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5970U - 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35970U CN208535970U CN201821063958.5U CN201821063958U CN208535970U CN 208535970 U CN208535970 U CN 208535970U CN 201821063958 U CN201821063958 U CN 201821063958U CN 208535970 U CN208535970 U CN 2085359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 channel
- coal
- contour stealth
- axis str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包括喷嘴部,所述喷嘴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点火通道、中心风通道、内旋流风通道、输送煤粉的煤粉通道、外旋流风通道及轴流风通道;所述轴流风通道、所述外旋流风通道及所述内旋流风通道上均设有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所述轴流风通道、所述外旋流风通道、所述内旋流风通道及所述中心风通道的对应外管上均安装有压力表;可在操作中调节轴流风通道、外旋流风通道及内旋流风通道的出口风道的截面积,从而改变喷出速度,达到调节火焰形状和强弱的目的;对应外管上均安装有压力表,方便在现场间接获知各通道空气气流在燃烧器出口处的速度,从而更好地调整燃烧器的火焰形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回转窑用燃烧器燃料品种很多,如煤粉、天然气、焦炉煤气或高炉煤气等等。回转窑所用煤粉燃烧器所用的煤粉一般为烟煤,且对煤粉的煤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现有工业企业中部分企业采购的煤炭达不到回转窑对煤质的要求,或者制煤系统达不到回转窑对煤粉细度的要求和对煤粉含水量的要求,这使得企业的正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国内回转窑用燃烧器由于受到传统燃烧器结构的影响,受到成本价格的制约,对于煤粉燃烧器通常采用四通道结构。四通道煤粉燃烧器对于煤质较好的情况当然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当采购的煤的质量较差,或者窑系统配置不尽合理时,回转窑的产量、质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甚至导致企业不能正常生产、亏损倒闭。企业亟需解决这一生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包括喷嘴部,所述喷嘴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点火通道、中心风通道、内旋流风通道、输送煤粉的煤粉通道、外旋流风通道及轴流风通道;
所述点火通道外侧的雾化器导管与所述内旋流风通道的内旋流风内管之间形成所述中心风通道;
所述中心风通道的外侧设有内旋流风旋流器、内旋流风螺纹管及内旋流风内管,所述煤粉通道的内侧设有煤粉内喷头、煤粉内喷头螺纹管和煤风内管,所述内旋流风旋流器、所述内旋流风螺纹管及所述内旋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与所述煤粉内喷头、所述煤粉内喷头螺纹管及所述煤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所述内旋流风通道;
所述煤粉通道的外侧设有外旋流风旋流器、外旋流风螺纹管及外旋流风内管,所述煤粉内喷头、所述煤粉内喷头螺纹管及所述煤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与所述外旋流风旋流器、外旋流风螺纹管及外旋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所述煤粉通道;
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侧设有轴流风内喷头、轴流风内筒螺纹管及轴流风内管,所述外旋流风旋流器、外旋流风螺纹管及外旋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与所述轴流风内喷头、所述轴流风内筒螺纹管及所述轴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外旋流风通道;
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侧设有轴流风外筒及轴流风外管,所述轴流风内喷头、所述轴流风内筒螺纹管及所述轴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与所述轴流风外筒及所述轴流风外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所述轴流风通道;
所述轴流风通道、所述外旋流风通道及所述内旋流风通道上均设有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所述轴流风通道、所述外旋流风通道、所述内旋流风通道及所述中心风通道的对应外管上均安装有压力表;
所述外旋流风旋流器及所述内旋流风旋流器均由圆锥体前端和外表面上加工有螺旋沟槽的圆柱旋转体后端组成,所述圆锥体前端的小截面的一端与对应圆柱旋转体后端一体连接,所述圆锥体前端的大截面的一端靠近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出口或内旋流风通道的出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轴流风通道、外旋流风通道及内旋流风通道的截面积在远离出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包括四个法兰和波纹补偿器,其中两个法兰密封连接在所述波纹补偿器的两端,另两个法兰分别通过螺杆平行设置在上述两个法兰的外侧,所述轴流风通道上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是将对应的另两个法兰分别与轴流风外管及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旋流风外管连接;所述外旋流风通道上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是将对应的另两个法兰分别与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旋流风外管和所述煤粉通道的煤风外管连接;所述内旋流风通道上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是将对应的另两个法兰分别与所述煤粉通道的煤风外管及所述内旋流风通道的内旋流风外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点火通道内设有点火装置,所述中心风通道的出口处设有中心风端盖板,所述中心风端盖板上连接有雾化器导管,所述雾化器导管套在所述点火装置的油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旋流风旋流器与所述外旋流风螺纹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旋流风旋流器与所述内旋流风螺纹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煤粉内喷头和煤粉内喷头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煤粉内喷头螺纹管和所述煤风内管之间采用坡口焊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轴流风外筒外侧的出口处设有拢焰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形成截面积逐渐减小的外旋风出口及内旋流风出口,从而形成截面积逐渐收窄的管道使气流在喷出时气压增大,当煤风按一定的扩散角旋流向外喷出,有外邻的外旋流风和内邻的内旋流风传递给煤风相当高的动量和动量矩,使煤风分别同时与外旋流风及内旋流风的混合并以高速度螺旋前进,保证了煤粉的两侧都能与空气混合,混合更为均匀彻底;设置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可在操作中调节轴流风通道、外旋流风通道及内旋流风通道的出口风道的截面积,从而改变喷出速度,达到调节火焰形状和强弱的目的;对应外管上均安装有压力表,方便在现场间接获知各通道空气气流在燃烧器出口处的速度,从而更好地调整燃烧器的火焰形状。
(2)拢烟罩形成碗状效应使火焰中心形成回流,增大煤粉与高温火焰的接触时间,有利于煤粉与高温火焰的接触燃烧。
(3)利用轴流风、内旋流风及外旋流风使回转窑正常使用的煤粉能燃烧迅速,火焰强劲、形状完整;轴流风、外旋流风及及内旋流风的三层保护,燃烧器的火焰不会出现扫窑衬的现象。
(4)利用轴流风、内旋流风及外旋流风使劣质煤粉能充分与一次风、二次风混合扩散,提高煤粉的燃烧速度,提高火焰的强度,从而提高窑的产量并降低热耗;轴流风、内旋流风及外旋流风的联合作用给劣质煤粉的燃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燃烧得以顺利进行。
(5)有效抑制了CO和NOX的生成。
(6)使用寿命长,喷嘴采用了特殊材料,可在1200℃以上抗氧化,可在煤粉入口处设置耐磨陶瓷层保护,可防止煤粉对燃烧器的冲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嘴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嘴部;2-点火装置;3-中心风端盖板;4-内旋流风旋流器;5-煤粉内喷头;6-外旋流风旋流器;7-轴流风内喷头;8-拢焰罩;9-轴流风外筒;10- 内旋流风螺纹管;11-煤粉内喷头螺纹管;12-外旋流风螺纹管;13-轴流风内筒螺纹管;14-轴流风外管;15-轴流风内管;16-外旋流风内管;17-煤风内管;18- 内旋流风内管;19-雾化器导管;20-油管;21-轴流风压力表;22-轴流风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23-外旋流风压力表;24-外旋流风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25-外旋流风调节阀;26-内旋流风压力表;27-内旋流风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28-中心风压力表;29-内旋流风调节阀;30-中心风调节阀;31-侧风管;32-轴流风调节阀;a-点火通道;b-中心风通道;c-内旋流风通道;d-煤粉通道;e-外旋流风通道;f-轴流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包括喷嘴部1,所述喷嘴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点火通道a、中心风通道b、内旋流风通道c、输送煤粉的煤粉通道d、外旋流风通道e及轴流风通道f,点火通道只在燃烧器点火时才使用,对于正常生产时没有任何作用。
在所述点火通道内设有点火装置2,所述雾化器导管套在所述点火装置的油管20上。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的最内侧是燃料的点火通道,点火装置2采用柴油雾化器喷头,置于中心风通道内,中心风通道的出口处设有中心风端盖板 3,在中心风端盖板3上以焊接的方式联接雾化器导管19,所述雾化器导管19 套在所述点火装置的油管20上,所述点火通道外侧的雾化器导管与所述内旋流风通道的内旋流风内管之间形成所述中心风通道。
所述中心风通道的外侧设有内旋流风旋流器4、内旋流风螺纹管10及内旋流风内管18,其中,内旋流风旋流器4和内旋流风螺纹管1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煤粉通道的内侧设有煤粉内喷头5、煤粉内喷头螺纹管11和煤风内管 17,其中,煤粉内喷头5和煤粉内喷头螺纹管11之间采用螺纹联接,煤粉内喷头螺纹管11和煤风内管17之间采用坡口焊接方式。所述内旋流风旋流器、所述内旋流风螺纹管及所述内旋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与所述煤粉内喷头、所述煤粉内喷头螺纹管及所述煤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所述内旋流风通道。
所述煤粉通道的外侧设有外旋流风旋流器6、外旋流风螺纹管12及外旋流风内管16,其中,外旋流风旋流器6和外旋流风螺纹管1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煤粉内喷头、所述煤粉内喷头螺纹管及所述煤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与所述外旋流风旋流器、外旋流风螺纹管及外旋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所述煤粉通道。
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侧设有轴流风内喷头7、轴流风内筒螺纹管13及轴流风内管15,所述外旋流风旋流器、外旋流风螺纹管及外旋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与所述轴流风内喷头、所述轴流风内筒螺纹管及所述轴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外旋流风通道。
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侧设有轴流风外筒9及轴流风外管14,所述轴流风内喷头7、所述轴流风内筒螺纹管13及所述轴流风内管15连接的整体与所述轴流风外筒及所述轴流风外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所述轴流风通道。可在所述轴流风外筒9外侧的出口处设有拢焰罩8,使火焰中心形成回流,增大煤粉与高温火焰的接触时间,有利于煤粉与高温火焰的接触燃烧。
所述外旋流风旋流器及所述内旋流风旋流器均由圆锥体前端和外表面上加工有螺旋沟槽的圆柱旋转体后端组成,所述圆锥体前端的小截面的一端与对应圆柱旋转体后端一体连接,所述圆锥体前端的大截面的一端靠近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出口或内旋流风通道的出口设置。这样的设置便于在外旋流风通道和内旋流风通道的出口分别形成截面积逐渐减小的外旋风出口及内旋流风出口,形成截面积逐渐收窄的管道使气流在喷出时气压增大,当煤风按一定的扩散角旋流向外喷出,有外邻的外旋流风和内邻的内旋流风传递给煤风相当高的动量和动量矩,使煤风分别同时与外旋流风及内旋流风的混合并以高速度螺旋前进,保证了煤粉的两侧都能与空气混合,混合更为均匀彻底;再继续径向扩散与高速射出的轴流风(所述轴流风通道的截面积在远离出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相遇,轴流风束的插入进一步增强了煤粉燃料与空气的混合,使燃烧更为充分,并起稳流的作用。中心风通道配合外旋流风通道、内旋流风通道及轴流风通道出口处的截面积逐渐收窄的管道,当气流在喷出时,周围气压高于内侧气压,可避免局部高温,有效抑制NOx的生成。
所述轴流风通道、所述外旋流风通道及所述内旋流风通道上均设有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分别为轴流风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22、外旋流风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24及内旋流风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27),轴流风通道、外旋流风通道及内旋流风通道的出口截面积均可以通过对应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调节,从而调节燃烧器的火焰形状,另外在所述轴流风通道、所述外旋流风通道、所述内旋流风通道及所述中心风通道的对应外管上均安装有压力表(分别为轴流风压力表21、外旋流风压力表23、内旋流风压力表26及中心风压力表28),压力表的量程可为60KPa,方便在现场间接获知各通道空气气流在燃烧器出口处的速度,从而更好地调整燃烧器的火焰形状。
这四个调节阀门可以独立调节,也可联动调节,可以满足回转窑对火焰长短、强度的不同要求,保证了调节火焰形状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包括四个法兰和波纹补偿器,其中两个法兰密封连接在所述波纹补偿器的两端,另两个法兰分别通过螺杆平行设置在上述两个法兰的外侧,所述轴流风通道上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是将对应的另两个法兰分别与轴流风外管及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旋流风外管连接;所述外旋流风通道上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是将对应的另两个法兰分别与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旋流风外管和所述煤粉通道的煤风外管连接;所述内旋流风通道上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是将对应的另两个法兰分别与所述煤粉通道的煤风外管及所述内旋流风通道的内旋流风外管连接。通过调节螺杆两端的螺母而调节对应的另两个法兰之间的间距,从而改变带动轴流风外管及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旋流风外管相对移动,从而改变轴流风通道和外旋流风通道出口处形成的截面,达到调节助燃轴流风出口速度的目的。同理,也可调节外旋流风出口速度及内旋流风出口速度。
本实施新型的燃烧器还包括侧风管31,侧风管31分别与轴流风通道、外旋流风通道、内旋流风通道及中心风通道相连通,并在各自的连通管上设有对应的调节阀门(分别为轴流风调节阀32、外旋流风调节阀25、内旋流风调节阀29及中心风调节阀30),可分别对轴流风通道、外旋流风通道、内旋流风通道及中心风通道进行风量的补偿调节。另外在侧风管31上还设有侧风管补偿器,侧风管补偿器的结构与上述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结构相同,在调节轴流风出口截面、旋流风出口截面和煤风出口截面时,可起到侧风管31上相对应的助燃风管起调节补偿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部,所述喷嘴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点火通道、中心风通道、内旋流风通道、输送煤粉的煤粉通道、外旋流风通道及轴流风通道;
所述点火通道外侧的雾化器导管与所述内旋流风通道的内旋流风内管之间形成所述中心风通道;
所述中心风通道的外侧设有内旋流风旋流器、内旋流风螺纹管及内旋流风内管,所述煤粉通道的内侧设有煤粉内喷头、煤粉内喷头螺纹管和煤风内管,所述内旋流风旋流器、所述内旋流风螺纹管及所述内旋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与所述煤粉内喷头、所述煤粉内喷头螺纹管及所述煤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所述内旋流风通道;
所述煤粉通道的外侧设有外旋流风旋流器、外旋流风螺纹管及外旋流风内管,所述煤粉内喷头、所述煤粉内喷头螺纹管及所述煤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与所述外旋流风旋流器、外旋流风螺纹管及外旋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所述煤粉通道;
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侧设有轴流风内喷头、轴流风内筒螺纹管及轴流风内管,所述外旋流风旋流器、外旋流风螺纹管及外旋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与所述轴流风内喷头、所述轴流风内筒螺纹管及所述轴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外旋流风通道;
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侧设有轴流风外筒及轴流风外管,所述轴流风内喷头、所述轴流风内筒螺纹管及所述轴流风内管连接的整体与所述轴流风外筒及所述轴流风外管连接的整体之间形成所述轴流风通道;
所述轴流风通道、所述外旋流风通道及所述内旋流风通道上均设有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所述轴流风通道、所述外旋流风通道、所述内旋流风通道及所述中心风通道的对应外管上均安装有压力表;
所述外旋流风旋流器及所述内旋流风旋流器均由圆锥体前端和外表面上加工有螺旋沟槽的圆柱旋转体后端组成,所述圆锥体前端的小截面的一端与对应圆柱旋转体后端一体连接,所述圆锥体前端的大截面的一端靠近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出口或内旋流风通道的出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通道、外旋流风通道及内旋流风通道的截面积在远离出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包括四个法兰和波纹补偿器,其中两个法兰密封连接在所述波纹补偿器的两端,另两个法兰分别通过螺杆平行设置在上述两个法兰的外侧,所述轴流风通道上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是将对应的另两个法兰分别与轴流风外管及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旋流风外管连接;所述外旋流风通道上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是将对应的另两个法兰分别与所述外旋流风通道的外旋流风外管和所述煤粉通道的煤风外管连接;所述内旋流风通道上的出口截面积调节装置是将对应的另两个法兰分别与所述煤粉通道的煤风外管及所述内旋流风通道的内旋流风外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通道内设有点火装置,所述中心风通道的出口处设有中心风端盖板,所述中心风端盖板上连接有雾化器导管,所述雾化器导管套在所述点火装置的油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流风旋流器与所述外旋流风螺纹管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流风旋流器与所述内旋流风螺纹管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内喷头和煤粉内喷头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煤粉内喷头螺纹管和所述煤风内管之间采用坡口焊接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外筒外侧的出口处设有拢焰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63958.5U CN208535970U (zh) | 2018-07-05 | 2018-07-05 | 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63958.5U CN208535970U (zh) | 2018-07-05 | 2018-07-05 | 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35970U true CN208535970U (zh) | 2019-02-22 |
Family
ID=65387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063958.5U Active CN208535970U (zh) | 2018-07-05 | 2018-07-05 | 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3597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11832A (zh) * | 2019-01-17 | 2019-04-12 | 襄阳市胜合燃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通道双涡流回转窑用燃烧器 |
WO2021027255A1 (zh) * | 2019-08-09 | 2021-02-18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风道结构和空气处理装置 |
CN113464934A (zh) * | 2021-07-07 | 2021-10-01 | 湖北锋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缓冲降噪功能的低氮燃烧器及其控制方法 |
-
2018
- 2018-07-05 CN CN201821063958.5U patent/CN20853597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11832A (zh) * | 2019-01-17 | 2019-04-12 | 襄阳市胜合燃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通道双涡流回转窑用燃烧器 |
WO2021027255A1 (zh) * | 2019-08-09 | 2021-02-18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风道结构和空气处理装置 |
CN113464934A (zh) * | 2021-07-07 | 2021-10-01 | 湖北锋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缓冲降噪功能的低氮燃烧器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06487U (zh) | 回转窑用无烟煤煤粉燃烧器 | |
CN201575462U (zh) | 回转窑用煤粉和气体燃料混烧燃烧器 | |
CN208535970U (zh) | 一种多通道双涡流煤粉燃烧器 | |
CN201964401U (zh) | 回转窑用旋流式四通道煤粉燃烧器 | |
CN202350096U (zh) | 一种双油路燃油喷嘴 | |
CN109611832A (zh) | 一种多通道双涡流回转窑用燃烧器 | |
CN108151009B (zh) | 一种防止燃煤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贴壁风装置 | |
CN209763079U (zh) | 多通道双涡流煤气混烧燃烧器 | |
CN103062773A (zh) | 适用于高温燃气与重油的两用燃烧器 | |
CN208282093U (zh) | 一种五流道煤粉燃烧器 | |
CN203464279U (zh) | 一种低氮氧化合物电石炉煤气燃烧器 | |
CN207065568U (zh) | 一种低热值燃气烧嘴及热风炉 | |
CN2658581Y (zh) | 一种用于水泥回转窑的新型四风道煤粉燃烧器 | |
CN207094614U (zh) | 用于水泥窑的四风道煤粉燃烧器 | |
WO1987002756A1 (en) | Radiant tube burner | |
CN203464270U (zh) | 一种新型双旋风富氧微油点火稳燃煤粉燃烧器 | |
CN218510891U (zh) | 一种用于水泥熟料生产的双旋流燃烧器 | |
CN102734796A (zh) | 劣质煤燃烧器 | |
CN201575459U (zh) | 窑炉多通道煤气、煤粉混烧高速燃烧器 | |
CN115264500A (zh) | 一种用于水泥熟料生产的双旋流燃烧器 | |
CN203068527U (zh) | 一种回转窑用油气两用燃烧器 | |
CN2456029Y (zh) | 回转窑旋转式四风道煤粉燃烧器 | |
CN207749078U (zh) | 一种外混旋流式水煤浆工艺烧嘴 | |
CN102944014A (zh) | 工业锅炉燃烧器及具有其的工业锅炉 | |
CN209602467U (zh) | 一种水煤浆雾化喷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