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6207U - 一种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06207U CN208506207U CN201821210377.XU CN201821210377U CN208506207U CN 208506207 U CN208506207 U CN 208506207U CN 201821210377 U CN201821210377 U CN 201821210377U CN 208506207 U CN208506207 U CN 2085062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remote control
- switch
-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092 self-diagnosi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包括: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合位置开关、储能线圈检测电路、定时脉冲发生电路、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及分位置开关,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和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分别电连接至定时脉冲发生电路,合位置开关和分位置开关分别电连接至储能线圈检测电路;自诊断单元设于电力系统智能终端中,智能终端中设有已有的遥控分预置电路、遥控分回路、储能回路、遥控合预置电路及遥控合回路;自诊断单元还与柱上开关电连接,柱上开关中设有已有的行程开关、分闸线圈、储能线圈及合闸线圈。由此,本实用新型可在日常运行中诊断控制分闸和合闸的回路是否异常,确保需要分闸时能及时有效地分闸,需要合闸时能及时有效地合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智能终端中,常常设置有调度自动化的“五遥”功能,即,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遥视。其中,遥控(Tele-Controlling,TC)是指远程控制:它是指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发出命令,以实现对发电厂、变电站电气元件的操作和切换。如对柱上开关进行“控分”和“控合”。所述柱上开关例如可为:柱上断路器、柱上负荷开关或柱上隔离开关等,“控分”就是调度员在调度中心对柱上开关进行分闸操作,“控合”则是调度员在调度中心对柱上开关进行合闸操作。
若初始状态下,柱上开关为“合位”,则智能终端应定时检测控制分闸的回路是否异常,以便确保需要执行分闸操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分闸;反之,若初始状态下,柱上开关为“分位”,则智能终端应定时检测控制合闸的回路是否异常,以便确保需要执行合闸操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合闸。
由此,本领域亟需一种能够进行遥控回路自诊断的单元,用于在日常运行中诊断控制分闸和控制合闸的回路是否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在日常运行中诊断控制分闸和控制合闸的回路是否异常这项功能,以确保需要执行分闸操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分闸,以及需要执行合闸操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合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包括: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合位置开关、储能线圈检测电路、定时脉冲发生电路、合闸线圈判断电路以及分位置开关,其中,
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和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所述合位置开关和分位置开关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储能线圈检测电路;
所述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设于电力系统智能终端中,所述智能终端中还设有已有的遥控分预置电路、遥控分回路、储能回路、遥控合预置电路以及遥控合回路,其中,所述遥控分预置电路、遥控分回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所述储能回路电连接至所述储能线圈检测电路,所述遥控合预置电路、遥控合回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
所述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还与柱上开关电连接,所述柱上开关中设有已有的行程开关、分闸线圈、储能线圈以及合闸线圈,其中,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合位置开关分别电连接至所述行程开关的开关分位常闭触点,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分位置开关分别电连接至所述行程开关的开关合位常开触点,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合位置开关还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分闸线圈,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分位置开关还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合闸线圈;所述储能线圈电连接至所述储能线圈检测电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包括:三态门G1、电阻R1~R4、三极管T1、光耦OC1、OC2以及继电器K1、K2,其中,所述三态门G1的控制使能端与所述遥控分预置电路电连接,接收所述遥控分预置电路发出的遥控分预置信号;所述三态门G1的输入端与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电连接,接收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发出的定时脉冲信号;所述三态门G1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电连接至三极管T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电连接至光耦OC1的第二输入端,发射极接地;所述光耦OC1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电阻R2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5V电源,所述光耦OC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继电器K1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12V电源,所述光耦OC1的第二输出端接设备地;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1后、与所述光耦OC1电连接,触点组部分则与柱上开关的开关分位常闭触点S1电连接,所述开关分位常闭触点S1电连接至合位置开关,所述合位置开关电连接至所述分闸线圈;所述分闸线圈通过光耦OC2、电阻R4接地,所述光耦OC2通过继电器K2、电阻R3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24V电源,所述继电器K2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2,触点组部分电连接至所述遥控分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包括:三态门G2、电阻R5~R8、三极管T2、光耦OC3、OC4以及继电器K3、K4,其中,所述三态门G2的控制使能端与所述遥控合预置电路电连接,接收所述遥控合预置电路发出的遥控合预置信号;所述三态门G2的输入端与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电连接,接收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发出的定时脉冲信号;所述三态门G2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电连接至三极管T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T2的集电极电连接至光耦OC3的第二输入端,发射极接地;所述光耦OC3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电阻R6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5V电源,所述光耦OC3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继电器K3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12V电源,所述光耦OC3的第二输出端接设备地;所述继电器K3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3后、与所述光耦OC3电连接,触点组部分则与柱上开关的开关合位常开触点S2电连接,所述开关合位常开触点S2电连接至分位置开关,所述分位置开关电连接至所述合闸线圈;所述合闸线圈通过光耦OC4、电阻R8接地,所述光耦OC4通过继电器K4、电阻R7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24V电源,所述继电器K4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4,触点组部分电连接至所述遥控合回路。
可选地,所述柱上开关为:柱上断路器、柱上负荷开关或柱上隔离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能够实现在日常运行中诊断控制分闸和控制合闸的回路是否异常的这项功能,以确保需要执行分闸操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分闸,以及需要执行合闸操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合闸;由此,实现自动对终端遥控回路状态进行预评估和判断,进而提高产品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的电路连接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的电路连接图二;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10——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11——分闸线圈判断电路;12——合位置开关,13——储能线圈检测电路,14——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5——合闸线圈判断电路,16——分位置开关;
20——电力系统智能终端,21——遥控分预置电路,22——遥控分回路,23——储能回路,24——遥控合预置电路,25——遥控合回路;
30——柱上开关,31——行程开关,32——分闸线圈,33——储能线圈,34——合闸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10包括:分闸线圈判断电路11、合位置开关12、储能线圈检测电路13、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4、合闸线圈判断电路15以及分位置开关16,其中,
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11和合闸线圈判断电路15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4,所述合位置开关12和分位置开关16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储能线圈检测电路13;
所述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10设于电力系统智能终端20中,在所述智能终端中,设有已有的遥控分预置电路21、遥控分回路22、储能回路23、遥控合预置电路24以及遥控合回路25,其中,所述遥控分预置电路21、遥控分回路22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11,所述储能回路23电连接至所述储能线圈检测电路13,所述遥控合预置电路24、遥控合回路25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15;
所述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10还与柱上开关30电连接,所述柱上开关30例如可为:柱上断路器、柱上负荷开关或柱上隔离开关等,但不以此为限;所述柱上开关30中设有行程开关31、分闸线圈32、储能线圈33以及合闸线圈34,其中,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11、合位置开关12分别电连接至所述行程开关31的开关分位常闭触点,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15、分位置开关16分别电连接至所述行程开关31的开关合位常开触点,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11、合位置开关12还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分闸线圈32,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15、分位置开关16还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合闸线圈34;所述储能线圈33电连接至所述储能线圈检测电路13。
由此,电力系统智能终端上电后,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开始执行上电自检,检测行程开关的位置(“分闸”或“合闸”)、以及是否有终端的遥控分预置电路21或遥控合预置电路24中的预置信号发过来——
若检测到行程开关的位置在分闸位置,则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先工作并且闭锁分闸,定时脉冲发生电路产生间隔式脉冲,通过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和分位置开关施加到柱上开关的合闸线圈,检测合闸线圈是否有异常,同时信号通过分位置开关施加到储能线圈检测电路,检测储能线圈是否工作正常;
若检测到行程开关的位置在合闸位置,则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先工作并且闭锁合闸,定时脉冲发生电路产生间隔式脉冲,通过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和合位置开关施加到柱上开关的分闸线圈,检测分闸线圈是否有异常,同时信号通过合位置开关施加到储能线圈判断电路,检测储能线圈是否工作正常;
当遥控合回路、遥控分回路或储能回路产生异常时,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会通过遥控合回路异常、遥控分回路异常或储能回路异常接口,将信号传递给电力系统智能终端;当智能终端发出遥控分预置信号时,自诊断单元停止检测分闸线圈和储能回路,当智能终端发出遥控合预置信号时,自诊断单元停止检测合闸线圈和储能回路。
具体地,请再参照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的电路连接图一。图2主要示出了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中的分闸线圈判断电路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如图所示,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包括:三态门G1、电阻R1~R4、三极管T1、光耦OC1、OC2以及继电器K1、K2,其中,
所述三态门G1的控制使能端与所述遥控分预置电路21电连接,接收所述遥控分预置电路21发出的遥控分预置信号;所述三态门G1的输入端与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4电连接,接收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4发出的定时脉冲信号;所述三态门G1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电连接至三极管T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电连接至光耦OC1的第二输入端,发射极接地;所述光耦OC1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电阻R2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5V电源,所述光耦OC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继电器K1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12V电源,所述光耦OC1的第二输出端接设备地;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1后、与所述光耦OC1电连接,触点组部分则与柱上开关的开关分位常闭触点S1电连接,所述开关分位常闭触点S1电连接至合位置开关12,所述合位置开关12电连接至所述分闸线圈32;所述分闸线圈32通过光耦OC2、电阻R4接地,所述光耦OC2通过继电器K2、电阻R3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24V电源,所述继电器K2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2,触点组部分电连接至所述遥控分回路22(见图2左下角所示)。
进一步地,请再参照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的电路连接图二。图3主要示出了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中的合闸线圈判断电路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如图所示,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包括:三态门G2、电阻R5~R8、三极管T2、光耦OC3、OC4以及继电器K3、K4,其中,
所述三态门G2的控制使能端与所述遥控合预置电路24电连接,接收所述遥控合预置电路24发出的遥控合预置信号;所述三态门G2的输入端与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4电连接,接收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14发出的定时脉冲信号;所述三态门G2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电连接至三极管T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T2的集电极电连接至光耦OC3的第二输入端,发射极接地;所述光耦OC3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电阻R6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5V电源,所述光耦OC3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继电器K3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12V电源,所述光耦OC3的第二输出端接设备地;所述继电器K3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3后、与所述光耦OC3电连接,触点组部分则与柱上开关的开关合位常开触点S2电连接,所述开关合位常开触点S2电连接至分位置开关16,所述分位置开关16电连接至所述合闸线圈34;所述合闸线圈34通过光耦OC4、电阻R8接地,所述光耦OC4通过继电器K4、电阻R7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24V电源,所述继电器K4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4,触点组部分电连接至所述遥控合回路25(见图3左下角所示)。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由于储能线圈及相关电路的设置与连接皆为本领域的惯有设计,所以,为使附图免于繁琐,在图2、图3中皆未示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合位置开关、储能线圈检测电路、定时脉冲发生电路、合闸线圈判断电路以及分位置开关,其中,
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和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所述合位置开关和分位置开关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储能线圈检测电路;
所述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设于电力系统智能终端中,所述智能终端中还设有已有的遥控分预置电路、遥控分回路、储能回路、遥控合预置电路以及遥控合回路,其中,所述遥控分预置电路、遥控分回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所述储能回路电连接至所述储能线圈检测电路,所述遥控合预置电路、遥控合回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
所述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还与柱上开关电连接,所述柱上开关中设有已有的行程开关、分闸线圈、储能线圈以及合闸线圈,其中,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合位置开关分别电连接至所述行程开关的开关分位常闭触点,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分位置开关分别电连接至所述行程开关的开关合位常开触点,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合位置开关还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分闸线圈,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分位置开关还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合闸线圈;所述储能线圈电连接至所述储能线圈检测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线圈判断电路包括:三态门G1、电阻R1~R4、三极管T1、光耦OC1、OC2以及继电器K1、K2,其中,所述三态门G1的控制使能端与所述遥控分预置电路电连接,接收所述遥控分预置电路发出的遥控分预置信号;所述三态门G1的输入端与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电连接,接收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发出的定时脉冲信号;所述三态门G1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电连接至三极管T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电连接至光耦OC1的第二输入端,发射极接地;所述光耦OC1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电阻R2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5V电源,所述光耦OC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继电器K1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12V电源,所述光耦OC1的第二输出端接设备地;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1后、与所述光耦OC1电连接,触点组部分则与柱上开关的开关分位常闭触点S1电连接,所述开关分位常闭触点S1电连接至合位置开关,所述合位置开关电连接至所述分闸线圈;所述分闸线圈通过光耦OC2、电阻R4接地,所述光耦OC2通过继电器K2、电阻R3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24V电源,所述继电器K2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2,触点组部分电连接至所述遥控分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线圈判断电路包括:三态门G2、电阻R5~R8、三极管T2、光耦OC3、OC4以及继电器K3、K4,其中,所述三态门G2的控制使能端与所述遥控合预置电路电连接,接收所述遥控合预置电路发出的遥控合预置信号;所述三态门G2的输入端与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电连接,接收所述定时脉冲发生电路发出的定时脉冲信号;所述三态门G2的输出端电连接至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电连接至三极管T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T2的集电极电连接至光耦OC3的第二输入端,发射极接地;所述光耦OC3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电阻R6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5V电源,所述光耦OC3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继电器K3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12V电源,所述光耦OC3的第二输出端接设备地;所述继电器K3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3后、与所述光耦OC3电连接,触点组部分则与柱上开关的开关合位常开触点S2电连接,所述开关合位常开触点S2电连接至分位置开关,所述分位置开关电连接至所述合闸线圈;所述合闸线圈通过光耦OC4、电阻R8接地,所述光耦OC4通过继电器K4、电阻R7电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的24V电源,所述继电器K4的线圈部分并联一二极管D4,触点组部分电连接至所述遥控合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上开关为:柱上断路器、柱上负荷开关或柱上隔离开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10377.XU CN208506207U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一种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10377.XU CN208506207U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一种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06207U true CN208506207U (zh) | 2019-02-15 |
Family
ID=65290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21037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06207U (zh) | 2018-07-27 | 2018-07-27 | 一种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0620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87258A (zh) * | 2019-05-13 | 2019-08-30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一种测控装置遥控回路测试仪 |
CN116780780A (zh) * | 2023-08-18 | 2023-09-19 | 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控制装置 |
-
2018
- 2018-07-27 CN CN201821210377.XU patent/CN20850620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87258A (zh) * | 2019-05-13 | 2019-08-30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一种测控装置遥控回路测试仪 |
CN110187258B (zh) * | 2019-05-13 | 2024-04-02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一种测控装置遥控回路测试仪 |
CN116780780A (zh) * | 2023-08-18 | 2023-09-19 | 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控制装置 |
CN116780780B (zh) * | 2023-08-18 | 2024-01-26 | 江西清华泰豪三波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控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90337Y (zh) | 断路器智能控制装置 | |
CN102946149A (zh) | 一种分布式配网自动化监控终端 | |
CN103560587A (zh) | 零功耗绿色电源综合配电控制箱 | |
CN205103386U (zh) | 一种高精度特种电源监控系统 | |
CN203301182U (zh) |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 | |
CN102148529A (zh) | 向断路器控制单元智能供电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506207U (zh) | 一种终端用遥控回路自诊断单元 | |
CN201994717U (zh) | 向断路器控制单元智能供电的控制装置 | |
CN104777776B (zh) | 永磁真空断路器的监控系统 | |
CN203086239U (zh) | 一种分布式配网自动化监控终端 | |
CN204761158U (zh) | 一种支持光伏电源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的箱变测控装置 | |
CN208797560U (zh) | 电动汽车充电线路的过流与缺相断线测控系统 | |
CN204761157U (zh) | 一种用于分布式电源的综合测控装置 | |
CN203896004U (zh) | 智能充电柜中央控制系统 | |
CN202167897U (zh) | 智能防误闭锁装置 | |
CN202583746U (zh) | 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 |
CN206741243U (zh) |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的智能控制器 | |
CN202524166U (zh) | 一种应用于馈线自动化系统中的在线监测与保护装置 | |
CN204167134U (zh) | 一种隔离开关控制系统 | |
CN111799890A (zh) | 一种电力智能运维测控装置 | |
CN104316114A (zh) | 集约式触摸屏智能电力仪表 | |
CN213185630U (zh) | 一种分布式智能站所终端 | |
CN205882445U (zh) |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专用交流精密列头柜 | |
CN206450780U (zh) | 一种故障监测远程控制型电缆分支箱及检测系统 | |
CN204290503U (zh) | 一体化智能交流电源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