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352690U -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52690U
CN208352690U CN201821201104.9U CN201821201104U CN208352690U CN 208352690 U CN208352690 U CN 208352690U CN 201821201104 U CN201821201104 U CN 201821201104U CN 208352690 U CN208352690 U CN 208352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riquetting
connecting plate
connector
grip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11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光辉
曹威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CHORWI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CHORWI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CHORWI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CHORWI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11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52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52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5269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基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垂直的第一固定连接板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垂直的第二固定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平行;第一压合组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压块和回复元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连接板并与所述第一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上述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可以自动将铜鼻子和线缆压接在一起。

Description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鼻子压接,特别是涉及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输变电系统线路架设维护及相关线路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铜鼻子将电缆接头进行包覆压紧连接。而随着使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缆的铜鼻子包覆压紧连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是由操作人员手持较为原始的压线钳将铜鼻子包覆在电缆外周部并压紧以使其内部电缆可靠连接,该种压线钳的操作方式类似于普通的卡钳和剪刀,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线路处理需要,但由于其操作过程费时费力,且操作效率低下,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制约了相关线路处理工作的整体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可以自动将铜鼻子和线缆压接在一起。
一种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基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垂直的第一固定连接板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垂直的第二固定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平行;
第一压合组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压块和回复元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连接板并与所述第一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压块在外力的作用下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然后在该外力消失时,所述回复元件使所述第一压块恢复到无外力作用时的位置;以及
第二压合组件,所述第二压合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压块;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其中,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的大小和形状都完全相同,均包括盘状主体;所述盘状主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压合凹槽。
上述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可以自动将铜鼻子和线缆压接在一起。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第三固定连接板;所述第三固定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垂直;所述第三固定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平行;所述第三固定连接板被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压块的一端穿过。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实现,其中,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配合。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实现,其中,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配合。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复元件是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固定;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复元件是弹簧;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中间限位板;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弹簧阻挡块;所述第一夹持板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夹持板穿过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二夹持板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夹持板穿过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所述弹簧阻挡块分隔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所述弹簧阻挡块上设有装配缺口,所述装配缺口将所述装配缺口对称分为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所述第一阻挡块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阻挡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中间限位板上设有弹簧装配槽;所述弹簧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装配缺口的面积;所述弹簧一端抵触所述弹簧装配槽,另一端抵触所述弹簧阻挡块;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限位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中间限位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中间限位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压块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直角撑;两个所述直角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压块的两侧;两个所述直角撑与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角撑上设有加强筋。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状主体上设有9种不同的压合凹槽。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凹槽的面积是铜鼻子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中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中国201720322297.2公开了一种可能的铜鼻子的形状,其中铜鼻子的结构,如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铜鼻子结构,一端为连接端,设置有连接孔,一般为螺钉穿孔,即用于螺钉穿设设置,而该端一般呈平面片状;而另一端呈管型,以用于夹持线缆导体,使不仅与导体形成导电连接,还与导体相对固定,以避免导体与铜鼻子脱离接触。
参阅图1到图4,一种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基板110、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垂直的第一固定连接板120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垂直的第二固定连接板130,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平行;
第一压合组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210、第一压块220和回复元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连接板并与所述第一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压块在外力的作用下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然后在该外力消失时,所述回复元件使所述第一压块恢复到无外力作用时的位置;以及
第二压合组件,所述第二压合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310和第二压块320;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其中,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的大小和形状都完全相同,均包括盘状主体;所述盘状主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压合凹槽221。
上述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可以自动将铜鼻子和线缆压接在一起。通过两个压齿的压合凹槽进行配合,那么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的大小和形状都完全相同,这样的话加工很方便,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可以通用。本申请的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压块的一端既可以受水平压力,也可以受垂直压力作用,可以配合气缸或油缸或者电缸等等驱动装置。通过把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拆卸下后,转动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后,换用不同大小的压合凹槽,可以压接至少两种以上的铜鼻子。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第三固定连接板140;所述第三固定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垂直;所述第三固定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平行;所述第三固定连接板被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压块的一端穿过。
这样的话,由于第三固定连接板的作用可以更好地进行限位,压接的铜鼻子和线缆效果会更好。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实现,其中,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配合。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实现,其中,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配合。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复元件是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固定;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复元件是弹簧230;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夹持板211、第二夹持板212和中间限位板213;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插槽121、第二插槽122和弹簧阻挡块123;所述第一夹持板设有第一限位槽2111;所述第一夹持板穿过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二夹持板设有第二限位槽2121;所述第二夹持板穿过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所述弹簧阻挡块分隔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所述弹簧阻挡块上设有装配缺口1231,所述装配缺口将所述装配缺口对称分为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所述第一阻挡块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阻挡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中间限位板上设有弹簧装配槽2131;所述弹簧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装配缺口的面积;所述弹簧一端抵触所述弹簧装配槽,另一端抵触所述弹簧阻挡块;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限位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中间限位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中间限位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压块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当第一连接件受到力作用时,第一压齿和第二压齿对铜鼻子和线缆进行压接,压接完成后,压接过程中,第一夹持板的第一限位槽的一个侧壁被所述第一阻挡块阻挡以及第二夹持板的第二限位槽的一个侧壁被所述第二阻挡块阻挡;防止第一连接件压接过程中的位移过大;这样也能防止铜鼻子和线缆压接过程中压接的力过大造成破坏。
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第一连接件回复运动,第一夹持板的第一限位槽的与上面压接过程中受到阻挡时相对的另一个侧壁被所述第一阻挡块阻挡以及第二夹持板的第二限位槽的与上面压接过程中受到阻挡时相对的另一个侧壁被所述第二阻挡块阻挡;防止第一连接件回复过程中的位移过大;也能防止弹簧在恢复的过程中,卡在弹簧装配槽内的弹簧不会发生脱落,或者位置发生偏差。
通过第一压合组件上述设计(第一夹持板211、第二夹持板212和中间限位板213),使第一压合组件在受到驱动时不会发生位置偏差,最终铜鼻子和线缆压合效果好,同时第一压合组件高度对称(比如第一夹持板211、第二夹持板212对称)加工方便,也能保证铜鼻子和线缆受力不发生倾斜压接效果好,以及,同时上述设计整体装配特别方便。总之,可以同时具有以上技术效果。这是目前行业内相关产品设计的相关难点,很难同时具有以上优点,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度。
具体地,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所述第一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实现,其中,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以及,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配合。
所述第一压合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插条240。所述第一限位插条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而且位于所述中间限位板和所述第一压块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插条通过与所述第一压块的外边缘面接触以及与所述第二夹持板面接触,限制第一压块在压接铜鼻子的位置发生转动偏移。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直角撑311;两个所述直角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压块的两侧;两个所述直角撑与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压合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插条330。所述第一限位插条位于两个所述直角撑之间,而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压块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插条通过与所述第二压块的外边缘面接触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面接触,限制第二压块在压接铜鼻子的位置发生转动偏移。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角撑上设有加强筋。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状主体上设有9种不同的压合凹槽。可以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各种规格的压合凹槽。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凹槽的面积是铜鼻子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使得线缆与铜鼻子的压接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基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垂直的第一固定连接板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垂直的第二固定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平行;
第一压合组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压块和回复元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连接板并与所述第一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压块在外力的作用下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然后在该外力消失时,所述回复元件使所述第一压块恢复到无外力作用时的位置;以及
第二压合组件,所述第二压合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压块;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其中,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的大小和形状都完全相同,均包括盘状主体;所述盘状主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压合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第三固定连接板;所述第三固定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基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基板垂直;所述第三固定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平行;所述第三固定连接板被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压块的一端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实现,其中,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实现,其中,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元件是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固定;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元件是弹簧;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中间限位板;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上设有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弹簧阻挡块;所述第一夹持板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夹持板穿过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二夹持板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夹持板穿过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所述弹簧阻挡块分隔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所述弹簧阻挡块上设有装配缺口,所述装配缺口将所述装配缺口对称分为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所述第一阻挡块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阻挡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中间限位板上设有弹簧装配槽;所述弹簧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装配缺口的面积;所述弹簧一端抵触所述弹簧装配槽,另一端抵触所述弹簧阻挡块;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限位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中间限位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中间限位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压块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直角撑;两个所述直角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压块的两侧;两个所述直角撑与所述第二压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撑上设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主体上设有9种不同的压合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凹槽的面积是铜鼻子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CN201821201104.9U 2018-07-26 2018-07-26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52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1104.9U CN208352690U (zh) 2018-07-26 2018-07-26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1104.9U CN208352690U (zh) 2018-07-26 2018-07-26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52690U true CN208352690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90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1104.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52690U (zh) 2018-07-26 2018-07-26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526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9279A (zh) * 2018-07-26 2018-11-23 苏州艾克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9279A (zh) * 2018-07-26 2018-11-23 苏州艾克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CN108879279B (zh) * 2018-07-26 2024-04-09 苏州艾克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52690U (zh)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CN103326144A (zh) 一种可适应不同线径连接的接线端子
CN108879279A (zh) 压接线缆和铜鼻子的装置
CN205069944U (zh) 具有更强夹紧力的无螺纹接线端子
CN204651505U (zh) 施工升降机滑线的楔形块紧固式续连接头
CN206673191U (zh) 一种pdu智能机柜用串联插座结构
CN206480983U (zh) 一种间隔棒安装工具
CN209329204U (zh) 按压式接地线接头连接装置
CN207651782U (zh) 一种电工用便捷断线连接装置
CN207409783U (zh) 一种机械液压钳
CN208589561U (zh) 万向接地线
CN201146248Y (zh) 电缆线连接器
CN204271435U (zh) 并沟线夹
CN207947585U (zh)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固定架
CN203521637U (zh) 一种大电流导电快速手动拆装压接装置
CN206732929U (zh) 一种卡簧钳
CN213753083U (zh) 短接线夹
CN203826575U (zh) 一种带夹紧装置的接线端子
CN207743406U (zh) 新型10kV地电位作业操作器
CN2410792Y (zh) 通用卡线器
CN217590026U (zh) 多功能尖嘴剥线钳
CN209029659U (zh) 新型充电式液压钳
CN215732231U (zh) 一种分体式易调线夹
CN218788537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排针连接器
CN208706891U (zh) 一种快速卡线防脱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9