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7845U - 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417845U CN208417845U CN201820600652.2U CN201820600652U CN208417845U CN 208417845 U CN208417845 U CN 208417845U CN 201820600652 U CN201820600652 U CN 201820600652U CN 208417845 U CN208417845 U CN 2084178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nd
- steel cylinder
- bolt
- cushion rubber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包括钢筒,所述钢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胶圈,所述胶圈安装在钢筒的两端,所述胶圈的外部设置有铜齿,所述铜齿安装在胶圈的外部,所述胶圈的外部设置有压盖,所述胶圈和铜齿通过压盖固定安装在钢筒的一端,所述压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与压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螺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安装在螺孔的内部;采用胶圈,使管道和钢筒连接处通过胶圈进行密封,提高管道连接的密闭性,采用压盖和铜齿,压盖和胶圈通过锥形接触,提高管道连接时胶圈与管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楔形铜齿通过压盖与管道咬合,增加管道连接时,对管道的固定,提高拖拉效果,降低铺设管道的时间和工程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连接是指按照设计图的要求,将已经加工预制好的管段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施工中,应根据所用管子的材质选择不同的连接方法,管道是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现有的非金属管道的铺设中,传统的熔拉连接方式,打压试验容易出现漏点并且不容易查找,从而增加施工人员对管道来连接的技术要求,增加管道安装的难度,提高管道来凝结的时间,而用普通的连接器连接需要架设管道使管道固定,使得管道连接耗费大量的时间,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非金属管道的铺设中,传统的熔拉连接方式,打压试验容易出现漏点并且不容易查找,从而增加施工人员对管道来连接的技术要求,增加管道安装的难度,提高管道来凝结的时间,而用普通的连接器连接需要架设管道使管道固定,使得管道连接耗费大量的时间,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包括钢筒,所述钢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胶圈,所述胶圈安装在钢筒的两端,所述胶圈的外部设置有铜齿,所述铜齿安装在胶圈的外部,所述胶圈的外部设置有压盖,所述胶圈和铜齿通过压盖固定安装在钢筒的一端,所述压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与压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螺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安装在螺孔的内部,所述螺栓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栓一端螺纹的外表面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套在螺栓的一端,所述垫片的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垫片通过螺母安装在垫片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螺栓、垫片和螺母的型号均为M12,所述螺栓为长杆形结构,且螺栓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压盖和胶圈均为锥形结构,且压盖和胶圈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压盖和胶圈对称安装在钢筒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铜齿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铜齿对称安装在钢筒的两端,且铜齿为楔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钢筒为管状结构,且钢筒的两端均为锥形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胶圈,使管道和钢筒连接处通过胶圈进行密封,提高管道连接的密闭性,采用压盖和铜齿,压盖和胶圈通过锥形接触,提高管道连接时胶圈与管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楔形铜齿通过压盖与管道咬合,增加管道连接时,对管道的固定,提高拖拉效果,降低铺设管道的时间和工程量,提高管道铺设的效率,降低管道铺设成本,采用螺栓、垫片和螺母,使压盖通过螺栓、垫片和螺母固定,增加管道连接的稳定性,降低工人施工的体力劳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器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筒;2、压盖;3、胶圈;4、铜齿;5、螺栓;6、垫片;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包括钢筒1,钢筒1的两端均设置有胶圈3,胶圈3安装在钢筒1的两端,胶圈3的外部设置有铜齿4,铜齿4安装在胶圈3的外部,胶圈3的外部设置有压盖2,胶圈3和铜齿4通过压盖2固定安装在钢筒1的一端,压盖2的外表面设置有螺孔,螺孔与压盖2为一体式结构,螺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5,螺栓5的一端安装在螺孔的内部,螺栓5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螺栓5一端螺纹的外表面设置有垫片6,垫片6套在螺栓5的一端,垫片6的一侧设置有螺母7,垫片6通过螺母7安装在垫片6的一端。
为了增加压盖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管道连接的牢靠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栓5、垫片6和螺母7的型号均为M12,螺栓5为长杆形结构,且螺栓5设置有四个。
为了提高压盖2和胶圈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增加胶圈3与管道之间的密闭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压盖2和胶圈3均为锥形结构,且压盖2和胶圈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压盖2和胶圈3对称安装在钢筒1的两端。
为了提高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器与管道之间的咬合,增加管道来凝结的牢靠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铜齿4设置有八个,八个铜齿4对称安装在钢筒1的两端,且铜齿4为楔形结构。
为了增加管道连接的便捷性,降低管道连接的时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钢筒1为管状结构,且钢筒1的两端均为锥形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把压盖2和胶圈3依次套在一端待连接管道上,再将另一压盖2和胶圈3套在另一端待连接管道上,将钢筒1插入待连接管道的内部,此时把胶圈3套在钢筒1的一端,并在胶圈3的表面放上铜齿4,此时把压盖2套在铜齿4的外部,并在压盖2表面的螺孔内插入螺栓5,使螺栓5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压盖2外表面的螺孔,此时在螺栓5的一端套入垫片6,并把螺母7旋合在垫片6的一侧,此时压盖2、胶圈3和铜齿4在螺栓5的作用下使钢筒1和待连接管道紧密压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包括钢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筒(1)的两端均设置有胶圈(3),所述胶圈(3)安装在钢筒(1)的两端,所述胶圈(3)的外部设置有铜齿(4),所述铜齿(4)安装在胶圈(3)的外部,所述胶圈(3)的外部设置有压盖(2),所述胶圈(3)和铜齿(4)通过压盖(2)固定安装在钢筒(1)的一端,所述压盖(2)的外表面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与压盖(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螺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5),所述螺栓(5)的一端安装在螺孔的内部,所述螺栓(5)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栓(5)一端螺纹的外表面设置有垫片(6),所述垫片(6)套在螺栓(5)的一端,所述垫片(6)的一侧设置有螺母(7),所述垫片(6)通过螺母(7)安装在垫片(6)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垫片(6)和螺母(7)的型号均为M12,所述螺栓(5)为长杆形结构,且螺栓(5)设置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2)和胶圈(3)均为锥形结构,且压盖(2)和胶圈(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压盖(2)和胶圈(3)对称安装在钢筒(1)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齿(4)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铜齿(4)对称安装在钢筒(1)的两端,且铜齿(4)为楔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筒(1)为管状结构,且钢筒(1)的两端均为锥形开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00652.2U CN208417845U (zh) | 2018-04-25 | 2018-04-25 | 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00652.2U CN208417845U (zh) | 2018-04-25 | 2018-04-25 | 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417845U true CN208417845U (zh) | 2019-01-22 |
Family
ID=6511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0065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17845U (zh) | 2018-04-25 | 2018-04-25 | 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417845U (zh) |
-
2018
- 2018-04-25 CN CN201820600652.2U patent/CN20841784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654694U (zh) | 一种活塞式减压稳压阀 | |
CN208417754U (zh) | 一种分子筛吸附器管道连接固定装置 | |
CN207145370U (zh) | 一种供油管可收缩的两级液压缸 | |
CN208417845U (zh) | 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 | |
CN205136903U (zh) | 一种管件接口快速连接修补器 | |
CN103558090A (zh) | 大直径承压管道单个接缝处水压试验装置及水压试验方法 | |
CN213576113U (zh) | 一种气体管道设计改进结构 | |
CN106641501A (zh) | 石油管连接箍 | |
CN207848677U (zh) | 双法兰松套传力补偿接头 | |
CN205331638U (zh) | 一种快速接头 | |
CN207279089U (zh) | 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系统的管道连接结构 | |
CN203644508U (zh) | 组合式变压器注油成套装置 | |
CN209340706U (zh) | 油口紧凑型联接与密封装置及铰接式自卸车 | |
CN208595346U (zh) | 一种液压管转接头 | |
CN202074166U (zh) | 马鞍形快速管接头 | |
CN208074323U (zh) | 用于连接异径管的水密连接件 | |
CN214789685U (zh) | 一种高适用性的不锈钢锥密封式管接头 | |
CN206439531U (zh) | 一种内衬不锈钢管接头配件 | |
CN204470765U (zh) | 仪表管焊接充氩装置 | |
CN218671006U (zh) | 一种排水管连接结构 | |
CN209725558U (zh) | 一种便于清洁的组装式三通管件 | |
CN219742472U (zh) | 一种饮水机接水管道辅助固定装置 | |
CN222142342U (zh) | 一种一体化软管套件 | |
CN203551400U (zh) | 一种大直径承压管道单个接缝处水压试验装置 | |
CN204942856U (zh) | 一种用于管道系统的耐压耐腐蚀的三乘三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