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1712U - 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01712U CN208701712U CN201821256158.5U CN201821256158U CN208701712U CN 208701712 U CN208701712 U CN 208701712U CN 201821256158 U CN201821256158 U CN 201821256158U CN 208701712 U CN208701712 U CN 2087017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el
- girt strip
- slope
- crossbeam
- length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09 cement plas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解决了常见装配式护坡结构的混凝土格栅板体积较大,需要吊运设备安装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斜坡,所述斜坡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所述斜坡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纵梁,两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沿着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纵梁可拆卸连接,相邻所述横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隔板,达到了装配式护坡结构构件简单且小,进而安装和使用方便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坡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公路交通等重大工程的建设,边坡护理技术难题日益突出,传统的护坡方法是在斜坡的表面进行现场浇筑抗滑桩、格构梁等护坡结构,这种传统的护坡方法不适用于工期要求紧、进度要求高,实施难度大的护坡工程,于是就出现了装配式护坡结构且能解决以上问题。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200910179691.5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具有若干块正反相嵌的混凝土格栅板构成带孔洞的护坡,混凝土格栅板下面依次是碎石垫层和块石垫层,混凝土格栅板护坡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与格栅板相嵌合的混凝土倒T梁,该倒T梁通过锚筋I与边坡岩体固定,混凝土格栅板下端靠近河床处堆有棱体护脚,混凝土格栅板上端设砖踢脚并在碎石垫层的上面通过水泥抹面与岸边路面衔接。
但是,在该系统中,装配式护坡结构的混凝土格栅板体积较大,需要吊运设备安装,在一些淤泥或者道路不通的山上,吊运设备无法到达的地方无法进行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具有构件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且适用于吊装设备无法到达的地方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包括斜坡,所述斜坡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所述斜坡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纵梁,两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沿着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纵梁可拆卸连接,相邻所述横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斜坡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横梁,在横梁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两根纵梁,横梁和纵梁共同组成了装配式护坡结构的框架,进一步相邻的横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隔板,隔板的设置扩大了装配式护坡结构与斜坡表面的接触面积,起到了更好的护坡效果,进一步,此护坡结构的构件设置简单,不需要专门吊装设备吊装安装,可用于吊装设备无法到达的地方,安装和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梁为倒T型梁,所述横梁包括抵压在斜坡表面的第一面板和沿着第一面板长度方向固定的第一肋梁,所述第一肋梁的长度短于第一面板的长度,所述第一面板与斜坡的表面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采用倒T型梁,T型梁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一肋梁,斜坡表面的土压力传给第一面板,进而传给斜坡深处的稳定土层,第一肋梁进一步对第一面板进行加固,增大了第一面板的抗力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纵梁为L型梁,所述纵梁包括抵压在第一面板端部外表面的第二面板和沿着第二面板长度方向固定的第二肋梁,所述第一肋梁的端部抵触在第二肋梁的侧壁上且伸进第二肋梁内,所述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梁包括第二面板和第二肋梁,第二面板与横梁一起组成了装配式护坡结构的主体的框架,第二肋梁起到对第二面板进一步加固的作用,设计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斜坡的表面固定有锚杆,所述第一面板端部设置有第一锚杆孔,所述第一锚杆孔穿设在第一面板的内表面与第二面板的外表面之间,所述锚杆穿过第一锚杆孔,所述第一锚杆孔连接有压紧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梁的端部固定有锚杆,锚杆将横梁和纵梁固定连接在斜坡的表面,斜坡表面的土压力传给横梁和纵梁,进而通过锚杆传给斜坡稳定的土层深处,达到了护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斜坡的表面固定有锚杆,所述第一面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锚杆孔,所述锚杆穿过所述第二锚杆孔,所述第二锚杆孔连接有压紧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锚杆,锚杆可以对横梁进行进一步的加固,使得横梁能承受更大的土压力,设计简单,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隔板为长方体,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面板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六十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采用长方体,方便安装和施工,隔板与第一面板的长度方向为六十度,隔板将相邻的第一面板分隔成若干个正三角形,正三角形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进而横梁的抗力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隔板的端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L型板,所述连接件的端部与隔板的端部对接且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件的内表面抵触在第一面板的外表面上且在第一肋梁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通过连接件与横梁固定连接在一起,方便了现场的施工,进一步隔板设置为L型,使得隔板的表面抵触在斜坡的表面,进一步增大了护坡结构与斜坡的接触面积,进而护坡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肋梁和第二肋梁内部分别穿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肋梁的侧壁与第一排水槽的端部抵触的位置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为长方形且穿设在第二肋梁的侧壁且连通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一肋梁朝上的侧壁穿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排水槽和外部的进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肋梁和第二肋梁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连通的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在第一肋梁上设置有进水孔,雨水可以通过进水孔到达第一排水槽,进而通过第二排水槽集中排到预定的位置,达到了对斜坡表面的雨水集中处理,进而护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肋梁的端部设置有砂浆封闭层,所述砂浆封闭层将第一肋梁的端部与连通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浆封闭层将第一肋梁的端部与连通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预防由于第一排水槽与连通孔之间连接不紧密而导致雨水的渗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特性一: 在斜坡的表面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横梁,在横梁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纵梁,相邻的横梁之间还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隔板,组成可装配式护坡结构,达到了护坡结构的构件设置简单,不需要专门吊装设备吊装安装,可用于吊装设备无法到达的地方,安装和使用方便的目的;
特性二:横梁设置为T型且包括第一肋梁和第一面板,纵梁设置为L型且包括第二面板和第二肋梁,第一肋梁和第二肋梁起到对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进一步加固的作用;
特性三:第一肋梁和第二肋梁内部设置有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雨水可以通过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排到坡底,达到了对斜坡表面的雨水集中处理,维护斜坡稳定的目的;
特性四:隔板的端部设置有L型的连接件,隔板通过连接件与横梁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件使得隔板的内表面抵触在斜坡的表面,进而增大了护坡结构与斜坡表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护坡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A-A处剖面示意图的。
附图标记:1、斜坡;2、横梁;21、第一面板;211、第一锚杆孔;212、第二锚杆孔;22、第一肋梁;221、第一排水槽;222、砂浆封闭层;223、进水孔;224、过滤网;3、纵梁;31、第二面板;32、第二肋梁;321、第二排水槽;322、连通孔;4、锚杆;5、压紧螺帽;6、隔板;61、连接件;62、螺孔;63、螺钉;64、限位框;65、混凝土层;7、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如图1所示,斜坡1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横梁2,斜坡1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纵梁3,两纵梁3的长度方向沿着横梁2的长度方向设置,横梁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纵梁3可拆卸连接,相邻横梁2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隔板6。横梁2沿着斜坡1的表面横向设置且横梁2的两端设置有与横梁2垂直设置的纵梁3。横梁2为倒T型梁,横梁2包括抵压在斜坡1表面的第一面板21和固定连接在第一面板21表面的第一肋梁22,第一肋梁22为长方体且沿着第一面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肋梁22的长度短于第一面板21的长度。
纵梁3为L型梁,纵梁3包括抵压在第一面板21端部外表面的第二面板31和沿着第二面板3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肋梁32,第二肋梁32固定连接在第二面板31远离第一面板21端部的端部,第一肋梁22的端部抵触在第二肋梁32的侧壁上且伸进第二肋梁32内。
第一面板21端部设置有第一锚杆孔211,第一锚杆孔211穿设在第一面板21的内表面与第二面板31的外表面之间,第一面板2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锚杆孔212,第二锚杆孔212穿设在第一面板2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横梁2和纵梁3一起组成了护坡结构的主体框架。
在斜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锚杆4,锚杆4的端部穿设在第一锚杆孔211和第二锚杆孔212内,锚杆4靠近第一面板21的端部套设有压紧螺帽5,第一面板21与锚杆4通过压紧螺帽5固定连接在一起。锚杆4将横梁2和纵梁3固定连接在斜坡1的表面。
相邻的两根第一面板21之间沿着斜坡1表面设置有隔板6,隔板6为长方体且与第一面板21之间成六十度,隔板6的端部设置有连接件61,连接件61为L型板,连接件61的端部与隔板6的端部对接且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件61的表面抵触在第一面板21的外表面上且在第一肋梁22的一侧。隔板6增大了护坡结构与斜坡1表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护坡结构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使得整体的护坡效果更好。
如1图和如2图所示,连接件61与第一面板21相抵触的位置设置有螺孔62及穿设在螺孔62内的螺钉63,螺孔62穿设在第一面板21的内部和连接件61的外表面之间,连接件61通过螺孔62和螺钉63与第一面板21固定连接在一起。L型的连接件61使得隔板6的内表面紧贴斜坡1的表面。
如1图和如3图所示,第一肋梁22和第二肋梁32内部分别穿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排水槽221和第二排水槽321。第二肋梁32的侧壁与第一排水槽221的端部抵触的位置设置有连通孔322,连通孔322为长方形且穿设在第二肋梁32的侧壁且连通第一排水槽221和第二排水槽321。雨水可以通过第一排水槽221和第二排水槽321流到斜坡1的底部,达到了对斜坡1表面的雨水集中处理,预防雨水对斜坡1的表面造成冲刷破坏。
第一肋梁22的端部设置有砂浆封闭层222,砂浆封闭层222将第一肋梁22的端部与连通孔322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进而预防雨水倒灌。
第一肋梁22朝上的侧壁穿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排水槽221和外部的进水孔223。雨水通过进水孔223进入到第一排水槽221内,进而流到第二排水槽321内。
进水孔223处穿设有过滤网224,过滤网224为圆型且与进水孔22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过滤网224可以将雨水进行过滤,预防树叶、泥土等进入第一排水槽221进而造成第一排水槽221的阻塞。
连接件61与第一面板21到固定连接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面板21固定连接的U型的限位框64,限位框64的开口朝向隔板6的长度方向且将连接件61的端部包围起来,限位框64内设置有混凝土层65,混凝土层65内填充满混凝土,混凝土层65覆盖在连接件61的端部。进而预防雨水及外界环境对螺钉63造成腐蚀。
第二面板31的内表面与斜坡1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填充层7,填充层7采用砂浆混凝土填充。进而使得斜坡1表面的土压力可以通过填充层7传到第二面板31上,进而使得整个护坡结构受力更加均匀。
上述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的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整治施工现场:将斜坡1表面整平夯实,并清除斜坡1表面的杂物;
步骤二:锚杆4的施工:按设计要求在斜坡1的表面定点放线,确定锚杆4的位置并进行锚杆4的施工‘’
步骤三:横梁2和纵梁3的施工:按设计要求将预制的横梁2和纵梁3放到预定的位置,锚杆4穿设在横梁2和纵梁3之间,利用锚杆4和压紧螺帽5将横梁2和纵梁3与斜坡1固定连接在一起。
步骤四:隔板6的施工:按设计要求,将隔板6固定连接在横梁2上;
步骤五:砂浆封闭层222、混凝土层65和填充层7的施工:按设计要求利用砂浆和混凝土进行砂浆封闭层222、混凝土层65和填充层7的施工;
步骤六:清理施工现场。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包括斜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1)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横梁(2),所述斜坡(1)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纵梁(3),两所述纵梁(3)的长度方向沿着横梁(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梁(2)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纵梁(3)可拆卸连接,相邻所述横梁(2)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隔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为倒T型梁,所述横梁(2)包括抵压在斜坡(1)表面的第一面板(21)和沿着第一面板(21)长度方向固定的第一肋梁(22),所述第一肋梁(22)的长度短于第一面板(21)的长度,所述第一面板(21)与斜坡(1)的表面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3)为L型梁,所述纵梁(3)包括抵压在第一面板(21)端部外表面的第二面板(31)和沿着第二面板(31)长度方向固定的第二肋梁(32),所述第一肋梁(22)的端部抵触在第二肋梁(32)的侧壁上且伸进第二肋梁(32)内,所述第二面板(31)与第一面板(2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1)的表面固定有锚杆(4),所述第一面板(21)端部设置有第一锚杆孔(211),所述第一锚杆孔(211)穿设在第一面板(21)的内表面与第二面板(31)的外表面之间,所述锚杆(4)穿过第一锚杆孔(211),所述锚杆(4)连接有压紧螺帽(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1)的表面固定有锚杆(4),所述第一面板(2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锚杆孔(212),所述锚杆(4)穿过所述第二锚杆孔(212),所述第二锚杆孔(212)连接有压紧螺帽(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为长方体,所述隔板(6)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面板(21)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六十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的端部设置有连接件(61),所述连接件(61)为L型板,所述连接件(61)的端部与隔板(6)的端部对接且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件(61)的内表面抵触在第一面板(21)的外表面上且在第一肋梁(22)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梁(22)和第二肋梁(32)内部分别穿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排水槽(221)和第二排水槽(321),所述第二肋梁(32)的侧壁与第一排水槽(221)的端部抵触的位置设置有连通孔(322),所述连通孔(322)为长方形且穿设在第二肋梁(32)的侧壁且连通第一排水槽(221)和第二排水槽(321),所述第一肋梁(22)朝上的侧壁穿设有若干个连通第一排水槽(221)和外部的进水孔(2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梁(22)的端部设置有砂浆封闭层(222),所述砂浆封闭层(222)将第一肋梁(22)的端部与连通孔(322)之间的缝隙进行封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56158.5U CN208701712U (zh) | 2018-08-04 | 2018-08-04 | 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56158.5U CN208701712U (zh) | 2018-08-04 | 2018-08-04 | 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01712U true CN208701712U (zh) | 2019-04-05 |
Family
ID=65941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256158.5U Active CN208701712U (zh) | 2018-08-04 | 2018-08-04 | 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0171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6243A (zh) * | 2020-01-08 | 2020-06-05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装配式基坑护坡结构及实施方法 |
CN112196146A (zh) * | 2020-10-16 | 2021-01-08 | 广州康普顿至高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斜立柱组合隔断及其安装方法 |
-
2018
- 2018-08-04 CN CN201821256158.5U patent/CN2087017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6243A (zh) * | 2020-01-08 | 2020-06-05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装配式基坑护坡结构及实施方法 |
CN111236243B (zh) * | 2020-01-08 | 2021-11-05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装配式基坑护坡结构及实施方法 |
CN112196146A (zh) * | 2020-10-16 | 2021-01-08 | 广州康普顿至高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斜立柱组合隔断及其安装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3604B (zh) | 河流碎屑截留结构 | |
CN208701712U (zh) | 一种装配式护坡结构 | |
CN103669356B (zh) | 大体积常态混凝土厚层浇筑方法 | |
CN109972524B (zh) | 倒y型上塔柱合拢段施工方法 | |
CN107162201A (zh) | 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建筑物边坡的多功能生态渠道系统 | |
Paxson et al. | Comparison of Piano Key Weirs with labyrinth and gated spillways: Hydraulics, cost, constructability and operations | |
CN204311546U (zh) | 折返式阶梯跌水井 | |
CN205576860U (zh) | 坝顶用作交通桥的闸坝结构 | |
CN103696405B (zh) | 鱼脊型泥石流水石分离系统设计方法 | |
CN209603096U (zh) | 一种小型土石坝坝下涵管封堵装置 | |
CN110409383B (zh) | 水闸闸室、水闸以及水闸闸室的装配方法 | |
CN110862192A (zh) | 一种保护水源地的生态防污与护坡方法 | |
AT506225B1 (de) | Schwimmbecken | |
CN203334285U (zh) | 一种地下混凝土结构工程接缝防水预备注浆系统 | |
CN108797599A (zh) | 微型钢管桩预应力锚杆索组合支护系统 | |
CN108222656A (zh) | 预制装配式围墙的施工方法 | |
CN204282315U (zh) | 一种消力池排水结构 | |
CN207169148U (zh) | 一种河床式取水过滤构筑物 | |
CN206928320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 |
CN111424620A (zh) | 一种水工消能结构以及方法 | |
CN207392468U (zh) | 一种新型防水性极佳的建筑工程用防水结构 | |
CN209656687U (zh) | 一种简易径流场 | |
CN208995983U (zh) | 一种绿化环保型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 |
CN208762970U (zh) | 一种可自动调节出水堰装置 | |
CN210140805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