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9508U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99508U CN208599508U CN201821145044.3U CN201821145044U CN208599508U CN 208599508 U CN208599508 U CN 208599508U CN 201821145044 U CN201821145044 U CN 201821145044U CN 208599508 U CN208599508 U CN 2085995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
- friction plate
- nano bubble
- bubble generator
- genera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属于气泡制取装置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提高气泡发生效率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如下,它包括发生装置本体,所述发生装置本体内开设有容纳气泡的容腔,所述发生装置本体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口和喷水口,所述发生装置本体的侧壁上部连通有进气口;所述容腔远离进水口的一端固设有冲击杆,所述冲击杆远离喷水口的一端设有冲击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质净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制取装置,特别涉及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把存在于水里的直径在十到几十微米的气泡叫做微米气泡,把大小在数百纳米以下的气泡叫做纳米气泡,可以把存在于双方中间的气泡混合状态称为微纳米气泡。
这种小到十微米以下的微纳米气泡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具有悬浮物吸附能力强、停留时间长、稳定性好、表面积大,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微纳米气泡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技术领域,例如含油废水处理、鱼类养殖等工业领域以及家用水净化等家用领域。
公告号为CN10295169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养殖用微米汽泡生成装置,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水泵和压力罐,水泵通过管道一与压力罐右端连接,管道一上设有压力表,水泵通过管道二连接进水口,管道二上设有空气孔,所述压力罐左端通过管道三连接有微米喷头;所述管道二的直径大于管道一的直径,管道一的直径大于管道三的直径。
以上的汽泡生成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水和空气经压力罐加压和充分摩擦后形成微米气泡,再经过微米喷头喷出,而压力罐与微米喷头通过管道连接,因此,在管道传输过程中会产生消泡的可能,使气泡发生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有提高气泡发生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本体,所述发生装置本体内开设有容腔,所述发生装置本体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口和喷水口,所述发生装置本体的侧壁上部连通有进气口;
所述喷水口内设有喷嘴摩擦片,所述喷嘴摩擦片分别与容腔内部和喷水口连通;
所述容腔远离进水口的一端固设有冲击杆,所述冲击杆远离喷水口的一端设有冲击件。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杆包括一体连接的实心杆和若干连接片,若干所述连接片圆周阵列于实心杆远离冲击件的一端,相邻所述连接片之间形成长方形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杆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发生装置本体内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下端设有进水挡片,所述进水挡片中部开设有加压孔。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孔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加压孔自上而下为渐缩孔。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摩擦片由上摩擦片和下摩擦片组成,所述上摩擦片外周与喷水口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下摩擦片周缘对称设有凸块,所述喷水口内壁设有环状凸棱,所述凸块架设在环状凸棱上;
所述上摩擦片中部开设有引流孔,所述下摩擦片沿其轴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引流孔的轴线与容纳槽的轴线重合,所述上摩擦片和下摩擦片相对的两侧形成有流道;
所述流道远离引流孔的一端设有流道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摩擦片的下端和下摩擦片的上端均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环形锯齿槽,一对所述环形锯齿槽的齿峰相对设置且存在间隙,所述流道为一对所述环形锯齿槽围合形成的通道。
进一步的,一对所述环形锯齿槽的齿峰之间的间隙为0.4-0.6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将进气口设在反应装置本体侧壁,从而产生无需通过管道传输,提高气泡发生效率的效果;
2.采用了冲击杆和冲击件,从而产生提高气泡发生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冲击杆与冲击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喷嘴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生装置本体;11、上本体;12、下本体;13、容腔;14、进水口;141、进水挡片;1411、加压孔;15、喷水口;151、环状凸棱;16、进气口;2、冲击杆;21、实心杆;22、连接片;221、通孔;23、冲击件;3、喷嘴摩擦片;31、上摩擦片;311、引流孔;32、下摩擦片;321、凸块;322、容纳槽;4、环形锯齿槽;5、流道;51、流道出口;L、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发生装置本体1,其可采用不锈钢、铝型材、铁或者塑料制作而成。发生装置本体1内开设有容纳气水混合物的容腔13,发生装置本体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口14和喷水口15,发生装置本体1的侧壁连通有进气口16。为了使发生装置本体1安装更加方便,将发生装置本体1分为依次连接的上本体11和下本体12,上本体11和下本体12可以采用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但不仅限于这两种固定方式。
如图1所示,进水口14下端设有进水挡片141,进水挡片141中部开设有加压孔1411。加压孔1411的横截面为矩形,加压孔1411自上而下为渐缩孔。水经水泵打入进水口14,然后经加压孔1411进入容腔13内部,同时在进气口16中通入气体,气体可以为空气或者氮气,但不仅限于这两种气体,水流在气流的作用下形成涡流,在容腔13内形成一小部分真空并产生气泡。本实施例中,当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尺寸为230mm*45mm时,加压孔1411的尺寸为5mm*1mm。
如图1所示,容腔13远离进水口14的一端固设有冲击杆2,冲击杆2下端设有外螺纹,发生装置本体1内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在冲击杆2远离喷水口15的一端设有冲击件23,冲击件23与冲击杆2螺纹连接,冲击件23可以呈碗型且开口朝上设置,但不仅限于该形状,可以为开口朝上的倒圆台或者倒梯台。水流进入容腔13后,其中有一部分进入冲击件23,当冲击件23中盛满水后,水会从冲击件23中溢出,由于冲击件23与容腔13底部存在高度差,水从高处跌落形成水跌,从而将水流进一步转化为气泡,提高了气泡发生效率。
如图1所示,冲击杆2包括一体连接的实心杆21和若干连接片22,若干连接片22圆周阵列于实心杆21远离冲击件23的一端,相邻连接片22之间形成长方形的通孔221,气泡经通孔221挤出后显著提高了气泡的细腻程度。
如图1所示,喷水口15内设有喷嘴摩擦片3,喷嘴摩擦片3分别与容腔13内部和喷水口15连通。喷水口15内壁设有环状凸棱151,喷嘴摩擦片3由上摩擦片31和下摩擦片32组成,下摩擦片32周缘对称设有凸块321,凸块321架设在环状凸棱151上,上摩擦片31外周与喷水口15内壁螺纹连接,通过上摩擦片31向下旋紧,从而将下摩擦片32压紧。
如图2所示,上摩擦片31中部开设有引流孔311,下摩擦片32沿其轴向开设有容纳槽322,引流孔311的轴线与容纳槽322的轴线重合,上摩擦片31和下摩擦片32相对的两侧形成有流道5。摩擦片的下端和下摩擦片32的上端均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环形锯齿槽4,一对环形锯齿槽4的齿峰相对设置且存在间隙L,流道5为一对锯齿槽围合形成的呈波浪形的通道,流道5远离引流孔311的一端设有流道出口51。波浪形的流道5使气泡在经过时被磨得更小,形成微纳米气泡并从流道出口51涌出进入喷水口15(参见图1),从而提高气泡的细腻程度。
如图2所示,一对环形锯齿槽4的齿峰之间的间隙L为0.4-0.6mm,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一对环形锯齿槽4的齿峰之间的间隙L为0.5mm。
具体实施过程:水经水泵打入进水口14,然后经进水挡片141上的加压孔1411进入容腔13,同时在进气口16中通入气体,水流在气流的作用下形成涡流,在容腔13内形成一小部分真空并产生气泡。水流进入容腔13后,其中有一部分进入冲击件23,当冲击件23中盛满水后,水会从冲击件23中溢出,由于冲击件23与发生装置本体1存在高度差,水从高处跌落形成水跌,从而将水流进一步转化为气泡。形成的气泡经冲击杆2下部的通孔221挤出至喷嘴摩擦片3中,然后再经喷嘴摩擦片3上的流道5使气泡挤得更细密,形成微纳米气泡,并通过流道出口51涌出至喷水口15中喷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发生装置本体(1)内开设有容腔(13),所述发生装置本体(1)的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水口(14)和喷水口(15),所述发生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部连通有进气口(16);
所述喷水口(15)内设有喷嘴摩擦片(3),所述喷嘴摩擦片(3)分别与容腔(13)内部和喷水口(15)连通;
所述容腔(13)远离进水口(14)的一端固设有冲击杆(2),所述冲击杆(2)远离喷水口(15)的一端设有冲击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冲击杆(2)包括一体连接的实心杆(21)和若干连接片(22),若干所述连接片(22)圆周阵列于实心杆(21)远离冲击件(23)的一端,相邻所述连接片(22)之间形成长方形的通孔(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冲击杆(2)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发生装置本体(1)内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口(14)下端设有进水挡片(141),所述进水挡片(141)中部开设有加压孔(14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压孔(1411)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加压孔(1411)自上而下为渐缩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嘴摩擦片(3)由上摩擦片(31)和下摩擦片(32)组成,所述上摩擦片(31)外周与喷水口(15)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下摩擦片(32)周缘对称设有凸块(321),所述喷水口(15)内壁设有环状凸棱(151),所述凸块(321)架设在环状凸棱(151)上;
所述上摩擦片(31)中部开设有引流孔(311),所述下摩擦片(32)沿其轴向开设有容纳槽(322),所述引流孔(311)的轴线与容纳槽(322)的轴线重合,所述上摩擦片(31)和下摩擦片(32)相对的两侧形成有流道(5);
所述流道(5)远离引流孔(311)的一端设有流道出口(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摩擦片(31)的下端和下摩擦片(32)的上端均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环形锯齿槽(4),一对所述环形锯齿槽(4)的齿峰相对设置且存在间隙(L),所述流道(5)为一对所述环形锯齿槽(4)围合形成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是:一对所述环形锯齿槽(4)的齿峰之间的间隙(L)为0.4-0.6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45044.3U CN208599508U (zh) | 2018-07-18 | 2018-07-18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145044.3U CN208599508U (zh) | 2018-07-18 | 2018-07-18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99508U true CN208599508U (zh) | 2019-03-15 |
Family
ID=65669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45044.3U Active CN208599508U (zh) | 2018-07-18 | 2018-07-18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9950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39337A (zh) * | 2019-08-30 | 2021-03-05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及应用有该装置的清洗机 |
CN113477111A (zh) * | 2021-07-27 | 2021-10-08 | 微纳气泡(浙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由内向外顶推加压的溶气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5589777A (zh) * | 2019-10-11 | 2023-01-10 | 和宇纳米技术株式会社 | 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 |
-
2018
- 2018-07-18 CN CN201821145044.3U patent/CN20859950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39337A (zh) * | 2019-08-30 | 2021-03-05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及应用有该装置的清洗机 |
CN112439337B (zh) * | 2019-08-30 | 2022-07-26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及应用有该装置的清洗机 |
CN115589777A (zh) * | 2019-10-11 | 2023-01-10 | 和宇纳米技术株式会社 | 利用摩擦的纳米气泡产生系统 |
CN113477111A (zh) * | 2021-07-27 | 2021-10-08 | 微纳气泡(浙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由内向外顶推加压的溶气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3477111B (zh) * | 2021-07-27 | 2023-02-10 | 微纳气泡(浙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由内向外顶推加压的溶气装置及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599508U (zh)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
CN109550418B (zh) | 一种旋流型微气泡发生器及气液反应器 | |
CN107744732A (zh) | 一种管式微细气泡发生器 | |
CN111617656B (zh) | 一种兼作雾化器的微小气泡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4643951U (zh) | 一种气水混合器 | |
CN108916127B (zh) | 一种强剪切人工淹没式空化射流发生器 | |
CN103041723A (zh) | 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 |
CN102001719B (zh) | 微纳米曝气器 | |
CN203155108U (zh) | 管流与涡流相结合的溶气装置 | |
CN103785311A (zh) |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
CN204417203U (zh) | 一种射流曝气装置 | |
CN211328957U (zh) | 一种多级水力空化器 | |
CN106517412A (zh) | 一种强剪切式中心射流空化发生器 | |
CN2696710Y (zh) | 撞击流气液反应器 | |
TWI690364B (zh) | 遞進射孔式粉碎細化結構 | |
CN210048555U (zh) | 一种多级旋切破碎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
CN214287611U (zh) | 一种微纳米气泡的发生装置 | |
CN202529882U (zh) | 一种新型溶气释放器 | |
CN210753292U (zh) | 一种基于气泡切割的新型雾化喷嘴 | |
CN206318739U (zh) | 一种强剪切式中心射流空化发生器 | |
CN118236874A (zh) | 一种涡流纳米气泡发生器与涡街振荡喷头耦合的静态装置 | |
CN110565751B (zh) | 一种水龙头起泡器 | |
CN201205521Y (zh) | 一种微泡发生器 | |
CN210386209U (zh) | 一种自吸式可调节微气泡发生器 | |
CN209237735U (zh) | 一种二次加压多级破碎的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