所述散热座603的后表面上安装有第二散热翅片608,所述第二散热翅片608与散热座603之间通过热管606连接,所述散热座603与两个所述散热翼片605之间呈40度夹角,两个所述散热翼片605的内壁上安装有反光片607,所述灯条602安装在两个所述散热翼片605之间的散热座603上,所述灯条602的安装位置与反光片607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散热座603的存在可对灯条602进行散热,此时热管606将热量导入到第二散热翅片608上,增加了散热效率,散热翼片605与散热座603之间的夹角为40度,此时灯珠604向两侧发散出光经过反光片607反射后聚集在矩形壳体601的正上方位置上,散热翼片605与反光片607之间相互配合起到了聚光的效果,增加了对光的集中率,提高了日行灯组件6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光效,所述灯壳4内部的左上方位置上安装有转向灯组1。
工作流程:当进行使用时,远光灯组件3以及近光灯组件5中第一散热壳体301以及第二散热壳体501的使用,增加了远光灯组件3以及近光灯组件5的散热的能力,此时第一散热壳体301以及第二散热壳体501上第一散热翅片303增加了散热面积,由此加快的散热速率,优化了第一LED灯305以及第二LED灯502的使用环境,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不仅如此,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聚光头304、第一锥形反光板306、第二聚光头504以及第二锥形反光板503增加了远光灯组件3以及近光灯组件5的聚光效率,避免出现散光的现象,使该装置在运用到极少的能源的情况下将照明度最大化,提高了对第一LED灯305以及第二LED灯502的利用率,节能减排,同时散热座603的存在可对灯条602进行散热,此时热管606将热量导入到第二散热翅片608上,增加了散热效率,散热翼片605与散热座603之间的夹角为40度,此时灯珠604向两侧发散出光经过反光片607反射后聚集在矩形壳体601的正上方位置上,散热翼片605与反光片607之间相互配合起到了聚光的效果,增加了对光的集中率,提高了日行灯组件6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光效,这种设计构思新颖,设计科学,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汽车前组合灯,包括灯罩(2)、远光灯组件(3)、灯壳(4)、近光灯组件(5)、日行灯组件(6)和反光片(607),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4)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远光灯组件(3),所述远光灯组件(3)包括第一散热壳体(301)、第一LED灯(305)、第一聚光头(304)和第一锥形反光板(306),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通过螺栓安装在灯壳(4)内部,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LED灯(305),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的前端安装有第一聚光头(304),所述第一聚光头(304)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锥形反光板(306),所述第一锥形反光板(306)的安装位置与第一LED灯(305)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所述远光灯组件(3)的右侧位置上安装有近光灯组件(5),所述近光灯组件(5)包括第二散热壳体(501)、第二LED灯(502)、第二聚光头(504)和第二锥形反光板(503),所述第二散热壳体(501)内部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第二LED灯(502),所述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前方位置上安装有第二聚光头(504),所述第二聚光头(504)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锥形反光板(503),所述第二散热壳体(501)通过螺栓与灯壳(4)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灯壳(4)的右下方位置上安装有日行灯组件(6),所述日行灯组件(6)包括矩形壳体(601)、灯条(602)、散热座(603)和散热翼片(605),所述矩形壳体(601)通过螺栓与灯壳(4)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矩形壳体(601)内部安装有散热座(603),所述散热座(603)前表面的上下两端对称安装有散热翼片(605),所述散热座(603)前表面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灯条(602),所述灯条(602)上均匀安装有灯珠(604),所述灯壳(4)的前方位置上罩覆有灯罩(2),所述灯罩(2)与灯壳(4)之间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与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尺寸小于第一散热壳体(301)的尺寸,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以及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外表面上均匀安装有第一散热翅片(303),所述第一散热翅片(303)的设置形状分别与第一散热壳体(301)以及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外形相对应,所述第一散热壳体(301)以及第二散热壳体(501)的后方位置上皆安装有导线柱(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座(603)的后表面上安装有第二散热翅片(608),所述第二散热翅片(608)与散热座(603)之间通过热管(606)连接,所述散热座(603)与两个所述散热翼片(605)之间呈40度夹角,两个所述散热翼片(605)的内壁上安装有反光片(6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602)安装在两个所述散热翼片(605)之间的散热座(603)上,所述灯条(602)的安装位置与反光片(607)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4)内部的左上方位置上安装有转向灯组(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04763.XU CN208703827U (zh) | 2018-09-14 | 2018-09-14 | 汽车前组合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04763.XU CN208703827U (zh) | 2018-09-14 | 2018-09-14 | 汽车前组合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03827U true CN208703827U (zh) | 2019-04-05 |
Family
ID=6594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0476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03827U (zh) | 2018-09-14 | 2018-09-14 | 汽车前组合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0382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15266A (zh) * | 2019-10-28 | 2020-01-21 | 广州市完美科技有限公司 | 越野车抗冲撞复合反弹结构led罩灯一体结构 |
CN112628686A (zh) * | 2020-12-24 | 2021-04-09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途led散热装置 |
-
2018
- 2018-09-14 CN CN201821504763.XU patent/CN20870382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15266A (zh) * | 2019-10-28 | 2020-01-21 | 广州市完美科技有限公司 | 越野车抗冲撞复合反弹结构led罩灯一体结构 |
CN110715266B (zh) * | 2019-10-28 | 2021-12-24 | 广州市完美科技有限公司 | 越野车抗冲撞复合反弹结构led罩灯一体结构 |
CN112628686A (zh) * | 2020-12-24 | 2021-04-09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途led散热装置 |
CN112628686B (zh) * | 2020-12-24 | 2023-02-14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途led散热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03827U (zh) | 汽车前组合灯 | |
CN203823624U (zh) | 一种高效率节能型汽车led近光灯结构 | |
CN108591962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车灯 | |
CN207599594U (zh) | 一种led高光效前照灯具 | |
CN102997155B (zh) | 一种摩托车led前照灯 | |
CN203202875U (zh) | 一种汽车前照灯 | |
CN204345274U (zh) | 一种自行车led头戴灯 | |
CN102175006A (zh) | 一种新型摩托车led前照灯 | |
CN206176219U (zh) | 一种新型车用大灯的灯体结构 | |
CN210532285U (zh) | 便于散热的汽车前大灯 | |
CN205381189U (zh) | 一种配光系统 | |
CN210128314U (zh) | 一种一体式远近光led汽车大灯 | |
CN204026439U (zh) | 一种汽车led前大灯模组 | |
CN207364696U (zh) | 一种雾化蒸发散热型led灯 | |
CN215372304U (zh) | 一种摩托车led前照灯 | |
CN206369162U (zh) | 高效散热汽车led大灯 | |
CN204345477U (zh) | 一种led前照灯 | |
CN220891973U (zh) | 一种摩托车前照灯散热结构 | |
CN201688290U (zh) | Led汽车前雾灯 | |
CN201964282U (zh) | 一种新型摩托车led前照灯 | |
CN204943260U (zh) | 一种大功率led汽车前照灯 | |
CN203478072U (zh) | 一种采用led光源的轨道机车车辆前照灯 | |
CN213395128U (zh) | 前照灯远光照明系统 | |
CN202813053U (zh) | 一种反射式led路灯 | |
CN203215503U (zh) | 一种摩托车led前照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