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0980U - 防滑下颌假体 - Google Patents
防滑下颌假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40980U CN208640980U CN201721107350.3U CN201721107350U CN208640980U CN 208640980 U CN208640980 U CN 208640980U CN 201721107350 U CN201721107350 U CN 201721107350U CN 208640980 U CN208640980 U CN 2086409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ief region
- mandible prosthesis
- prosthese
- millimeter
- dep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4373 mandible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6996 Varicose ve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FKJFAAPBSQJPD-UHFFFAOYSA-N tetrafluoro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FC(F)=C(F)F BFKJFAAPBSQJP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下颌假体,包括形成在假体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凹凸区域、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由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固着孔。在其优选实施例中,该下颌假体还包括位于假体上部边缘的中心位置的整形定位部,整形定位部例如为圆形缺口部;固着孔的数量为两个,二者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凹凸区域的范围内;该下颌假体还包括形成在假体内表面或外表面的横向变形槽和竖向变形槽。本实用新型的下颌假体不仅在术中可被简便准确定位,而且能够在术后与人体组织形成良好结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颌假体,尤其是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下颌假体。
背景技术
目前,下颌整形的主要方法有假体植入法和注射法。其中,假体植入法是将例如有机硅橡胶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材质的下颌假体植入至整形者的下颌部,该下颌假体的外形可以根据整形者的面部比例和下颌外形而进行个性化制作。
中国专利文献CN201759700U公开了一种下颌假体,该下颌假体呈圆弧状,包含加强型的膨体聚四氟乙烯层,及设置在加强型膨体聚四氟乙烯层外部的若干层柔软型膨体聚四氟乙烯层。其中,加强型膨体聚四氟乙烯起到骨性支撑作用,而柔软型膨体聚四氟乙烯层的硬度接近于真皮,使得患者植入该下颌假体后,外观逼真、自然。
这种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微孔结构,其能够对下颌假体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假体移位。然而,当需要取出下颌假体时,很难将下颌假体与人体组织分开,导致假体取出手术难度的增大,并给整形者带来较大痛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在术后防止假体移位,又可在进行假体取出手术时便利取出的下颌假体。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滑下颌假体,其包括:
防滑结构,包括形成在假体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凹凸区域、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由内表面贯穿至外表面的固着孔;
其中,该凹凸区域的深度/高度为0.1毫米至2毫米,固着孔的孔径为1毫米至5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表面凹凸区域和固着孔的设置既可增大假体的滑动阻力,又为术后人体组织的生长提供空间,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术后假体发生滑动和移位;同时,凹凸区域和固着孔形成在假体表面,凹凸区域的深度/高度为0.1毫米至2毫米,固着孔的孔径为1毫米至5毫米,便于假体取出手术时将人体组织与假体分离,降低手术难度和患者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位于下颌假体上部边缘的中心位置设置整形定位部,以便于在手术过程中对下颌假体进行准确定位。具体地,整形定位部可以为形成于假体上部边缘中心位置的缺口部;优选地,该缺口部形成为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中,下颌假体还可以包括形成在假体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变形槽;该变形槽的深度为2毫米至10毫米,且该变形槽的深度大于凹凸区域的深度。变形槽的设置可以提高下颌假体的变形能力。
优选地,变形槽包括形成在假体内表面或外表面的横向变形槽和竖向变形槽,横向变形槽和竖向变形槽相互交叉设置,以进一步提高下颌假体的变形能力。其中,横向变形槽和竖向变形槽的数量可以分别为一条或多条,并优选为一条。
本实用新中,固着孔的数量优选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固着孔对称分布于假体的左右两侧,且固着孔位于凹凸区域范围内,以达到更佳的防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凹凸区域可以形成在假体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表面,并优选形成在假体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部分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防滑结构包括形成在假体外表面的第一凹凸区域和形成在假体内表面的第二凹凸区域;第一凹凸区域的面积占假体外表面面积的20-80%,第二凹凸区域的面积占假体内表面面积的20-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凸区域包括沿假体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横向延伸的多条间隔分布的横向凹槽以及沿假体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竖向延伸的多条间隔分布的竖向凹槽;竖向凹槽和横向凹槽的深度可以为0.1毫米至2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凹凸区域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凸出部,凸出部的高度为0.1毫米至2毫米。
优选地,凹凸区域的深度/高度为0.1毫米至1毫米,固着孔的孔径为1毫米至4毫米。
本实用新型藉由对下颌假体表面防滑结构的形态和尺寸进行控制,达到既能够在术后防止假体移位,又可在进行假体取出手术时便利取出下颌假体的有益效果。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下颌假体实施例1外表面侧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下颌假体实施例1内表面侧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下颌假体实施例2外表面侧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下颌假体大致呈弧形,且其上侧中央部位形成向上凸起的波峰。该防滑下颌假体具有与下颌部皮肤组织相接触的外表面10和与肌肉组织相接触的内表面20,假体上部(即植入下颌后靠近嘴巴的一侧)边缘的中心位置形成有作为整形定位部的半圆形缺口部30。
该防滑下颌假体的防滑结构包括形成在外表面10的第一凹凸区域11和形成在内表面20的第二凹凸区域21。第一凹凸区域11的面积占外表面10面积的20-80%,优选为30-70%,例如大约60%;第二凹凸区域21的面积占内表面20面积的20-80%,优选为30-70%,例如大约60%。第一凹凸区域11的面积和第二凹凸区域21的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防滑结构还包括两个由外表面10贯穿至内表面20的固着孔41和42,二者对称分布于假体的左右两侧,并位于凹凸区域11和21的范围内。固着孔41和42的孔径为1毫米至5毫米,优选为1毫米至4毫米,例如2.5毫米。固着孔41和42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固着孔41和42也可以对称或不对称地设置在凹凸区域11和21的范围外;固着孔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三个以上。
第一凹凸区域11包括沿外表面10的横向延伸的多条间隔分布的横向凹槽112和沿外表面10的竖向延伸的多条间隔分布的竖向凹槽111,竖向凹槽111和横向凹槽112的设置产生多个阵列分布的凸出部113。其中,竖向凹槽111和横向凹槽112的深度、凸出部113的高度可以为0.1毫米至2毫米,优选为0.1毫米至1毫米,更优选为0.1毫米至0.5毫米,例如可以为0.2毫米。
第二凹凸区域21包括沿内表面20的横向延伸的多条间隔分布的横向凹槽211和沿内表面20的竖向延伸的多条间隔分布的竖向凹槽212,竖向凹槽212和横向凹槽211的设置产生多个阵列分布的凸出部213。其中,竖向凹槽212和横向凹槽211的深度、凸出部213的高度可以为0.1毫米至2毫米,优选为0.1毫米至1毫米,更优选为0.1毫米至0.5毫米,例如可以为0.2毫米。
容易理解,第一凹凸区域11和第二凹凸区域21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深度/高度。凹凸区域的形成可以有其他的方式,例如在假体内外表面形成阵列分布的盲孔,或者由内外表面伸出的凸出部。凹凸区域可以仅形成在假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部分或全部表面。
下颌假体植入术后,人体组织分别从下颌假体的内外两侧向第二凹凸区域21和第一凹凸区域11的凹陷空间以及固着孔41和42内生长,使下颌假体与人体组织紧密结合,防止假体滑动移位。
实施例2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下颌假体实施例2外表面侧结构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假体的外表面10形成有深度为2毫米至10毫米的横向变形槽114和深度为2毫米至10毫米的竖向变形槽115,横向变形槽114和竖向变形槽115呈“十”字形交叉设置,以增大下颌假体的变形能力。其中,横向变形槽114和竖向变形槽115的深度大于横向凹槽112和竖向凹槽111的深度(即横向变形槽114和竖向变形槽115的深度大于凹凸区域11的深度);横向变形槽114和竖向变形槽115的深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容易理解,横向变形槽和竖向变形槽可以设置在下颌假体的内表面或分别设置在下颌假体的内、外表面。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防滑下颌假体,其特征在于:
防滑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假体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凹凸区域、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由所述内表面贯穿至所述外表面的固着孔;
其中,所述凹凸区域的深度/高度为0.1毫米至2毫米,所述固着孔的孔径为1毫米至5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假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假体上部边缘中心位置的整形定位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假体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假体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变形槽;所述变形槽的深度为2毫米至10毫米,且所述变形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凹凸区域的深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槽包括形成在所述假体内表面或外表面的横向变形槽和竖向变形槽,所述横向变形槽和所述竖向变形槽相互交叉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着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固着孔对称分布于所述假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固着孔位于所述凹凸区域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假体,其特征值在于:所述凹凸区域形成在所述假体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部分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外表面的第一凹凸区域和形成在所述内表面的第二凹凸区域;所述第一凹凸区域的面积占所述外表面面积的20-80%,所述第二凹凸区域的面积占所述内表面面积的20-8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区域包括沿所述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横向延伸的多条间隔分布的横向凹槽以及沿所述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竖向延伸的多条间隔分布的竖向凹槽;所述竖向凹槽和所述横向凹槽的深度为0.1毫米至2毫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区域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高度为0.1毫米至2毫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假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凸区域的深度/高度为0.1毫米至1毫米,所述固着孔的孔径为1毫米至4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07350.3U CN208640980U (zh) | 2017-08-31 | 2017-08-31 | 防滑下颌假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07350.3U CN208640980U (zh) | 2017-08-31 | 2017-08-31 | 防滑下颌假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40980U true CN208640980U (zh) | 2019-03-26 |
Family
ID=65768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07350.3U Active CN208640980U (zh) | 2017-08-31 | 2017-08-31 | 防滑下颌假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4098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73321A (zh) * | 2020-08-13 | 2020-11-24 | 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分体嵌合结构的下颏植入体 |
-
2017
- 2017-08-31 CN CN201721107350.3U patent/CN20864098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73321A (zh) * | 2020-08-13 | 2020-11-24 | 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分体嵌合结构的下颏植入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29537B2 (en) | Pyramid-shaped breast implant for breast augmentation, breast reconstruction, or breast lift with a method of use and production of the same | |
US20200397554A1 (en) | Dual plane breast implant | |
US4790848A (en) | Breast prosthesis with multiple lumens | |
US5092882A (en) | Multiple compartment breast prosthesis | |
JP5102216B2 (ja) | 可変凝集性ゲル形状安定乳房インプラント | |
US5356429A (en) | Body pocket maintenance prosthesis | |
US4778465A (en) | Surgically implantable areola and nipple prosthesis | |
US20060287654A1 (en) | Implant securing device and method | |
CN104837441A (zh) | 乳房假体 | |
US4990160A (en) | Extended chin and mandible implants | |
EP0672372A1 (en) | A cervical reclination cushion | |
CN210044187U (zh) | 一种双层复合型鼻假体 | |
US20160228236A1 (en) | Breast implant support device with large back surface area | |
KR20180001168U (ko) | 코 보형물 | |
CN208640980U (zh) | 防滑下颌假体 | |
JPWO2008053630A1 (ja) | 乳房用プロテーゼおよびこのような乳房用プロテーゼを用いた豊胸術 | |
US20150305854A1 (en) | Variable surface breast implant | |
CN107468376A (zh) | 轻型乳房假体 | |
US20120232647A1 (en) | Adjustable weighted eyelid closure devices and methods | |
CN208851716U (zh) | 鼻假体 | |
CN214073762U (zh) | 一种隆胸用硅胶假体 | |
CN215019714U (zh) | 一种具有混合表面的乳房植入体 | |
CN209136989U (zh) | 一种具有凹槽结构的颅骨修复补片 | |
US20160331513A1 (en) | Multi textured prosthesis implant shell | |
CN204501105U (zh) | 乳房假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