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62178U - 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62178U CN208662178U CN201821345986.6U CN201821345986U CN208662178U CN 208662178 U CN208662178 U CN 208662178U CN 201821345986 U CN201821345986 U CN 201821345986U CN 208662178 U CN208662178 U CN 2086621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file
- mould group
- handgrip
- chela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41000040710 Chel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5 metalwor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包括动力箱体、设置在动力箱体内的驱动部件和传动模组、两个抓手模组、以及转轴;两个抓手模组以镜像对称的方式上、下相对设置;工作时,驱动部件通过传动模组驱动两个转轴反向转动以带动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反向朝外转动实现型材的卸料,或者以带动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反向朝内转动实现型材的抓持;每个抓手模组设置有若干个可弹性紧压于型材表面的钳爪,实现型材抓持时,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中若干个钳爪分别从上方和下方与型材表面匹配压紧定位。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对任意形状的型材可自适应匹配抓持,并实现在型材快速牵引过程中稳固地对型材进行抓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型材在交通运输等领域中得到应用,型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型材挤压时,由于型材棒与挤压工模,如挤压筒、模具、挤压垫等之间的摩擦,会引起型材棒挤压过程中沿截面方向流动速度不均匀。因此,利用牵引机牵引型材制品,则可以消除部分的不均匀,以防止型材制品的变形严重。在采用牵引设备来提高型材的生产质量与合格率时,牵引设备运行中的平稳性与生产型材的质量是密切相关的。
在采用牵引机牵引过程中,现有技术会采用移动的夹持式抓手对型材进行抓取牵引。然而,夹持式抓手为刚性抓手,刚性抓手虽然可实现抓取工件的功能,但是由于夹持力难以控制,常把型材夹变形而产生废料。同时,由于夹持式抓手的夹持部与型材外表面不贴合导致抓取的平衡稳定性差,在型材牵引过程中,牵引的速度过快或者型材的重量过大时,容易造成型材掉落或不稳定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给企业造成损失。
另外,由于圆管状的型材使用率高,因此现有的夹持式抓手多会设置有弧度与圆管状的型材进行匹配实现抓取。然而,对方形型材或异性型材进行牵引时,现有的夹持式抓手设置的弧度并不匹配,导致要针对不同形状或尺寸的型材进行牵引时需要重新更换相应抓手,从而大大降低牵引设备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也增加企业的生产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该抓持机构通用性强,对任意形状的型材可自适应匹配抓持,并实现在型材快速牵引过程中稳固地对型材进行抓取,从而有效解决抓持机构和型材的匹配问题,提高抓持机构抓取的平衡稳固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与手臂连接的动力箱体、设置在动力箱体内的驱动部件和传动模组、分别对型材进行抓持的两个抓手模组、以及两条穿设在动力箱体内的转轴;所述传动模组通过两个转轴分别与两个抓手模组连接,并且两个抓手模组以镜像对称的方式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驱动部件与传动模组连接,工作时,驱动部件通过传动模组驱动两个转轴反向转动以带动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反向朝外转动实现型材的卸料,或者以带动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反向朝内转动实现型材的抓持;
每个所述抓手模组设置有若干个可弹性紧压于型材表面的钳爪,实现型材抓持时,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中若干个钳爪分别从上方和下方与型材表面匹配压紧定位。
在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通过若干个钳爪分别从上方和下方与型材表面匹配压紧定位,由于钳爪可弹性紧压于型材表面,因此若干个钳爪可根据型材表面的形状进行转动角度的调节,并匹配压紧定位。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抓持机构通用性强和实用性强,可根据型材表面的形状进行抓持角度的调节,则可实现对任意形状的型材自适应匹配抓持,并实现在型材快速牵引过程中稳固地对型材进行抓取,从而有效解决抓持机构和型材的匹配问题,提高抓持机构抓取的平衡稳固性。
每个所述抓手模组包括两个支架、支撑杆和串联轴;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和串联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架连接,所述支撑杆其中一端伸出支架与转轴连接;若干个钳爪沿抓手模组的长度方向排列穿设在串联轴上,并分别与串联轴铰接。
每个所述抓手模组设置有若干个可弹性紧压于型材表面的钳爪是指:所述抓手模组还包括与钳爪数量相等的弹簧和弹簧支架,所述弹簧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架连接;每个钳爪的后部通过弹簧与弹簧支架连接,钳爪与弹簧相抵实现每个钳爪通过弹簧可弹性紧压于型材表面,并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弹簧的设置可实现钳爪转动角度或抓持角度的调节,从而实现钳爪可弹性紧压于型材的表面,该设计十分巧妙和简单,通过该设计可实现抓持机构对型材的柔性抓持。
所述钳爪朝内的端面设置有若干条倒钩;每条所述倒钩与牵引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设置;
每个所述钳爪均设置有弧度,所述弧度为圆的四分之一。
每条所述倒钩均是圆心偏转3°设置。本实用新型钳爪设置有圆的四分之一弧度,可使得每条圆心偏转3°设置的倒钩对型材起到很好反扣作用,从而大大增加抓持力度,实现对型材稳固夹持牵引,这样能有效保证型材的加工质量。
每个所述抓手模组还包括用于限制钳爪最大转动角度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架连接,并位于钳爪与弹簧连接处的上方。限位杆的设计可保证钳爪转动角度不会过大。
所述传动模组包括与驱动部件连接的动力齿轮、变向齿轮、过渡齿轮、转轴传动齿轮一和转轴传动齿轮二;所述变向齿轮位于动力齿轮上方,动力齿轮、变向齿轮和转轴传动齿轮一依次啮合连接;其中一条转轴一端穿设在动力箱体内并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箱体上,其另一端穿过转轴传动齿轮一与上方的抓手模组连接。
所述过渡齿轮位于动力齿轮下方,动力齿轮、过渡齿轮和转轴传动齿轮二依次啮合连接;另一条转轴一端穿设在动力箱体内并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箱体上,其另一端穿过转轴传动齿轮二与下方的抓手模组连接。本实用新型转轴传动齿轮一和转轴传动齿轮二反向转动可分别带动两条转轴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上方的抓手模组和下方的抓手模组反向运动,实现对型材进行抓持或卸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通用性强,对任意形状的型材可自适应匹配抓持,并实现在型材快速牵引过程中稳固地对型材进行抓取,从而有效解决抓持机构和型材的匹配问题,提高抓持机构抓取的平衡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抓持有型材的示意图(限位杆未图示);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抓持有型材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中抓手模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中抓手模组的示意图;
其中,1为动力箱体、2为型材、3为抓手模组、4为转轴、5为扭力马达、6为减速机、7为钳爪、8为支架、9为支撑杆、10为串联轴、11为弹簧、12为弹簧支架、13为倒钩、14为动力齿轮、15为变向齿轮、16为过渡齿轮、17为转轴传动齿轮一、18为转轴传动齿轮二、19为限位杆、20为轴承、21为手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包括手臂21、与手臂21连接的动力箱体1、设置在动力箱体1内的驱动部件和传动模组、分别对型材2进行抓持的两个抓手模组3、以及两条穿设在动力箱体1内的转轴4,其中,驱动部件由扭力马达5和减速机6连接组成;传动模组通过两个转轴4分别与两个抓手模组3连接,并且两个抓手模组3以镜像对称的方式上、下相对设置。驱动部件与传动模组连接,工作时,驱动部件通过传动模组驱动两个转轴4反向转动以带动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3反向朝外转动实现型材2的卸料,或者以带动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3反向朝内转动实现型材2的抓持。
本实用新型每个抓手模组3设置有若干个可弹性紧压于型材表面的钳爪7,实现型材2抓持时,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3中若干个钳爪7分别从上方和下方与型材2表面匹配压紧定位。
每个抓手模组3包括两个支架8、支撑杆9和串联轴10,其中,支撑杆9的两端和串联轴10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架8连接,该支撑杆9其中一端伸出支架8与转轴4连接;若干个钳爪7沿抓手模组3的长度方向排列穿设在串联轴10上,并分别与串联轴10铰接。
上述每个抓手模组3设置有若干个可弹性紧压于型材2表面的钳爪7是指:抓手模组3还包括与钳爪7数量相等的弹簧11和弹簧支架12,其中,弹簧支架1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架8连接;每个钳爪7的后部通过弹簧11与弹簧支架12连接,钳爪7与弹簧11相抵实现每个钳爪7通过弹簧11可弹性紧压于型材表面,并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弹簧11的设置可实现钳爪7转动角度或抓持角度的调节,从而实现钳爪7可弹性紧压于型材2的表面,该设计十分巧妙和简单,通过该设计可实现抓持机构对型材2的柔性抓持。
为了增加抓持机构的抓持力度,本实用新型钳爪7朝内的端面设置有若干条倒钩13,每条倒钩13与牵引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设置。同时,每个钳爪7均设置有弧度,该弧度为圆的四分之一。而每条倒钩13均是圆心偏转3°设置。本实用新型钳爪7设置有圆的四分之一弧度,可使得每条圆心偏转3°设置的倒钩13对型材2起到很好反扣作用,从而大大增加抓持力度,实现对型材2稳固夹持牵引,这样能有效保证型材2的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每个抓手模组3还包括用于限制钳爪7最大转动角度的限位杆19,该限位杆19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架8连接,并位于钳爪7与弹簧11连接处的上方。限位杆19的设计可保证钳爪7转动角度不会过大。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模组包括与驱动部件连接的动力齿轮14、变向齿轮15、过渡齿轮16、转轴传动齿轮一17和转轴传动齿轮二18,其中,变向齿轮15位于动力齿轮14上方,动力齿轮14、变向齿轮15和转轴传动齿轮一17依次啮合连接;其中一条转轴4一端穿设在动力箱体1内并通过轴承20设置在动力箱体1上,其另一端穿过转轴传动齿轮一17与上方的抓手模组3连接。而过渡齿轮16位于动力齿轮14下方,动力齿轮14、过渡齿轮16和转轴传动齿轮二18依次啮合连接;另一条转轴4一端穿设在动力箱体1内并通过轴承20设置在动力箱体1上,其另一端穿过转轴传动齿轮二18与下方的抓手模组3连接。本实用新型转轴传动齿轮一17和转轴传动齿轮二18反向转动可分别带动两条转轴4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上方的抓手模组3和下方的抓手模组3反向运动,实现对型材2进行抓持或卸料。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与手臂连接的动力箱体、设置在动力箱体内的驱动部件和传动模组、分别对型材进行抓持的两个抓手模组、以及两条穿设在动力箱体内的转轴;所述传动模组通过两个转轴分别与两个抓手模组连接,并且两个抓手模组以镜像对称的方式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驱动部件与传动模组连接,工作时,驱动部件通过传动模组驱动两个转轴反向转动以带动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反向朝外转动实现型材的卸料,或者以带动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反向朝内转动实现型材的抓持;
每个所述抓手模组设置有若干个可弹性紧压于型材表面的钳爪,实现型材抓持时,两个镜像对称的抓手模组中若干个钳爪分别从上方和下方与型材表面匹配压紧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抓手模组包括两个支架、支撑杆和串联轴;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和串联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架连接,所述支撑杆其中一端伸出支架与转轴连接;若干个钳爪沿抓手模组的长度方向排列穿设在串联轴上,并分别与串联轴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抓手模组设置有若干个可弹性紧压于型材表面的钳爪是指:所述抓手模组还包括与钳爪数量相等的弹簧和弹簧支架,所述弹簧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架连接;每个钳爪的后部通过弹簧与弹簧支架连接,钳爪与弹簧相抵实现每个钳爪通过弹簧可弹性紧压于型材表面,并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钳爪朝内的端面设置有若干条倒钩;每条所述倒钩与牵引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设置;
每个所述钳爪均设置有弧度,所述弧度为圆的四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倒钩均是圆心偏转3°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抓手模组还包括用于限制钳爪最大转动角度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支架连接,并位于钳爪与弹簧连接处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组包括与驱动部件连接的动力齿轮、变向齿轮、过渡齿轮、转轴传动齿轮一和转轴传动齿轮二;所述变向齿轮位于动力齿轮上方,动力齿轮、变向齿轮和转轴传动齿轮一依次啮合连接;其中一条转轴一端穿设在动力箱体内并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箱体上,其另一端穿过转轴传动齿轮一与上方的抓手模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齿轮位于动力齿轮下方,动力齿轮、过渡齿轮和转轴传动齿轮二依次啮合连接;另一条转轴一端穿设在动力箱体内并通过轴承设置在动力箱体上,其另一端穿过转轴传动齿轮二与下方的抓手模组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45986.6U CN208662178U (zh) | 2018-08-20 | 2018-08-20 | 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45986.6U CN208662178U (zh) | 2018-08-20 | 2018-08-20 | 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62178U true CN208662178U (zh) | 2019-03-29 |
Family
ID=65836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45986.6U Active CN208662178U (zh) | 2018-08-20 | 2018-08-20 | 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6217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6907A (zh) * | 2018-08-20 | 2018-11-30 | 佛山市三水区诺尔贝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及其抓持方法 |
CN110465556A (zh) * | 2019-08-02 | 2019-11-19 | 江苏江顺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三头牵引机牵引头结构 |
-
2018
- 2018-08-20 CN CN201821345986.6U patent/CN2086621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6907A (zh) * | 2018-08-20 | 2018-11-30 | 佛山市三水区诺尔贝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及其抓持方法 |
CN110465556A (zh) * | 2019-08-02 | 2019-11-19 | 江苏江顺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三头牵引机牵引头结构 |
CN110465556B (zh) * | 2019-08-02 | 2024-05-24 | 江苏江顺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三头牵引机牵引头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662178U (zh) | 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 | |
CN204474025U (zh) | 一种牵伸送丝装置 | |
CN105598754B (zh) | 全自动纸管打磨开槽装置 | |
CN108906907A (zh) | 一种用于型材牵引的抓持机构及其抓持方法 | |
CN107007123B (zh) | 一种新型纸质信箱装置 | |
CN107285042B (zh) | 一种车圈带式夹持码垛设备 | |
CN108127002A (zh) | 一种牵引机 | |
CN109015714A (zh) | 一种抓取用机械臂末端夹紧装置 | |
CN212019980U (zh) | 剥肋套丝生产线 | |
CN205634475U (zh) | 收线机装置 | |
CN206014079U (zh) | 一种用于电子级玻璃丝的撚丝机 | |
CN208542891U (zh) | 一种弹簧机送料机构 | |
CN205396622U (zh) | 一种打包机器人的送、抽丝机构 | |
CN211251906U (zh) | 自动抓取装订压边机 | |
CN209337049U (zh) | 一种低噪音式抓瓶脱箱机 | |
CN210285895U (zh) | 一种抱袋式双抓手 | |
CN206615836U (zh) | 均匀往复式收卷装置 | |
CN106018101B (zh) | 一种医用透析纸抗压能力检测时专用张紧装置 | |
CN111468015A (zh) | 一种罐体高效摇匀设备 | |
CN217599948U (zh) | 一种自动引纸装置 | |
CN206899990U (zh) | 一种刮墨刀快速更换装置 | |
CN209970736U (zh) | 一种可三维移动的龙门抓手 | |
CN206215707U (zh) | 柔性片体卷曲机构 | |
CN216186512U (zh) |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自动打结装置 | |
CN209520895U (zh) | 一种旋转夹具摆放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8 Address after: 528226 Room 301, 3 / F, block A6, Guangdong new light source industrial base, Luocun village,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hixing Rob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1e1, 41 Lehua Road, Leping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137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ANHUI NEB ROBOT TECHNOLOGY INSTITUT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