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4647U - 吊装装置和具有其的吊装机 - Google Patents
吊装装置和具有其的吊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94647U CN208394647U CN201820558245.XU CN201820558245U CN208394647U CN 208394647 U CN208394647 U CN 208394647U CN 201820558245 U CN201820558245 U CN 201820558245U CN 208394647 U CN208394647 U CN 2083946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ging apparatus
- movable pulley
- fixed
- rail
- fixed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装装置和具有其的吊装机,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固定架、支撑架和吊装机构,固定架适于横跨铁轨设置,支撑架用于将固定架支撑在铁轨上方,吊装机构设在固定架上,每个吊装机构均包括驱动器、水平动滑轮、垂直定滑轮、水平定滑轮、钢丝绳、吊具。水平动滑轮与驱动器相连,垂直定滑轮及水平定滑轮均连接在固定架上。钢丝绳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架上,钢丝绳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水平动滑轮、水平定滑轮及垂直定滑轮后与吊具连接;驱动器驱动水平动滑轮移动,以驱动吊具上下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保证了检测小车被吊起的过程中的平稳度,缩小了吊装装置的占用空间,缩短了准备时间,提高了吊装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吊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和具有其的吊装机。
背景技术
高铁车轮探伤检测小车平时停放动车检修所基坑中,当连续下暴雨时,有时因为基坑底部排水池不能及时排水,造成基坑存水,使得高铁车轮探伤检测小车进水损坏,不能使用。这种情况就需要把检测小车从基坑中提起到地面以上,常用办法是在轨道边搭设龙门支架,使用倒链吊装设备,缺点是准备工作较长,占用空间大,支架不稳容易发生失稳造成事故。一旦基坑1进水难以在短时间迅速把检测小车吊起,而且在吊装过程中,由于检测小车3重心不居中,平衡难以掌握,极易造成检测小车吊装过程中倾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占用空间较小,准备时间较短。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吊装装置的吊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适于横跨铁轨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将所述固定架支撑在所述铁轨上方;
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设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吊装机构包括:驱动器、水平动滑轮、水平定滑轮、垂直定滑轮、吊具、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钢丝绳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水平动滑轮、所述水平定滑轮及所述垂直定滑轮后与所述吊具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水平动滑轮移动,以驱动所述吊具沿垂直于铁轨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相比现有的龙门架吊装机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放置在铁轨上,在不使用时可以靠在一起节省空间在使用时可以快速的移动到吊装工位。由此,缩小了吊装装置的占用空间,缩短了准备时间,提高了吊装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装机构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水平动滑轮的移动方向;动滑轮固定座,所述动滑轮固定座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导柱上;所述水平动滑轮连接在所述动滑轮固定座上;所述驱动器可驱动所述动滑轮固定座沿所述导柱滑动。
具体地,所述导柱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柱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导柱间隔开地分别与所述动滑轮固定座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平行于所述水平动滑轮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活塞杆推动所述动滑轮固定座相对所述导柱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装机构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块用于固定所述钢丝绳的第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动滑轮的移动方向垂直于铁轨的延伸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装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吊装机构的所述驱动器相对设在所述固定架的两端,两个所述吊装机构的两个所述垂直定滑轮的轮心连线垂直于所述铁轨的延伸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设在所述固定架的两端,以将所述固定架支撑在所述铁轨上方;每个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脚,所述两个支撑脚沿所述铁轨的延伸方向间隔开的设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两个支撑脚形成为上端近、下端远的八字形;每个所述支撑脚下方均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适于在所述铁轨上行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所述支撑架锁接在所述铁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装机,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吊装装置,所述吊装机还包括同步齿轮分配器,动力机构,每个所述吊装装置的驱动器通过所述同步齿轮分配器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以保证所述至少两个吊装装置同步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机,由于具有多个前文所述的吊装装置,保证了检测小车被吊起的过程中的平稳度,缩小了吊装机的占用空间,缩短了准备时间,提高了吊装的效率。且同步齿轮分配器可以保证多个吊装装置同步运动,从而避免了吊装过程中吊装装置不同步引起的被吊装物品侧翻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机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机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机构在动滑轮固定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吊装机1000、吊装装置100、固定架110、支撑架120、支撑脚121、行走轮122、吊装机构130、液压缸131、活塞杆1311、水平动滑轮132、水平定滑轮133、垂直定滑轮134、吊具135、导柱136、动滑轮固定座137、滑轮连接部1371、驱动器连接部1372、导柱连接部1373钢丝绳138、固定块139、锁紧机构140、液压站200、手动液压泵210、电动液压泵220、铁轨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100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100包括固定架110、支撑架120和吊装机构130,固定架110适于横跨铁轨300设置,支撑架120用于将固定架110 支撑在铁轨300上方,吊装机构130设在固定架110上,每个吊装机构130均包括驱动器、水平动滑轮132、垂直定滑轮134、水平定滑轮133、钢丝绳138、吊具135。水平动滑轮132与驱动器相连,垂直定滑轮134及水平定滑轮133均连接在固定架110上。钢丝绳138第一端固定在固定架110上,钢丝绳138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水平动滑轮132、水平定滑轮133及垂直定滑轮134后与吊具135连接;驱动器驱动水平动滑轮132移动,以驱动吊具135沿垂直于铁轨300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吊装机构130可以保证在检测小车被吊起的过程中较为平稳,不会发生倾倒现象。此外,相比现有的龙门架吊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 100连接在铁轨300上,在不使用时可以放置的备用的铁轨300上,在使用时可以快速的移动到吊装工位。由此,缩小了吊装装置100的占用空间,缩短了准备时间,提高了吊装的效率。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设置垂直定滑轮134可以使得水平动滑轮132沿水平方向出线,保证了水平动滑轮132的稳定性。此外,如果不设置水平定滑轮133,当水平动滑轮132距离垂直定滑轮134较远时,则需要增加水平动滑轮132的尺寸,从而提高了驱动器的负载,提高了驱动器的损坏率。加设水平定滑轮133可以缩小水平动滑轮132的轮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驱动器的负载大小,延长了驱动器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情况中,水平定滑轮133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不对水平定滑轮133的数量进行限制。此外,设计采用动滑轮组结构,驱动器运动1倍行程,起吊高度为2倍行程,提升了吊装效率,实现了快速提起基坑内高铁车轮探伤检测小车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100,相比现有的龙门架吊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100连接在铁轨300上,在不使用时可以放置的备用的铁轨300上,在使用时可以快速的移动到吊装工位。由此,缩小了吊装装置100的占用空间,缩短了准备时间,提高了吊装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吊装机构130还包括导柱136和动滑轮固定座137,导柱136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水平动滑轮132的运动方向,动滑轮固定座137可滑动地套设在导柱136上,水平动滑轮132可转动地设在动滑轮固定座137上,驱动器可驱动动滑轮固定座137相对导柱136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运动过程中,导柱136起到限定水平动滑轮132运动方向的作用,也就是说,当驱动器发生运动时,水平动滑轮132除了发生转动外,只能沿着驱动器的驱动方向的运动。由此,防止了在吊装过程中水平动滑轮132发生歪斜影响检测小车上升运动的现象发生。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水平动滑轮132 可以直接可滑动的连接到导柱136上,并不需要动滑轮固定座137连接。
具体地,如图7所示,动滑轮固定座137包括滑轮连接部1371、驱动器连接部1372和导柱连接部1373。水平动滑轮132可转动地连接在滑轮连接部1371上,驱动器连接部1372与驱动器相连,以使驱动器驱动动滑轮固定座137运动。导柱连接部1373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配合孔,每个配合孔中均配合有一个导柱136。
可以理解的是,动滑轮固定座137可同时与两根导柱136相连,由此进一步限制的动滑轮固定座137的直线运动,较好的避免了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水平动滑轮132发生歪斜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器形包括液压缸131,液压缸131的活塞杆1311平行于水平动滑轮132的移动方向设置,液压缸131的活塞杆1311推动水平动滑轮132相对导柱 137滑动。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液压缸131驱动水平动滑轮132运动能够使得水平动滑轮132的运动较为平稳。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驱动器还可以形成为直线电机等其他驱动结构。
具体地,吊装机构130还包括固定块139,固定块139设在固定架110上,固定块 139用于固定钢丝绳138的第一端,钢丝绳138依次穿过水平动滑轮132、水平定滑轮 133、垂直定滑轮134后连接吊具135。
可以理解的是,液压缸131伸出时带动活塞杆1311上的水平动滑轮132移动,由于钢丝绳138的第一端固定在固定块139上,因此在水平动滑轮132移动过程中钢丝绳138 收缩,由于吊具135和高铁车轮探伤检测小车吊耳连接,结果检测小车升起到地面,液压缸131停止伸出,完成吊装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平定滑轮132的运动方向垂直与铁轨300的延伸方向。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水平定滑轮132的运动方向可以与铁轨300的延伸方向之间存在一定夹角(该夹角为锐角或者钝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装机构130为两个,每个吊装机构130的驱动器相对设在固定架110的两端,两个吊装机构130的两个垂直定滑轮134的轮心连线垂直于铁轨300的延伸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具有两个吊装机构1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装置 10保证了检测小车被吊起的过程中的平稳度。
具体地,当驱动器形成为液压缸131时,两个液压缸131的活塞杆1311的轴线平行设置,两个液压缸131分别位于固定架110的两端。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吊装过程中,吊具135需要勾住检测小车上的吊环,如果将两个液压缸131设在固定架110的同一侧,则势必有一个液压缸131的活塞杆1311长度需要长一些,这样增加了液压缸131的成本,从而提高了吊装装置100的成本。而将两个液压缸131分别位于固定架110的两端可以使得两个液压缸131的型号一模一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吊装装置100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具135可以为吊钩、吊抓、夹钳中的任何一种,由此提高了吊装装置10的适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架120为两个,两个支撑架120分别设在固定架110的两端,以每个支撑架120包括两个支撑脚121,两个支撑脚121沿铁轨300的延伸方向间隔开的设在固定架110上,两个支撑脚121形成为上端近、下端远的八字形。“八”字型的支撑脚121可以使得固定架110更为稳定的支撑在铁轨300上。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支撑脚121可以相互平行,且两个支撑脚121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筋。
可选地,如图1所示,每个支撑脚121下方均设有行走轮122,行走轮122适于在铁轨300上行走。由此,吊装装置100可以较为灵活的在铁轨300上运动,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快速地将吊装装置100移动到吊装工位,提高了吊装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吊装装置100还包括锁紧装置140,锁紧装置140用于将支撑架120锁接在铁轨300上。当吊装位置确定后,锁紧装置140可以将支撑架120和铁轨300的侧面锁紧,保证吊装过程稳定牢靠,避免了吊装过程中吊装装置100发生侧翻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液压缸131的液压驱动力由手动液压泵210或者电动液压泵220提供。可以理解的是,有电情况下可以使用电动液压泵220为液压缸131 提供动力;没有电情况下,使用手动液压泵210为液压缸131提供动力,因此吊装装置 100在有电、无电都可以实现吊装功能,不受断电影响。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吊装装置100。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吊装装置100包括固定架110、支撑架120、吊装机构130和锁紧装置140,固定架110适于横跨铁轨300设置,支撑架120为两个,两个支撑架120分别设在固定架110的两端,以将固定架110支撑在铁轨300上方。每个支撑架120包括两个支撑脚121,两个支撑脚121沿铁轨300的延伸方向间隔开的设在固定架110上,两个支撑脚121形成为上端近、下端远的八字形。每个支撑脚121下方均设有行走轮122,行走轮122适于在铁轨300上行走,锁紧装置140用于将支撑架120 锁接在铁轨300上,两个液压缸131分别位于固定架110的两端且液压缸131的液压驱动力由手动液压泵210或者电动液压泵220提供。
吊装机构130设在固定架110上,吊装机构130为两个,每个吊装机构130均包括液压缸131、水平动滑轮132、水平定滑轮133、垂直定滑轮134、吊具135导柱136、动滑轮固定座137和固定块139,导柱136的延伸方向与活塞杆1311的运动方向重合,动滑轮固定座137可滑动地设在导柱136上,动滑轮固定座137与活塞杆1311相连,水平动滑轮132可转动地设在动滑轮固定座137上。水平定滑轮133、垂直定滑轮134 和固定块139均连接在固定架110上,固定块139用于固定钢丝绳138的第一端,钢丝绳138依次穿过水平动滑轮132、水平定滑轮133、垂直定滑轮134后连接吊具135,两个吊装机构130的液压缸131的活塞杆1311的轴线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的吊装装置100能够快速把基坑内车轮探伤设备吊起到地面以上高度,有效避免设备进水,防止设备损坏,同时在设备大修时,能够把高铁车轮探伤检测小车从基坑底部升起到地面以上,便于检修及更换零部件。该设备也可以用于其它空间有限地方吊装设备使用,也可用来机车检修所检修基坑车轮探伤设备紧急升降使用。
本实施例的吊装装置100具有如下优点:
(1)、固定架110稳定牢靠,位置可以随时调整,同时具有快速锁紧装置140;
(2)、占用空间小,准备时间短,效率高;
(3)、同步吊装,保证基坑内高铁车轮探伤检测小车不会倾倒,能够快速提起基坑内高铁车轮探伤检测小车;
(4)该设备在有电、无电情况下都能够正常使用,不受断电影响。
本实施例的吊装装置100的使用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吊装装置100展开到预定吊装位置,即吊具135和检测小车吊耳对正;
(2)、吊具135和检测小车吊耳连接;
(3)、把液压泵进出油管和液压缸131接头连接;
(4)、使用手动液压泵210加压(也可启动电动液压泵220);
(5)、当吊装高度达到要求时,停止加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机1000,包括所述的吊装装置100、动力机构和同步齿轮分配器,多个吊装装置100沿铁轨300的延伸方向设置,每个吊装装置100通过同步齿轮分配器与动力机构连接,以保证所述多个吊装装置100同步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在平时单个吊装装置100靠在一起以节省存放空间。在吊装检测小车时,如图5所示,可将多个吊装装置100展开到预定吊装位置,从而达到占用空间小、准备时间短效果。且同步齿轮分配器可以保证多个吊装装置100同步运动,从而避免了吊装过程中吊装装置100不同步引起的被吊装物品侧翻的现象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装机1000,由于具有多个前文所述的吊装装置100,保证了检测小车被吊起的过程中的平稳度,缩小了吊装机1000的占用空间,缩短了准备时间,提高了吊装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吊装装置100的液压缸131采用同一个驱动源进行动力输送,每个吊装装置100上都设有同步齿轮分配器,保证了多个吊装装置100能够进行同步吊装。此外,同步齿轮分配器还可以保证吊装位置不在设备的重心时,设备吊起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倾斜。
具体地,驱动源形成为液压站200,液压站200出来的进油管直接连接到同步齿轮分配器进口,该器件有多个出油口,直接连接在多个吊装装置100的多个举升油缸进油口,用来保证液压缸伸出、收回同步,达到吊装点同步升起和下降,保证吊装设备不发生倾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适于横跨铁轨设置;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将所述固定架支撑在所述铁轨上方;
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设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吊装机构包括:驱动器、水平动滑轮、水平定滑轮、垂直定滑轮、吊具、钢丝绳;
所述钢丝绳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钢丝绳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水平动滑轮、所述水平定滑轮及所述垂直定滑轮后与所述吊具连接;
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水平动滑轮移动,以驱动所述吊具沿垂直于所述铁轨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还包括:
导柱,所述导柱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水平动滑轮的移动方向;
动滑轮固定座,所述动滑轮固定座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导柱上;所述水平动滑轮连接在所述动滑轮固定座上;所述驱动器可驱动所述动滑轮固定座沿所述导柱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柱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导柱间隔开地分别与所述动滑轮固定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平行于所述水平动滑轮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活塞杆推动所述动滑轮固定座相对所述导柱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块用于固定所述钢丝绳的第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动滑轮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铁轨的延伸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吊装机构的所述驱动器相对设在所述固定架的两端,两个所述吊装机构的两个所述垂直定滑轮的轮心连线垂直于所述铁轨的延伸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设在所述固定架的两端,以将所述固定架支撑在所述铁轨上方;每个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脚,所述两个支撑脚沿所述铁轨的延伸方向间隔开的设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两个支撑脚形成为上端近、下端远的八字形;每个所述支撑脚下方均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适于在所述铁轨上行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所述支撑架锁接在所述铁轨上。
10.一种吊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装装置,所述吊装机还包括同步齿轮分配器,动力机构,每个所述吊装装置的驱动器通过所述同步齿轮分配器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以保证所述至少两个吊装装置同步运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58245.XU CN208394647U (zh) | 2018-04-18 | 2018-04-18 | 吊装装置和具有其的吊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58245.XU CN208394647U (zh) | 2018-04-18 | 2018-04-18 | 吊装装置和具有其的吊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94647U true CN208394647U (zh) | 2019-01-18 |
Family
ID=65063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558245.XU Active CN208394647U (zh) | 2018-04-18 | 2018-04-18 | 吊装装置和具有其的吊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946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51362A (zh) * | 2020-11-27 | 2021-03-26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断路器吊装机 |
-
2018
- 2018-04-18 CN CN201820558245.XU patent/CN2083946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51362A (zh) * | 2020-11-27 | 2021-03-26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断路器吊装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835641U (zh) | 一种脱模机构 | |
CN107059640A (zh) | 用于预制节段梁逐跨施工的架桥机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231073A (zh) | 一种稳定举升装置、运输台车和立体停车场 | |
CN104612152B (zh) | 一种桩架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1496087U (zh) | 大采高液压支架升降平台机构 | |
CN104632088B (zh) | 石油钻机塔形井架套装安装方法 | |
CN102828697A (zh) | 一种伸缩式整体吊装型井架装置及其吊装的方法 | |
CN103015327A (zh) | 桥梁爬升模架的同步液压模侧顶升装置及桥墩施工方法 | |
CN107060442A (zh) | 一种立体车库用车辆位置校正装置 | |
CN203097737U (zh) | 一种伸缩式整体吊装型井架装置 | |
CN206800212U (zh) | 用于预制节段梁逐跨施工的架桥机 | |
CN202231329U (zh) | 高压柜一次元件升降挂装车 | |
CN208394647U (zh) | 吊装装置和具有其的吊装机 | |
CN212403347U (zh) | 无人车货箱的装卸设备和无人车货箱的安装系统 | |
CN109441361A (zh) | 一种桩架及其立桅方法 | |
CN106032662B (zh) | 一种桥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CN215449027U (zh) | 一种桥梁外观病害检测装置 | |
CN208293326U (zh) | 一种自适应轨距起道装置 | |
CN106013278B (zh) | 非扰动地基基础抗压静载试验系统 | |
CN109650226A (zh) | 一种液压顶升钢平台防坠落支撑梁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014344U (zh) | 石油钻机防喷器吊移维护一体化装置 | |
CN208308303U (zh) | 重型物件平移系统 | |
CN104709846B (zh) | 一种轻便组合式举升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5802796U (zh) | 一种适用于平臂塔机引入系统的标准节脱挂装置 | |
CN208072221U (zh) | 桥梁高墩翻爬模单轨伸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