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2814U -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液冷动力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液冷动力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22814U CN208622814U CN201821197953.1U CN201821197953U CN208622814U CN 208622814 U CN208622814 U CN 208622814U CN 201821197953 U CN201821197953 U CN 201821197953U CN 208622814 U CN208622814 U CN 2086228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battery
- several
- square individual
- battery module
- side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顶盖板、两块端盖板、两块侧盖板和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并排叠放固定在一起,两块端盖板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两端,端盖板与方形单体电池之间、相邻两个方形单体电池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垫,两块侧盖板分别安装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两侧,两块侧盖板的托边分别托住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一侧,侧盖板的挡边卡在相对应端盖板的外侧面上,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相互串联或/和并联在一起,顶盖板设置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顶部。还提供了使用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模组的液冷动力电池包。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组,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由其制作的液冷动力电池包的使用寿命较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液冷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对于被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必须具有快速冷却电池温度、降低电池之间温差的特点。传统的动力电池模组因各单体电池之间仅靠粘接胶连接,动力电池模组使用时将发热,而发热产生的热量传导路径不一致且无规律,导致中间电池温度较两边电池温度高,进而增大电池之间的温差,影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实际可用电量以及循环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可降低电池之间温差的动力电池模组,还提供一种使用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模组的液冷动力电池包。
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顶盖板、两块端盖板、两块侧盖板和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所述侧盖板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托边,所述侧盖板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与托边位于同一侧,所述托边与挡边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且该距离大于端盖板的厚度,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并排叠放固定在一起,所述两块端盖板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两端且端盖板的底部所在平面低于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底部所在平面,所述端盖板与方形单体电池之间、相邻两个方形单体电池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垫,所述两块侧盖板分别安装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两侧,所述两块侧盖板的托边分别托住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一侧且侧盖板托边的底部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端盖板的底部所在平面,所述侧盖板的挡边卡在相对应端盖板的外侧面上,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相互串联或/和并联在一起,所述顶盖板设置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板与相靠近的隔热垫之间设置有端部绝缘片。端部绝缘片的设置可防止方形单体电池与端盖板之间发生短路。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板与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之间设置有侧面绝缘膜。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与侧面绝缘膜之间设置有导热胶。
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顶部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方形单体电池的极端一一对应。
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通过若干个汇流排相互串联或/和并联在一起,每个汇流排卡在隔离板相对应两个通孔的相连位置上且相邻两个汇流排之间通过隔离板相隔开。隔离板可用于将方形单体电池与电压采集线束、温度采集线束相隔离开,同时用于将相邻两个方形单体电池的极耳及相邻两个汇流排相隔开。
实际制作时,为方便区分动力电池模组的正负极端,可在顶盖板的顶部与动力电池模组正极端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标识,在顶盖板的顶部与动力电池模组负极端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标识。
一种液冷动力电池包,包括箱体、箱盖和两个以上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液冷板,所述两个以上动力电池模组设置在液冷板上,所述两个以上动力电池模相互串联或/和并联在一起,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的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与液冷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垫,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的侧盖板的托板与液冷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垫,所述箱盖与箱体配套封闭在一起。两个以上动力电池模组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例如:可以将两个以上电池模组以端部与端部相对的方式并排放置,也可以将两个以上电池模组以侧面与侧面相对的方式并排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组,结构简单,各方形单体电池之间、方形单体电池与端盖板之间均设置了隔热垫,可避免相邻两个方形单体电池之间的热量传导,也避免将单体电池的热量传导至端盖板上;两块侧盖板的托边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保证了方形单体电池底部的主要散热面积;另外在侧盖板与方形单体电池之间设置导热胶,有利于方形单体电池的热量快速传递至侧盖板,进而通过侧盖板托边底部的辅助散热面积传递至液冷板,使得方形单体电池的热量可快速通过径向传递出去,热量传导路径较均匀且充分,且各电池之间热量互不影响,散热效果好,可有效降低电池之间的温差,延长动力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组制作的液冷动力电池包,各动力电池模组之间的热量互不影响,且动力电池模组的热量可通过液冷板快速传导出去,快速降低动力电池模组的温度,可延长液冷动力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动力电池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动力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液冷动力电池包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100,如图1、图2所示,包括顶盖板1、两块端盖板2、两块侧盖板3和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4,如图3所示,侧盖板3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托边31,侧盖板3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挡边32,挡边32与托边31位于同一侧,托边31与挡边3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且该距离大于端盖板2的厚度,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4并排叠放固定在一起,两块端盖板2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4的两端且端盖板2的底部所在平面低于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4的底部所在平面,端盖板2与方形单体电池4之间、相邻两个方形单体电池4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垫5,端盖板2与相靠近的隔热垫5之间设置有端部绝缘片6,两块侧盖板3分别安装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4的两侧,两块侧盖板3的托边31分别托住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4的一侧且侧盖板3托边的底部所在平面高于端盖板2的底部所在平面,侧盖板3的挡边32卡在相对应端盖板2的外侧面上,侧盖板3与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4之间设置有侧面绝缘膜7,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4与侧面绝缘膜7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图中未示意出导热胶),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4的顶部设置有隔离板8,隔离板8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通孔81,通孔81与方形单体电池4的极端一一对应,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4通过若干个汇流排9相互串联在一起,每个汇流排9卡在隔离板8相对应两个通孔81的相连位置上且相邻两个汇流排9之间通过隔离板8相隔开,顶盖板1设置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4的顶部,在顶盖板1的顶部与动力电池模组100正极端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标识,在顶盖板1的顶部与动力电池模组100负极端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标识。
制作时,先将两块端盖板、两块端部绝缘片、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若干块隔热垫以倒置的方式即方形单体电池的极端朝下的方式按要求依次叠放粘结固定在在一起,之后通过导热胶将两块内侧贴有侧面绝缘膜的侧盖板分别粘结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两侧,此时侧盖板的托边卡住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底部,侧盖板的挡边卡在相对应端盖板的外侧面上,再然后将组装好的半成品翻过来,使得方形单体电池的极端朝上放置,将隔离板安装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顶部,通过隔离板上的通孔使用汇流排将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相互串联在一起,动力电池模组的正负极端上的汇流排卡装在相对应端盖板的顶部,并将电压采集线束、温度采样线束连接好固定在隔离板上,最后将顶盖板配套安装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顶部,即完成动力电池模组的制作。
实施例2
一种液冷动力电池包,如图4所示,包括箱体200、箱盖300和两个如实施例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100,箱体200内设置有液冷板400,两个动力电池模组100以侧面与侧面相对的方式并排设置在液冷板400上,两个动力电池模100相互串联在一起,动力电池模组100的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与液冷板400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垫500,动力电池模组100的侧盖板的托板与液冷板400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垫600,箱盖300与箱体200配套封闭在一起。
使用时,动力电池模组中的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热传导主路径为径向向下通过第一导热垫传递到液冷板,热传导辅路径为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侧面通过导热胶传递到侧盖板上、再经侧盖板的托边通过第二导热垫传递到液冷板,之后通过液冷板将动力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从而快速降低电池包的温度,并降低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差,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Claims (7)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板、两块端盖板、两块侧盖板和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所述侧盖板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托边,所述侧盖板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与托边位于同一侧,所述托边与挡边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且该距离大于端盖板的厚度,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并排叠放固定在一起,所述两块端盖板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两端且端盖板的底部所在平面低于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底部所在平面,所述端盖板与方形单体电池之间、相邻两个方形单体电池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垫,所述两块侧盖板分别安装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两侧,所述两块侧盖板的托边分别托住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一侧且侧盖板托边的底部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端盖板的底部所在平面,所述侧盖板的挡边卡在相对应端盖板的外侧面上,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相互串联或/和并联在一起,所述顶盖板设置在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板与相靠近的隔热垫之间设置有端部绝缘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板与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之间设置有侧面绝缘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与侧面绝缘膜之间设置有导热胶。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的顶部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方形单体电池的极端一一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通过若干个汇流排相互串联或/和并联在一起,每个汇流排卡在隔离板相对应两个通孔的相连位置上且相邻两个汇流排之间通过隔离板相隔开。
7.一种液冷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盖和两个以上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液冷板,所述两个以上动力电池模组设置在液冷板上,所述两个以上动力电池模相互串联或/和并联在一起,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的若干个方形单体电池与液冷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垫,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的侧盖板的托板与液冷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垫,所述箱盖与箱体配套封闭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97953.1U CN208622814U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液冷动力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97953.1U CN208622814U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液冷动力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22814U true CN208622814U (zh) | 2019-03-19 |
Family
ID=6570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97953.1U Active CN208622814U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液冷动力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228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0674A (zh) * | 2020-04-09 | 2021-10-22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蓄电池 |
-
2018
- 2018-07-27 CN CN201821197953.1U patent/CN2086228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40674A (zh) * | 2020-04-09 | 2021-10-22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蓄电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35414B2 (en) | Current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a battery assembly utilizing non-overlapping bus bars | |
CN208959324U (zh) | 电池模块组件、电池组及电动汽车 | |
CN210349920U (zh) | 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结构 | |
CN105895843A (zh) | 一种智能锂离子电池模组 | |
CN215644661U (zh) |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 |
CN207474562U (zh) | 二次电池模块及包括该模块的二次电池组 | |
CN101999184A (zh) | 模块化电池、这种电池用的互连器和与模块化电池有关的方法 | |
CN201804918U (zh) | 密闭式动力电池组模块 | |
KR20190106060A (ko) | 배터리 모듈,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 |
CN111916643B (zh) | 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包 | |
CN208127289U (zh) | 电池包、托架 | |
CN204303901U (zh) | 电池极耳连接结构及包含该连接结构的软包装电池模组 | |
CN107742692A (zh) |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 |
CN101290980A (zh) | 电池成组连接方法 | |
CN111952523A (zh) | 一种电池包 | |
JP2017511963A (ja) | レセプタクル構造の電圧センシング部材を含む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112072017A (zh) | 一种基于电芯串的电池模组 | |
CN212695263U (zh) |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 |
CN211150661U (zh) | 一种电芯单元及电芯模组 | |
WO2014198183A1 (zh) | 一种安全智能电池组 | |
CN206697534U (zh) | 一种电池包 | |
CN208622814U (zh) |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液冷动力电池包 | |
CN104659402A (zh)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组模块结构 | |
CN213936375U (zh) | 电池组和用电装置 | |
CN105024022B (zh) | 一种层式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7 Address after: 410221 No. 348, Tongzipo West Road, Changsha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COPOWER EV BATT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601-604 room, block A, 1 floor, 131 Ji Hua Xi Road,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