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6721U - 一种多功能办公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办公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76721U CN208676721U CN201721430504.2U CN201721430504U CN208676721U CN 208676721 U CN208676721 U CN 208676721U CN 201721430504 U CN201721430504 U CN 201721430504U CN 208676721 U CN208676721 U CN 2086767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 massage apparatus
- chair
- feet massage
- chair b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958 sleep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2802 recumbenc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包括坐垫、椅背、设扶手和滚轮,右侧扶手的外侧设有一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一可翻转的电脑桌支撑架,椅背的上端设有一用于遮挡他人视线的遮阳装置,遮阳装置的两端转接在椅背顶部两侧,坐垫的底部设有一足疗仪,扶手的一侧设有一对足疗仪各种功能进行控制的驱动模块,足疗仪与坐垫之间设有一驱动装置,足疗仪通过驱动装置进行位置的移动。能够解决现有椅子在办公或休息时无法释放压力、睡觉不舒适、笔记本无法放置和无遮阳效果的问题,将足疗仪和椅子完美的结合,能够使人们在办公或休息时躺在椅子上直接进行泡脚,改善人体亚健康,缓解腿部疲劳,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灵活舒适,占用空间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办公椅。
背景技术
椅子作为现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办公及家具之一,在生活的得到的广泛的使用,而且现在的椅子种类及功能也越来越全面,而对于目前的人们而言,工作生活往往合二为一,很多人尤其是白领阶层一般经常性对着笔记本电脑办公,而且由于生活及工作压力,在办公的过程中也需要适当的休息,而现在的办公椅虽然舒适性很好,需要休息时也可以适当的躺着休息一会儿,但是,现在办公椅在休息时会存在由于流口水、半开眼或开口睡中被其他人看到后,而破坏人们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在办公过程中休息时,对于头部的遮挡变得尤为必要,而且想在太阳底下休息时,对于头部的遮阳也很必要,有一个黑暗的视觉环境加暖和的身体环境能够使人们的休息更加的舒适,而当人们在移动位置进行办公时,一般只能将笔记本放置到大腿上进行处理,对于人体的辐射强,容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现代人们由于经常性加班加点,而缺少缓解压力的运动和时间,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身心疲劳而无法减缓或者释放,从而使人形成亚健康状态,而足疗仪作为一种很好的释放人体压力、治疗人体亚健康的产品,国内很受人们喜爱,但是一般的足疗仪由于在办公时携带和放置不方便,从而严重影响了人们使用它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种或某些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办公椅,能够解决现有椅子在办公或休息时无法释放压力、睡觉不舒适、笔记本无法放置和无遮阳效果的问题,将足疗仪和椅子完美的结合,能够使人们在办公或休息时躺在椅子上直接进行泡脚,使人们的压力得到有效的释放,改善人体亚健康,缓解腿部疲劳,隐蔽性更好,外形美观,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灵活舒适,占用空间少。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包括坐垫、设在坐垫上可前后翻转的椅背、设在坐垫两侧的扶手、设在扶手底部的滚轮,右侧所述扶手的外侧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一可翻转的电脑桌支撑架,所述椅背的上端设有一用于遮挡他人视线的遮阳装置,所述遮阳装置的两端转接在椅背顶部两侧,所述坐垫的底部设有一足疗仪,所述扶手的一侧设有一对足疗仪各种功能进行控制的驱动模块,所述足疗仪与坐垫之间设有一驱动装置,所述足疗仪通过驱动装置进行位置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在坐垫底部的机架、设在机架上通过驱动模块控制正反转的第一驱动电机、设在机架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控制前后移动的安装座、设在机架上用于滑动安装座的轨道,所述足疗仪设在安装座内,所述足疗仪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其沿着轨道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的底部设有一对机架进行升降控制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足疗仪到坐垫的高度通过第二驱动电机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模块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位于坐垫前侧的挡板与坐垫和扶手所形成的开口大小吻合。
进一步地,所述椅背的顶端采用圆弧形结构,所述遮阳装置包括设在椅背上的转接座、通过转接座安装在椅背上的遮阳架,所述遮阳架包括若干根两端转接在转接座上的U型支撑杆、通过U型支撑杆固定支撑的遮阳布,所述遮阳布可通过U型支撑杆前后翻转实现折叠和对椅背前端进行遮阳。
进一步地,所述U型支撑杆的弧度与椅背顶部弧度吻合,所述转接座的两侧通过滑槽滑设在椅背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脑桌支撑架包括电脑台面、设在电脑台面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设在安装槽内的移动导轨、设在移动导轨上的连接板,所述电脑台面的一侧通过旋转轴转接在连接板的上端,所述电脑台面沿着旋转轴翻转后与坐垫层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为扶手1/3的顶面,所述电脑台面翻转后底部通过定位板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一对移动导轨进行锁紧的定位器,所述连接板的伸出高度通过定位器控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结合了办公桌、椅子、躺椅和足疗仪的功能,既能够在日常办公场所当椅子使用,也能够直接将电脑放置在椅子上当移动办公桌椅使用,还能在泡脚的同时进行同步办公或者休息,将足疗仪和椅子完美的结合,能够使人们在办公后需要缓解压力时,可以躺在椅子上直接进行泡脚,使人们的压力得到有效的释放,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在使用足疗仪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扶手上的驱动模块控制驱动装置进行对足疗仪的位子进行移动,使足疗仪能够适合不同身高的人们更好的泡脚,并且还能通过驱动模块对足疗仪的各项功能进行控制,使足疗仪的使用更加方便,当需要休息时,通过对椅背的翻转,还能当躺椅进行使用息,且在在休息过程中不用担心自己的睡姿不好而被他人看到,电脑桌支撑架和足疗仪在非展开状态时,隐蔽性更好,外形更加美观,而在展开过程中,展开更加方便简单,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各种办公环境及家庭使用,使用灵活舒适,该电脑桌支撑架可以用来放置物品,方便读书、看报、电脑操作,甚至可以两人之间下棋等等,提高了椅子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足疗仪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足疗仪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与足疗仪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滚轮1、移动导轨2、安装槽3、电脑桌支撑架4、扶手5、连接板6、滑槽7、转接座8、遮阳装置9、遮阳架10、U型支撑杆11、遮阳布12、椅背13、旋转轴14、电脑台面15、连接座16、坐垫17、定位器18、疗仪19、机架20、驱动装置21、定位板22、驱动模块23、安装座24、轨道25、第一驱动电机26、第二驱动电机27、挡板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包括坐垫17、设在坐垫17上可前后翻转的椅背13、设在坐垫17两侧的扶手5、设在扶手5底部的滚轮1,右侧所述扶手5的外侧设有一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一可翻转的电脑桌支撑架4,所述椅背13的上端设有一用于遮挡他人视线的遮阳装置9,所述遮阳装置9的两端转接在椅背13顶部两侧,所述坐垫17的底部设有一足疗仪19,所述扶手5的一侧设有一对足疗仪19各种功能进行控制的驱动模块23,所述足疗仪19与坐垫17之间设有一驱动装置21,所述足疗仪19通过驱动装置21进行位置的移动;所述驱动装置21包括设在坐垫17底部的机架20、设在机架20上通过驱动模块23控制正反转的第一驱动电机26、设在机架20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6控制前后移动的安装座24、设在机架20上用于滑动安装座24的轨道25,所述足疗仪19设在安装座24内,所述足疗仪19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6驱动其沿着轨道25前后移动;所述坐垫17的底部设有一对机架20进行升降控制的第二驱动电机27,所述足疗仪19到坐垫17的高度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7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7通过驱动模块23控制;所述安装座24上位于坐垫17前侧的挡板28与坐垫17和扶手5所形成的开口大小吻合;所述椅背13的顶端采用圆弧形结构,所述遮阳装置9包括设在椅背13上的转接座8、通过转接座8安装在椅背13上的遮阳架10,所述遮阳架10包括若干根两端转接在转接座8上的U型支撑杆11、通过U型支撑杆11固定支撑的遮阳布12,所述遮阳布12可通过U型支撑杆11前后翻转实现折叠和对椅背13前端进行遮阳;所述U型支撑杆11的弧度与椅背13顶部弧度吻合,所述转接座8的两侧通过滑槽7滑设在椅背13上;所述电脑桌支撑架4包括电脑台面15、设在电脑台面15与安装槽3之间的连接座16,所述连接座16包括设在安装槽3内的移动导轨2、设在移动导轨2上的连接板6,所述电脑台面15的一侧通过旋转轴14转接在连接板6的上端,所述电脑台面15沿着旋转轴14翻转后与坐垫17层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板6的顶端设有一定位板22,所述定位板22为扶手51/3的顶面,所述电脑台面15翻转后底部通过定位板22支撑;所述连接板6的底部设有一对移动导轨2进行锁紧的定位器18,所述连接板6的伸出高度通过定位器18控制。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功能办公椅的接触区域均通过填充材料包裹,能够使整个椅子在使用时更加舒适,且坐垫17与椅背13之间可实现90°~180°翻转,当需要休息时,可以直接摊平当睡椅使用,而座椅右侧扶手5的外侧设有一安装槽3,电脑桌支撑架4安装在安装槽3内,且电脑桌支撑架4在安装槽3内时两侧扶手5轮廓一致,当需要使用时,可以将电脑桌支撑架4从安装槽3内翻出,从而使坐垫17上形成一个电脑放置台,可以方便笔记本电脑办公,尤其是在没有电脑桌可以放置电脑的过程中,对于笔记本电脑的放置更加方便,尤其时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躺着休息时,还可以通过遮阳装置9遮挡他人的视线及阳光,使人们睡的更加安心,不用担心睡相不好而被他人发现的情况发生,将足疗仪19和椅子完美的结合,能够使人们在办公后需要缓解压力时,可以躺在椅子上直接进行泡脚,同时,还能在泡脚的同时进行同步办公或者休息,使人们的压力得到有效的释放,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在使用足疗仪19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扶手5上的驱动模块23控制驱动装置21进行对足疗仪19的位子进行移动,使足疗仪19能够适合不同身高的人们更好的泡脚,并且还能通过驱动模块23对足疗仪19的各项功能进行控制,使足疗仪19的使用更加方便,足疗仪19通过驱动装置21放置在坐垫17底部,能够使足疗仪19的放置更加隐蔽,有效的提高的办公环境,结合了办公桌、椅子、躺椅和足疗仪19的功能,既能够在日常办公场所当椅子使用,也能够直接将电脑放置在椅子上当移动办公桌椅使用,还能在泡脚的同时进行同步办公或者休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椅子在办公或休息时无法释放压力、睡觉不舒适、笔记本无法放置和无遮阳效果的问题,将足疗仪19和椅子完美的结合,能够使人们在办公或休息时躺在椅子上直接进行泡脚,使人们的压力得到有效的释放,改善人体亚健康,缓解腿部疲劳,隐蔽性更好,外形美观,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灵活舒适,占用空间少。
作为优选,在通过驱动装置21对足疗仪19进行移动时,通过驱动模块23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6的正反转可实现对安装座24沿着轨道25在机架20上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实现放置在安装座24内的足疗仪19在坐垫17底部的伸出和缩进,且通过驱动模块23还能控制足疗仪19在伸出时的相对位置,使人们在需要泡脚时,能够使治疗仪的位置干呢更加合理,舒适性更好,且通过机架20固定,将足疗仪19与座椅有效的结合为一体,从而使座椅集合为一体,使足疗仪19在放置时更加稳定隐蔽,占地面积更小,所述安装座24上位于坐垫17前侧的挡板28与坐垫17和扶手5所形成的开口大小吻合,当足疗仪19处于收缩状态时,能够使足疗仪19不会被他人看到,从而影响人们的办公生活环境。
且为了解决每个人的小腿长短不同而使某些人无法有效的将脚伸入足疗仪19内,在坐垫17的底部安装了一个对机架20进行升降控制的第二驱动电机27,足疗仪19到坐垫17的高度能够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7进行控制,从而使人们的脚能够有效的踩入足疗仪19内,从而使泡脚时更加舒适,且第二驱动电机27也通过驱动模块23控制,从而使足疗仪19的位置能够得到全方位的自动控制,结合驱动模块23对足疗仪19的各个功能控制,从而使人们在办公或休息时足疗更加方便,使人们的压力得到了有效的释放,使人们更加喜爱泡脚,不再因为泡脚麻烦而出现避而远之的心理,从而有效的改善了人体亚健康。
进一步的,在通过遮阳装置9进行遮阳时,能够根据当前环境对U型支撑杆11沿着转接座8进行旋转,当不需要使用时,只需将全部的U型支撑杆11往椅背13方向推动,就能使遮阳装置9收缩在椅背13上,且椅背13的顶端采用圆弧形结构,在收缩状态下,遮阳装置9的隐蔽效果更好,使人们不易看出其与椅背13为两个分离的部件,而需要遮挡时,可以根据当前环境对U型支撑杆11进行转动,使遮阳布12能够达到遮挡效果位置,在对遮阳架10进行驱动时更加灵活,定位更加简便。
更进一步的,所述U型支撑杆11的弧度与椅背13顶部弧度吻合,在遮阳架10处于折叠状态时,能够使遮阳架10与椅背13的吻合度更高,遮阳装置9的隐蔽效果更好,使人们更不易看出其与椅背13为两个分离的部件,且根据每个人的头部在椅背13位置的不同,能够通过转接座8沿着滑槽7在椅背13上进行上下滑动,使遮阳装置9的遮阳位置更加合理,不会出现遮阳时直接把上半身大部分阳光遮挡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在通过电脑桌支撑架4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放置时,只需向上拉动电脑台面15,连接板6就能沿着安装槽3内的移动导轨2向上移动,通过连接板6伸出扶手5的高度对电脑台面15的高度位置进行控制,从而使笔记本电脑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而当电脑台面15高度初步确定后,再将电脑台面15继续向上拉倒顶后沿着旋转轴14翻转后与坐垫17层水平设置,在对电脑桌支撑架4进行打开时更加方便简单,而且由于电脑台面15的外侧面一般有皮质或者填充材料的包裹层,而电脑台面15的内测为平板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笔记本电脑放置在电脑台面15上时更阿基平整,而舒适柔软的面层朝下,能够使椅子在长时间实用后外表面更加整洁,不会因为电脑或其他零时的污染而使两侧扶手5侧壁出现色差,而且采用移动导轨2进行上下滑动,结构更加简单,灵活性更高,而电脑台面15通过旋转轴14和连接板6的上端面支撑固定在连接板6上,在对电脑台面15的固定时更加方便简单,而在收缩时,只需反向移动就能收纳到安装槽3内,使收纳后在保证隐藏性得到保证的同时,收纳更加简单,连接板6采用片状板结构,在对电脑台面15进行支撑时,稳定性更好,支撑面积更大。同时,在通过移动导轨2对连接板6进行上下移动后,可以通过定位器18进行随时锁紧及松开,从而使连接板6的伸出高度通过定位器18进行快速控制,由于安装槽3的外侧通过电脑台面15进行遮挡,可以使连接座16的高度小于安装槽3的高度而不会从外侧看出异常,使椅子的生产成本更低。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电脑台面15在连接板6上的稳定性,扶手51/3的顶面做成与连接板6一体的定位板22,通过定位板22能够有效的增大了支撑面,使电脑台面15进行使用时,稳定性更好,支撑面积更大,而定位板22的长度为为扶手5顶面的1/3,当连接座16展开后,既能保证电脑台面15的稳定性,又能保证扶手5自身所具备的功能,使椅子坐着更加舒适。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包括坐垫、设在坐垫上可前后翻转的椅背、设在坐垫两侧的扶手、设在扶手底部的滚轮,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扶手的外侧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一可翻转的电脑桌支撑架,所述椅背的上端设有一用于遮挡他人视线的遮阳装置,所述遮阳装置的两端转接在椅背顶部两侧,所述坐垫的底部设有一足疗仪,所述扶手的一侧设有一对足疗仪各种功能进行控制的驱动模块,所述足疗仪与坐垫之间设有一驱动装置,所述足疗仪通过驱动装置进行位置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在坐垫底部的机架、设在机架上通过驱动模块控制正反转的第一驱动电机、设在机架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控制前后移动的安装座、设在机架上用于滑动安装座的轨道,所述足疗仪设在安装座内,所述足疗仪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其沿着轨道前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的底部设有一对机架进行升降控制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足疗仪到坐垫的高度通过第二驱动电机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模块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位于坐垫前侧的挡板与坐垫和扶手所形成的开口大小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的顶端采用圆弧形结构,所述遮阳装置包括设在椅背上的转接座、通过转接座安装在椅背上的遮阳架,所述遮阳架包括若干根两端转接在转接座上的U型支撑杆、通过U型支撑杆固定支撑的遮阳布,所述遮阳布可通过U型支撑杆前后翻转实现折叠和对椅背前端进行遮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撑杆的弧度与椅背顶部弧度吻合,所述转接座的两侧通过滑槽滑设在椅背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桌支撑架包括电脑台面、设在电脑台面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设在安装槽内的移动导轨、设在移动导轨上的连接板,所述电脑台面的一侧通过旋转轴转接在连接板的上端,所述电脑台面沿着旋转轴翻转后与坐垫层水平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为扶手1/3的顶面,所述电脑台面翻转后底部通过定位板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一对移动导轨进行锁紧的定位器,所述连接板的伸出高度通过定位器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30504.2U CN208676721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多功能办公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30504.2U CN208676721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多功能办公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76721U true CN208676721U (zh) | 2019-04-02 |
Family
ID=6587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30504.2U Active CN208676721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多功能办公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7672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71457A (zh) * | 2019-07-31 | 2019-09-24 | 龙奎 | 多用途机动座椅 |
CN110464234A (zh) * | 2019-08-26 | 2019-11-19 | 汤仕权 | 一种浴足椅底座 |
CN111789683A (zh) * | 2020-08-07 | 2020-10-20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 |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体感控制防护椅 |
WO2022048306A1 (zh) * | 2020-09-02 | 2022-03-10 | 安徽久工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按摩椅架体结构 |
-
2017
- 2017-10-31 CN CN201721430504.2U patent/CN20867672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71457A (zh) * | 2019-07-31 | 2019-09-24 | 龙奎 | 多用途机动座椅 |
CN110464234A (zh) * | 2019-08-26 | 2019-11-19 | 汤仕权 | 一种浴足椅底座 |
CN111789683A (zh) * | 2020-08-07 | 2020-10-20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四医院 |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体感控制防护椅 |
WO2022048306A1 (zh) * | 2020-09-02 | 2022-03-10 | 安徽久工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按摩椅架体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676721U (zh) | 一种多功能办公椅 | |
US20020178502A1 (en) | Adjustable platform for a bed | |
US8713729B2 (en) |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a user | |
US7966947B2 (en) | Resting device assembly including a table and a trolley | |
CN202085909U (zh) | 洗头按摩床 | |
US20170252259A1 (en) | Therapeutic device for extremeties | |
CN105902009A (zh) | 一种椅用靠垫 | |
CN210520560U (zh) | 一种多功能折叠陪护床 | |
CN210659395U (zh) | 一种座卧两式可伸缩汗蒸房 | |
CN210991343U (zh) | 一种用于病床上的靠垫 | |
CN207679189U (zh) | 一种可拉伸的电动床架 | |
US20050144725A1 (en) | Multi-use support pillow | |
CN208755451U (zh) | 一种多功能休闲办公椅 | |
CN115105316A (zh) | 一种皮肤美容用可调节护理床结构 | |
CN206044010U (zh) | 一种椅用靠垫 | |
CN210842309U (zh) | 一种办公用颈腰保健椅 | |
CN208941949U (zh) | 臀部清洗辅助装置 | |
CN200960331Y (zh) | 背式移动输液架 | |
CN201040051Y (zh) | 多功能牵引床 | |
CN219271755U (zh) | 一种门诊用输液椅 | |
CN221534639U (zh) | 一种折刀位颈肩支撑器 | |
CN219480677U (zh) | 一种用于膝关节和髋关节患者护理枕头 | |
CN107753211A (zh) | 一种儿童专用医疗床 | |
CN221555087U (zh) | 一种智能椅 | |
CA1239709A (en) | Thigh support cush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